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试卷B-新_第1页
微生物试卷B-新_第2页
微生物试卷B-新_第3页
微生物试卷B-新_第4页
微生物试卷B-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线订装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2 2013 学年 第 一 学期 微生物学 试卷 B专业年级及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类别学生填写(正考 补考 重修 补修 缓考 其它)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阅人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菌落2. Ames试验3. 连续培养4. 朊病毒5. 生长因子6. 培养基7. L 型 细 菌8. 质粒9. 营养缺陷型10. 芽孢二是非判断(正确的说法在题前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满分10分)1(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2、( )决定显微镜显微观察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分辨率。3、( )为 了 满 足 微 生 物 对 微 量 元 素

2、的 需 要,配 制 培 养 基 所 用 的 水 最 好 使 用 自 来 水。4、( )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5、( )半固体穿刺培养技术可用来观察细菌鞭毛的运动性。6、( )同 一 种 微 生 物 由 于 环 境 中 的 pH 不 同 可 能 积 累 不 同 的 代 谢 产 物。7、( )用0.1%美蓝对酵母菌染色,菌体呈淡蓝色的是活菌体。8、( )组 氨 酸 突 变 株 (his-) 表 示 该 菌 不 能 利 用 组 氨 酸 生 长。9、( )琼脂是配制细菌固体培养基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10、( )在微生物三名法命名中,正式出版物var.和subsp.要排成正体。

3、三、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前的括号内。满分20分)( )1聚-羟基丁酸(PHB)是一种 贮藏物 。a. 碳源类 b. 氮源类 c.磷素类 d. 硫素类( )2Bacillus subtilus是 的学名。a.苏云金杆菌 b.枯草杆菌 c.大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3消 毒 效 果 最 好 的 乙 醇 浓 度 为 a. 50% b. 70% c. 90% d.100%( )4. 革 兰 氏 阴 性 细 菌 细 胞 壁 中 的 特 有 成 分 是 a. 肽 聚 糖 b. 磷 壁 酸 c. 脂 蛋 白 d. 脂 多 糖( )5、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中,测定单细胞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4、是 。a.膜过滤法 b.计数板计数法 c.平板计数法 d.重量法( )6高压蒸汽灭菌的指标一般为 。a. 121 20 min b. 115 20 min c. 160 2 h d. 180 1.5 h( )7. 已 知 DNA 的 碱 基 序 列 为 CATCATCAT, 类 型 的 突 变 可 使 其 突 变 为:CGATCATCAT a缺失 b. 插入 c. 颠换 d. 转换( )8下列微生物中, 是化能自养微生物.a酵母菌 b. 光合细菌 c. 硝化细菌 d. 假单胞细菌( )9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a.微生物病毒 b.昆虫病毒 c.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 )10我国饮用水的微生物

5、指标规定,大肠菌群数为 。a.< 3 个/L b. <3个/mL c. <100个/L d. <100个/mL( )11. 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 。a.互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拮抗关系( )12. 以下途径中 途径是微生物所特有的。a.TCA循环      b.ED途径      c.HMP途径        d.EMP途径( )13.用富集培养

6、法富集醋酸菌时须添加的营养物为 a.葡萄糖 b.淀粉 c.乙醇 d.乙酸( )14.自然界微生物主要分布在 a.土壤 b.水域 c.空气 d.生物体线订装( )15. 微酸环境下适宜生长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16. 表示细菌和古生菌大小的常用单位 。a. mm b. m c.cm d.nm( )17. 古生菌细胞膜亲水头与疏水尾是通过 连接的。a. 酯键 b. 醚键 c.甲基 d. 羧基( )18. 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a.纤维素 b.几丁质 c.肽聚糖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7、( )19. 在微生物5大共性中,最基本的一个共性是:( )a. 体积小,比面积大,b. 吸收多,转化快;c. 生长旺,繁殖快; d. 适应强,易变异。( )20. 通过菌视紫红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为 a. 蓝细菌 b. 紫硫细菌 c. 绿硫细菌 d. 嗜盐嗜盐杆菌四、简答题(每题6分,满分30分)1简述革兰氏染色的主要步骤及原理。线订装2. 说明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关键作用。3简述培养基配置的基本原则及步骤4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四种方式。5试述F因子在E. coli中的不同存在方式,以及不同组合杂交时的特点。五、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根据O2对微生物生长的影

8、响,将M分为几类? O2对生物产生的有毒害作用的代谢产物是什么?对毒性氧起作用的酶在各种微生物细胞中的分布如何?线订装2、欲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出一种产淀粉酶的芽孢细菌。写出技术路线。郑州轻工业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微生物学”考试试卷B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适用班级:生物技术10-1,生物工程10-1)一、名词解释(满分20分,)1. 菌落: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1分)、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1分),称为菌落。2. Ames实验: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回复突变性能(1分)来测定某种化学物质的致癌性的方法。

9、(1分)。3.连续培养: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1分)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1分)。4. 阮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1分),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而使宿主致病(1分)。5. 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代谢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1分),不能够由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的有机物(1分)。6.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1分)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1分)。7. L型细菌: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10、(1分)。因英国李斯德(Lister)预防研究所首先发现而得名(1分)。8. 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1分),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1分)。9. 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1分),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1分)。10. 芽孢: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1分)、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1分),称为芽孢(endospore或spore,偶译“内生孢子”)。二、

11、是非判断(正确的说法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不倒扣分)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a;2、b;3、b;4、b;5、b; 6、a;7、b;8、c;9、a;10、a;11、c;12、b;13、d;14、b;15、b; 16、b;17、b;18、d;19、a;20、d。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简述革兰氏染色的主要步骤及原理。答:革 兰 氏 染 色的步骤 (3分)

12、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片进行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革兰氏染色的结果与细胞壁的组成有关系,因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网络结构致密,含脂量又低,当它被酒精脱色时,引起了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的孔径的缩小,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

13、复合物的逸出,故菌体呈紫色,可革 兰 氏阴性细菌的肽聚糖层较薄,含量低,而脂类含量高,当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透性物质增大,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也随直被抽提出来,故革兰氏阴性细菌呈复染液的红色。(3分)2、说明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关键作用。答:(1)固氮作用:微生物可将大气中氮气固定转化为氨或铵;(1分)(2)氨化作用:在好氧或厌氧环境中,微生物、动物和植物可将有机氮化物转化为氨或铵;氨可被微生物进一步同化利用,也会释放到大气中(占总氮损失的5%);(1分)(3)硝化作用:好氧条件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成硝酸盐;(1分)(4)硝酸盐还原:包括同化性硝酸盐还原,指硝酸盐被还

14、原成亚硝酸盐和氨,氨被同化成氨基酸的过程;异化硝酸盐还原指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微生物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代替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2分)(5)反硝化作用:无氧呼吸中硝酸盐还原的产物为气态的氧化氮或氮气,释放到大气中,占总氮损失的95%。(1分)3.简述培养基配制的基本原则及步骤答:配制培养基的原则(每项0.5分):(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配制培养基的步骤(3.5分):配制步骤:原料称量、溶解(加琼脂)(过滤) 定容 调 pH 分装 加棉塞、包扎 灭菌(摆斜面)无菌检查4.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

15、微生物细胞的四种方式。答: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消耗能量, 不主要(1分)促进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消耗能量, 借助于载体, 不主要(氨基酸、单糖、维生素及无机盐) (2分)主动运输; 逆浓度运输, 消耗能量, 载体, 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基团转位) (2分)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主要存在于原生动物中,胞吞作用, 胞饮作用(1分)5. 试述F因子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不同存在方式,以及不同组合杂交时的特点。答:F¯菌株,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 接合作用接收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1分);F+菌株,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1分);Hfr

16、菌株,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1分);F菌株,Hfr菌株内的F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F因子。 细胞表面同样有性菌毛(1分)。F+×F¯杂交均成为F+细胞; 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接合子)大多数仍然是F¯;F×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变成F(3分;答出2种及2种以上)。五、分析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1、根据O2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将M分为几类? O2对生物产生的有毒害作用的代谢产物是什么?对毒性氧起作用的酶在各种微生物细胞中的分布如何?答:五大种类 1分超氧化物、过氧化物、羟基自由基 3分6分SODSORH2O2酶过氧化物酶好氧M微好氧M氧的忍耐型M兼性厌氧M厌氧M无无2、欲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出一种产淀粉酶的芽孢细菌。写出技术路线。答:从工业废水中分离一株产淀粉酶的芽孢细菌试验步骤如下:土壤稀释液的制备 ;平板制作 ; 培养与移植。详细的试验步骤(1)富集培养:取约1ml废水加入装有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置于8090水浴加热1015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