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诗歌的鉴赏诗歌的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弄清景物形了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象命题指向,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景物形象的设题类型了解景物形象的设题类型 2.归纳答题的模式归纳答题的模式诗歌形象诗歌形象人物人物形象形象景物景物形象形象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偏
2、重叙事的诗歌)意象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借以表达表达主观主观感情感情的载的载体体(偏重写景的诗歌)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咏的对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景物类型包括
3、:景物类型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写景诗或杂诗中的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景色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物象景物形象景物形象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为依据,为依据,挖掘其挖掘其社会属性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意意:诗人主观情感:诗人主观情感象象:诗中客观形象:诗中客观形象人人物物景景意象意象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带有诗人
4、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题型题型意象类意象类 一,什么是意象? 先看一首诗:先看一首诗:春晓春晓 孟浩然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分析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啼鸟:欢快的气氛啼鸟:欢快的气氛 风雨:无情的风雨风雨:无情的风雨 落花:实让人惋惜落花:实让人惋惜先先想想到到再再想想到到
5、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总总结结一一下下意象作用意象作用借助意象(组合)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以送别诗、,以送别诗、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 “ “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瑟瑟” ” ; “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长云暗雪山”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6、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圆”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奠定情感基调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如柳永雨霖铃雨霖铃开头三句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
7、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分析意象的诗歌鉴赏题模式分析意象的诗歌鉴赏题模式1、解答分析:、解答分析:这类题目须把握两点:形象特这类题目须把握两点:形象特点及其所表达意义。点及其所表达意义。2、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形)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形象特点。象特点。 (2)结合诗句分析为何使用这一形象。)结合诗句分析为何使用这一形象。 (3)指出形象所表达情感或营造意境。)指出形象所表达情感或营
8、造意境。余干旅舍余干旅舍 刘长卿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注 余干:地名,今属江西。余干:地名,今属江西。 摇落:摇落:草木凋零。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么?【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待时令景象(秋景),烘托诗人凄清悲秋的
9、内心世待时令景象(秋景),烘托诗人凄清悲秋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鉴赏意境意境:意境:是诗人的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与诗中所描绘的描绘的生活图景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神以象通,神以象通,物以貌求物以貌求”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意: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
10、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它包括“意意”与与“境境”两个因素,两个因素,“意意”就是就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境”就是诗中所描绘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生活图景。 二、鹿柴鹿柴 王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 关于意象与意境:关于意象与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意象是一个个是一个个表达意义表达意义的典型的典型物象物象,是主观之象,是
11、可,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氛围,一种,一种情调、韵味情调、韵味。游子思归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游子思归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氛围(意境深远)的氛围(意境深远)有主观色彩有主观色彩意象组合构成凄凉氛围意象组合构成凄凉氛围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的夜色; 意境术语举例(两两组合):意境术语举例(两两组合): 壮阔 阔远(阔大悠远)高远 雄奇优美 雄浑苍劲
12、雄浑壮观 壮阔 富丽堂皇瑰丽明丽淡雅 恬淡自然 清新 恬静 安谧 幽静 幽美 幽远 和平 生机勃勃繁华热闹 深远幽深奇险 迷濛 迷茫飘渺虚幻暗淡 幽暗 昏暗 荒寒肃杀萧条 萧索/ 冷落孤寂(孤独寂寞)落寞(冷落寂寞) 悲凉慷慨悲壮 悲壮苍凉 凄凉 凄惨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深远细腻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朦胧繁复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清冷暗淡、渺
13、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华美、壮阔、明快、华美、壮阔、明快、孤寂、凄凉、幽静、空灵、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幽静深远幽静深远、苍凉雄浑、旷、苍凉雄浑、旷远等远等常见意境术语常见意境术语 雄浑壮丽,雄浑壮丽,如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幽清明净,幽清明净,如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沉郁孤愁,如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和谐静谧,如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渡头
14、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开阔苍凉,开阔苍凉,如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高远辽阔,如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深远绵邈,深远绵邈,如如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的艺术是由意象生发出的艺术氛围氛围,一种,一种情调、韵味情调、韵味。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常用的有关意境的词语常用的有关意境的词语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
15、淡雅闲适;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 苍凉悲壮。 (1 1)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怎样的情怀?(2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从)从“情情”和和“景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作一赏析。三、 (考什么)意象意象(意境)题意境)题 (思路)意象 + 意境 + 气氛 + 情感 步骤:
16、 (意象) 营造 渲染 表达(表现) 题型题型意境类意境类 A A、抓住意象、抓住意象B B、再现画面、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写景运用什么手法)C 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氛围特点(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D 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四,解题思路(
17、如何做)四,解题思路(如何做)借助意象借助意象, ,描摹图景描摹图景, ,概括意境,把握情感概括意境,把握情感1 1、把握意象,欣赏画面美。、把握意象,欣赏画面美。(2 2)关注画面色调:)关注画面色调: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思想(1 1)描摹图景角度:)描摹图景角度:一是画面色彩;二是视一是画面色彩;二是视角(远、近、高、低);三是动态或静态;角(远、近、高、低);三是动态或静态;四是虚或实。四是虚或实。2 2、分析意象(景物),概括作用、分析意象(景物),概括作用A A、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
18、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高昂乐观的B B、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伤感的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渲染气氛烘托、衬托人物心情烘托、衬托人物心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鉴赏景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3 3、把握情景关系、把握情景关系 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诗的画面美。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绝句绝句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19、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景物景物:江山、花鸟、燕子、鸳鸯,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江山、花鸟、燕子、鸳鸯,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意。 分析分析:上联远景,下联近景;上联景物阔大,下联景上联远景,下联近景;上联景物阔大,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令人物较突出、较具体。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令人赏心悦目。赏心悦目。 情感情感: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第二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20、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触觉、视觉等的变化2、看写景的方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 、用典 ),表现手法(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白描与细描、侧面描写)3、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1 1、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兴手法、象征手法等)。2 2、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
21、用典、对偶等)。偶等)。3 3、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近景、形色声味等) 。 绝句杜甫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赏画诗中赏画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
22、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远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远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协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浓艳的画面色彩,协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表现作者陶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绝句绝句 杜甫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
24、,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则是低沉伤感的。 秋词刘禹锡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前两句直抒
25、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2005年全国卷年全国卷3 雨后池上雨后池上 刘攽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26、2)试从)试从“静静”与与“动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水面平”、“明镜明镜”、“照檐楹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静态态。三、四两句用。三、四两句用“忽起忽起”、“垂杨舞垂杨舞”及垂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动态之美。诗。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
27、池塘春景图。景图。(08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请从
28、“虚实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前两句实写淮参考答案: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统一,人们不能自由来往的痛苦,表达作者翔,虚写国家统一,人们不能自由来往的痛苦,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谢亭送别谢亭送别 谢浑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劳歌一曲解行
29、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日暮酒醒人已远,滿滿天风雨下西楼。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上联以“红叶青山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绝句杜甫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客观景物(以客观景物(浓丽的春日)浓丽的春日)与主观感受(与主观感受(归心殷切)归心殷切)的鲜明对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塞下曲塞下曲 李白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30、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反衬反衬尾联将士奋尾联将士奋勇杀敌的勇杀敌的豪情豪情。 姜斋诗话姜斋诗话说: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 (06辽宁卷辽宁卷)东坡东坡苏轼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注 此诗为苏轼
31、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荦lu确:山多大石。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分) (1)(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3分分) )鉴赏诗歌形象,应从形象的特点入手:鉴赏诗歌形象,应从形象的特点入手:第一步:看物象的性质,看是乐景还是哀景;第一步:看物象的性质
32、,看是乐景还是哀景;第二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基调是乐情还是第二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基调是乐情还是哀情,对事物是褒还是贬,抒发了什么感情,哀情,对事物是褒还是贬,抒发了什么感情,为什么。为什么。第三步:体会形象对读者的感染作用,是轻第三步:体会形象对读者的感染作用,是轻松愉快、心旷神怡还是热血沸腾、慷慨悲歌、松愉快、心旷神怡还是热血沸腾、慷慨悲歌、勇气倍增等。勇气倍增等。写写“物物”诗歌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答案组织落脚点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
33、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契合点”,就能,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答案构成:答案构成:物象特征物象特征+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作者作者的志趣、情操的志趣、情操答题步骤:答题步骤:a.a.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描述
34、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b.b.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即可,例如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c.c.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忌空洞,要
35、答具体要答具体。比如光答。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哀伤”。根据这首诗歌。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等。五、答题模式五、答题模式【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营造了一
36、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的情感(心情,心境)。 小结:1 1、从意象入手、从意象入手2 2、注意表达技巧、注意表达技巧3 3、概括图景,延伸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概括图景,延伸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模式:这首诗通过模式: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意象的刻画,描绘出描绘出图画,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图画,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抒发了作者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的感情。第一种类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优
37、美的语言再现画面。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六、景物形象其他题型作用作用 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 步骤: (作用) 描写 营造 表达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上有这些作用: 营造氛围营造氛围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塑造意境塑造意境 奠定情感基调奠定情感基调 衬托衬托( (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 ,以
38、景衬境以景衬境 , ,以景衬情以景衬情 ) ) 望江南望江南( (超然台作超然台作) ) 苏轼苏轼 春未老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寒食后后, ,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新茶。诗酒趁年华。 请从请从 “情情”与与“景景”的角度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的角度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描写了描写了清明之际的春清明之际的春景:景:“风细风细”“”“柳斜柳斜”“”“春水春水”和春和
39、春“花花”,营造了营造了一幅一幅“春未老春未老”的美好春景。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的美好春景。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的的“思乡思乡”之情,之情,表达出表达出春虽未老,人却因无法回家春虽未老,人却因无法回家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思乡思乡”之情。之情。情与景关系情与景关系题题 思路:关系 + 内容 + 气氛 + 情感 步骤: (关系) 描写 营造 表达 形象鉴赏形象鉴赏 景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唐 韦应物韦应物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40、?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请从“山山”、“雨雨”、“鸟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评析示例: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反衬手法,
41、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诗的画面美。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绝句绝句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景物景物:江山、花鸟、燕子、
42、鸳鸯,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江山、花鸟、燕子、鸳鸯,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意。 分析分析:上联远景,下联近景;上联景物阔大,下联景上联远景,下联近景;上联景物阔大,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令人物较突出、较具体。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令人赏心悦目。赏心悦目。 情感情感: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上联远景,下联近景;上联景物阔大,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
43、意,令人赏心悦目。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44、5分) 一条小溪从两山之间蜿蜒而出,树林里落叶飘一条小溪从两山之间蜿蜒而出,树林里落叶飘飘,一个人抱着瓮走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飘,一个人抱着瓮走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的一角。边隐约露出寺庙的一角。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安徽卷】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诗描写
45、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营造出清新明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意境术语举例(两两组合): 壮阔 阔远(阔大悠远)高远 雄奇优美 雄浑苍劲 雄浑壮观 壮阔 富丽堂皇瑰丽明丽淡雅 恬淡自然 清新 恬静 安谧 幽静 幽美 幽远 和平 生机勃勃繁华热闹 深远幽深奇险 迷濛 迷茫飘渺虚幻暗淡 幽暗 昏暗 荒寒肃杀萧条 萧索/ 冷落孤寂(孤独寂寞)落寞(冷落寂寞) 悲凉慷慨悲壮 悲壮苍凉 凄凉 凄惨第二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
46、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触觉、视觉等的变化2、看写景的方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 、用典 ),表现手法(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白描与细描、侧面描写)3、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
47、赏析。 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
48、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
49、思想感情?感情?答案: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蕴含了诗人造访道士不遇的惆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 2010安徽卷安徽卷芒种芒种 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特点特点:采用:采用白描手法白描手法,描写了,描写了万物复苏万物复苏、春春意盎然意盎然、生机、生机勃勃勃勃的景象。的景象。
50、 作用作用:衬托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第三种类型: 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 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 含蓄地表达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3.衬托人物气节、性格、或品质(常见于咏物诗) 4.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 5.奠定感情基调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时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其居住躬耕之所。 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
51、在全诗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六、随堂练习六、随堂练习 春春 思思 贾贾 至至草色青青柳色黄,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人站在村边,看到碧绿的春草,诗人站在村边,看到碧绿的春草,嫩黄的柳条随风飘拂,粉红的桃花和嫩黄的柳条随风飘拂,粉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李花竞相开放。东风不能吹散洁白的李花竞相开放。东风不能吹散愁情,春天却能生恨,这首诗细致描愁情,春天却能生恨,这首诗细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风景图,而且刻绘了一幅美
52、丽的初春风景图,而且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新隽永。 能准确描绘一、二两能准确描绘一、二两句所写之景,但形式句所写之景,但形式近于扩写,且未能揭近于扩写,且未能揭示景与情感的关系,示景与情感的关系,记记1分分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歌前两句,诗人选盎然的春景图。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直抒东风不能的绚烂风光;三、四句直抒东风不能解愁,春日却无端生恨,全诗侧重表解愁,春日却无端生恨,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现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门窗安装与旧房改造合同4篇
- 2025年度影视道具制作合同规范4篇
- 2025年度个人独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范本与公司治理结构
- 2025至2030年中国蔬菜肉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盐包堆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太阳镜片毛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美容祛斑胶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烘烤榛子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有机大米批发采购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个人小额现金贷合同范本7篇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汽车修理厂管理方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生口算天天练
- 三年级数学添括号去括号加减简便计算练习400道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业分析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计算机江苏对口单招文化综合理论试卷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单词(史上全面)
- KAPPA-实施方法课件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