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炼技术对铜管质量的影响_第1页
浅谈精炼技术对铜管质量的影响_第2页
浅谈精炼技术对铜管质量的影响_第3页
浅谈精炼技术对铜管质量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精炼技术对铜管质量的影响    王兴军摘要: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结晶器铜管及相关系列产品,铜材分厂主要负责结晶器铜管毛坯铜管的加工,主要有熔炼、热挤压、冷拉伸等道序。其中,熔炼作为第一道序,其质量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提高铜材精炼技术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工艺优化、试验过程、理化检测等方面论述精炼技术对质量的影响。关键词: 熔煉;精炼技术;质量1 精炼技术的研究1.1 优化工艺、采用复合式方法进行脱氧众所周知,在铜熔炼过程中,铜溶液具有一定的吸气性,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和铜溶液接触且危害比较大的是水蒸气,在高温的作用下高水蒸气分解为氢气和

2、氧气,其中,氧的性质及其活泼,可以与多种元素发生反应,例如,与铁、镍等金属氧化物能溶于铜液中,与铝、硅等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则不能溶解。这些不能溶解的氧化物及溶液中气体存在的氧,不仅会使生产的铜棒存在内部铸造缺陷,而且还会在后续的加工中发生质量问题,如热挤过程出现开裂现象,在冷拉伸过程出现冷裂、夹渣起皮等现象,给产品带来重大质量隐患。在铜冶炼过程中,磷和镁都是高效的脱氧剂;采用单一的磷进行脱氧,脱氧不充分,而且磷含量过高,会降低基体的导电率,导电率是结晶器铜管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定的区间温度内,它与导热系数成正相关的;为此,我们优化了工艺,采用复合式方法进行脱氧;采用复合脱氧,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氧

3、含量,降低氧化物的产生,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热性。通过计算与试验,确定了添加比例:磷铜合金0.1%。铜镁中间合金0.2%(每炉铜水质量占比)。1.2 磷铜与铜镁包裹式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磷铜与铜镁合金经过烘干后,使用铜皮进行包裹封闭,避免空气中二次吸潮,而且在经过包裹后,便于投放至溶液中,可更好的发挥其脱氧的工作效率。1.3 优化工艺,添加稀土元素除渣剂,去除残留氧化物铜在熔炼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杂质元素进入铜溶液中来,如铅,铋,锑等,这些元素几乎不固溶于铜溶液中,若不及时去除,很容易在后道序出现热烈、冷裂等问题,为此,我们优化了工艺,通过添加稀土元素,这些杂质与其经过反应

4、后,产生新的氧化渣,这些氧化渣密度要比铜液轻,在熔炼电磁搅拌的作用下,上浮到表面,被木炭所吸附,然后进行清除,达到了去除氧化物的目的,确保产品的质量。1.4 试验材料、溶剂配比数据:经过多次试验与分析,确定了配比参数:电解铜:1400kg/炉底料:800kg/炉铜磷中间合金:2.2kg/炉铜镁中间合金:4.4kg/炉稀土元素:1kg/炉1.5 光谱分析及结果由光谱分析结果可知,cu+ag=99.933%,符合99.9%的企业标准,杂质元素如te、bi、pb含量都属于合格范围。1.6 铜管晶粒度检测以251x18铜管为例,最终冷挤二次引伸退火后(成品)晶粒度达到了0.025-0.03mm,晶粒度

5、符合要求,满足后道序圆变方的加工要求。由上图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挤状态,还是变形后的状态,产品的晶粒度非常细致,无晶粒粗大的现象。1.7 电导率检测圆变方后,对材料进行电导率检测,其导电率可达到87-90,高于标准的85( %iacs )1.8 力学性能检测经过变形的铜管,其抗拉强度可最高可达到298mpa,高于指标要求的250mpa2 结论2.1 质量数据统计在熔炼工艺未更改前,铜管热挤后底部开裂情况时有发生,通过此项目的研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现在生产的铜管几乎没有底部开裂的现象。经统计,2017年度铜管废品率为2.47%,2018年度,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与试验,项目完成后,废品率仅为1.66%,同比降低了0.81%。效益:1、2018年度同比减少废品228支,单支铜管重量平均100kg,加工费用22元/kg,节约加工成本50万元;2、材料费,通过该项目,减少了原材料的购入及加工费用,节约资金850万元。2.2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铜精炼技术,对产品质量有以下几点提高。a、铜材杂质元素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