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1;.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上古歌谣我国最早的文学是上古歌谣。它是与音乐、舞蹈艺术结合在一起产生的。它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和人际交往情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2;.弹歌可能是现存最早的歌谣,只有八个字: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梁代刘勰云:“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文心雕龙)指出了这首歌的古老。3;.早期的歌谣是与音乐、舞蹈融合在一起的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上古一个叫做“葛天氏”的部落歌舞祭祀的活动: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
2、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4;.第二节 上古神话神话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初始阶段的产物。神话表达了人类欲支配自然力,改造社会的愿望和企盼,宣泄了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最早的叙事作品。5;. 中华文化中的神话资源大致分布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远古的岩画壁画。 二、出土文物的神话形象。 三、少数民族流传着的神话故事。 四、文献记载。 6;.中国古代的神话的分类(按内容): 一、事物起源神话。 二、反映人类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 的神话7;. 事物起源神话 1、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 2、始祖神话 3、发明创造神话8;.反映人类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的神话 1、地震、火山、洪水、旱灾神话。 2、战争神
3、话9;.中国古代神话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 (一)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素材和艺术形象。 (二)古代神话故事中英雄精神力量为后代文学所继承和发扬。(三)古代神话中充满的浪漫奔放的幻想启发了后代作家的思维。10;.后 羿 射 日 图11;.常 娥 奔 月 图12;. 第二章 诗经第一节诗经 概说概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笙诗”不计在内)收入了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原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始称诗经。其产生的地域在今黄河、渭水两岸及江汉之北。13;. 诗经的编集、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14;.
4、诗经的分类风、雅、颂“风”是各地方的曲调,也称“国风”,共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五国风)。 “雅”又称“夏”,西周京畿的乐调(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即“容”字,颂诗即配合表演、舞蹈的音乐。15;.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的内容分类诗经的内容分类一、劳动生产的诗歌二、战争徭役的诗歌三、婚姻恋爱的诗歌四、周族历史的诗歌五、祭祀、颂赞、宴飨诗歌六、揭露丑恶残暴的诗歌七、怨刺时政的诗歌16;.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基础;赋、比、兴手法;重章叠句;多样的修辞手法;四言为主,节
5、奏明快。17;.赋、比、兴手法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又称“六义”毛诗大序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18;.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19;.复叠(将相同或相似的字、词、句、章重复或交错地加以运用,形成描摹情貌,一唱三叹,节奏鲜明,回环反复,韵律整饬的艺术效果):、叠字(重言)、叠句、叠章20;. 诗经中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已相当成熟。对偶、夸张、对比排比、设问、顶真呼告、拟人、借代21;. 第四节 诗经的影响“风雅”、“美刺”、“兴寄”等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后代文人的创作。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也为后代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分析化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果树病虫害防治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中药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翻译批评与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双语食品营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反应工程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口腔探究性学习(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英语读写(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际贸易实务销售合同
- 房屋产权买卖合同书
- 25年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原创题)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搭子”
- 融资岗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投融资岗位笔试试题及答案
- 蔬菜水果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医内科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医药大学
- 《医疗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清单(试行)》知识培训
- 第二单元第10课《小型网络的搭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高效能NLP沟通技巧》课件
- 电力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