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_第1页
浅析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_第2页
浅析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_第3页
浅析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李春丽【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迅速开展,作为教育的主要学科语文,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改成功与否,教师是关键,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因此,必须对新型的教师角色作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角色;新定位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品德、学识、教学思想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予以充分认识,要对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这给新时代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再是一句空话。一、教

2、师应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能只应付过程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先把一节课设计成为有知识可以学的课,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过程,把一节课导演成了热热闹闹的闹剧。语文永远如大海一样的宽广,因此每一处海域都有它的独特魅力,这些迷人的领域,只有潜心钻研和发现的人才能感受到。因此一个老师,首先不要逃避难度,不要找借口为自己的懒惰做掩饰,其实,有很多的宝贵的资源就在我们的不经意中错失,而我们势必也在不自觉地带领着学生按照着我们的喜好学习语文,这样带出来的学生,他对语文的学习永远都是畸形的。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先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从语文的各个角落找出趣味,然后让学生能够在

3、看似荒漠的文字里过滤出黄金,让学生在犹如人间仙境的意境里陶冶自己的情操。二、教师要做一名出色的导演应学会推陈出新做老师都想把自己的课上的人人喜欢,然而真正能做到这个的,确实是不容易!上好一节课,不是难在知识的讲授,而是难在了教法的设计。每一节课我们都要精心准备,然后精心设计,而设计好一节课,再把设计好的东西很好地在课堂中运用,我们在准备课的时候,要像导演一样,在授课前做精心的准备,授课时成竹在胸,时刻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并且能把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这是授课的一个很高的境界了,好些时候,我们都想到了,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往往望而却步。每个人做某个事情做多了,都有烦心的感觉,学生在听老师的课

4、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反映,因此,如果你不在授课中推陈出新,久而久之,学生会把我们循规蹈矩的课当作摇篮曲。因此作为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可以自负,认为自己的方法独一无二而不去变通,从而使自己的付出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也不要因为自己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而倨傲,岁月就是一把双刃剑,过去了就成为记忆,一切还都要从头开始。三、教师应充满人文关怀,要以情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一枝一叶总关情。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应充满人文关怀,师生之间更是情意绵绵。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境界,师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畅通无阻。“情”忌外加,矫揉造作,“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

5、言文学对它所传递的情和意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可激发情感。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是靠单纯的技巧和手段的转变,而且是理念、情感的转变,以及学养和素质的提高,教学的目标不只是客体意义上的“知道”,而且是主体意义上的全身心投入,让学生感、说、动、做,让语文融入学生所有的感觉中去。从根本上讲,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提升语文教学的境界。四、教师应是课堂教学中“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严格的长者课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教师作为“平等中首席”,他本身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

6、构建,从外在于学生的情境转向与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要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积极创设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就不会浮在表面,而会纵向深入,横向扩展,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

7、想碰撞,溅发火花,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各自受到启迪。五、教师应做学生的开路先锋,而不是素质教育的束缚者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最后我呼吁我们的语文教师,别让高考统治我们的思想,别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参考文献】1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之我见 陈世平, 期刊 甘肃科技纵横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