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 通关宝典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W.Wundt,18321920)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单选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其准确的属性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单选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单选“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整体。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二)人格与社
2、会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四)心理测量学(五)生理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单选对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具有某种问题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诊断和辅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属于应用领域。简答什么是临床心理学?它与咨询心理学有什么区别?临床心理学涉及对心理障碍者的评估、诊断与治疗,同时涉及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面谈、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人心理治疗。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相近似,主要区别在于它面对的心理障碍者症状较轻,不仅是做出诊断,相对的更具有指导方面的意义,如一些家庭咨询
3、、婚姻咨询和职业指导。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测验法简答什么是心理研究的测验法?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时应注意:(1)测验目的及适用性;(2)遵循规定的实施方法。三、实验法名词解释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论述某教师在甲班试用新的教法,在乙班用传统教法,一学期后进行比较,以验证新教法效果。在试验期间,他既不告诉学生,也不告诉班主任,不允许班主任参与任何工作。你认为该教师做得对吗?请用实验法理论加以分析。(1)该教师的做法是对的。(2)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
4、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在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3)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自变量以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作用,即控制实验研究中的控制变量。单选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单选在实验过程中,由实验者操纵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是自变量。四、调查法单选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及原因。他用的是调查法。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简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
5、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名词解释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二、意识的状态(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单选一个人有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三)白日梦状态(四)睡眠状态第二节 注意一、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说来,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
6、么样的意识状态。二、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二)随意注意单选在心理学中,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随意注意。(三)随意后注意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一、生物节律人的心理活动体现着周期性变化,这些节律称为生物节律。单选在四种典型的生物节律中,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大的是日。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单选飞行时差常常导致旅行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出现较长时间的身心困扰,原因在于人自身生物节律被干扰。二、睡眠与失眠(一)睡眠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脑电波有不同的形态变化。第一阶段为过渡期,呼吸和心
7、跳变慢,肌肉变松弛,体温下降。第二阶段为轻睡期。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在此时出现。然后到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单选人在整个夜晚的睡眠过程中,从慢波睡眠到快速眼动睡眠要经过数次循环,在每次循环中,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是早期所占时间较短,后期所占时间逐渐延长。(二)失眠简答失眠的类型。按照失眠的原因,可划分为四种:(1)情境性失眠;(2)假性失眠;(3)失律性失眠;(4)药物性失眠。单选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情境性失眠。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名词解释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恍惚状态。这是在一种特殊情
8、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简答人在催眠状态下通常会表现出哪些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3)解除抑制;(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单选在催眠状态下,有些被催眠者可能会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该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解除抑制。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第一节 感觉概述一、感觉的一般概述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名词解释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单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
9、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第二节 视觉一、基本的视觉现象(一)视觉适应视觉的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二)色觉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色调是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亮度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二、视觉的机制(一)眼睛单选暗适应主要是棒体细胞的功能。(二)色觉理论1.三原色说2.拮抗理论第三节 听觉一、听觉刺激二、基本的听觉现象(一)声音的属性声音具有三个属性,即音强、音高和音色。音强是指声音的大小。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最低20赫兹听到20000赫兹。音色是人能够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同一个音高的主要依据。(二)听觉的适应与疲劳(三)声音的混合与
10、掩蔽单选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我们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听觉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三、听觉的机制(一)听觉与耳(二)听觉的理论1.位置学说2.频率匹配学说第四节 知觉感觉的整合一、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二、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整体性论述当我们观看足球比赛时,往往把身穿相同颜色和款式服装的运动员归为同一个球队,而不会把身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归为同一球队。问:这种现象说明了知觉的哪一种特性?并阐述这一知觉特性形成的规律。(1)这种现象说明了知觉的整体性
11、。(2)形成知觉整体性的规律主要有: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良好图形: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易被知觉。(二)知觉的选择性单选人在知觉事物时,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成为背景,反映了知觉的选择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单选知觉恒常性通常包括三类: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一)深度知觉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12、单选平行的铁轨向远方延伸时,看起来趋向于相交,因此,在画面上两条直线越趋向接近,就表示距离越远,这是线性透视在起作用。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简答用适当的知觉知识解释立体电影的原理。立体电影是利用双眼视差的知觉现象使人获得深度知觉而制作的。双眼视差指由于两个眼睛位置不同,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的图像存在差异;大脑把两个眼睛的不同信息结合起来使人知觉到一个具有深度的立体。立体电影是将两种稍有差异的图像分别同时呈现给两个眼睛,引起了立体的视觉效果。(二)运动知觉(三)时间知觉第五节 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
13、、社会认知的过程论述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大学生分别看一张女童的照片。其中一张长相丑陋,另一张长相甜美;照片下面有同样一段文字,说明该女童有些过失行为;然后,请大学生对女童的日常行为作出推测性描述。结果发现,长相丑陋的女童,大学生倾向于认为她平时就是一个“问题儿童”;长相甜美的女童,大学生则认为其平时行为良好,纵有过失也情有可原。请结合此实验分析人的社会认知过程。(1)社会认识过程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整合信息;(2)人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取足够的信息;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3)把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或事的完整印象
14、,这是整合信息;(4)社会信息整合过程中存在几种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5)该实验主要涉及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简答社会认知的过程。(1)信息的搜集与选择;(2)信息的整合过程。论述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以貌取人,或者根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籍贯等去推测与判断他人的性格、能力等等,以至于发生错误。试根据这些现象分析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1)案例中体现了两种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2)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好恶得出,然后再由此推论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以貌取人”是晕轮效应的表现。(3)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人
15、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依据职业、性别、籍贯等有关因素,对人形成看法是社会刻板效应的表现。名词解释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第一节 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二、记忆的基本过程简答用信息加工观点阐述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1)编码信息进入记忆系统;(2)保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3)提取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三、记忆的类型(一)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单选篮球比赛中,对于如何组织进攻、传球、上篮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二)情景记忆和
16、语义记忆单选对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的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属于语义记忆。第二节 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单选瞬时记忆的特点是:保持时间为几十至几百毫秒,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二、短时记忆单选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7±2个组块。三、长时记忆简答长时记忆储存方式。储存方式主要有:归类,概念的层次化组织,形成语义网络。第三节 遗忘一、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单选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二、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单选心情好时,人们往往回忆出更多美好的往事;心情不佳时,人们更多记起的是倒霉的往事。这种现象的提
17、取线索是状态依存性。三、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一)地点法(二)韵律法(三)记笔记第四节 学习一、学习的定义名词解释学习: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二、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简答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学习应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注意,(A)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原有知识。(B)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C)并与激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D)被理解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储存起来。(
18、E)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者激活、提取有关信息,通过外在的反应作用于环境。三、学习的分类简答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将学习分为哪几种类型?(1)接受学习: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直接呈现。(2)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3)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4)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四、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简答常见的两种学习策略。(1)复习策略。复习时间和次数;复习的方法;(2)组织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等等。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第一节 思维及其基本特征一、思
19、维的概念和特征(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二)思维的特征单选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反映的思维特征是间接性。二、思维的过程和种类(一)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单选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水平上,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称之为初级概括。(二)思维的种类1.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名词解释聚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件的思维方式。名词解释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
20、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3.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第二节 概念的形成过程一、概念的心理学定义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概念进行不同的分类。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二、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单选个体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在一组,而把不同特征的东西放在不同的组别中,然后把这些组和不同的名称联系起来的过程称之为概念形成过程。单选利用人工概念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方法是由赫尔创立的。第三节 推理和问题解决一、推
21、理(一)推理的一般概念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二)三段论推理(三)线性推理(四)条件推理二、问题解决的定义论述问题解决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其特征:(1)目标指向性;(2)操作系列性;(3)认知性操作。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表征的方式;(2)无关信息的干扰;(3)功能固着性;(4)心向。简答信息加工观点对问题解决的描述。(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3)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问题解决
22、的思维过程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三、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一)算法式(二)启发式1.手段目的分析法2.爬山法单选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爬山法。3.逆向工作法单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采取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策略,称作逆向工作法。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表征的方式单选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二)无关信息的干扰(三)功能固着性(四)心向名词解释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
23、原有的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单选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原因在于受到心理定势因素的影响。第四节 想象和创造性培养一、想象和创造思维(一)什么是想象简答想象及其特征。(1)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的特征是:新颖性;形象性。(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单选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二、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简答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智力因素;(2)人格因素;(3)环境因素;(4)动机因素。单选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描述中,传统的看法是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第六章
24、 智力第一节 智力概述一、智力的性质(一)智力的概念单选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二)智力与能力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三)能力的不同类型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智商与智力差异(一)智商单选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125。论述比较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用于表示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2)相异点:比率智商最早由比内提出,指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
25、值,其计算公式为: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该计算方法只适用于儿童,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离差智商最早是由韦克斯勒提出的,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其计算公式为: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XS。(二)智力的差异论述如何理解智力的各种差异?(1)智力差异。智力差异有个体差异和团体差异。个体差异包括:水平差异;智力结构(组成方式)差异;发展的形态差异。团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职业、种族之间的差异。(2)如何正确看待差异。一般而言,同一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别间
26、的差异和遗传关系较大;不同职业、种族间的差异则更多产生于环境。当然,一、二种智力测验不能完全合理地评价人类复杂的智力问题,也有文化不公平等评价标准的设计问题。三、智力发展的特征(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一、智力的因素论(一)智力二因素说斯皮尔曼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或称s因素)两种因素。(二)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单选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且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的
27、能力是流体能力。单选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趋势的是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晶体智力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二、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三、智力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四、智力的认知理论单选智力三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来的。单选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取成分的心理学家是提出三元理论的斯腾伯格。简答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28、。(1)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的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即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这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2)内部构成的三种成分分别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3)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4)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第三节 智力的测量一、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种类1.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2.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单选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典型的非文字测验。3.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二)心理测验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4.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
29、文化背景有关二、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一)信度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二)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三)测验的标准化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三、经典智力测验(一)斯坦福比内测验(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三)团体智力测验单选智力测验量表中,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团体测验。四、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就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而言,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
30、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成就测验或称成绩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论述20年前,大学毕业的刘姓夫妇与初中毕业的张姓夫妇各自的女儿在同一间产房出生,由于护士的疏忽,刘姓夫妇的女儿彤彤与张姓夫妇的女儿娟娟被调换。现在,被刘姓夫妇抚养的娟娟已经是音乐学院三年级的大学生,被张姓夫妇抚养的彤彤中专毕业后在家待业,两人命运迥异。有人认为,该实例说明,在人的智力发展中,环境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遗传的作用。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1)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2)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3)遗传和
31、环境在智力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影响着智力发展的水平与过程。(4)受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异不能完全反映智力水平之间的差异,也不能反映遗传素质之间的差异。(5)个体的智力结构和组成方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个体智力发展水平和速度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影响程度不能绝对化。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一、动机的定义(一)动机的概念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二)动机的功能简答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与维持功能。二、动机的产生简答教师用激励性评
32、语、作业纠错后得好分、为进步学生发奖状等方法使学生努力学习。请用需要、诱因、动机的关系加以解释。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动机的产生有两个因素,即需要与诱因。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动机在需要基础上产生。诱因是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形成动机。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师激励的诱因下,形成学习动机。三、动机的种类(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单选社会性动机是人类特有的,它源于社会文化需要与精神需要。(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三)主导动机与从属
33、动机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简答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1)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2)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3)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一、交往动机(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单选交往动机驱使青少年特别重视伙伴关系。(二)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1.合作2.情谊3.归属二、成就动机(一)成就动机的结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
34、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其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二)成就动机的特征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2.具有坚定信念3.正确的归因方式(三)工作动机工作动机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X理论认为人工作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且常被外来刺激(诱因)所吸引。Y理论则把人看作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V理论认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观而付出的努力,有雄心的人们个人价值观比
35、较高,并且会努力在工作中寻求实现和证明。Z理论认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和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第三节 动机理论一、本能理论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名词解释匮乏动机: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单选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尊重的需要。三、认知与期待理论认知理论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控作用。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一
36、、情绪情感的定义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一)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二)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三)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三、情绪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基本形式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二)情绪状态简答举例说明情绪的基本状态。心境、激情与应激。名词解释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
37、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三)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名词解释道德感: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认识、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3.美感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四、情绪情感的表达(一)表情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人们除了言语交往之外,还有非言语交往,如表情。(二)表情的种类单选表情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它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第五节 情绪情感的功能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38、一)情绪具有激励作用(二)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一)促进功能(二)瓦解作用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单选初生的婴儿能够通过哭、皱眉头等向成人传递各种信息。这体现了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第八章 人格第一节 人格性质一、人格的界定论述人格的本质特征。(1)独特性,不同人的人格千差万变。(2)稳定性,改变人格较为困难,在不同时空下,人格表现出一致性。(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4)复杂性,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5)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
39、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单选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表明人格具有稳定性。二、人格的结构(一)知情意系统(二)心理状态系统(三)人格动力系统(四)心理特征系统(五)自我调控系统单选人格结构中自我调控系统的内容: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体验。第二节 人格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一)冲动型与沉思型单选有些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甚至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匆忙对问题进行解答,这类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冲动型。单选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认知方式属于沉思型。(二)系列型与同时型(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
40、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这种人称之为场独立性。二、气质差异简答气质与性格的区别。(1)气质由先天决定;性格由后天形成。(2)气质体现人格生理差异,可塑性小;性格体现人格心理差异,可塑性大。(3)气质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则反映对现实态度与相应的行为方式。(4)年龄越小,气质作用越大;年龄越大,性格作用越明显。(5)性格在人格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气质的作用小于性格。名词解释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一)胆汁质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脾气暴躁,气力过人,为人耿直,忠义烈性,思想简单,行为冒失。心理学家
41、把类似于李逵的气质叫做胆汁质。(二)多血质浪子燕青聪明过人,灵活善变,使枪弄刀、弹琴吹箫、交结朋友等无所不会。心理学家把类似于燕青的气质叫做多血质。(三)粘液质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林冲的气质叫做粘液质。(四)抑郁质单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心理学上把类似于林黛玉式的气质叫做抑郁质。三、性格差异(一)性格的态度特征(二)性格的意志特征(三)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性格的理智特征第三节 人格理论一、人格特质说(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单选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
42、类,它们是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名词解释个性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它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单选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特质属于中心特质。(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三)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二、人格类型说(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二)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三)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第四节 人格成因论述小宝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请问:小宝属于哪种气质类型?并说明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可能因素。 小宝属于多血质; 影响因素有: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与社会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第五节
43、人格测量一、测验法(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三)青年性格问卷二、投射法单选主题统觉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一)本能(二)合群需要(三)自我肯定需要二、人际交往的理论简答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需要。(1)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2)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3)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
44、感关系的需要。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一、人际沟通(一)什么是人际沟通名词解释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双方彼此交流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二)人际沟通的功能沟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三)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沟通背景。(四
45、)人际沟通的类型1.言语沟通2.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主要指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二、人际吸引的条件单选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相似性与互补性;接近性与熟悉性;个人品质。(一)相似性与互补性单选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社会上重大事件的看法与自己比较一致的人,在感情上更加融洽的人。这符合影响人际吸引的相似性条件。(二)个人品质单选随着人际交往的加深,个人内在品质不会减弱。(三)接近性与熟悉性三、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会测量法的原理与假设莫雷诺认为,在每一个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由于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他们的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互
46、影响,而这种相互影响也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上。那么,如果考察成员之间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选择行为或行为意向,就应该能够了解成员之间的心理联系状况。(二)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论述解读通过人际关系测量后获得的人际关系图,说明X、Y、Z、O在群体中的位置。X是一名群体中的孤立者;Y是两个互选且排他的好朋友;Z是三个互选的成员组成的小群体;O是群体中明星,最受欢迎者。第三节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单选群体的功能:给成员以归属感;使成员具有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一、群体的一般特性(一)群体规范(二)群体的凝聚力单选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
47、群体中的力量称之为群体凝聚力。(三)群体中的角色(四)群体的领导二、社会影响简答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1)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2)去个体化;(3)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现象;(4)从众与服从。(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1.社会助长单选在与他人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之为社会助长。单选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个体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2.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
48、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二)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三)群体的决策行为1.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2.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
49、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四)从众与服从论述服从与从众的联系与区别。(1)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2)联系:服从与从众都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3)区别:服从是个体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包括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意去行动,却是自愿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是两个。第一,合法权力。第二,责任转移。第十章 心理健康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科学的健康观念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单
50、选心理健康是指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单选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三、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二)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三)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五)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第二节
51、心理健康与压力一、压力及其来源(一)压力的概念压力也叫应激,这一概念最早于1936年由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提出。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在当代的科学文献中,压力这个概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第二种,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最后一种,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二)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人,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1.躯体性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
52、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2.心理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3.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4.文化性压力源单选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文化性压力源。二、压力的身心反应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应的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三、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一)影响压力的因素简答压力的影响因素。(1)经验;
53、(2)准备状态;(3)认知;(4)性格;(5)环境。(二)处理压力的方法1.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2.正确的应对方法简答如何正确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4)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挫折一、挫折后的反应(一)攻击行为(二)冷漠(三)幻想(四)心理防御机制(1)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
54、。(2)幻想:指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3)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4)投射单选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投射。(5)反向: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6)转移单选丈夫在外受了气到家对妻子发火;妻子转身骂儿子学习不专心;儿子抬腿对小猫就是一脚。这一家人用的是转移心理防御机制。(7)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8)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可爱。(9)补偿单选身体残疾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事业的成功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人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补偿。(10)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合作协议书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合同
- 电动车协议书(2篇)
- 村委会离婚分房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木材加工行业裁床承包合同
- 图书转库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木工装修承接协议
- 改正错误的真心话
- 医疗转诊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合作合同标的保密协议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答案解析
-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音乐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 DB36T+2036-2024地下病害体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
- 2024版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TCNAS 42─2024图文解读学习课件
- 企业出海蓝皮书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 监控工程验收单-范本模板
- GB/T 21837-2023铁磁性钢丝绳电磁检测方法
- 家庭装修预算模板
- 校长在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