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_第1页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_第2页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_第3页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_第4页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姜玮一、什么是演绎推理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以某些一般的判断为前提,得出一些个别、具体的判断。例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等。类似于这种从一般性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数学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推理方法。演绎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大前提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

2、。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因此,演绎推理除了是证明数学结论、建立数学体系的重要思维过程,同时它还在任何需要逻辑思考的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在其他学科任何需要逻辑思考的地方发现它的影子。二、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1.演绎推理在文学中的应用在我们常见的文学形式中,对演绎推理应用最广泛的莫过于推理小说。任何推理小说的逻辑基础都是建立在演绎推理上的,可以说一个不了解演绎推理的作家是绝对写不出推理小说的。亚瑟·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推理的理论基础便是他自创的“基本演绎法”。从这种方法的名字我

3、们便可以看出它与演绎推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夏洛克·福尔摩斯与日后负责记述他一生行迹并充当他探案助手的约翰·华生医生初次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从阿富汗来。”这石破天惊的典型福尔摩斯推理,也成为一百五十年推理史上最重要的一句定场辞。“你怎么会知道的?”疑惑的华生,问出了他以及所有读者想问的问题。后来,福尔摩斯解释道:“这一连串的推理是这样的:这位先生是医生之类的人,但他有军人的气质,因此显然是个军医。他一定刚从热带回来,因为他面部肤色黝黑,然而这并不是天生的,因为他手腕处的皮肤颇白。他憔悴的脸色很清楚地说出他曾受过病痛。他的左臂曾受伤,因为动作显得僵硬而不自然。一个英国的军

4、医会在热带的什么地方遭到磨难而且还使左臂受伤呢?显然是在阿富汗。”我们不难从整个推理过程中发现演绎推理的痕迹。虽然福尔摩斯的推理没有写成严格的三段论形式,然而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理可循。只是为了满足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他省略了不少中间过程,或者省略了大前提或小前提,或者将几个演绎推理融合到一句话中。比如说华生是个军医的时候。大前提:有某种特殊气质的人是军人;小前提:华生有这种特殊的气质;结论:华生是军人。再结合前面朋友介绍说华生是医生,因此他推断出华生是军医。推出华生去过阿富汗,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推理。首先,说说他说华生去过热带的推理过程。大前提:皮肤黝黑的人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后天晒黑的;小前提:华

5、生面部肤色黝黑;结论:华生要么是天生黑要么就是晒黑了。结合华生手腕处白皙的皮肤,福尔摩斯排除了先天因素,得到结论是华生是晒黑的。既然是晒黑的,就又有了下面这段推论:大前提:高纬度地区光照较弱,不容易晒黑;小前提:英国属于高纬度地区;结论:华生不是在英国晒黑的。因此推断出华生是在热带地区晒黑的。再结合军医的职业和时代背景,最终,福尔摩斯说出了他的结論“你从阿富汗来。”这只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断,这样的演绎推理在整本书中随处可见。不过为了不使推理过程显得枯燥呆板,很多情况下作者都省略了大前提的说明,甚至为了保持推理的神秘感,有时候会只有结论,大小前提都省略。因此,要明白作者的逻辑思

6、考过程,必须对演绎推理有深入了解。2.演绎推理在外语中的应用外语与数学是两门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联系的科目,那么外语学习的过程是否也需要运用理科思维呢?答案是肯定的。著名翻译家刘宓庆认为,翻译是一种以复杂、高级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的语际转换活动。翻译思维是具有科学性的,其表现在两个方面:“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正是这两个原则,翻译是“排斥主观随意性的”。翻译过程的科学性,使得翻译者除了具备应有的语言文化知识外,其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影响翻译结果必不可少的因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原文:the short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

7、f achilles.这句话直译过来的意思是:缺乏毅力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这句话的翻译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很难让别人理解这句话背后真正的含义。因此,如果要向别人翻译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就必须对原文所隐含的前提进行了解与思考。实际上,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中的一个英雄人物,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传说他的母亲忒提斯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使其能刀枪不入。但遗憾的是,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因此阿喀琉斯的脚踵是他全身唯一一个没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也是他最脆弱的地方。在后来的特洛伊战争中,他被人射中脚踵而毙命。于是在欧洲,“阿喀琉斯之踵”就成了“唯一弱点”“要

8、害”“致命伤”的代言词。我们在翻译这句话时便需要用到如下演绎推理:大前提:the heel is a weakness of achilles;(脚踵是阿喀琉斯的弱点)小前提:the short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 (缺乏毅力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结论:the short of fortitude is his weakness.(缺乏毅力是他的弱点)所以上述句子最终的理解应该是:缺乏毅力是他的弱点。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演绎推理在外语学习中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成功的推理是进行翻译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不会推理,词汇量再大,语法掌握的

9、再好,也很难翻译出好的外语。毕竟译者要在动态的语境中做出选择,选取最相关的信息或假设进行演绎,才能得知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3.演绎推理在理科中的应用高中的理科学科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自然科学学科,它们是人类科学与自然思维发展的关键,需要研究客观存在的事实与自然规律,因此,逻辑思维在此必不可少。例如,小学课本中曾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凭着自己的直觉提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这个观点被西方科学家信奉了2000年。而17世纪的伽利略却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并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结论。那么,伽利略是怎么对两千年前伟大哲人产生怀疑

10、的呢?其实他就是用到了数学中的演绎推理法,他选取了两个重量分别为10磅和1磅的铁球来做试验。推理一:大前提: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小前提:10磅的铁球比1磅的铁球重;结论:10磅的铁球先着地。按照推理一,由于10磅的铁球落地更快,若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10磅的铁球就会被1磅的铁球拖住,那么这两个铁球的整体会比10磅铁球单独落地更慢。后来他又想到两个拴在一起的铁球也可以看作一个总重量11磅的整体,于是有了推理二。推理二:大前提: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小前提:11磅的物体比10磅重;结论:11磅的物体先着地。按照推理二,两个铁球的整体应该比10磅铁球单独落地更快。为什么从同一个大前

11、提可以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呢?于是,伽利略想到,可能是推理中的大前提错误了。由此可见,演绎推理对于培养学生在理科学习中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4.演绎推理在文科中的应用那么,是不是只有文科学科的学习过程才需要用到逻辑思维方法,文综科的学习就只能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呢?以地理学科为例,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掌握一般地理规律的情况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出特殊情境中的地理问题。这不就是演绎推理中,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吗?例如下题

1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向南移动该题的推理过程为:(1)大前提: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小前提:1月1日是从12月22日到3月21日的过程中;结论:1月1日的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运动。(2)大前提: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小前提:1月1日的太陽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结论:1月1日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3)大前提:赤道在南回归线北方;小前提:1月1日的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运动;结论:1月1日的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由此很容易得出答案选b。这些推理中的大前提就

13、是地理原理,小前提就是题目所给的地理事实,并由此得出了结论。这不就是课标要求的“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吗?当然,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并没有这么繁琐,很多步骤都可以简化或省略。如果我们能够熟练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解题,会发现很多推理过程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简洁明了。当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显然,演绎推理就是一种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种源于数学的思维方法,不仅在理科学习中必不可少,从本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在文科如文学、外语、地理中也有着广泛应用。这种跨学科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不再仅仅停留于表象的知识内容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2,2-2 a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亚瑟·柯南·道尔爵士.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