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 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 B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分) 2020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植树造林B 保护野生动物C 合理使用化肥D 大力开采地下水2 ( 2 分)空气中能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N2BO2CCO2DNe3 ( 2 分)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4 ( 2 分)小麦、大米、玉米都是酿造啤酒的原料,这些原料中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5 ( 2
2、分)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B.白酒C.酸奶D.苏打水6 ( 2 分)甲状腺肿大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合理食用的食物是( )A 加碘食盐B 富硒鸡蛋C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D 高铁酱油7 ( 2 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钛合金B.大理石C.蒸储水D.煤8 ( 2 分)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 .原子B.分子C.离子D.中子9 (2分)下列肥料中,能与尿素CO (NH2) 2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的是()A (NH4) 2SO4B KClC NH3?H2ODNH 4Cl10 ( 2 分)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pH C.蒸发
3、食盐水D.溶解蔗糖11 ( 2 分) 通过学习化学, 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 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第1页(共 18页)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D.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1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高炉炼铁炼出的是纯铁C.医用口罩过滤层使用了有机合成材料D.易拉罐和矿泉水瓶属于不可回收垃圾13. (2分)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旅的选项是()选项ABCD匕表中能使白磷燃烧14. (2分)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CO CaCOa1ttCOA . X可以是
4、单质或氧化物B .反应中CO 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 Y可以是CaCl2溶液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2气体X水温/C氧气5氮气40二氧化碳80空气80C. CD. D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共18页)15. (2分)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 1: 116. (2分)一定温度下,向 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 NaOH固B. P
5、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达到饱和状态D.生成Fe (OH) 3的质量为(n-b+a) g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5个小题,共21分)17. (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 2个镁原子 , 2个氢分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3)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8. (4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氯(C1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1O2+16NH-5R+6NH 4Cl+12H 2。, 则R的化学
6、式为。(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过氧乙酸溶液中 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A. CuSO4B. NaClC. Na2CO3D. MnO219. (4分)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卜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填空。温度/C010203040溶解度/g物质氯化钠35.735.83636.537碳酸钠6161836.550硝酸钾13.320.931.645.863.9(1)曲线M是彳县中的溶解度曲线,该物质在5c时的溶解度约为g。(2)
7、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c40 c范围内会有_个两线交点。(3)10C时,将15g氯化钠和15g硝酸钾固体同时加入盛有 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 溶解、静置后,烧杯底部剩余的固体是 。演厚度,及20. (4分)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如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 性。(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
8、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 (填序号)。 A.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21. (5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 CuCO3?Cu (OH) 2及少量不溶性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第5页(共 18页)(1)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2)写出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蓝色沉淀受热分解生成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4)若向溶液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其过程中溶质种数会发生变化,最多时可达 种。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个小题,共11分)22. (5分)化学实验中,常常要涉及到仪器和装置的连接。(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
9、塞和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连接(填字母,下同)(3)如果实验室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应从导管的a端与丙中导管 端相端排出。丙装置正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是从导管 端进入,如果用丙装置干燥氧气,容器中的液体是 (填名称)。23. (6分)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图1图2(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 ,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 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
10、提出设想】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第6页(共18页)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实验现象1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天平读数不变铁钉表面有变化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天平读数减小锌粒表面有变化实验内容实验1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实验2铁钉换成锌粒【实验分析】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 (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B.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D.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
11、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实验2虽然很快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但出现了反应后总质量减小的情况,老师提醒小东,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所以总质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3)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图 2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 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个小题,共6分)24. (6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Cl2+2NaOH NaClO+NaCl+H 20.某同学将 C12通入 185.8g NaOH 溶液中(NaOH 过量), 充分反应后
12、得到混合溶液 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 0.1%)(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 go(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3) 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 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第#页(共 18页)2020 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 B 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分析】 A 根据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来分析;B 根据保护野生动物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来分析;C.根据合理使用化肥的目的来分析;D 根据造成地下水
13、匮乏的原因来分析。【解答】 解: A 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合题意;B 保护野生动物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和谐,不合题意;C.合理使用化肥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可以防止造成水污染,不合题意;D 大理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水位降低,造成地下水匮乏、地面塌陷等,破坏自燃,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 此题属于社会热点题,同学们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相关题目,培养学生们树立环保的意识。2 【分析】 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解: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能够供人呼吸,其他成分无
14、此性质。故选: B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其次要熟记各成分气体的性质与用途。3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海水蒸发、矿石粉碎、路面结冰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解: A 、海水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 、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路面结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 、钢铁锈蚀,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 D 。【点评】 本考点考查
15、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 食物来源, 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小麦、大米、玉米中均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这些原料中都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 解: A 汽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合题意;B 白酒属于均一稳
16、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合题意;C.酸奶中含有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D 苏打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合题意。故选: C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6 【分析】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 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对于甲状腺肿大患者来说,应在饮食上适当食用海产品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解答】 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对于甲状腺肿大患者来说,应在饮食上适当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碘盐。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17、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钛合金、大理石、煤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 解: A 、钛合金,合金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第 #页(共18页)B 、大理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蒸储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 、煤中有碳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 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
18、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 A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 、 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如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氯化钠是 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
19、错误。D 、中子是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中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 解:尿素 CO ( NH 2) 2 中含有氮元素,若要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就需要添加钾元素(钾肥)或磷元素(磷肥) 。A 、 ( NH 4) 2SO4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 、 KCl 中含有钾元
20、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C、 NH 3?H 2O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 NH4Cl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 【分析】 根据稀释浓硫酸、测定溶液pH 、蒸发食盐水、溶解蔗糖时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 A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故选项错误。B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 用玻璃
21、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 ,故选项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错误。D 、溶解蔗糖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蔗糖的溶解速率,故选项错误。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 【分析】A 、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B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硬水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D 、根据生石灰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22、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 、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故选项说法正确。D 、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组成、硬水和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 【分析】A 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B 根据高炉炼铁的产物来分析;C.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D 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B 高炉炼铁炼出的铁中含有碳等杂质,不是纯铁而是生铁,选项说法错误;C 医用口罩过滤层使用了有机合成材料,选项说法正确;D 易拉
23、罐和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化学知识的考查,解题时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13 【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 1)可燃物; ( 2)氧气(或空气); ( 3 )温度达到着火点。【解答】解:白磷是一种可燃物,若要发生燃烧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而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即温度达到或超过 40分析四个选项可知,D 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对于燃烧的条件,要特别注意
24、三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14 【分析】A 、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 、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 、根据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 A 、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一氧化碳, X 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 中 CO 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Y不可能是CaCl2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25、D 、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 ,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作用下生成了一氧化氮,反应【解答】 解: A 石油是一种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说法错误;第13页(共 18页)放申的方程式为:N2+O2殁出 2NO。A、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正确;B、反应是由两种单质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正确;C、由方程式可
26、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 1: 2,错误;故选:D。【点评】加强对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分析】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 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当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固体还能继续溶解,但是不能 无限溶解,当氢氧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也不再改变。【解答】解:一定温度下,向 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 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则开始加入的ng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
27、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图象可知,Fe (OH) 3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的质量为ng;再加入的(m-n) 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当加到 mg时氢氧化钠固体时,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即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A.由以上分析可知,Fe (OH) 3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的质量为ng,选项说法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P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达到饱和状态,选项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 = Fe (OH) 3J +3NaCl可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并不是溶液增重的质量,即mwc- a,选项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
28、定律可知,当加入的氢氧化钠固体与氯化铁溶液恰好反应时,氯化铁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质量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总和,即ag+ng =生成Fe (OH) 3沉淀质量+bg ,则生成Fe (OH) 3的质量为(n- b+a) g,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点评】 本题是一个图象题,解题时根据碱与盐的反应原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饱和溶 液的形成过程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适中。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5个小题,共21分)17【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 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
29、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 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镁原子可表示为:2Mg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因此 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填:2Mg ; 2H2;(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
30、8【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1)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点燃程式为:C2H5OH+3O 2 """" 2CO2+3H 2O。占燃故填:C2H5OH+3O2 ”* 2CO2+3H2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12个,氢原子都是4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10个包含在5R中,则R的化学式为N2。故填:N2。(3)过
31、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2): (1X4) =6:1;过氧化氢在硫酸铜、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氯化钠不能和过氧乙酸溶液、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反应,也不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因此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钠。故填:6: 1; 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9【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1)曲线M是表中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该物质在5 c
32、时的溶解度约为13g;(2)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c40c范围内会有2个两线交八、,(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解答】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曲线 M是表中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因为有不同温度下对应的不同的溶解度;该物质在5c时的溶解度约为13g;故答案为:碳酸钠;13;(2)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c40c范围内会有2个两线交点,分别是碳酸钠与氯化钠的交点,硝酸钾与氯化钠的交点;故答案为:2;(3)10C时,将15g氯化钠和15g硝酸钾固体同时加入盛有 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静置后,烧杯底部剩余的固体是硝酸钾,因为硝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33、20.9g;故答案为:硝酸钾;【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交点的含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0【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故填:延展。(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即银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2O4Ag+O2j故填:2Ag 2O 匕 4Ag+O 2 f。(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 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
34、、铁、银,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 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是因为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多少与金属活泼性无关。故填:锌、铁、银;Bo【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1 【分析】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 CuCO3?Cu (OH) 2 和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碳酸钙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
35、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据此分析;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根据溶液 A 的成分和氢氧化钠反应,溶质的种类和反应物的过量有关,据此分析。【解答】 解:孔雀石的主要成分CuCO3?Cu (OH ) 2 和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 1 ) 反应 是气体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碳酸钙和水, 则白色沉淀为碳酸钙, 化学式为 CaCO3;( 2 ) 步骤 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CuSO4 Na2SO4+Cu(OH)2j; H2SO4+2NaOH Na2SO4+2H2O;( 3
36、)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H2O ;( 4 )溶液 A 为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溶质可为硫酸钠,或硫酸钠和硫酸铜,或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硫酸铜和硫酸,最多时可达4 种;故答案为:( 1 ) CaCO3;(2) 2NaOH+CuSO4 Na2SO4+Cu (OH) 2j; H2SO4+2NaOH Na2SO4+2H2O;(3) H2O;(4) 4 ) 4。【点评】 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 个小题,共11 分)22 【分析】 ( 1 )认识常见的仪器;(5) 2 )根据仪器的连接顺序来分析;(6) 3 )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的性质以及浓硫酸的吸水性来分析。第17页(共18页)【解答】 解:( 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塞和集气瓶;故填:集气瓶;(7) 2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a 端与丙中导管e 端相连接,将装置甲中的水排入装置丙中, a 端不能与 d 端连接, 因为 e 端的导气管伸入了液面以下,装置甲的中不能由 d 进入;故填:e;(8) 3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汉语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医学院《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嘉兴南湖学院《历史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应用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师范大学《儿歌表演唱(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中外戏剧比较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工程学院《核医学E》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池州学院《跨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分娩机转》课件
- 口腔医院市场营销新入职员工培训
- 军队文职备考(面试)近年考试真题(参考300题)
- 金融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 叶圣陶杯作文
- 脑梗死临床表现护理
- 新高考英语|语法专项之括号法突破长难句 讲解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
- 《光通信技术简介》课件
- 山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电子商务平台供货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 文献检索与利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