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 使学生知道长江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今往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赞颂过长江。2. 能背诵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熟读长江之歌,学有余力的同学会唱这首歌。3. 略知长江概况。活动重点背诵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熟读长江之歌活动难点: 了解长江概况活动准备: 搜集长江的知识。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长江之歌片段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生: 长江之歌师:是啊!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长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风采与气概,才值得我们赞美她,崇敬她。长江不愧是一条伟大的河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长江
2、”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播放视频长江之歌 ,使学生对长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探究学习,获取知识1. 长江概况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 -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和长江有关的诗、词或者句子呢?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师:老师也了解一些赞美长江的佳句,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赞美长江的佳句)师:谁还能说说自己对长江的了解?(学生发言)师:同学们对长江的认识可真不少,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上的信息吧!(出示课件:长江概况)(1)学生自由阅读(2)教师
3、点拨:重点让学生知道长江的全长,发源地,流经的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等知识(结合长江流域图讲解)【通过介绍长江概况, 让学生对长江的发源地和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长江流域广阔,也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2. 学习长江万里图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 长江万里图找学生范读学生自由阅读,师提出要求: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长江?(学生发言,师补充)师这首诗通过描写长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发言,师总结: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学习卜算子(学生齐读这首词)学生自由阅读几遍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 - -
4、 - - - - - - -教师讲解这首词:这首小令仅仅四五十个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展现了男女的相思与离恨。上阙“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比喻相离之远,相逢之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日日表现了思恋已久,比喻相见之切。下阙“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写女之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热切期望。全词处处是情, 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感情热烈而直露,明显的吸收了民歌的优良传统,在民间流传甚广。【通过学习和长江关系密切的诗和词,使学生对万里长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初步的了解。 】三、课堂活动,拓展延伸(1)学生背诵卜算子我住
5、长江头(2)补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课件出示),同桌互背(3)跟多媒体学唱长江之歌【结合先进的教学媒体,把视与听、音乐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四、课堂总结,深化提高1. 学生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 个人评价(完成课本上的“成长阶梯” )3.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是否体会到了长江的雄伟壮阔,还有她那博大的母亲般的胸怀呢?通过今天这节课,老师由衷的希望大家更加热爱长江, 热爱伟大的祖国, 增强学好科学文化的信心,将来为长江的治理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对自己做评价和反思。】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6、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 - - -五、课后反思长江之歌 ( 第二课时 ) 一、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二、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品读, 理解“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三、 课前活动诗朗诵太阳跳出了东海谈话:我们要树立这样的信念, 今天的我得比昨天的我更加出色更加优秀!四、 教学过程(一)导入长江之歌将把我们带到大江上,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
7、片繁忙,心中不禁涌动起无限的激情与豪迈。播放长江之歌 vcd ,教师共同欣赏。(二)质疑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 - - - - - - - - -1 歌中哪句诗贯通全诗?2 指导朗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3 生提问并将问题写到黑板上。4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问题先放声朗读然后展开讨论。(三)交流1 交流汇报“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教师相机展示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2 交流汇报“为什么说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生生,师生相互交流、补充。(四)总结长江在我们的眼里已
8、经不仅仅是一条雄伟壮观的大江,更象征着奔腾不息、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时代精神。(五)作业:我们的家乡就在长江流域, 你知道长江对家乡经济、 文化的影响吗?建议你去了解一下。 可以查阅资料, 也可以采访某位主管经济的领导六、课后反思巴山蜀水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 - - - - - - - -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 (唐陈子昂) 、 上三峡 (唐李白)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欣赏陈毅诗句。三、活动广角。
9、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四、成长阶梯。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 - - - - - - - -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课后反思古楚风光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三、活动广角。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0、15 页 - - - - - - - -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课后反思:黄鹤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昔、鹤、萋”等生字; 2 、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愁。 3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思乡之愁。教学过程: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烟花三月这首歌,学生欣赏。师问:这首歌让你想起哪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11、 15 页 - - - - - - - - -位诗人的哪首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或者别人写李白的诗歌,说说对李白的印象。 师:是啊,后人都称李白为“诗仙” ,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李白,却有一个人让他钦佩不已。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话说李白离开京城,准备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一天,他来到了武昌的黄鹤楼。他登上了黄鹤楼,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 从天边奔来,又向天边流去,江上白帆点点,空中沙鸥成群,远山林木葱茏,岸边繁花似锦此情此景, 不由诗兴大发, 于是拿起毛笔准备在墙上题诗一首。(这点古人和我们现代
12、人一样,就是爱在墙上画。不过,现代人画的都是“某某到此一游” ,古人更诗情画意,人家画的是诗。所以你将来想画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能画出一首诗来再说。)李白他正想写的时候,旁边的一首诗吸引住了他。他仔细看了一下,还捻着胡子吟诵了一遍。李白念完这一遍后,顿时,满腔的诗情仿佛被兜头一盆冷水给浇灭了。他扔下笔,大喊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郁郁地转身走了听了故事,知道是谁让他佩服不已了吗? (崔颢)对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让李白自愧不如的诗黄鹤楼。 (学生读题。指导写好“鹤”字)谁来说说你对黄鹤楼的了解?学生畅谈,课件出示黄鹤楼的资料及图片。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
13、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15 页 - - - - - - - - -1、 (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14、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同桌互相说说。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
15、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师:仔细看看, 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 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 ,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5 页 - - - - -
16、 - - - -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 “-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
17、,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 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师: “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 ,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18、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5 页 - - - - - - -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 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 再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才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 “日暮乡关何
19、处是?”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 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武昌望汴梁, 游子望断肠” 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师: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出示崔颢的资料。崔颢(约公元704754 年)唐朝汴梁人,公元723 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唐朝开科取士, 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 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
20、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5 页 - - - - - - - - -四、配乐诵读,拓展升华。师: (播放音乐寒春风曲)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 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 他不由地轻轻吟哦起来:(生读整首诗)虽然说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将逝去,但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 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 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生再读全诗)师: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朝七言律师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当然,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金融风险分析师(FRM)专题(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供变电系统项目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工学院《计算机在林业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实验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科研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鲁医药学院《中外文化比较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包装材料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总结
- 母亲六十岁生日宴会主持词(7篇)
- 公司前台的工作总结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血管“斑块”的风险课件
- mks spectra介绍残余气体分析仪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课件
- 《抖音生活服务服务商合作手册》
-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目标)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无形资产评估完整版课件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pptx课件
- 修心七要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