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_第1页
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_第2页
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_第3页
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_第4页
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香校内,墨润童心 劳山区试验学校“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古人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同样认为,一个学校的素养和品位取决于学校师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蓓蕾读书工程”的开展,毫无疑问地应当成为丰富校内文化、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内涵进展的必由之路;制度引领“一花引来百花香”我们对同学读书的重视和较为重大的改革,其初衷应当发轫于;为全面实施素养训练,完全转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9 月,我校实施老师德勤绩 能综合评估实施方案和同学学业评判实施方案,对“

2、教学质量”这一概念进行了更为广义更为科学的界定,明确提出“同学综合实践才能”这一新的评判项目,其中语文学科把同学的语文综合实践才能分朗读、手抄报、三本、古诗文诵读和写作几部分, 占到了老师教学质量的 20% ;引导老师站在“人本”高度去关注同学语文素养的全面进展,为同学的终身进展奠基; 3 月,青岛市“蓓蕾读书工程”正式启动,我校作为劳山区学校首批试点学校,开头了这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作为试验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突出办学特色,必需走内涵进展之路;而提高师生文化内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多读书;有了这样的熟悉,我们先后 3 次召开领导班子会, 学习青岛市“蓓蕾读书工程”实施看法以及劳山区“蓓

3、蕾”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4 月 9 日,我们召开了全校动员大会,在全校广泛宣扬和发动,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靠上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语文老师一手抓的治理局面,任务明确,责任详细;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并把这项活动确立为重要科研课题来讨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校内文化“东风夜放花千树”我们的校内不很宽敞,却让人感到干净舒服、精致雅致,充满着淡淡的书香;挺立的银杏树下是近百米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给人无声的教益;葱茏的竹林里是一群雕像,现代少年和古代圣哲在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婆娑的柳树下竖琴弹奏着和谐的旋律,

4、同学在健身器材上纵情玩耍,“我们一起超越”的大幅宣扬画更是给人一种昂扬兴奋的力气;走进教学楼,楼道内、宣扬栏、墙壁上到处悬挂书法绘画、习作、剪纸、手抄报和演出剧照;这些都出自同学之手;每个班级楼道内都有一块读书呈现栏,同学的手抄报、古诗书法、诗配画、写字习作等,一块块呈现栏连缀成一幅幅隽永的画面,成为校内一道别致的风景;这深厚的校内文化氛围正像教诲处主任李玉峰说的那样: “我们的每一面墙壁都让人品尝,每一个班级都书香浓郁, 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呈现; ”孩子们骄傲的笑容让我们承认, 同学是校内的小名人,是校内的小主人,他们是校内文化的积极制造者,也是校内文化的最大受益者;王德君校长始终认为,提升办

5、学品位,突出办学特色,必需走内涵进展之路;3 月 “蓓蕾读书工程”在青岛市全面开展,他熟悉到这是丰富校内文化,提高师生素养,提升办学品位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快速成立了“建书香校内,创学习型学校”课题组,在开题会上他说:“一个好读书的民族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让同学多读书,才是素养训练的根本;”王校长提出了一个看似简洁的口号:“让读书成为习惯”;“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就像每天要刷牙, 每天要吃饭一样, 应当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有效地教书,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更好地育人;老师们 深知这一点; 一个老师在读书随感中写道: “给同学一桶水,自己得有多少水?得到书籍里挖水,找到源源不断的

6、活水; ”也有老师这样写道: “为什么名家上课,那些引导的话语渲染的话语那么贴切自然,那么睿智生动,那么信手拈来,这不是备课就备出来的, 关键是老师要有文化底蕴; ”况且,每周两节的阅读课, 每月一次的阅读沟通课,老师都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起沟通一起辩论,老师们也愿意利用这样的机会“逼”自己去多读书;读书课、读书节、校内书市“万紫千红总是春”掌声雷鸣,群情兴奋;会议室主席台上六年级三班的同学围坐在老师身边正在进行一堂题为 畅游三国 的读书课;“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曹操是奸雄, 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快速掌握住当时的乱局,他才能卓著而且识才善任, 奠定了三国统一的基础; ”“都说诸葛亮

7、鞠躬尽瘁, 是聪明的化身, 可他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 不留意培育人才, 以致造成了蜀中无大将, 廖化任先锋的局面;”“我觉得当时要不是刘禅这样的无能之人做皇帝, 蜀国不会灭亡那么早; ”同学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无拘无束,从淡定容;老师因势利导,随机点拨,一堂读书沟通课上得行云流水,轻松自如;这是全区现场会上呈现的一节读书沟通课;为了将读书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有滋有味,我们确立了四种课型;第一种是好书推介课;这需要你先把书读熟读透,要从各方面艺术地举荐给别人;其次种是读书指导课;这种课型是分层次地教给同学读书的方法,然后让同学依法自学;第三种是读书沟通课,如主题阅读沟通、专题阅

8、读沟通、古典名著的阅读汇报、美文诵读沟通等;几年来我们进行过“感恩亲情”主题阅读沟通、古今送别诗主题沟通、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专题沟通、杨红樱小说、曹文轩小说的阅读 沟通等;每一次沟通,又必将掀起新一轮的读书高潮;第四种是辩论课;第一确定辩题,结合社会、生活和班级实际,挑选大家最感爱好最有争议的话题;然后据同学的意向分正反两组,分头挑选和整理材料;这段时间同组同学的分工协作和提前演练非常重要;最终是出色的课堂辩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每次仍要评出优秀小辩手;为促进图书的沟通,我们每年开展一次校内书市活动;两千多同学在操场上自由买卖图书,熙熙攘攘喧闹特殊,场面非常壮丽;校内书市的举办让同学“学问传

9、接力,好书共共享”,“交换图书,沟通思想,交往伴侣”;青岛电视台为此做了专题报道;今年 4 月,我们又启动了“浸润书香,涵养人生”读书节,本届读书节连续到11 月份,将评比出“书香少年、”“书香名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引,导师生参与、家校互动,在读书中感悟乐趣,涵养品性,真正实现从“阅读”到“悦读”;课外的大语文读书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有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进行的活动,如故事会、发布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等;有以学校定学期组织的主题活动, 如读书手抄报评比、讲故事竞赛、演讲竞赛、朗诵竞赛、读后感写作竞赛等;各种活动有方案成序列,这样活动就成为“蓓蕾读书工程”的有效载体和呈现平台,师生的

10、语文素养在活动中逐步得到体验、呈现和提高;日记、文集、校刊“个个花开淡墨痕”“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语文教学的胜利体会;我们以“书香”为作文教学的底色, 在“读”中开阔同学的视野、丰富同学的底蕴,以“墨韵”为根基,在“写”中让同学品悟生活,升华情感,释放才气;我们的同学每周只写一篇日记,可他们对这篇日记的重视不同一般;他要从自己的日记中精选一篇,找老师同学或者家长仔细辅导修改,然后工工整整地抄 写在一个专本上;由于,这关系到一个小组四个同学的荣誉;这个小本就是“循环日记本”; 老师依据同学写作水平,按每四人一小组,同学轮番在循环日记本上写一篇日记;家长或组员要对上一篇日记进行点评,老师每周对每组

11、同学的日记进 行或个别或整体的批阅点评;老师每周将小组积分情形汇总在“循环日记积分榜” 内,进行优秀小组的评比;这样各班级在自由写作的基础上,利用同学的合作竞争意识,打造出“精品工程”,也通过互动点评,增强同学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同学分析、修改、鉴赏的才能;此外,每个班级仍有一个班级文集,什么“紫风铃“”风帆”“月亮湾”“太阳岛”个个富有诗意;这里面收集的都是同学平常的优秀习作;同学平常的课堂作文啦、个人作文啦、日记啦,感觉较好就可以由小组举荐给老师,就可能入选文集了;同学的作文基本是微机打印,再设计出精致的封面,这就是班级自己“出版”的书了!个别同学也依法炮制,自己整理出个人文集来;在校内里活

12、跃着一群孩子,常参与一些采风采访和写作专题辅导;他们是我校七彩梦文学社的小记者;七彩梦文学社成立三年来,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紧贴 同学生活的校刊七彩梦已发行7 期;每年的老师节、六一节、母亲节以及仲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我们都适时组织征文;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自发捐款 13 万多元,“情动而辞发,”我们又准时组织“爱的旋律 情系灾区”征文, 邮寄到对口支援单位四川绵阳市游仙区训练局;游仙区剑南路学校非常感动,主动提出和我校组成手拉手友情单位;我们仍组织参与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校作文大赛,一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两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20 名同学获省级一二等奖,是我省学校组成果最好的单

13、位;可以说,文学社引领同学进行文学创作,促进了同学写作水平的大面积提高,也胜利营造出一片温馨的精神家园;文艺创编“小舟撑出柳阴来” “我的漂亮的试验学校,你的每一草,每一木,都记录着我的欢乐我的成长,我的漂亮的试验学校,你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承载着我的期望,我的抱负;我的漂亮的试验学校,你永久是我心中最圣洁的地方.”元旦联欢会上, 毕业班同学深情的诗朗诵, 引发了大家的离愁别绪; 知道吗,这首诗歌的作者其实是王校长;由于在区驻地,我们学校的节庆活动、文艺汇演特殊多,很多节目必需依靠自己创编,这也激发了老师们的极大热忱;教诲处李玉峰主任创编的情形剧心愿树下在全区老师节表彰会上成为主打节目,诗朗诵沂蒙颂在全区读书现场会产生广泛影响,其改编的大型课本剧晏子使楚已演出了三场,每次都给人新的震动;此外,老师们创编的小品江南偶遇、三句半校内书香赞等多种文艺形式都充分呈现了我们的文艺素养;几年来,我校的读书工程始终沿着目标明确有序提高的轨道进展,读书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的自觉习惯,师生的学问结构进一步完善,精神面貌学问素养进一步提高,训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几年来,省、市、区各种媒体对我校的宣扬报道有40多次;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学校教学示范学 校”、“山东省当代学校生记者站”、“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少年沂蒙训练基地”,获得“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