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浏阳一中易国强)(1)_第1页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浏阳一中易国强)(1)_第2页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浏阳一中易国强)(1)_第3页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浏阳一中易国强)(1)_第4页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浏阳一中易国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浏阳一中 易国强教学内容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生命科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在分子水平,我们从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中找到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在个体水平,研究发现生物能通过自身的各种调节作用来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在群体水平,也就是要从种群和群落的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必须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作为研究单位,那么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特征呢?研究这些特征具有

2、什么意义?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探讨的问题。三维目标:1 列举种群的特征2 举例说出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3 尝试用样方法调查周边地区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4举例说出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决定作用。5通过进行种群调查,学生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以提高。6通过了解种群的特征,认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我国的重大意义。7通过了解种群的概念,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种群的特征第2课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课从生

3、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引入展示笑话、鱼群、蝗虫群等图片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引出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课件展示:1 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呢?2 是不是任何同种个体都能称为一个种群?3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是不是只有一个种群?总结:种群的个体之间,不同的种群之间通过特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这时种群就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讨论到底研究种群有什么意义?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我们浏阳市人口现状报告为案例,让学生分析我市人口的特征?学生回答思考总结:任何生物都不能单独生活,他的生存既

4、会受到同种生物的影响,又会受到异种生物的影响。讨论回答: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转到宏观、群体水平上来。通过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种群不是个体的部分叠加。种群有它的特征,引入下面内容。引导学习引导学习引导学习人口基数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并存的局面还将延续十几年。在浏阳市5007.7平方公里热土上, 有30多万个家庭、近140万人口 ,即使按照年均自然增长率3.9计算,每年仍将增加0.5万人以上。思考a、 如何统计浏阳人口?浏阳人口密度是多少?b、如果我们调查的对象是植物或是动物,怎样才能既简便又准确地获得统计数据呢?请同学们看,在大家的桌上有一张发下来的纸,假设这副

5、图代表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黑色三角代表其它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上蒲公英的数量。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估算的结果,并说明他是如何进行估算的。教师点评学生的统计方法教师介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抽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大小应该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   &#

6、160; 样方的数量相对多一些较好,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样方的位置没有确定的位置,要做到随机取样。介绍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     个体的统计遵循一个规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请学生用刚才学的样方法再重新估算一下蒲公英的数量请学生回答估算结果教师总结:用样方法估算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如果现在要调查草原上某一昆虫或袋鼠的密度,还能不能用样方法了?教师介绍: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来讲,用另外的一种方法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常用于对_的生物种群密度调查2、运用:在设

7、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 头 A 30 B 32 C 64 D 96(2)被捕获一次的动物,第二次更难捕获,你认为测得值比实际值会增大还是减小?(3)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

8、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M:样地中标记个体总数,n为重捕个体数,m为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则该调查区种群数量N=M×n/m根据重捕法的原理,看一个例子:教师小结:以上我们介绍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主要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数板(规格为1mm

9、5;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案例:人口基数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并存的局面还将延续十几年。全市30多万个家庭、近140万人口 ,即使按照年均自然增长率3.9计算,每年仍将增加0.5万人以上。思考、影响人口密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既然是一个种群,肯定会不断的产生一些新个体,同时也会有个体不断死亡,所以研究种群还必须了解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不同种群的出生率一样吗?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主要和生物的繁殖能力有关,繁殖能力

10、强的种群出生率高。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没有影响呢?教师点评外界因素的影响。案例分析:流动人口出多入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12万人口流到外地;外地流入我市的约0.8万人。 教师: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迁入和迁出也会影响到种群的密度。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3、人口老年化日趋加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以上即属于人口老年化社会。据资料显示,我市1991年比重即已达7.07,以后逐年上升,2000年为8.68。按照

11、预测,该比重持续升高至2020年的14.12。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         种群的年龄结构: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类型:(见课本图43)思考与讨论: 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衰退型)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稳定型)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就一定会数量越来越少吗?2         性别比例

12、: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能雌性多于雄性,也可能雄性多于雌性。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想想为什么?在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种群的雄性个体,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群的密度明显降低。教师总结:以上这些都是种群数量上的特征,种群除了数量上的特征以外,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比如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副图片图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区别?教师介绍: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13、60;    集群分布学生各自采取方法估算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和结果。听课思考用样方法重新估算蒲公英的数量学生思考回答:不能,因为他们会活动,不像植物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用刚学过的方法进行估算学生思考回答:产生新个体和老个体死亡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回答:有影响,比如气候、天敌、医疗条件等。思考回答看图分析表述看图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科学思维能力为第2课时实地调查种群密度作铺垫,掌握学生对标志重捕法原理的应用程度认同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和表达能力课堂总结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种群的几个特征。课本上有一个探究实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是一节课外实验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