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与研究_第1页
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与研究_第2页
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与研究_第3页
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与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与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周围性面瘫针刺透穴治疗的方法、体会和分析。在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诊断上的 鉴别是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对中枢性面瘫的诊断一定要 借助于现代设备,如ct、mri等加以鉴别。明确诊断后釆 用针刺透穴的方法可以缩短病程。笔者提出周围性面瘫切勿 用磁疗仪(tdp)烘烤,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透穴;针刺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口眼歪斜”,临床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外周性面瘫2类。两者在发病的病因病机, 临床症状上有很大区别。中枢性面瘫,多以脑实质或脑桥内 的神经核受损,或以面神经的神经元,主要以传出神经的损 害为主,如心血管疾病的

2、脑出血或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症状 以口眼歪斜、语言骞涩、人中沟不居中、鼻唇沟变浅,同时 伴有上肢”挎篮状”,下肢以”划圈步态”出现。而笔者所 述的面瘫是属周围性面瘫的针刺透穴治疗体会和分析,中医 学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是以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 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的气血经络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 收所导致1。现代医学认为另一致病原因即病毒的侵袭, 除了有口眼歪斜,一侧额纹消失等症状外,常常在耳廓内出 现疱疹,有的是以颈后或耳后”风池”穴附近疼痛,典型的 周围性面瘫患者一侧面部是以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额纹 消失、眼睛闭不实、迎风流泪、漱口时漏水、咀嚼食物时, 口腔后腮部位食物残留,或者一

3、觉醒来感觉面部麻木,而后 出现一侧嘴角歪斜等。中枢性面瘫临床检查时常出现血压不 稳定或伴有高血病史,结合ct、mri检查常发现伴有脑出血 或脑梗塞(或腔隙性梗塞)。周围性面瘫常无血压变化,血 压检查为正常。除了临床徒手检查就可以区别两者不同表现 外,结合ct、mri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1中医辩证分型1.1风寒袭络由于正气亏虚,发病初期感受寒邪、风寒 袭络、寒则筋急、络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面部失于濡养 与温煦而致口眼歪斜,眼睛不能闭合。可伴恶寒重,发热轻,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等症。1.2风热袭络常以感受热邪侵袭、而络脉阻滞、经气不 运、脉络失养。热则纵经致使口眼歪斜,伴发热重恶寒轻, 口干便祕

4、、舌红苔黄、脉浮散为主。1.3风痰袭络 常以风痰互结、窜入经络、气血阻滞不畅, 而致口眼歪斜。时有面部麻木、头重如裹、舌苔白腻或滑, 脉弦为主。1.4经虚络滞由于病久迁延、病邪入络、痹阻络脉,脉 络久于失养,而致口眼歪斜,甚至可留下面神经抽搐,更有 甚者,眼睛在抽搐时不能睁开,舌淡面黯,苔薄白,脉细涩 或细弱。2资料与方法2. 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 年龄平均在2076岁,平均45岁,病程1 d6个月,男 左侧患病较多,女性右侧患病较多。2. 2方法透穴选用0. 3 mmx75 mm针灸针从地仓穴开始 透巨、四白、承泣、配穴采用0. 3 mmx50 mm针灸针,选

5、额、夹承浆、迎香等穴,风寒袭络型加列缺穴,风热袭络 型加曲泽穴。用50 hz电针仪,脉冲连续波1次/d, 30 min/ 次,最快的3d,平均在23w痊愈。值得提醒的是,临床 中部分患者初诊时,接受了 tdp磁疗仪烘烤,发现这类患者 经过tdp烘烤之后,较难恢复,其原因可能与神经的胶原成 分在其麻痹时接受闭合性辐射(电离辐射)之后失去原有的 活性,早期面瘫时面部肌肉组织和神经出现水肿,tdp烘烤 就会使组织细胞的水份更加丢失。无论从现在康复医学对” 神经可以重树,血细胞可以重生”的认识,还是笔者临床经 验发现,早期面瘫,不要使用tdp烘烤,避免造成治疗时间 的延长,严重的造成不能恢复,值得同仁商榷。3治疗效果对照3. 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2年10月对来我院的面 瘫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