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北京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2003)1953年1957年市区市域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1953年11月改建扩建城市规划草案的要点,首都应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要区别对待,有步骤地改变自然条件,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1957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提出为避免市区的人口过分集中,城市布局准备采取“子母城”的形式,在发展市区的同时,有计划的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市区市域1958年1977年1958年11月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第一次提出了“分散组团式”布局原则和规划方案,即将城市

2、分割成20几个相对独立的建设区,形成由城市中心地区和边缘建设区与他们之间的绿色空间地带有机组成的布局形势。在工业发展上提出了控制市区,发展远郊区的设想。197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新建工厂到远郊,市区现有工厂挖潜,逐步建设一批小城镇。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1983年市域市区 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第一次明确了北京的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强调经济发展要适应和服从城市性质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第一次提出“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市域市区建设世界一

3、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严格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统一以全部行政辖区作为城市规划区,完善优化城镇布局体系。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保护和改善首都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古都风貌的原则、措施和内容是可行的,必须认真贯彻实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认真组织总体规划的实施。 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首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提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明确提出城市发展要实行“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1993年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19

4、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1991年到2010年)城市性质:北京市伟大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人口规模:2000年全市常住人口1160万左右,流动人口200完左右;2010年常驻人口1250完左右,流动人口250万左右。用地规模:200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750平方公里左右,2010年达到900平方公里左右。2000年规划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500平方公里左右,2010年达到61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市区为1040平方公里。1993年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1993年分散集团式布局:市区使城市的主体,是按“分散集团式

5、”布局原则,由市区中心地区和环绕其周围的北苑、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垡头、南苑、丰台、石景山、西苑、清河10个边缘集团组成,规划城市建设用地610平方公里左右。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1993年四级城镇体系:北京城市规划区按照市区(即中心城市)、卫星城(含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布局。两个战略转移:改变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在市区的状况,城市建设重点要逐步从市区向远郊区作战略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大力发展远郊城镇,实现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强与首都周围的城市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回顾1993年

6、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城市东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发展现状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北京面临新机遇期,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开复工面积、建设用地供应紧密相关。根据前13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供应的关系,预测2004年到2008年城市用地规模为356平方公里。1993年总体规划预计的2003年建设用地范围为941平方公里,事实上到2002年北京已规划的建设用地就已达到1600平方公里,还不包括各区县拟新增建设用地480平方公里。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发展现状93年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部分已提前实现,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难以容纳新的城市功能。1993年总体规划

7、预计2010年全市总人口150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900平方公里左右。2002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423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941平方公里。1993年总体规划2002年规划建设用地汇总与1993年总体规划对比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发展现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城市所存在的交通、环境问题日趋激化。城市中心区过分聚集,建成区的扩展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原有的单中心的规划布局思想,“分散组团式“的结构模式、”环形加放射“的路网格局已经难以解决新的城市问题。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北京市区功能现状分布叠加示意图巴兰尼柯夫方案梁思成、陈占祥方案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中建国初期对城

8、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当时,中外专家提出了不少规划方案,对北京未来的建设,提出了许多的设想,最终确定了把行政中心放在旧城区的方案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发展现状旧 城 保 护 受到 极 大 冲 击绿地不断减少热岛效应加剧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发展现状户籍人口在市区和郊区地区的分布变化GDP在市区和郊区地区的分布变化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发展缺乏协调,人口和产业在市区聚集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区域协调发展不够:北京的进一步发展还将着眼于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和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与规模判断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与规模判断巴黎柏林莫斯科北京伦敦部分大

9、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密度比较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现状人口密度适宜人口密度容纳人口二环内二环内2.742124三环内三环内2.42.2350四环内四环内1.971.87565五环内五环内1.261.4915六环内六环内0.440.551235北京湾北京湾0.20.261650全市全市0.0840.111750分析世界相近规模的大都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北京与其他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从适宜的人口密度要求出发,判断北京适宜的总人口规模为1750万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有限的土地资源及绿色空间对人口和建设规模的限制有限的土地资源及绿色

10、空间对人口和建设规模的限制 北京湾地面高程在100米以下的面积为6361平方公里,现有绿色空间的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左右,城乡建设用地为2200-2400平方公里。 现代城市每人至少需要拥有200平方米的绿地。目前的3500平方公里绿地至多可容纳1750万人。 考虑北京未来还有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绿色空间的总量已经不能再减少。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水资源条件和空间布局限制水资源条件和空间布局限制 按中等发达水平,不影响经济发展和环境退化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00立方米/人/年,现状北京的1400万人口已经超出了北京水资源的承载力。北京建设节水型城市

11、的目标是节水水平达到缺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此水平,北京可用的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为1630万人。 北京的山区中坡度大于25度的不宜建设区、地表水资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都被划入山地保护区。山前高程在50米到150米的区域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划为山前生态缓冲带,须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规模判断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规模判断 2002年北京市常驻人口规模为1423万人,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比较不同预测方法得出的未来人口增长规模结论,新一轮总体规划对北京未来的人口规模预测为: 2008年约1550万人,2020年1630万人-1750万人。在此之上的人口增

12、长,将通过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来吸纳和承接。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分析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分析类类别别指标指标单位单位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初级标准初级标准北京北京20022002上海上海20012001经经济济实实力力人均GDP美元50003355451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值%6061.350.7人均年收入美元400022462524国国际际交交往往外籍侨民占本地人口比重%0.60.6-入境旅游人数占本地人口比重%4021.815本地产品出口额占GDP比重%4015.646外汇市场交易量亿美元150-315FDI占本地投资比重%102724.5外国金融机构数家200-54年国际会议举办数次20060-R&

13、;D投资占GDP比重%55.81.78北京与“世界城市”初级标准的差距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分析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分析类类别别指标指标单位单位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初级标准初级标准北京北京20022002上海上海20012001社社会会发发展展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2011.61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595.56非农业劳动力比例%75-8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4643信息化指数4000-3500空气污染综合指数100100100基基础础设设施施人均电力消费千瓦时200031004468每万人拥有汽车数辆10001100414每万人拥有电话数部300041114645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4500

14、24181773轨道交通营运里程千米20074.662.9北京与“世界城市”初级标准的差距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北京城市发展的分阶段目标北京城市发展的分阶段目标2004-2008年,实现基本现代化,构建国际大都市框架。2009-2020年,建成具有北京鲜明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2021-2050年。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

15、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城市,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北京城市空间的历史特征北京城市空间的历史特征北京有3048年建成史和850年的建都史,3500余处文物古迹。元大都是充分体现周记考工记的典型都城,中轴线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后社,基本奠定了北京城的格局。明、清北京城充分继承和发展了元大都城市布局的思想和精髓,成为“中国古代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最能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要素是北京的中轴线,最最能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要素是北京的中轴线,最能体现北京的现代化形象特征的空间要素是东西长安街,而能体现北京的现代化形象特征的空间要素是东西长安街,而两者组合成的十字轴线古城了北极更是空间结构最独特的个两

16、者组合成的十字轴线古城了北极更是空间结构最独特的个性,既承载深厚凝重的历史遗产,又充满欣欣向荣的现代文性,既承载深厚凝重的历史遗产,又充满欣欣向荣的现代文明。明。北京的发展首先要保存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和传统的空间格局,中轴线和十字格局是北京城市的主要特色,也是未来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主题。北京城市空间资源分析北京城市空间资源分析 北京的西部、北部是山区和浅山地区,历史文化遗产遍布,同时也是北京的绿色屏障和水源保护地,该地区以保护为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遗产、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旅游、度假活动,不适于大规模的进行开发建设。 西部、北部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代价比较大,也不时北

17、京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因此该地区同样不适于大规模的人口和产业聚集。 东部、南部(包括东南部)平原地区,使北京市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同时也是北京通往东北、华北、华南等重要经济区的交通要道,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小,城市发展的阻力较小,适于大规模的人口和产业的聚集。 东、南方向的河北省三河、 廊坊、涿州、固安等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作为北京未来发展的辐射范围,分担北京的部分区域职能。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京津冀北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考虑,大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重点加强城市对外交通建设与区域

18、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协调,协调促进区域城镇与产业发展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各种过程方案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各种过程方案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成果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成果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 完善完善“两轴两轴”、发展、发展“两带两带”,建设,建设“多中心多中心”,形成,形成“两两轴

19、轴两带两带多中心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完善完善“两轴两轴”,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 强化强化“东部发展带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 整合整合“西部生态带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 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的城市形态。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 结合北京城市的轴线布局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在继承发展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

20、安街沿线十字轴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文化和首都经济发展的职能在其外围构建“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两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应结合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的延伸,全面实现保护和发展,从空间布局上体现首都政治、文化、经济职能的发挥。 “东部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重点发展顺义、通州、亦庄,东南指向廊坊、天津,与区域发展的大方向一致,应主要承接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 “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即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 昌平、沙河、门城、良乡、黄村等,应事先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各级城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 “多中

21、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的设定。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区空间发展战略市区空间发展战略市区空间发展战略市区空间发展战略:以旧城为中心,沿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轴向延伸的十字空间框架,体现政治、文化、体育、服务等功能。在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上预留一定的中央行政区的办公用地。通过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三大功能区的建设,带动市区空间布局的调整,结合市区产业调整,优化用地

22、结构和功能布局。近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旧城空间发展战略旧城空间发展战略:二环路以内(62.5平方公里)的旧城区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其职能应为行政、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弱化经济职能,控制建设量的增长。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旧城历史环境保护空间结构示意图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布图整体保护和有机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旧城区更新旧城区:全面落实文物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保护措施,完善法规,保护有序的对旧城进行积极的保护和更新。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增进城市文化品质。有计划的疏解旧城区的人口,制定旧城区交通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严格控制旧城区内的建设总量。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市区建成区”重点进行环境整治、交通梳理、基础设施改善。以南中轴政治为契机,全面整治南城环境,带动南城发展。全面整治居住环境。逐步实现市区绿地系统。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调整和完善。整治、完善整治、完善“市区建成区市区建成区”:北京市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