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_第1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_第2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_第3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_第4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学习目标】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考点解析】 考试大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真题热身】翻译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一、200

2、2全国卷1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译: 2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译: 二、2003全国卷3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裴)矩进谏曰:“”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译: 4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译: 三、2004江苏卷5. (徐)勣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

3、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译: 6. 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勣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1 / 9译: 7. 以疾卒,年七十九。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译: 四、2005江苏卷8. 山东节度府闻(阳)城(阳城,人名)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

4、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译: 9. 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译: 10. 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译: 五、2006江苏卷11. (董)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译: 12. 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乡用:重用。洊:(ji

5、4;n):再度。)译: 13.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译: 【解题指导】一翻译原则:(一)直译为主直译即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二)意译为辅意译即根据原文表达的 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 表达方式。二翻译要求:(一)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要求字字落实不走样。(二)达也就是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做到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没有语

6、病。要求文从句顺无语病。(三)雅所谓“雅”,就是译文要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注意译文遣词造句讲求文笔优美,要生动形象乃至传神。要求生动形象有文采。“信”“达”是要求我们直译,“雅”是要求我们意译。三翻译方法:对 留 删 换 补 调 贯(一)对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将词类活用对译成活用后的词。 (二)留对原文中的人名、官职、人名、官名、地名(地点)、年号(时间)等专有名词,可以采取保留的办法进行处理,不必翻译。(三)删:对于句中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的助词和部分表示陈述语气的无实在意义的助词,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删除,不必译出。(四)换对于单音、异义、通

7、假、活用词等文言词语,我们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而是用别的词语来替换了。【例题演绎】(一)对14用对译的办法翻译下列句子。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译: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 (二)留15指出下列各句中需保留的词语。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 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译: 例: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2001年全国卷) 译: 例: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2005年福建卷) 译: (三)删:16指出下列各句中需删除的词语。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例:其闻道也

8、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例: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例:盖当时视他驿为壮。(2005年浙江卷) 例: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2006年浙江卷) (四)换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否需要替换,怎样替换。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以:例: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例: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例: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全国卷) 妻子:不足:【方法归纳】【课后巩固】讲与练“练”册P92文言文句子翻译(二)【学习目标】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

9、句子翻译的能力。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考点解析】 考试大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真题热身】翻译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一、2007江苏卷18. (刘)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高)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曰,进

10、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遂去之。译: 19. 及谢晦反,兵锐,(檀)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译: 20. 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译: 二、2008江苏卷21.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译: 22. (吴)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

11、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刘)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译: 23. (吴)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刘)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译: 三、2009江苏卷24会清军渡淮,购(田)仰妻子急,踪迹至(沈)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译: 25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译: 26. 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12、?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译: 四、2010江苏卷27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译: 28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译: 29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译: 五、2011江苏卷30(陈公弼)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

13、农者七十余家。译文: 31(陈公弼)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译文: 32(陈公弼)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译文: 【解题指导】三翻译方法:对 留 删 换 补 调 贯(五)补对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或隐含成分,翻译的时候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易省略的内容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介词。(六)调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顺序调整过来。文言文中倒装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七)贯掌握了以上的具体方法,有时翻译还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委婉、讳饰的说法以及运用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须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进行

14、意译。四解题步骤:为确保文言文句翻译的准确性,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要按照如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审。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可先抄出来,圈注。 (二)切。即“对”,就是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三)连。即“留、删、换、补、调、贯”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 (四)验。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看语义、语气、对象等是否吻合,并作必要的修改。 (五)誊。按照翻译的要求,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

15、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例题演绎】(五)补33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成分。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例:沛公军霸上。 例: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    )不足为也。(05年全国卷2) 例:因乞李氏(    )以归。  (05年湖南卷) 例:主簿大惊,遽以(     )白就。(05年广东卷) 例:李(超)初不言,尼固诘之,(     )乃以僧告(

16、     )。(05年湖北卷) (六)调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顺序调整过来。文言文中倒装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3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倒装成分,并调整成正常语序。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例:夫晋,何厌之有?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 例:甚矣,汝之不惠。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例: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全国卷) (七)贯掌握了以上的具体方法,有时翻译还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委婉、讳饰的说法以及运用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须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进行意译。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