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家长打孩子(转载)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1.gif)
![漫话家长打孩子(转载)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2.gif)
![漫话家长打孩子(转载)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3.gif)
![漫话家长打孩子(转载)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4.gif)
![漫话家长打孩子(转载)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b55380ad-c5be-44da-aa76-313e7304d72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殴美国家为何打孩子的现象稀少中国家长中,打孩子的现象相当普遍,而且是屡禁不止。而在欧美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打孩子的现象却很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在于,人们思想观念中,家长和子女的关系不同。欧美国家,从古希腊斯巴达那时候起,就把出生以后的孩子,都看成是“国家的财产”,把教育看做是国家的事情;而自古以来,中国人是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教育看做是家里的“私事”。欧美国家的家长在家庭里教育孩子,并不认为是家里的“私事”,而认为是在“接受国家委托、替国家培养教育下一代”,并接受国家的监督,当然不能随便打骂。若是随意打骂,就是侵犯人权,就是违法,法律就会干涉。一不留神,做父母的就有可能以“
2、虐待儿童罪”,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和处罚,甚至剥夺你的抚养、监护权。而在中国,人们向来都视子女为家庭的“私有财产”或附属品,这种观念千古未变;当然,家长可以任意处置和打骂自己的子女。除非把子女打伤致残或致死,那属于“虐待”,在今天才有人告发,法律才进行干预;若是一般的打骂,属于管教方式方法粗暴,而不属于“虐待”,人们都认为那是家里的“私事”,别人无权干预,不好干预,法律也不会找你的麻烦。因为在中国的法律条文中找不到处理家长的依据。欧美国家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与中国不同,原因就在这里。要解决中国家长打孩子的问题,只有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时候:即把孩子看成是“国家的财产”,而不看成是“
3、家长自己的私有财产”。家长培养教育孩子是“接受国家委托、替国家培养教育下一代”。而要真正形成这种思想观念,你必须得有基础。比如,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从孩子一出生,家长每月都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一笔数目可观的子女抚养费,直至年满18岁。国家实行全民免费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都不用缴纳学费,一切费用都是由国家负担,一直到相关学业结束为止。“存在决定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说孩子是你的“私有财产”,那是没有道理的。孩子不好好读书,家长要气急了,想打孩子,也只能是“手高高地举起,无可奈何地轻轻放下”。在我们中国,从孩子一出生,一切费用都是由家长负担。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所需要的费用,虽然
4、国家也承担了一部分,但“大头”都得由家长出。上大学,国家虽然发放一些助学金,但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学费由家长自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家长从“理论”上可以接受,但在实际上家长是不会接受的。还是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家长省吃俭用,花那么多钱,投那么多资,供孩子上学,孩子要是不好好学习,家长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钱都打了“水漂儿”,家长能不生气吗?家长的手肯定会“高高举起,重重地落下”,毫无顾忌。因此,要彻底解决中国家长的思想观念问题,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家长打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的家长说:“打孩子是为了教育孩子。”不能否认这是家长“打孩子”的一个动机。但是,家长一般并不是只要孩子犯
5、了错误就打;事实上,家长是有选择的,对有的错误实施惩戒,而对有的错误就免于惩戒。你看,一般家长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打孩子”呢?往往是孩子“直接违逆了家长的意愿和意志”,伤害了家长的自尊心;或是做了“让家长非常生气的事”,特别是“让家长很丢面子的事”。比如,孩子当众顶撞家长,不给家长留面子,让家长当众下不了台,没有“台阶”;不好好学习,功课很不好,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家长忍无可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老师当众批评了家长,邻居告了状,让家长丢尽了人、现尽了眼,等等。要是没有违逆家长的意愿和意志,没有让家长丢人现眼,即或是很大的错误,也不见得“打”。你想,是不是这样?许多家长“打孩子”的轻重程度,是
6、“徒手”还是“持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而是取决于是否“让家长丢了面子”。与其说“打孩子”完全是为了“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在很大程度上以“出气为快”,发泄自己的气愤,维护自己的面子,如此而已。你看,家长在气头上,打孩子狠得不得了;而打完之后,气出痛快了,静下心来,往往又后悔得不得了。这种心态,完全是自己的“面子”闹的。所以,我认为那些打孩子的家长是很自私的。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尊严看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是孩子惹家长生了气,孩子便成廉价的“出气筒”,扯过来便打,以伤害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来维护家长自己的“尊严”。家长的“尊严”要维护,那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要不要维护呢?其实
7、,很多孩子挨家长的打骂,是很冤枉的。孩子犯了错误,错误是发生在孩子身上。可那错误并不是天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还不都是家长娇惯、纵容的结果。“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身上的毛病,一定是家长教育上的失误造成的。比如孩子不尊敬家长,家长很生气。如果家长冷静下来,平心静气地反思一下,看是不是跟自己平时的教育不当和身教不良有关系?家长是不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家长是不是有不尊重家里老人的思想和行为?也许这样想一想,你会认为孩子挨打是冤枉的;该挨打的,倒应该是家长自己。对于孩子,家长要管;孩子犯了错误或过失,家长也可以惩罚。我以为,不能完全否认惩罚的积极教育意义。但我主张,处罚孩子,最好不要采用“打”的手
8、段,尤其不可施行虐待性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可以采用“剥夺精神需要”的方法,就是强行剥夺他做特别想做的事的权利;也可以采取法国教育家卢梭最早提出的“自然后果惩罚”的方式,就是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自作自受”,亲身体验、承担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这样,同样可以达到惩罚、警戒的目的。也有家长说,打孩子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是有这种情况,家长管教多次,孩子屡教不改,毛病总也改不了。于是,就挥起“打”这个“杀手锏”,让孩子吃“皮肉之苦”。打孩子可能会让孩子长记性,但极有可能心灵上受到伤害,或是痛恨家长,或是使孩子便得畏畏缩缩,或是使孩子变得性情粗暴,或是迫使孩子学会说谎,得
9、不偿失。教育手段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我们家长管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做好,讲究文明。那么,这不仅要求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思想要文明,就是“教育手段”也要讲究文明。因为“教育手段本身就是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打孩子”就是野蛮行为、粗暴手段。企图用“野蛮行为”、“粗暴手段”教育孩子“讲究文明”,那等于是南辕北辙,肯定会是事与愿违。野蛮的教育行为肯定要培养出“行为野蛮”的人,粗暴的教育手段也肯定要塑造出性格“粗暴”的人。有的孩子好欺负人、打人,以强凌弱,恐怕就是因为他在家里经常挨家长的打骂所致。比如有一位家长很正直,发现自己的孩子无故欺负别的孩子,屡教不改,便狠狠地揍他的孩子,边揍边教训说:“
10、你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欺负人!我揍过你多少次,你就是不改,我让你没记性!”说着,大巴掌雨点似的啪啪地落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被打地直求饶说:“我不打人了!再也不打人了!”而当父亲把他放下来后,那孩子哭泣着说:“等我长大了再打。”弄得那父亲哭笑不得。原来,那孩子从父亲的行为中得出一个“真理”:“小孩子是不能打人的,大人还是可以的。”孩子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又好模仿,父亲给儿子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原苏联著名政治家捷尔任斯基曾经说过:“拷打、严厉和刑罚永远不能作为一种影响儿童心灵和良知的好方法,因为它们时常留给儿童的印象,就是成人的暴行。拷打、严厉和刑罚不是养成儿童固执的脾气,便是养成他们不可挽救的
11、怯懦的虚伪。”我奉劝各位家长,最好不要做这种蠢事。千万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家长“打孩子”,一般都是在“气头”上,实在是“忍无可忍”,“一气之下”,不得已而为之。当时的情绪是高度冲动的,完全丧失了理智,那冲动的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控制,对孩子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冒出“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念头。因此,往往是“不计后果”,“不择手段”,没轻没重,大打出手。弄不好会完全是在“无意之中”而失手,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极为严重的后果,饮憾终生。就像前些年发生的青海省夏斐和湖北省夏辉被家长打死的事件,其实他们家长并没有把自己的亲骨肉给打死的企图,只是难以自制,不慎失手。然而,悲剧却出乎他们意料地真的发生了,后悔莫及。家长必须明白,小孩子没有不犯错误的。我们家长也有过童年,有过“七岁八岁讨人嫌”的成长经历,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今天的家长,特别要注意检讨和克服自己的虚荣心。所谓“虚荣心”,即追求表面上的光彩的思想。要自己的脸上有光彩可以理解,但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不努力,没本事,让孩子替自己争光彩,实际上那更不光彩。近年来发生的父母伤害子女或子女伤害父母的家庭悲剧,比如夏斐事件,比如徐力事件,无一不是由于家长的虚荣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动化学科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消费者行为变化与企业营销策略调整研究
-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热工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团体操编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药学教育模式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住房保障申请书
- 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的文化内涵解读
- 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与价值挖掘策略
- 知识产权让创意发光-意识提升课
- 2019年口腔行业经营报告
- 信永中和笔试题库及答案
- 甲流乙流培训课件
-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 2025《省建设工程档案移交合同书(责任书)》
- 春季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大学英语1》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专科)
- 《石油钻井基本知识》课件
- 《ZN真空断路器》课件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