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14分)驯狗墨中白大家知道陈面白,是因为他会驯狗。 再凶猛性烈的狗经陈面白驯养一段时间,也会变得乖巧听话。遇上聪明的狗,陈面白还能驯出它一身绝技。不过,陈面白并不以驯狗为业,他 喜欢背着根长笛,过着游侠一样的生活。陈面白是个孝子,他说家有老母,不便远行。即使出门,也只是在泗州城转转,家里留 狗陪伴母亲。跟随陈面白游走泗州城的是白牙,留在家陪伴母亲的叫黑嘴。陈面白一般出来三天,第四天准会回到陈家河母亲身旁。母亲喜欢儿子把外面的见闻说给她听。当陈面白陪母亲说话时,白牙和黑嘴就开始在院子里互相咬玩着对方的毛发。听着
2、外面两条狗开心耍闹,母亲一脸幸福。母亲爱黑嘴,也喜欢白牙。儿子不在家时,黑嘴领着她在陈家河走东家串西家;白牙也 准时地隔一天便把儿子买的好吃的送回家给她。黑嘴知道她喜欢吃黑鱼,隔三岔五就跑到拦山河里捉条黑鱼回来。在她眼里,黑嘴和白牙就像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乖顺听话。母亲知道,找儿子驯狗的都是大户人家,他们不在乎钱,只想有一条忠诚的看家犬;会驯狗的儿子更不在乎钱,主人不善,给再多银子,他都不会去。沈庄小地主孙豁牙养了八条狗,没有一条让他省心。爱妾怡平让他花钱去找陈面白。孙豁牙心里也早想找陈面白,可担心请不动他。怡平说:“让俺去找他娘看看。”怡平舅妈的二姨夫是陈家河人。母亲对儿子说:“一笔写不出两个
3、陈字,你二大爷出面说话,就去吧。”母亲发话,陈面白只好依从她,带着白牙去了沈庄。孙豁牙平日里宠着爱妾, 对结发妻子不理不睬, 对自己母亲也烦,对待佣人也十分刻薄。 想到临来时母亲的一番话,陈面白嘴角闪过一丝微笑。孙家八条狗,都是好狗,可惜它们生长在孙豁牙家。它们一看见白牙,都夹紧了尾巴。 陈面白扫视它们两眼,就见八只狗头伏在地面上,大气都不敢喘。旁边的孙豁牙看得目瞪口呆,先前他还心疼请陈面白来花的银子哩。陈面白在孙豁牙家住下来后,天天和狗在一起。也不知他用的什么招,八条狗见到他, 都摇尾巴示好。他的一个简单手势, 甚至一个眼神,狗都能懂。让孙豁牙没想到的是八条狗 见到大太太和母亲也是俯首帖耳,
4、她们说话,包括一举一动,狗都懂。这下,怡平不乐意了,让孙豁牙找陈面白,要求家中的狗只能听她一个人的话。陈面白如实说:“万物皆有灵性,更何况是陪伴人的狗呢?在狗眼中, 世间只有黑白两 色。”当孙豁牙把这些话说给怡平听时,怡平就怪陈面白,说:“他在骂人呢。”孙豁牙却不以为然, 他打心眼里佩服陈面白驯出来的狗。这八条狗忠诚听话不说, 其中领头的那条黄母狗还能分辨出家中霜好人来。有一个佣人擅自将厨房里的牛肉藏在帽子里, 准备带回家。刚走到院中,黄母狗就上前一口咬住他的裤脚。那人吓得面如土色,自己主动将牛肉拿出来,黄母狗才松开嘴。这件事情以后,在孙家做事的人,没有人再手脚不干净了。怡平也不敢对老太太和大
5、太太不好了,只要她对她们说话声音稍高,那些狗就会用狼一样的眼神盯着她。有几次,她从梦中惊醒,梦里八条狗围着她,一点点啃她的皮肉。同样的 事情也发生在孙豁牙身上, 别看他是狗的主人, 如果自己对佣人刻薄, 那条黄母狗就会用饥 饿的目光看他,像是随时要扑上来咬他。 想到陈面白说的狗眼中只有黑白两色,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后来沈庄人都说孙豁牙变了,孝顺不说,连说话都变得轻言慢语了。那八条狗,跟在他身后,像一群孩子。听到有人这样说,陈面白和母亲相视一笑。母亲能感觉到儿子的孝心。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母亲坐在椅子上,左面黑嘴,右面白牙,后面是陈面白,院里的 桃花正迎着风开。母亲走时,一脸安详。(有删改)4.下
6、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主要写人,但文中的“狗”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陈家的黑嘴、白牙,还是 孙家的八条狗,都起着折射人物性格、丰富小说内涵的作用。B.孙豁牙的转变是小说的核心情节,陈面白住在孙豁牙家驯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从一个刻薄寡恩的小地主,变成了一个孝顺有礼的人。C.小说通过对陈面白奇异的驯狗效果、驯狗方法与驯狗过程的详细描写展现了陈面白 传奇般的驯狗绝技。D.小说首尾呼应,都描写了人与狗和谐共居的温情画面。尤其是结尾处以温馨而富有 诗意的镜头定格,真挚地表现了作者希望人们都能向善行善。解析:选C C项,小说并没有对陈面白的驯狗
7、方法与驯狗过程进行详细描写。5 .小说人物陈面白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解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是小说中有关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侧面描写主要是小说中有关的环境描写,人物对他人的影响和他人对其的评价的内容。具体作答时,可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并注 意用文中的事实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如从陈面白的两只狗的表现可以看出他身怀驯狗绝从“主人不善,给再技;从他从不远行以及对母亲十分依从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十分孝顺;多银子,他都不会去”中可以看出他重义轻财。参考答案:身怀驯狗绝技,能把凶猛性烈的狗驯得乖巧听话, 把聪明的狗驯出一身
8、绝 技;孝顺,家有老母不愿远行,对母亲十分依从;重义轻财,崇善嫉恶,驯狗不在乎钱, 主人不善,给再多银子都不会去。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 3分,答出三点给5分)6 . “在狗眼中,世间只有黑白两色”这句话,既是陈面白驯狗的心得,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解析:对作品中关键语句进行解读, 首先要考虑语句本身所表达的含意,然后考虑其“言外之意”,即有无双关,或直指作品的主题思想。黑白两色,既是实指狗的生理特性决定它 们看不到彩色,更重要的则是借黑白隐喻善恶,继而联想到狗的态度其实是受主人的影响,因而黑白指人的善恶。 小说中陈面白驯狗,实则是通过狗
9、对待善恶的态度,来让人反思自己,这正是小说的主题,即希望人们心有善恶是非之分,弃恶扬善。参考答案:狗对人类行为的判断很简单,总是朴素地把它分为善或者恶、对或者错。(2分)狗是驯养的动物,其性情会随主人的调教而改变,因而也能折射出主人品性、举止 的是非善恶。(2分)小说意在通过陈面白驯狗的故事,引发人们对人性善恶及人际关系的 反思,表达了作者促人向善的美好愿望。(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12分)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 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关注中国诗
10、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 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 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 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词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需要诗意, 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 一个人只有徜徉
11、于诗词、 发现诗意, 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 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 还有诗和 远方。(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有删改)材料二:近日, 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 中国诗词大会 的主创团队。 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 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 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 7 岁,武亦姝 16 岁,陈更 20 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 中国诗词大会 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
12、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 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 都特别淡定。 “她得冠军的那一刻, 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也许, 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 而中国诗词大会 正在拉近这个距离。阚兆江透露,其实中国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 得让人看得懂, 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 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 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 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 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 滋养人们的心灵。
13、”所以, 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 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 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 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颜芳说: “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中国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选自中国青年报 ,记者蒋肖斌,有删改)材料三:诗词综艺火爆, 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 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 众声喧哗之下, 舆论也出现了反
14、弹, 如“从诗词大会 ( 指中国诗词大会 , 下同 ) 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16 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 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 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 “会背 古诗的孩子成了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 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 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 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在节目中, 九宫格、 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
15、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 “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 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 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 背离其作为“文学” 和“文化”的本质。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 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 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 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 可惜, 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
16、 缺失了“诗和远方”。 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 教育 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 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 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 让 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 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 这 危机中的熹微,则弥足珍贵。( 选自扬子晚报 ,记者张楠,有删改)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 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8 .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 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17、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 抱以乐观的态度。解析:选B 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 C 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D 项,“并不都抱以乐观 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 分)()A.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
18、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 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 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 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 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比如中 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D.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最 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E.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 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解析:选AD B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 普遍看
19、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E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9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 (4分)答: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并加以整合。如从材料一中“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可以概括出相关作用。材料二主要讲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题目都很“接地气”,对人们有一定的吸引作用;此外
20、还有“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个要点。材料三从这一综艺节目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方面阐述,可以据此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中国诗词大会 所选择的题目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 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 和情感共鸣,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中国诗词大会这一
21、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 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9分,每小题3分)文学文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载体。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曾经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 叫作“文字之著于竹帛者”。 这个定义实在是太过宽泛了, 但却指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载体曾经是“竹”和“帛”。 竹是指竹简, 帛是指帛书。 古代曾经把文字写在竹简或白绢上。除此之外,还有铸在钟鼎上的、刻在石碑上的。现在,又有电子文本这样一种全新的载体。 不管是什么载体, 都只是文学文本存在的物质外壳, 不是文学文本本身。 换一个说法,各种各样记录了文学符码的载体, 可以叫作第一文本; 而第一文本
22、被接受者掌握的内容, 也就是阅读中的意义整体, 相应地可以叫作第二文本。 第二文本才是我们要研究的真正的文学文本。 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林中路里说, 贝多芬的四重奏的乐谱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和地窖里的土豆没有两样。的确,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车厢里, 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 对于文学文本的载体, 对于第一文本,我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是不需要太多关注的。那么, 文学文本自身、 它的本体究竟指什么呢?为了说清“文学文本”这个概念, 我们先要了解文本的概念。文本在英语里是text ,在词源上与编织物 (textile) 有关系;文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编织体。 文
23、本学已经成为一门学科, 作为术语的文本, 指的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 它由构成文本的实体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 这里所说的“能指”“实体”有许多种,比如说建筑、舞蹈、音乐、绘画,各自的文本是由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 文学文本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 但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的文本, 也不一定都是文学文本, 哲学、经济学、 物理学的著作也是以语言文字或者主要以语言文字作为能指。 文学文本, 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 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 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层次性在这里是很关键的。 理解文学文本, 解读文学文本,一定要注意到它的立体性、多层次性,不能是平面
24、的、单一的。所谓“层次结构”,包括了表层和深层,构成文学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意蕴与意味。文学文本有口语文本和文字文本之分。 人类最早的文学是口头文学。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据说是采诗官从民间采集起来加工整理的,其中的作品原先是以口头文本的形式存在的。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原先也是口头传唱的。 水浒传 三国演义的故事都曾经长期以口头形式传播。 口语文本在流传中常常会发生许多变异。 口语的文学文本至今没有完全消失, 近年常见的人们在酒席间讲的笑话,有些就属于口语文学。 在旅游的时候, 导游有时也会给游客讲唱富有当地特色的口语文学。(选自王先需文学文本细
25、读讲演录开头的话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文本有着多样化的载体,并且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变化发展。B.文学文本是具有特殊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可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C.文学文本是以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组合体。D.文字的文学文本都是由口语的文学文本发展而来的,文中所举的诗经、荷马史诗等作品形成的情况就是明证。解析:选A B项,原文没有“特殊”的意味。C项,原文第二段是说“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并未说“文学文本是以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为主要目的”的。本项属无中生
26、有,故错。D项,以偏概全。文中列举诗经、荷马史诗等作品形成情况只能证明一部分文字 的文学文本是由口语的文学文本发展而来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对比论证的方式,对“文学文本”的类别、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明晰的分析。B.第一段用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与货物没有区别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对于第一 文本,我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是不需要太多关注的观点。C.第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方式,从中外经典作品成型的角度分析口语文学的重要地位, 并指出口语文本具有变异性。D.文章基本结构采用总分式,先从作为载体的第一文本入手,再深入到作为本体的第 二文本,最后加以分类辨析。解析:选D D项,
27、文章基本结构应该是层进式。先解释“载体”,再解释“本体”, 后解释“分类”(因为节选,故只解释了 “源头”)。故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字之著于竹帛者”是文学,口头文学其实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B.我们要研究的真正意义的文学文本就是被接受者掌握的第一文本的内容。C.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范围不需太多关注文学符码的载体,而专注于阅读中的意义整体。D.建筑、绘画等文本由于具有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因而不能表达相同的意义。解析:选D D项,“不能表达相同的意义”,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0周专项限时练10古诗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
28、回答问题。 (8分)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 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 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注 赵佶: 宋徽宗, 因荒淫失国, 在公元 1127 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囚禁至死。在北行途中,忽见如火的杏花,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词。冰绡:洁白的绸。凭寄:凭谁传递。和:连。(1) 下片中“知他故宫何处”一句写词人回首南望, 却看不到故国。 请写出李煜 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 ) 中与之
29、意义相近的一句。 (2 分)答: (2) 上片描写杏花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6 分)答: 答案 (1)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运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的手法。上片前三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杏花的形态和色泽;“艳溢香融”则从嗅觉的角度写杏花的芬芳。 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 “新样靓妆”等将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 运用衬托的手法。 “羞杀蕊珠宫女”是说连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看见杏花都要自愧不如,衬托了杏花之美。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注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注 赊:长、远。
30、(1) 请简要分析颈联中“分”和“孤”的内涵。 (4 分)答: 答案 “分”指诗人在清晨听到号角以前, 一直静听着更漏声, 诗人对这两种声音变更的界限分辨得非常清楚, 足见其彻夜未眠的凄苦。 “孤”字既表现了客观环境的冷清, 也反映了诗人主观感受上的寂寞。解析 分析“分”和“孤”,是思想感情题,其实也是“炼字题”。答炼字题分三步: (1)释字义,可省略。如本题中“分”“孤”两字的意义,一目了然,可以不解释。 (2) 描画面,把该字放入原句,通过想象联想,描述景象。 “晓角分残漏”是所闻, “分”指长夜和清晨的划分, 诗人长夜难眠, 一直听更漏声, 终于号角一响, 更鼓声歇; “孤灯落碎花”写所
31、见,青灯照壁,孤零零的油灯昏暗,时不时掉落着断碎的灯花。 (3) 点意境,表效果,明感情。“分”字写出了长夜无眠, 点明了诗人的凄苦之情; “孤”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冷清, 也反映 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寂寞。(2) 鉴赏颔联的艺术手法,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4 分)答: 答案 以动衬静。 深夜雪落在竹子上的声音十分清晰, 反衬环境的寂静, 表现诗人的孤独。虚实结合。上句实写醒时所听之境,下句虚写梦中回到家乡。寓情于景。用雪声、悲凉的梦境表现远离家乡的孤寂凄清。解析 诗歌赏析题的格式和散文小说相同: 手法分析。 不过有些诗歌特定表现手法的分析格式会更简单,如借景抒情:借景,抒发了情;托物言志:托物,表达了诗人 志向;用典:用的典故,抒发了情。"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虚实结合:实写 虚写使诗歌内涵丰富,意境开阔。“雪声偏傍竹”,雪落竹叶上的声音听得清楚,手法是以声衬托深夜的凄静;“寒梦不离家”,梦境是虚写,竹声是实写,手法是虚实结合,时梦时醒,辗转反侧, 写出了诗人因远离家乡的孤寂之情。 诗人把思乡之情寄托在雪声、 梦境 这些景象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银培训资料
- 肝升肺降汤治疗慢性肾衰竭升降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组合式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特性研究
- 无人机分群的任务分配与拓扑控制技术研究
- 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检测的无透镜屈光测量技术研究
- 二零二五年私人汽车交易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股权抵押贷款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买卖合同售后服务保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写字楼买卖合同标准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适用复杂情况转股协议模板3篇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运营效益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