论王维佛教思想的道教内涵 多用_第1页
论王维佛教思想的道教内涵 多用_第2页
论王维佛教思想的道教内涵 多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王维佛教思想的道教内涵fa 论王维佛教思想的道教内涵陈少锋(宿州学院中文系,安徽宿州 摘要: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关键词:王维 &思想 &佛教 &道教 &复杂性作者简介:陈少锋 !&(&)"#男#湖北襄樊人 #宿州学院中文系助教&

2、#160;!王维是唐代的杰出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王维诗在艺术上的造诣是诗情画意和音乐旋律的结合。同时,禅学对其诗歌创作的深刻影响也不容忽视,王维诗作的“澄澈精致”、“浑厚闲雅” B&(C(2)的艺术特色正得力于他的禅学修养,不仅创造了意境,而且从意境的空灵向禅境的空幻发展。尤其是在他后期的诗歌中,表现禅趣佛理成为主要内容之一。王维以他对佛教的虔敬、热忱以及他那些充满禅趣的诗歌,赢得了“佛”的称誉。长期以来,人们对王维生平的认识也主要集中在他受佛教的巨大影响上,王维“以般若力,生菩提家”(赞佛文),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他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

3、连读恰为“维摩诘”。而维摩诘所说经正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以观见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那我们是不是据此认为王维就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徒呢?王维的山水诗,有佛教的禅趣,诗人特别爱描写那清寂空灵的山水田园,刻划恬静安宁的心境,这同他所信奉的佛教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但如果以一个纯粹的佛教徒来看待王维,认为那些入佛的诗歌全为纯粹的禅趣,那么,仔细考究这些具有禅趣的诗歌,却发现许多相忤之点。我们先看他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也是辋川集中的一首山水名作。诗人安于清冷的孤独,全诗给人以“清幽绝俗”感觉,这正和禅宗的“

4、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无念为宗” D忙经 E的思想相吻合。但仔细推敲、深究则发现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对此,张志岳先生有较精辟的见解:当我们就本诗的景色、动态及其结合后构成的意境来寻绎、体味时,很容易想起阮籍的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阮诗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对孤独的伤感和愤慨,可以说和竹里馆的表现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乃至连“独坐”、“弹琴”、“明月”等词汇的运用,都如出一辙。.阮籍又善啸,而这恰好又和竹里馆的“长啸”联系起来了,一首二十个字的短诗,有这么多的类似之处,非偶然。那么,联系阮籍的咏怀诗第一首来寻绎竹里馆中的

5、伤感和激愤,其为不满现实政治而发,可以说 是非常明确的了。!#$%&()*+这种分析是很有见地的。诗中固然可以寻到一种禅的趣味,但更多的恐怕还是抒发自己不满现实的激愤之情。如果说对这首诗如此分析有臆测之嫌,那么归辋川作的“惆怅掩柴扉”、归嵩山作的“归来且闭关”、春中田园作的“惆怅思远客”、渭川田家的“怅然吟式微”等句子则明显可见他的愤懑和不能忘怀于世事。再如他的辋川集中的第四首鹿岩,就诗中“返景入深林”所表现出来的景,本来是一种日暮黄昏的落日残照,如果说前二句有诗人“忘我忘情”的自得之乐,那么写到这里应该是乐极生悲了夕阳西下、人生如梦!就佛教教义而言,人生如水月镜花,毫无留恋

6、之处,只有证得佛界、登涅槃之彼岸,才是正道。可是,诗人不仅毫无穷途末路、人生如梦的伤感,也无对涅槃佛地的企望,反而写出了夕阳照耀下青苔呈现出一派无垠的生机。我们不要忘了,王维不仅仅只是一个佛教徒,他还是一个儒教和道教徒。儒道两家尤其是道家的思想对他的影响之深刻,可以说丝毫不逊于佛教的影响。王维正式接受佛教大约在开元十五年左右,而开始师事道教约在开元十七年,但是,写于这以前的山水诗作,无论从描写的景物和刻划的意境,还是诗人的心境和表现的技巧,都与后来的辋川集相差无几。如终南山一诗写山上的茫茫云海,“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勾勒了一个迷迷蒙蒙、不可捉摸的意境。如果用禅理来诠释,云虚无飘渺,捉摸不

7、定,最是通禅理,与佛教的“非有非非有”、“空有空无”完全能挂上钩。在王维的整个山水诗作中,不仅是写“空”、“静”多,而且写“云”、“霭”也多,但没有“人生如梦”的喟叹,也没有“物是人非”的颓废,更没有“因果业报”的丝毫表露。这样一种统一的表现格局,又怎么能简单地作出纯粹是受了佛教影响的解释呢?王维生活的时代不仅是一个昂扬向上 ,崇尚功名的时代 ,也是一个隐逸的时代 ,学而优则仕 ,做官几乎成了那个时代所有知识分子最终追寻的目标,就是道教。早年,王维不仅崇慕道教,而且还有一段学道求仙的经历,亦官亦隐,“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留隐居终南山,对道人

8、清心寡欲的生活心向往之,作有赠焦道士、送张道士归山、漆园、游悟真寺、过太乙观贾生房、终南山、赠东岳焦炼师、送方尊师归嵩山、送王尊归蜀中中拜扫等道诗。这些诗描绘了许多道人的脱俗形象:“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壳中”,写道人静坐遥感,“竦空里语,明目夜中书”,状羽士夜中“透视”;“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叙丹师别家。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白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情、景、心志浑然一体,亦情亦景,闲适、淡泊、超然、深得道家三昧。有关道教胜地的记游诗亦富奇趣。终南山寥寥数行,着力描绘形态各异的沟壑,飘荡回转的白云和若有若无的青霭,纯然仙人居所,华岳描摹西岳自然景观,意

9、象丰满,写形雄奇,造境瑰丽。又融入道教有关西岳形成的古老神话。他的诗写道教圣迹、灵异传说、自然景观等生动画面,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意蕴。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对王维思想影响之深固。闻一多、郭沫若都认为中国的艺术导源于庄子,朱自清也说:!庄子提出的意念 "影响后来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都极其重大$ %那!神&的意念和通过了庄子(影响的那!妙&的意念 "比起 !温柔敦厚&的诗教来"应用的地方也许还要多些罢)& 王维的诗歌创作与庄子的道家精神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大宗师中四说“古之真人”:一说忘怀于物

10、;二说淡情寡欲;三说不计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行;四说天与人合一,都是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去欲返真,抛弃自“我”。怎样抛弃自“我”呢?庄子认为:要“吾丧我”,就必须遵循“心斋之法”、“坐忘之法”。“坐忘”是庄子关于精神修养的一个重要法则。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齐物论)如果我们以这样一些思想来诠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包括上面用佛理分析的诗,恐怕比用道教思想去诠释更为合理些。因为庄子所宣扬的思想与佛教思想有相吻合之处,所以在唐代就出现了“以佛解庄”的现象,道士成玄英南华经注疏又开了“以庄解佛”的先河。正如明代陆西星说:“南华,中国之佛经也”,两者“若合符节”。(南华经副

11、墨·则阳)他们把庄子的修道和佛家的修禅互相沟通,“曰忘仁义,忘礼义,堕肢黜聪,心斋坐忌,则是庄子一段学问,如今所谓禅者流,大率类是。”王维思想中的“无己”、“坐忘”等道家意识,从他大量诗歌中可以看出来。比如“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山中示弟)“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戏赠张五弟湮三首其三)“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山 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磨葵。”(积雨辋川庄作)均是慕道之意。这与成玄英“静是长生之本,躁是死灭之源”,司马承祯“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的主张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就是前面所谈到的富有禅意的山水诗中,重一个“静”字。佛有定慧

12、参禅,道有坐忘修身,都要求“静坐忘己”,排除杂念,进入精神的寂境界。二者从某种形式上存在一致性。表现在王维身上这种佛与道兼杂的思想复杂性还不仅可从诗歌创作中看出来,还可以从他的生活态度中考察得到。对于他的奉佛思想与诗歌创作中的一致性,陈允吉先生作了较深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科学的见解。但是他把王维的信佛想与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矛盾仅仅归结为形象对于理念的反作用。他说: !佛教哲学无论说得怎么动听 "归根结蒂是归于寂灭"它是一种厌世的思想 "而诗歌中的那些艺术佳篇"应当说无一不是表现人类对美的创造和向往"这种艺术理想从根

13、本上说是与佛教哲学相对立的# $它们之间的渗透"恐怕不仅仅是理念对形象的注入"有时还有形象对理念的逆反%&!"#$%&()*+这种说法似有不当之处。固然,在文学创作的复杂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形象反作用于理念的情况,但据此判定这就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能达到极高境界的根本原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王维思想的这种复杂性呢?其实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弘扬光大,就是因为佛教的中国化。然而这个中国化的一个主要契机就是道家思想的渗入,使之成为包含道家的佛教。台湾学者徐复观先生认为中国历代文人之隐逸者,以佛教未传入中国前,纯为道家思想所左右;佛

14、教传入中国之后,许多隐逸文人表面上看是信奉佛教的,其实立身行事仍是受道家思想的支配。,-.$%*/0(*1-+以这样的观点来估价王维是较为恰当的。后来的佛教观也是在不自觉的受道家思想影响下而形成的“王维的佛”。综观几千年以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无不体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一方面采取儒家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又采取道家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再参酌佛家的出世与空灵等禅理,并将三者融汇于一体,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亦儒亦道、亦释而又非儒、非道、非释的特殊品性,而体现在现实的生活态度上,也无不是这样一种复合的反映。既追求建功立业、壮烈激昂的生活,又追求自

15、然淡泊、清静无为的生活。即使是那些终生励进的诗人,或者是积极用世的时候,都流露出对后者的追求。王维晚年所向往的“出世”,决不是无情的“厌世”,只不过是在人生道路上暂时摆脱一下名利的羁绊而已。也许是因仕途之坎坷和不尽人意,也许是经历安史之乱后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当然也不排除长期受佛教的影响,一句话,他不只是单纯地沉迷于那种受权贵礼遇的繁华生活,他了悟到人生还有另一境界“兴来每当往,胜事自知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变笑无还期”。(终南别业)于是,他踏入了人生的“摆脱名利,还我本真”的另一种境界,这种思想就自然地反映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之中。总之,王维信仰的不是一种纯粹的佛教,他的思

16、想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佛教思想,而是一种融合了道教的复杂思想,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评价王维的诗歌,才能很好地回答他诗歌创作中所表现的不一致性和复杂性,才不会偏执于一端,做出牵强附会的诠释。 ,参考文献# ,1#袁行霈2中国诗歌艺术研究!3.2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4 ,5#朱自清2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3#2北京 开明出版,"#陈允吉2唐音佛教辨思录,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2 ,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