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一草原核生物1 .磷壁酸(teichoic acid): G+细菌细胞壁结合在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 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2 . LPS:脂多糖,位于 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 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3 . PHB:聚-B-羟丁酸,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 贮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 等作用。4 . PHA:聚羟链烷酸,与 PHB差异仅在甲基上,若甲基用" R'取代,就成了 PHA5 .伴抱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少数芽
2、抱杆菌(如苏云金芽抱杆菌)在 形成芽抱的同时,会在芽抱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 白质晶体。又叫6内毒素6 .异形胞(heterocyst ):蓝细菌特有的,只含少量藻胆素,不含藻蛋白,只 含有光系统,不产氧气,能进行固氮作用7 .静息抱子(akinete ): 一种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 休眠细胞,富含营养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8 .原体(elementary body ):衣原体生活史中,有一阶段具有感染力且细胞 致密、不能运动、不生长、抗干旱、有传染力的细胞9 .始体(initialbody):衣原体经过原体阶段后,原体在空气中传播,一遇到合适的新宿主
3、,通过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在其中生长,转为无感染力的体 细胞10 .缺壁细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 细胞壁的种类,或是用人为的方法通过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 壁进行酶解而获得人工缺壁的细菌第二章真核生物1 .真酵母(euyeast):具有有性生殖的酵母菌2 .假酵母(pseudo-yeast ):只进行无性生殖的酵母菌3 .假菌丝(pseudohyphae):酵母菌经一连串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 不立即分离,而以狭小的面相连的藕节状的细胞用4 .真菌丝(enhyphae):酵母菌经一连串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相连 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
4、的竹节状的细胞用5 .单细胞蛋白(SCP :指那些工厂化大规模培养的、作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 料的蛋白质来源的酵母、细菌、放线菌、霉菌、藻类和高等真菌等微生物 的细胞。6 .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 ):双核细胞构成的二级菌丝通过形成喙状突 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向前延伸第三章病毒1 .真病毒(Euvirus):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的分子病毒2 .亚病毒(Subvirus):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只含有一种病毒3 .包涵体(inclusion body):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形 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并能用光镜加以观察和识别
5、的群体4 .空斑(plaque):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也会形成类似噬菌 斑的动物病毒群体5 .枯斑(lesion ):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群体6 .噬菌斑(plaque):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重复感 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透明不长细 菌的小圆斑。7 .溶源性(lysogeny):噬菌体基因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 产生的现象8 .溶源菌(lysogen ): 一类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 响的宿主细胞。9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指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具有溶源性不发生
6、烈性裂解的噬菌体10 .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 DNA±的温和噬菌体的基因11 .类病毒(Viroid ): 一类只含有 RNA一种成分,专心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 子病毒。12 .拟病毒(Virusoid ): 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13 .阮病毒(Prion ): 一类只含有具侵染性的蛋白质分子的病毒14 .烈性噬菌体: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成为烈性噬菌体15 .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16 .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第四章营养和培养基1
7、 .水活度: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其定量含义为:某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水蒸气压之比2 .单功能营养物:只具有一种营养功能的营养物。eg.光能3 .双功能营养物:同时具有两种营养功能的营养物。eg.NH4+4 .三功能营养物:同时具有三种营养功能的营养物。eg.氨基酸5 .基团位移: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 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6 .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 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 菌菌落的培养基。7 .碳氮比:碳源与氮源含
8、量之比8 .固体培养基:一类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第五章新陈代谢1 .固氮酶: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氨还原酶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的复合蛋白2 .异形胞:蓝细菌特有的,只含少量藻胆素,不含藻蛋白,只含有光系统,不 产氧气,能进行固氮作用3 .类菌体:根瘤菌侵入根毛达到根的皮层后,根瘤菌的皮层细胞迅速繁殖,形成膨大、形态各异、不能繁殖、有强固氮活性的结构4 .豆血红蛋白:一种红色含铁蛋白,通过Fe3+与Fe2+互变,维持一个微氧环境5 .类脂载体(细菌菇醇):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C55类异戊二烯醇,通过2 个磷酸基与N-乙酰胞壁酸分子相接第六章微生物生长及控制1 .菌落形成单位(cfu):把稀释后的一定
9、量菌体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 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个活细胞形 成一个单菌落2 .同步生长(synchronous growth):是通过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手段。使微生 物细胞群体内的各个个体都处于同一细胞分裂周期的特殊生长状态。3 .恒浊器(turbidostat ):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借光电控制系 统控制培养液流速,以达到菌体密度高,生长速率恒定的连续培养器。4 .恒化器(chemostat):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 可使微生物始终处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ri5iTo5 .巴氏消毒法(p
10、asteurization ):是由巴斯彳惠发明的一种低温湿热灭菌法, 一般在6085c下处理30min至1.5h ,主要用于牛奶、果酒等液态风味食 品的消毒6 .间歇灭菌法(fraction sterilization ): 一种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 方法。一般将培养基放在100c蒸煮15min,然后置37c下过夜(诱使残留芽抱发芽),次日再重复蒸煮、过夜,如此重复 3d即可。7 .连续加压蒸汽灭菌法(continuous autoclaving ): 一种利用100c以上的 高温(而非压力)蒸气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用特制的耐压灭菌锅进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和各种物件灭菌8 .石炭酸系数(
11、phenol coefficient ):在一定时间内,某化学药剂能杀死全 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苯酚)的最高稀释度之比,称为石炭酸系数。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 10min,供试菌为伤寒沙门氏菌。9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地供给新 鲜的营养物质,同时排除含菌体及代谢产物的发酵液,让培养的微生物长时间地处于对数生长期,以利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代谢活性处于某种稳 定状态。10 .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 基一次性加入,不再补充和更换,最后一次性收获11 .典型生长曲线:
12、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并以细胞数目的 对数值做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划出的一条由延滞期、指数期、稳 定期、衰亡期组成的实验曲线第七章遗传变异及育种1 .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 ):把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 露于可见光下,出现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2 .野生型(wildtype ):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的原始菌株3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发生了丧失某种 酶的合成能力的突变。4 .原养型(prototroph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基因重组后产生的 菌株。5 .基本培养基(minimumm
13、edium,MMJ号-):仅能满足微生物的野生型 菌株生长所需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6 .完全培养基(completemedium,CM,符号+ ):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 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7 .感受态(competence):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 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 生理状态。8 .转化(transformation ):受菌体直接吸收供菌体的DNAt段而获得供菌体 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9 .转导(transduction ):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获得供体的部分遗传性状的 现象10 .普遍转导(comple
14、te transduction ):噬菌体可以转导供体菌染色体的任 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11 .局限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通过部分缺陷型温和噬菌体把 供体菌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 成转导子的现象。12 .缺陷噬菌体(defective tansduction ):因为发生不正常切离而把插入位 点两侧之一的宿主染色体组上的少数基因连接到生噬菌体DNAh (同时噬菌体也留下相对应长度 DNA合宿主),通过噬菌体衣壳对这段特殊 DNA勺 误包,就形成了局限转导能力的缺陷噬菌体13 .溶源转变(lysogenic con
15、version ):正常的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 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使宿主获得了除免 疫性外的新遗传性状的现象14 .接合(conjugation ):供体菌通过性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 F质粒或其 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给受体菌,使得受体菌获得若干新遗传 性状的现象15 .衰退(degeneration ):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的一系列 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16 .复壮():从衰退的菌种群体中把少数个体再找出来,重新获得具有原有典型性状的菌种17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把分离到的或合成的基因经过
16、改造 , 插入载体中,导入宿主细胞内,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获得大量基因产物, 或者令生物表现出新的性状18 .梯度平板法(gradient plate ):是定向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一种有效的 方法,通过制备琼脂表面存在药物浓度梯度的平板,在其上涂布诱变处理 后的细胞悬液,经培养后再从其上选取抗药性菌落等步骤,就可定向筛选 到相应的抗药性突变株19 .夹层培养法(layer plating method ):先在培养皿底部倒一薄层不含菌 的基本培养基,待凝,添加一层混有经诱变剂处理菌液的基本培养基,再 浇一薄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经培养后,对首先出现的菌落用记号笔一标在皿底。然后再向皿内倒上一
17、薄层,第四层培养基一一完全培养基。再经培养后,会长出形态较小的新菌落,大多数是营养缺陷型突变株20 .质粒:一种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 细胞质遗传因子第八章生态1 .大肠菌群数(coilforms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杆菌 属、肺炎克氏杆菌等G肠道细菌的数目2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生活在健康动物个部位、数量大、种类稳定、 一般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3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在体内外不存在任何正常菌群的动物4 .悉生动物(gnotobiota ):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的纯种微生物的无 菌
18、动物或植物5 . BOD:生化需氧量。在特定时间和温度下,微生物好氧过程中氧化一升污水 中的有机物所需氧的毫克数6 . COD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指1L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7 .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是一种絮状污泥,主要是菌胶团形成菌, 原生动物,有机和无机胶体以及悬浮物组成。人工培养、驯化获得。8 .生物膜(biofilm ):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 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具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9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指水体中因
19、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 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第九章传染与免疫1 .外毒素(exotoxin ):病原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类毒性 蛋白质2 .内毒素(endotoxin ):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死亡后自溶或人工 裂解时才释放的一种LPS3 .类毒素(toxoid ):用0.3-0.4%甲醛处理外毒素,使其毒性丧失,但仍保 持抗原性的生物制品。4 .抗毒素(antitoxin ):将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对外毒 素具有免疫的抗体5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先天 就有、相对稳定
20、、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抗原的天然抵抗能力6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 激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7 .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发生在活生物体内特异性免疫的系列反应 过程。从一个抗原刺激开始,机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发生 活化、增殖和分化,表现出一定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的过程8 .血清学反应(serological reaction):又叫免疫反应。传统的免疫学中体液 免疫产生的抗体均采自于免疫后的血清而发生的反应9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力的特性10 .免疫
21、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 ):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11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首次用适量抗原注射动物后,需经过一段 较长的潜伏期即待免疫活性细胞增殖、分化后,才能在血流中检出抗体,抗体多为IgM,效价低,维持时间短的阶段12 .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在初次应答的课题下降期再次注射同种 抗原进行免疫时,会出现一个潜伏期缩短、抗体以 IgG为主,效价高,维 持时间长的阶段13 .抗原(antigen , Ag):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与相应的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14 .抗体(anti
22、body , Ab):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 抗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15 .补体结合试验: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红细胞的特异抗体)是否发生溶血放映作为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第十章分类与鉴定1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是一大群表型 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物种有明显差异的一大群菌 株的总称2 .学名(scientfic name ):是某一菌种的科学名称,按“国际命名法规” 进行命名并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通用正式名3 .双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 ):属名
23、(字首字母大写)十种名(全部小写)4 . 三名法(trinominal nomenclature ):属名+种名+ sub/sp. 亚种名加词5 .模式菌株():一个被指定为能代表一个种群的菌株,是活体标本6 .三域学说(Three Domains Theory): 一种比界更高的分类单元,包括细菌 域、古生菌域、真核生物域7 .(G+C mol%值:又叫DNAM基比例。表示DNA分子中G+C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8 .菌株: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第二部分 各章复习内容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原核类
24、: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病毒和亚病毒2 .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1)史前期(约8000年前一1676),各国劳动人民特点: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 酿酒、发面、制酱、娘醋、讴肥、轮作、治病等)(2)初创期( 16761861年),列文虎克特点: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出于个人爱好对一 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3)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特点: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 开始运用“实践一一理论一一实践”的思
25、想方法开展研究;建立了许多 应用性分支学科;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4)发展期( 18971953年),布赫纳特点: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 性;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 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5)成熟期(1953至今),沃森和克里克特点: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 命活动规律;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 平;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微生物 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微生物基
26、 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3 .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 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第一章原核生物1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抱耐热机制的?芽抱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抱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 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注意】另一个学说:DPA说,主要是含有叱
27、呢二竣酸钙。2 .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 类,或是用人为的方法通过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 得人工缺壁的细菌统称为缺壁细菌。实验室或宿主缺壁突变一L型细菌体内形成人工去壁基本除尽一原生质体(G刊缺壁细菌部分除尽一球状体(G-)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一支原体缺壁细菌的4类比较:形成特点实1乐应用L型 细菌(L-f ormofb acteri a)在某些环境 条件下(实验 室或宿主体 内)通过自发 突艾而形成的 遗传性稳定的 细胞壁缺陷变 异型1 .没有完整而 坚韧的细胞壁
28、, 细胞呈多形态2 .有些能通过 细菌滤器,故称“滤过型细菌”3 .对渗透敏感, 在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油煎蛋” 似的小菌落(直 径在0.1mm右)可能 与针 对细 胞壁 的抗 菌治 疗有 关原生 质体(pro toplas t)在人为条件 下,用溶菌酶 处理或在含青 霉素的培养基 中培加1II抑制 新生细胞壁合 成而形成的仅 由一层细胞膜 包裹的,圆球 形、对渗透压 变化敏感的细 胞,一般由革 兰氏阳性细菌 形成。1 .对环境条件 变化敏感,低渗 透压、振扬、离 心甚至通气等都 易引起其破裂2 .有的原生质 体具后鞭毛,但 不能运动,也不 被相应噬菌体所 感染,在适宜条 件(如图渗培亦 基)
29、可生长繁殖、 形成菌落,形成 芽抱。及恢复成 有细胞壁的正常 结构3 .比正常肩细球状体(spha又称原生质 球,是对革兰 氏阴性细菌处eropla st)理后而获得的 残留部分细胞 壁(外壁层) 的球形体。与 原生质体相 比,它对外界 环境具有一定 的抗性,可在 普通培养基上 生长胞壁的细菌更易 导入外源遗传物 质,是研究遗传 规律和进行原生 质体育种的良好 实验材料支原 体(myco plasma )在长期进化 过程中形成 的、适应自然 生活条件的无 细胞壁的原核 生物细胞膜中含有 一般原核生物所 没有的番醇,所 以即使缺乏细胞 壁,具细胞膜仍 后较局的机械强 度3 .试图示G+ffl G
30、-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1) G+细菌与G-细菌细胞壁主要构造(2) G+细菌与G-细菌的比较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G rnwg rnw肽聚糖含量很高(3095)含量很低(510)磷壁酸含量较高( 50)无类脂质一«无( 2)含量较局(约20)蛋白质无含量较高4.试述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机制: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 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岫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 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 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 持紫
31、色。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 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 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在经 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 G-细菌呈红色,而G吆田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此法证明了 G+ffl G-主要由于起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的 不同而使染色反应不同,是一种积极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不仅可以用与鉴别 真细菌,也可鉴别古生菌。第二章真核生物1 .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构造。霉菌的营养菌丝弥补在固体培养基内部,主要执行吸收营养物功能;气生 菌丝
32、是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颜色较深、较粗。特化的营养菌丝:吸收养料(假根、吸器);附着(附着胞、附着枝); 休眠(菌核、菌索);延伸(匍匐枝)捕食(菌环、菌网)特化的气生菌丝:可产生简单和复杂两种子实体。简单的产无性抱子的有 分生抱子囊、抱子囊,产有性抱子的是担子。复杂的产无性抱子的有分生抱 子器、分生抱子座,产有性抱子的有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2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类微生物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细菌的菌落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 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丝绒状 ,上有一薄层彩色的细粉,与 培养基结合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聘请专家的协议书(2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离辐射探测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涉税服务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多变的颜色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小青蛙找家》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药剂学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数学模型与数学软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深度学习应用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绿色交通》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社区警务工作培训
- 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总结
- 难忍之隐-肩颈疼课件
- 屋顶光伏安装安全施工方案
- 脑梗死的患者的心理护理
- 《西方经济学》-完整全套课件
- 中华律师协会 风险代理合同
-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热失控预警与防护研究进展
- RIGOL-DS1102CD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 自闭儿童创业计划书
- 解决员工冲突和问题的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