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化妆品花钱买虚荣_第1页
护肤化妆品花钱买虚荣_第2页
护肤化妆品花钱买虚荣_第3页
护肤化妆品花钱买虚荣_第4页
护肤化妆品花钱买虚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肤化妆品花钱买虚荣一、你知道润肤霜的作用吗?30年前,我在某地方报上发表了一篇译文,原文是刊登在英国化妆品与香料协会主办的杂志上的。文中说,全世界有近30亿女性接受了化妆品的虚假宣传,每年为此浪费了数以千亿美元用以购买暴利的化妆品。所以,此文就是给这部分女性详细解答这个问题的。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避免使用较多的专业术语。因为很多喜欢购买高档品牌化妆品的女士,恰恰是乐意接受化妆品行业的虚假宣传,也往往对数理化感到“太难了”,过多的分析原理会令她们没有耐心看下去的。同样原因,化妆品护肤产品的种类、原材料种类繁多,也不打算详尽陈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颁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明确要求,

2、化妆品标识应当标注全成分表,化妆品在标签上使用新创名称时,必须同时使用化妆品分类规定的名称,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不得使用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解或者混淆的产品名称。比如,消费者早已熟悉的化妆品行业自创的名词保湿因子、顺滑因子,抗皱蛋白、祛斑美白因子、××精华素、胶原蛋白等,在国家颁布的化妆品通用标签中均属于禁用的叫法。而按照规定标注的成分名称,往往是大多数消费者不熟悉且不容易记住的名词,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鲸蜡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酯、月桂基二甲基羟丙基磷酸脂甜菜碱、椰油酰胺聚氧乙烯(3)醚硫酸三乙醇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 等常见日化原料。其实,大部分化妆品的成分大同小

3、异,只是添加的种类和量不同而已。我们只需选择通俗易懂的代表性内容做浅显但尽量详细地介绍。1为什么护肤品会有效?推销化妆品的人会向你介绍产品的神奇功效。他会在你的手上做试验,一只手背上涂抹,另一只手上不涂。立刻看出效果。涂了护肤霜的手背光泽滋润,显得很嫩白;而没有涂的手背皮肤依然干枯粗糙。他会告诉你,这是护肤霜里的某种神奇功能成分对皮肤滋养作用的结果。是什么神奇成分起的作用呢?我在这里会告诉你,其实无论用什么化妆品,滋润皮肤的效果都一样,都与涂抹一层凡士林没有多大差别! 在显微镜下,你会发现我们的皮肤是很粗糙的,表面凹凸不平,甚至还披有鳞片状。 当你将膏霜涂抹在皮肤表面后,就像在毛坯房的水泥墙面

4、打上腻子一样,立刻变得光滑起来。这就是护肤品的基本作用,是光学效果在起作用。当你把涂在皮肤表面的这层膏霜洗掉,两只手皮肤又恢复同样。如此说来,使用护肤品不是没什么意义了吗?也不是的。推销员会继续对你介绍,护肤品内含有保湿因子, 可使你的皮肤保持滋润。这是怎么回事?2皮肤的滋润来自哪里?还是从皮肤的结构谈起。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大层组成。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里边没有血管和神经细胞,纯属“死皮”。表皮从外到内又细分成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5小层。最外层的角质层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质层会随着新陈代谢周期自然剥落,一般为28天左右。记住这个时间很有用处

5、,可提醒我们,任何损美和病患的皮肤(比如晒黑或长斑),完全修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美容院里打磨去除的或澡堂里搓背搓下的“死皮”就是这层角质层。它主要由角蛋白组成。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203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这样大家就明白了,皮肤是否滋润,与表面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关。若含水量低于10%,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要达到皮肤看上去“水水的”则含水量至少要30%以上,才会晶莹剔透。正常情况,角质层的水分来自下层组织,更多的是汗腺的分泌,因此皮肤正常情况是始终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可是水分也是在不断地蒸发的。因此,尽管角质层中的角蛋白吸水能力很强,但由于角质层紧靠最外层,水分很容易丢失。比如在冬

6、天,一是天气较干燥,二是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就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失水变干。南方空气潮湿,皮肤一般相对比长期处于干燥状况的北方人滋润,也是这个原因。保湿并非是补水。水是无法从外部补进去的!保湿实际上是锁水,是防止水分流失。为了维护皮肤滋润,大家一定会想到保持角质层的水分,尤其在干燥的环境和季节中。您有没有注意到,同样环境中,有的人皮肤很容易干燥,有的人却能抵抗住干燥失水。您会发现,后一种人多半皮肤是油乎乎的。原来,皮肤5小层表皮下的真皮层内分布有皮脂腺。皮脂腺开口于皮肤表面或毛囊边,分泌的皮脂(俗称油)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天然脂肪膜,润滑皮肤和毛发。别小看这层油膜,有了它可大大阻滞角质层内的水分蒸发速

7、度,防止皮肤干燥。油性肤质的人皮肤不容易干燥就是这个缘故。干性肤质的人的缺水,是缺油所致。特别是在彻底洗脸洗手后,皮脂被洗掉,水分失去这层保护膜会蒸发更快,如不加以防护就很容易干燥失润。这样说来,只要我们在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就可以保持皮肤湿润了。的确如此,早期人们就是用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如猪油)作为护肤品。汉代刘熙释名中说:“脂,砥也。着面柔滑如砥石也。”唐代颜师古在急就篇“脂”条下注道:“脂谓面脂及唇脂,皆以柔滑腻理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录了古代用牛油制作面脂的方法;南朝世说新语也记载了面脂。古代也以动物油、矿物蜡和各种香料制成唇脂,也称口脂,是涂抹在嘴唇上的油膏。有防裂、滋润的功效,当

8、发现矿物油更易保存不易腐败变质,就成了“先进”的护肤品。19世纪中叶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矿物油脂凡士林就立刻被用于各类护肤化妆品中。凡士林作为石油副产物,在化学上属于多种烷烃类混合物,具有不容易氧化、耐酸、耐碱,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无异味,而且价格低廉,至今依然是化妆品中常用的原料。3单用凡士林并不理想后来,人们发现,虽然凡士林极不溶于水,可长久附着在皮肤上,因此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但“油”性太大。单用凡士林的结果是,不容易洗掉,油乎乎的也容易造成衣物油腻。再就是,正因为凡士林太便宜,许多爱美的女性感觉低廉的价格意味着太低级,反而对它不屑一顾。于是人们寻找降低油性或容易洗除的好办法,以及加入其

9、他成分提升“档次”。直接在凡士林(或其他矿物油或蜡)中加水是加不进的,凡士林极不亲水!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一种既亲水,又亲油的物料,充当媒介将油和水“拉”在一起。这类既亲水又亲油的双亲物质,我们叫“表面活性剂”。当我们找到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的时候,就可以设法将凡士林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形成半固体的乳膏状制品,或液态的乳液。这种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我们此时也可更通俗地称之为“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有羊毛脂、蜂蜡、各种皂类等。化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精细化工,提供了更丰富、更优良的表面活性剂,根据需要合成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等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硫酸酯类、聚多元醇脂肪

10、酸酯类、聚乙二醇酯类、聚乙烯醇衍生物琳琅满目。我们可以按照不同肤质的人,生产含水比例多的雪花膏,也可以生产含油比例多的冷霜。雪花膏就是就是将油以极细微的油滴均匀地混进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 冷霜则是将水以极细微的水滴分散在油里,形成“油包水”。这样,经过乳化的膏霜,涂抹在皮肤表面,水分蒸发后,里面的油依然可形成薄薄的油膜起到护肤作用。但由于含有乳化剂,有利于油膜的洗除,就如同打过肥皂一样(肥皂的去污就是一种乳化作用)。二、教你制作简单的护肤乳膏1从最简单的雪花膏做起我教过的学生,在药剂学课程中都学过做单乳膏,这就是最简单的护肤乳膏,属于水包油型雪花膏类型。(一)配方硬脂酸48g单硬脂酸甘油

11、酯14g液体石蜡24g白凡士林4g羊毛脂20g三乙醇胺1.6g蒸馏水 290g(二)制法:()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白凡士林和羊毛脂加热至80左右混合熔化,作为“油相”;()另将三乙醇胺和蒸馏水置小烧杯中,于水浴上亦加热至80左右,作为“水相”;()在保持恒温下,将水相成分以细流状加入油相成分中,边加边搅拌,这时会看到奇迹呈现:先是有浑浊出现,随着逐渐加入和搅拌,越来越白,也越来越粘稠,直至呈乳白色半固体状。然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一罐雪白细腻的雪花膏就做成了。(三)原理这里面,液体石蜡和凡士林为油的主体,硬脂酸也是油的一部分。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是乳化剂,更主要的乳

12、化剂则是三乙醇胺与硬脂酸反应生成的皂。高中课本里大家学过,高级脂肪酸与金属或胺类形成的盐叫做“皂类”,比如普通洗衣的肥皂就是含有硬脂酸的各种高级脂肪酸与氢氧化钠(烧碱)形成的钠盐。这个制作过程,与化妆品车间里生产霜膏的过程基本一致,只是规模大小不同。2质量提高因为制品中含水,较长时间保存不可避免会有微生物污染而变质,因此通常会加入尼泊金类防腐剂。为了使产品的涂布性和附着性更好,往往在水相中加入适量甘油,同时也有利于保湿降低水分蒸发。乳膏没有甘油,涂到皮肤上的乳霜会一搓就打卷脱落,膏体放置时间一长也会干缩。为此原因,工厂里生产也会添加各种高分子原料,使得产品有更好的粘稠度。当然,工业产品也会考虑

13、产品的pH值,以适应皮肤酸碱度(正常皮肤为弱酸中性,pH 5.07.0,平均5.8),避免碱性对皮肤的刺激。为了改善透气性和与皮肤的亲和性,用角鲨烷、硅油替换膏体里的部分矿物油类。乳膏的细腻程度,取决于油和水混合的均匀性。使用不同熔点的油类,有助于增进物料的分散性,进而改善膏体的细腻程度独木不成林嘛。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膏霜的成分表上罗列了众多成分,这些成分往往并不是为了你的皮肤而增添的,是为了膏霜外观效果的。现代化妆品技术,采用大型乳化机械,并经过真空除气泡和均质,分散的物料颗粒在5微米以下,甚至采用纳米技术,产品非常细腻。三、护肤品中的营养成分看了以上护肤品基本成分,会感觉太简单了,也太不值

14、钱了。做一升雪花膏成本也不超过10元人民币,一年也用不完。我也觉得太简单。应该添加点营养素才好。加什么呢?1保湿因子(一)保湿剂既然皮肤的水分无法从外部补进来,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防止水分向外蒸发流失,也就是保湿。首先想到的是保湿剂。早期化妆品里保湿就靠甘油,甘油吸水众所周知。不过,甘油有营养作用,有利于细菌生长,因此换成具有一定防腐作用的丁二醇,或无营养作用的聚乙二醇类。它们之所以能吸水保湿,就是因为它们分子结构中存在与水分子中相同的羟基(氢氧基),各类物质溶解性上存在着“相似者相溶”的原则,与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分子中的羟基越多,亲水性相对越强。(二)天然保湿因子NMF进一步对皮肤的研究,发

15、现皮肤角质层本身含有天然保湿因子。它并非单一成分,而是角质层内能与水结合的一些低分子量物质的总称,是由多种成分所构成。主要成分有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PCA)、乳酸钠、尿素、神经酰胺等。当因各种原因皮肤的角质层缺乏这些物质,就会形成“敏感性”不健康皮肤,很容易干燥,甚至开裂。生产出的护肤品,不可能与天然的皮肤成分完全一样,只能仿生这也是我不喜欢任何化妆品的缘故。为了保湿,人们开始模拟人体皮肤中由油、水、天然保湿因子组成的天然保湿系统。(1)比如尿素乳膏就是常见最简单、成本最低的一种。尿囊素是尿素的衍生物,同时具有特别明显的软化角质层的生理功效,可以替代尿素。(2)氨基酸,以及氨基酸的聚合物(包

16、括肽类、蛋白质类)也是同样作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也被经常应用。所谓含胶原蛋白、水解蛋白等的化妆品,就是一个作用:保湿。(3)吡咯烷酮羧酸(PCA)又称焦谷氨酸钠,具有很强的保湿作用,比甘油、丙二醇为优。(4)神经酰胺。存在于正常的表皮层中,具有很强结合水分子能力,属于高效保湿剂,不能望文生义,误以为与神经有关。注意,按照国家规定,现在化妆品的标签上不允许标注“保湿因子”这一笼统名称,必须标注所添加的具体成分名称。(三)真皮层中的保湿成分最被标榜的成分是原本是处于真皮层中的透明质酸及胶原蛋白。其次还有糖蛋白及硫酸软骨素等。(1)胶原蛋白并非像化妆品广告商推崇的那样护肤。胶原蛋

17、白的分子太大,被皮肤阻隔在外,根本无法有效利用。因此,它只能作为保湿剂使用。不幸的是,它的保湿效果也远没有预期的好,还会引起一些人过敏反应。(2)目前最红火的保湿成分就是透明质酸,也叫糖醛酸、玻尿酸(玻尿酸是个错误的译名,是不懂化学的人误将英文词尾uronic acid “糖醛酸”看成了uric acid尿酸了)。透明质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2%的纯透明质酸水溶液能牢固地保持98%水分。将其附着在皮肤角质层中,在短时间里能让角质水分充盈,吸水效果可超过角质层固有的水合度,能达到60%以上。以其强大的的保湿效能来评价,称其为“增湿剂”恐怕更恰当。市面上有所谓24小时长效保湿的美容液,就有用透明质酸

18、为主要成分。不过,这24小时是夸张的,因为用后三个小时,保湿率就下降一半了。透明质酸早期是用公鸡的鸡冠提取,现在虽然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或人工合成,成本有所下降,但依旧价格昂贵。(三)其他(1)粘多糖类、芦荟、海藻提取物,都是类似粘多糖的高分子聚合物保湿剂;(2)葡聚糖类。从燕麦和大麦中提取的-葡聚糖;(3)甲壳素和壳聚糖;(4)泛酸(维生素B5)的加氢产物泛醇(俗称原B5)。以上都是常用的保湿剂,在不同品牌化妆品中被选用。按照营养学的概念,所有的保湿剂都不能算作营养素。因为,营养的概念是指摄入体内被利用而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而保湿剂只是附着在皮肤表面,并未真正吸收到体内。2皮肤的营养素以下

19、这些营养素,皮肤需要,细菌同样需要。化妆品里含有这些成分,必定追加足够的防腐剂来保证不发霉。如果你是敏感皮肤,就要考验一下你的皮肤是否吃得消。(一)胶原蛋白在皮肤除去水分后的重量中,胶原蛋白的重量占了70%,负责为皮肤提供弹性和紧致度,并扮演着“深层水库”的角色为表皮提供水分。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的皮肤变黄、黯淡,也是因为胶原蛋白变质、变黄所致。由此可见,胶原蛋白的确在人体皮肤的健康和美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胶原蛋白”的称谓也并非具体成分,所以我国规定化妆品标签上应标注“胶原”、“胶原提取物”或“水解胶原”等名称。本文依旧暂用“胶原蛋白”这一流行说法。(1)表皮层不需要任何营养素,因为最外

20、层的表皮是“死皮”或“等死”的皮,只需要通过润滑“美容”一下而已。(2)真皮层真皮层处于表皮层之下,位于整个皮肤的中央层。为什么叫“真皮”,一时怕说不清楚,举个实例吧。皮肤受伤或感染发炎,若损伤在外层的表皮层,则痊愈后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但若伤及真皮层,则会留疤!真皮层才有血管、神经、淋巴管等组织,也就有了营养供应。真皮缓慢更新,逐渐发育成熟,最后老化,成为新的表皮,原来的旧表皮脱落。这个更新过程一般在28天左右。如果更新过快,比如一周就更新一遍,那是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真皮再往下,就是皮下组织了。真皮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等,它与皮肤的弹性、光泽、张力等有

21、很重要的关系。皮肤的松驰、起皱等老化都发生在真皮之中,追根求源,是真皮中的胶原蛋白发生了变化。(3)胶原蛋白口服毫无意义营养素是靠吃获得的,除非患了不能正常吞咽的疾病,只能靠挂水或鼻饲。真皮确实需要营养素,它是鲜活的,还在不停地生长代谢。真皮层主要含有胶原蛋白:一种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能使肌肤富于弹性,并增加其柔韧度及适应的能力。因此,有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吃胶原蛋白可以补充皮肤,起重要的美容作用。可是,营养师(以及营养师的老师生物化学家)告诉我们:任何年龄服用胶原蛋白都是多余的。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对人体无特殊意义,对人的皮肤也无直接帮助。根据中国食品百科全书:“所谓不完全蛋白是指那些所含有

22、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如胶原蛋白。”吃也没害处,但也没任何特殊作用。和吃饭一样。生物体不会吃什么补什么的。也就是说,胶原蛋白所含有的氨基酸,在其他肉类、蛋奶等都含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材有各种动物皮、蹄筋、鱼鳞、鱼翅、软骨,其实都属于营养价值极低的食材,吃它们吃多了就像吃糖一样,只会令人发胖的。绝对不会如推销保健品的人声称的那样“吃什么补什么”,否则咱们就遭遇不幸:吃凤爪补成2个鸡爪子,吃猪头变成猪八戒了。任何一个上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知道,蛋白质经过口服进入肠道内,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的多肽,不可能吃了胶原蛋白产生的氨基酸就会定向地去补充胶原。所有

23、的蛋白质最后都会分解成氨基酸,不管是从胶原蛋白里来的,还是从鸡蛋里来的,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换言之,吃的是胶原蛋白,但吸收的并不是胶原蛋白,而是氨基酸,不会起到胶原蛋白的作用。有人对你宣传,他们的胶原蛋白是水解成小分子肽的,比普通胶原蛋白容易吸收。容易吸收我赞同,但吸收好不等于利用率高。普通胶原蛋白吃进肚子里,咱们的胃肠也会将其水解成小分子肽的,但无论如何最后都被分解成更小的氨基酸才能吸收。那还是不如吃肉、吃鸡蛋!结论:口服胶原蛋白没有皮肤美容的功效!(4)胶原蛋白外涂有用吗?既然吃胶原蛋白没用,那么直接涂在皮肤有有用吗?答案也是否定的。由于动物胶原蛋白外用对于人体无害,对皮肤表面有一定的保湿

24、滋润作用,所以在化妆品中掺入一定胶原蛋白或氨基酸,直接涂抹可能对皮肤有保护和促进皲裂愈合的效果。但这种作用是暂时的,一洗了没了,也不可能转化为自身的胶原蛋白。也就是说,外涂胶原蛋白根本进不到皮肤里去。大家想想,皮肤一层又一层的隔离作用,使得连很小分子的水都进不去,怎么可能放胶原蛋白一马呢?蛋白质在化学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这么大的分子,根本没门进去。皮肤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抵挡外来物质的侵入,如果抵御丧失,那咱们岂不时刻处于感染和过敏状态了吗?从逻辑上讲,能进就能出,如果皮肤准许放胶原蛋白进去,那咱们就都不敢游泳、泡澡了,那皮里的各种成分岂不都漏出去了?既然胶原蛋白不能直接补充入皮肤,会不会有人

25、臆想,皮肤能消化吸收胶原蛋白呢?我们知道,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是消化系统胃肠道的事情,如果某人皮肤也能做这件事的话,那必定惊为天人!(5)怎样才能真正补充胶原蛋白?其实,真正用于美容和修复皮肤缺陷的胶原蛋白是注射的,属于医疗美容,可想而知也存在一定风险。最有效的补充胶原蛋白,也只有减少胶原蛋白流失一个途径。皮肤老化一般从30岁左右开始,年龄是皮肤老化唯一的不可避免的因素。胶原蛋白在皮肤中如弹簧般支撑着皮肤,一旦发生断裂,真皮组织会塌陷,出现皱纹,皮肤就会松弛、下垂。老化决定因素就在于内外环境对真皮层内胶原蛋白的破坏。皮肤老化的同时,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也会跟着老化,比如血管失去弹性、肌肉变得松垮、关节

26、退化、骨质流失、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会相继出现。常见的破坏胶原蛋白,从而促进皮肤老化的因素有:阳光的暴晒(紫外线);精神压力;营养不良;生活习惯(如作息、不良嗜好等);内分泌紊乱;皮肤保养护理不当(如不经常清洗和碱性刺激等);化妆品或药物滥用。这些因素都是可以避免和预防出现的。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用美容的办法掩饰以外,“抗老化”就是降低促老化的因素的产生,延缓老化现象的发生。我们知道,造成胶原蛋白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的破坏造成的。各类天然抗氧化成分可以消除自由基的影响。降低促老化因素的措施有:防晒、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呼吸新鲜空气和多运动;延缓老化现象的发生可以食用抗老化食品,比

27、如:茶、富含维生素、必需矿物质(钙、钾、碘、铁、锌、硒等)、黄酮类、多酚类等天然抗氧化成分含量较高的蔬果和杂粮。但我们必须明白,所有的营养物质的作用都是属于全身性的,无法像导向飞弹一样,指定它往皮肤里跑。所以,胶原蛋白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对皮肤美容都没有直接作用。唯一的作用是心理安慰。实际上,皮肤好的关键是整个身体的健康:身心两方面。(二)维生素(1)维生素C(标准名称为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标准名称为生育酚)都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但在化妆品内,它们更主要的作用却是防护化妆品自身。化妆品内还有多种成分,其中不乏还原性物质,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造成变质,所以常借助添加维生

28、素C和维生素E来增加稳定性。维生素类用在人体皮肤上,因为不能进入皮肤内部,达不到预期效果的。(2)维生素A(标准名称为视黄醇)有促进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发育与维持作用,有利于皮肤损伤的修复。缺乏维生素A容易皮肤干燥和老化。同样的,正常皮肤不会令维生素A直接从表皮进入的,要靠食物摄入。食物的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肝脏、奶、蛋、鱼类等。但维生素A的摄入并非多多益善,过量食用发生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的事件屡见不鲜。原则上是以不缺即可。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和某些红色或黄色植物中-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部分地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也是维生素A的良好来源。而且-胡萝卜素的毒副作用远低于维生素A本身,较为安全。(

29、3)B族维生素是一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是作为许多酶类(港台语为“酵素”)的功能性组成部分,生物化学上叫“辅酶”。例如维生素B1(标准名称为硫胺素),是某些负责糖代谢的酶的功能性部分,缺乏它会出现神经炎症状,例如“脚气病”。维生素B2(标准名称为核黄素),参与组成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系统的辅酶。烟酸又称尼克酸,曾称作维生素B3或维生素PP,与它的衍生物烟酰胺一起,还有个名称叫“抗糙皮病因子”,可见人们很早就知道它可以防止糙皮病。它是参与有关细胞内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反应过程的辅酶。其他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泛酸、生物素、维生素P(即芦丁)等,都是参与人体内主要生物化学反应

30、的各种酶的辅酶,缺少它们,都会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皮肤的营养保障。(三)精华素很多化妆品宣传中声称含有“精华素”。可你问到许多专门做皮肤美容的护理人员,她们也是稀里糊涂,说不出究竟啥是个精华素,只是会跟着她们的老板娘鹦鹉学舌地说,精华素对皮肤多好多好,怎么有益。其实,精华素的名称是过去化妆品行业商业运作创立的名词,并非真正的科学术语。按照现有国家规定,是不允许再用这种模糊概念名词作为标签上的成分标注了。现出原形,它们不过就是些含有微量元素、胶原蛋白、血清,或植物、动物等组织的提取物拼凑的,不是什么仙洞里大大小小的妖精、狐狸精。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所谓各种“因子”、“精华”、“

31、5;×素”,都是为了掩盖真实成分编造出的新名词。虽然不完全是欺骗,但至少是隐瞒实情,或是为夸大宣传和传递虚假信息提供便利。比如,“羊胎素精华素”中所含的就是胶原蛋白质,“植物草本精华”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拉郎配的。我搞了几十年天然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只能这样理解,把任何植物煎煮或浸泡、蒸馏出汁液来都可以冠以“植物草本精华”名称的。家里的淘米水、果蔬榨的汁、香蕉皮里的水都可以。采用含粘液质(多糖成分),无非是增加粘稠度,有利于保湿而已;如果说采用含有酸性或多酚类成分的材料,可能还具有刺激性,用过后会感觉火辣辣的。借此之类想根本改善皮肤,只能是心理安慰罢了。(四)激素

32、激素用于化妆品中可暂时去皱,使皮肤饱满、滋润、有弹性、有光泽,可让皮肤遇到伤害后不排斥、止痒止痛,所以被广泛使用于“特效”产品。但激素是一种易氧化的化学成分,常使用激素产品的人,夏天被太阳越晒越黑,斑也越来越深,最后很难脱掉。这是因为化妆品在阳光照射下发生氧化,被色素细胞阻隔,颜色就越来越深,淤积在表皮上。经常使用激素类化妆品,皮肤长期受刺激,易使皮肤免疫机能亢进,导致皮肤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形成敏感性皮肤和过敏性皮肤。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有个特点,就是让使用者产生依赖性,一旦停用会很不适应。某些高档化妆品中,很可能就隐藏着激素,尤其是来路不明的进口化妆品。四、纯天然化妆品伴随着追求“绿色”、“天然

33、”热潮的到来,化妆品市场上,“天然”同样大行其道,标注着“纯天然”字样的化妆品被摆在显眼的位置。在一些美发美容厅里,声称含有“天然保湿因子”等的各种所谓“纯天然”美发美容护理用品也琳琅满目。在向消费者介绍“纯天然”化妆品时,营业员或美发美容人员大多会说,“纯天然”的最大优点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天然”化妆品的提法来自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因某一种化妆品汞超标,造成很多人用后得了黑皮病。于是人们对化妆品产生了恐惧,行业为了自救,提出了“天然成分”的概念来缓解人们的恐惧心理。现在,“天然”卷土重来,迎合了消费者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而所谓“天然”,只是在化妆品中添加了天然萃取原料

34、,而并没有去掉化妆品中原有的的化学合成成分。天然成分含量的增加,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化妆品中天然原料成分能达到50%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很难达到70。而企业、商家提出100%“纯天然”,纯属炒作。市场上根本不可能有100%“纯天然”的美容产品,化妆品中最基本的载体依然是化学物质。膏、霜类化妆品绝对不可能做到“纯天然”,否则形成不了膏体。即便是化妆品中没加香料、香精、防腐剂,也不能被称为“纯天然”,因为植物成分或矿物成分的提取,也是一种加工合成的过程。“纯天然”化妆品是生产商、销售商策划出来的概念,国家对此并没有任何标准。另外,天然成分并不全是无毒、无害的,某些天然成分本身就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

35、。例如,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香料、果酸,对人体皮肤有较大刺激;花粉和动物蛋白等容易使一些人皮肤过敏。由于天然动植物成分非常复杂,有很多未知成分,因此产生接触性皮炎、光感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的现象更易发生。本人是偏油性肤质,所以几乎不使用任何护肤品,自己分泌出的皮脂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纯天然”!五、美白祛斑东方女性追求“白富美”,“白”置于首位。皮肤颜色越浅,外表上的“斑点”就越显眼,因此追求白的同时往往还要祛斑,“祛斑美白”也必定成为了美容院开展得最普遍的项目。的确有些药物或植物成分能在短时间内使皮肤色素减少,从而皮肤颜色比本色暂时变浅,某些斑点也能“消失”或模糊一段时间。但一般情况下并不能保持永

36、久。首先要承认,人的肤色是基因决定的,与遗传有关。我们真正能做到的无非是三条:一,保持皮肤滋润,增加透明度,使看上去“显白”;二,避免日光中的紫外线,防止晒黑;三,敷粉或涂含粉底的膏霜遮掩(当然,别忘记了同时顾及手背和脖子)。人体的肤色主要由皮肤的黑色素多少决定的。黑色素其实是一种蛋白质,每个人都有。它们是由人体内非常普通的一种氨基酸酪氨酸转化来的。在皮肤里有一种叫“色素母细胞”厂房内,专门制造黑色素。在色素母细胞中,酪氨酸被酪氨酸酶催化,氧化生成多巴,多巴再与蛋白相结合成黑色素。黑色素在表皮下层时,只能看出皮肤的颜色深浅。若黑色素随着皮肤代谢层层向上移动,到了表皮外表,就形成了明显的雀斑、晒

37、斑、黄褐斑等。在黑色素形成过程的多个反应步骤中,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的主要酶,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目前美白祛斑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对付酪氨酸酶上。晒太阳对人体是不可或缺的,紫外线可以帮助皮下组织产生维生素D3,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但照射过度的紫外线会对皮肤产生损伤。黑色素本来是人类为了保护皮肤免受过度紫外线伤害而出现的。当有日光照射到一定强度时,酪氨酸酶受到紫外线的刺激,就会大幅度地提升活性,大量生成黑色素来。这也就是晒太阳过多皮肤会变黑的原因。但过度地照射紫外线会破坏弹性蛋白纤维,产生皮肤皱纹。所以,无论采取任何美白方法,一切都要从防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开始。可以自身对比,一个老婆婆,即使活

38、到七八十岁了,尽管脸上布满皱纹,黢黑粗糙。但她的大腿内侧皮肤也依然很少留下岁月的痕迹,细腻如初,就是因为避光的缘故。(一)禁用成分传统的美白药物主要是铅以及汞的化合物(如白降汞)、苯酚、氢醌(对苯二酚)等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它们都可抑制酪氨酸酶,或中断黑色素的合成过程。但这些成分对人体与黑色素形成无关的其他对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早已确证对人体有毒性,或对皮肤有伤害,且具有致癌性,被各国取缔使用于外用药物和化妆品中。寻找其他相对安全的替代物质, 就成了美白的追求方向。(二)常用的美白成分1维生素C(抗坏血酸)酪氨酸在生成黑色素的过程中,第一步转变为多巴的步骤是氧化反应。用强还原剂来对抗氧化,可

39、抑制黑色素生成。所以含有强还原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化妆品都可用于降低黑色素生成速度。由于皮肤的隔离作用,外用维生素C的效果非常有限。即便是选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如抗坏血酸磷酸酯镁或脂溶性抗坏血酸等),也至多是为了延长在皮肤上的留存时间。因此有人主张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甚至主张静脉滴注维生素C溶液。依我看来,这样做更多是的心理安慰。人体内部的生化反应是很难被干预的,除非是具有很强干预作用的物质,比如中毒!皮肤变黑很容易,但变黑后恢复变白则是非常缓慢的,干着急也没用的。天生缺乏黑色素的人,如白癜风,例外。2天然美白成分(1)曲酸曲酸存在于酱油、豆瓣酱、酒糟等所有发酵食品中,是微生物发酵产生

40、的弱酸性有机化合物,一般从青霉、曲霉等丝状真菌中提取。曲酸能阻止酪氨酸酶的活化,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在对比试验中,现有的美白成分中它的效果比较明显。曲酸用作食品添加剂,可起到保鲜、防腐、抗氧化作用,添加到化妆品中可有效治疗雀斑、老人斑、色素沉着、粉剌等。它的缺点是性质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所以很少厂家愿意应用。据日本的研究报告,曲酸可能有致癌的危险,在中国目前尚未认定有致癌性,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曲酸提取不纯,掺杂有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造成的结果。(2)熊果苷熊果苷,又名熊果素,萃取自熊果的叶子。能够通过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黄褐斑和雀斑,同时还有杀

41、菌、消炎的作用。它的安全性比较高。日本资生堂拥有熊果苷的专利,是该公司的主打美白产品,在1990年就推出了熊果苷美容液。其他品牌使用的是真实含量难以保障的提取物。(3)甘草、桑树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中,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和防晒效能(紫外线吸收剂)的双重作用。甘草提取物安全性很好,一般添加在日晒后的护理产品中,用来消除强烈日晒后皮肤上的细微炎症。桑树提取物是由法国人开发出来的美白成分,主要成分也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以及抑制酪氨酸酶能力,作用温和。(4)内皮素拮抗剂内皮素拮抗剂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重要皮肤美白剂,可以从天然植物洋甘菊中提取。内皮素拮抗剂是一种可抑制黑色素

42、生成的物质,作为新的原料,开辟了美白技术的新领域, (5)其他有添加含芦荟的产品,据称对晒后的皮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减轻紫外线刺激而带来的皮肤黑化。不过,芦荟的作用主要是保湿润滑,美白作用极弱。偶尔有用含黄芩苷、高浓度杜鹃花酸(壬二酸)等成分的产品。美白的过程其实也是皮肤更新和清洁的过程。白的能变黑,已经黑的变不回白的,只能靠自然生长代谢换新的上来。(三)不靠谱的中药祛斑自从禁用含铅、汞、氢醌等有害物质之后,现在的美容院均开展中药祛斑。“美容专家”在广告中宣称:“特效中草药祛斑霜中含有当归、白芷、柴胡、红花、黄芩等多种中药,治疗各种原因形成的面部色斑,一到两个月就可以彻底清除。不红、不肿,永不

43、复发。”事实上,祛斑没有特效药。“斑”在医学上称为“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中青年女性面部最常见的斑有黄褐斑、雀斑等。产生黄褐斑的原因很复杂,有内分泌紊乱、结核、肿瘤、肝病等因素,有的妇女在月经前期症状还会加重;雀斑则有遗传倾向,日晒可加重它的程度。黄褐斑、雀斑产生的机理很复杂,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复发率较高。尤其是黄褐斑,是身体内部的疾患在外部的反映,正确做法应该是看医生,而不是去做美容。因此严格来讲,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特效的祛斑方法。即使是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祛斑产品中,最多也仅是对黄褐斑、雀斑有一定的淡化作用。一些美容广告中所作的“祛斑美白”承诺是极不负责任的。尤为严重的是,目前市场上所谓的“中药祛斑霜”鱼目混珠的很多,配制既不科学,用量也不讲究,而且存在违法偷偷添加激素、汞、氢醌等成分现象。许多女性在用过之后,面部色素沉着反而加深、扩大,面部皮肤发红、脱皮、疼痛有些小型美容院甚至自行配制“中药祛斑霜”,卫生质量更加难以保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一次美容产品的抽查中发现,抽查的16种祛斑霜中,有10个样品汞含量超标1000倍以上,对皮肤的损害可想而知。不少美容院超范围经营,不负责任地从事配药、祛斑、治病等医疗活动,造成医疗事故频频发生。据报道,近10年来全国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