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1613-201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技术导则_第1页
DB44∕T1613-201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技术导则_第2页
DB44∕T1613-201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技术导则_第3页
DB44∕T1613-201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技术导则_第4页
DB44∕T1613-201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27. 100F 23备案号:49146-2016DB44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44/T 1613201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技术导则Safety management technical guidanc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boiler2015-10-01 实施2015-07-01 发布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 16132015本标准按GB/T 1. 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制。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

2、标准为首次发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技术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汽压力不小于3. 8MPa的机械炉排式和循环流化床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3. 8MPa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 1848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T 18750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GB 261

3、64. 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DL/T 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794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 956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JB/T 10249垃圾焚烧锅炉技术条件3总则3.1 使用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安全生产操 作规程,并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制度。3.2 使用单位应在锅炉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3.3 使用单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持证锅炉作业人员,建立人员技术档案。3.4 锅炉作业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a)具备与锅炉相关活动相适应的安全专业知识和安全

4、管理能力:b)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c)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d)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e)水处理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酸、碱和有毒化学药品的使用安 全。3.5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持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并在许可 范围内从事安装改造维修工作。3.6 锅炉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应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并在核准范围内从事检验工作。3.7 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锅炉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检验机构提出 定期检验要求。垃圾成分复杂或受热面腐蚀严重的

5、锅炉应适当缩短内部检验周期。3.8 锅炉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和热工仪表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校验。安全阀宜采用在线热态校验。DB44/T 161320153.9 使用单位应按锅炉设计文件要求编制锅炉启停、运行、维护和检修检验操作规程,并在锅炉使用 各环节严格执行。3.10 使用单位应按DL/T 438规定制定锅炉金属技术监督制度或实施细则,设立金属技术监督专责工程 师,建立健全锅炉金属监督原始资料、运行、检验检修和技术管理档案。3.11 使用单位每年应至少停炉一次,对锅炉受热而(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等)进行检查。3.12 锅炉使用、检验、检修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使用单位应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措

6、施进行处理, 以保证锅炉运行安全。3.13 使用单位应建立锅炉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锅炉出厂文件以及安装、改造、维修技术文件和资料:b)锅炉定期检验、日常检查和运行记录:c)锅炉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仪表)和测量调控装置日常维护保养记录:d)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e)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行能改造技术资料。4锅炉启动安全4.1 锅炉启动前应做好以下检查工作:a)汽水系统受热、承压部件是否满足投入运行要求:b)燃烧系统是否处于完好状态;c)汽水系统和燃烧系统的各类门孔(包括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各类阀门)、挡 板是否正常并处于启动所要求的位置:d)安

7、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处于启动所要求的位置:e)锅炉构架等钢结构部分和炉墙是否完好:f)各种辅机(垃圾破碎机、垃圾渗滤液处理器、进料斗、给料机、炉排、辅助燃烧器、泵与风机、吹 灰器、灰渣分离器、除渣机、除尘器等)转动部件是否试运转合格:g)各种热工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是否完好:h)锅炉各报警、联锁保护装置、部件是否完整,功能是否灵敏可靠;i)垃圾进料系统、辅助燃烧系统、风烟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吹灰系统、炉渣处理系统、液压系统 等锅炉配套系统是否正常;j)各液压装置运行是否正常,液压管路、接头是否有泄漏,液压缸密封是否良好,密封压力是否 在额定压力范围内。4.2 启动前安全要求4. 2.1锅炉及

8、安全附件应已按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校验合格,且在检验或校验有效期内。4. 2.2启动前检查应已完成,消缺完毕或者只是存在不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4. 2. 3给水质量应符合GB/T 12145的要求。4. 2.4入炉垃圾应符合锅炉设计文件、GB/T 18750和JB/T 10249的要求。4.3 大修后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启动前应进行煮炉以清除受热而沉积物等杂质。煮炉结束后锅炉再重 新上水,点火升压。锅炉压力升至规定值时,应由检修人员热紧汽水系统法兰、人孔、手孔等处的螺 栓。4.4 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装置点火过程若出现熄火,再次点火前应进行5min20min吹扫,避免发生 安全事故。4.5 锅炉的升

9、压升温过程应符合启动曲线的要求,蒸汽参数达到规定值后方可进行暖管、供汽操作。4.6 启动过程安全监测DB44/T 161320154. 6.1应严密监视各种仪表指示的变化,把压力、温度、水位等工艺参数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同时 检查各种仪表、阀门等设施的准确性、可靠性。4. 6.2锅筒、联箱、各受热面等部件的受热膨胀变化应在规定范闱内。4. 6.3严格控制锅筒壁温差不得超过40。5锅炉运行、维护安全51 锅炉运行应稳定、连续,保持燃烧良好,根据垃圾特性变化调整燃烧。燃烧工况不稳定时,应及时 投助燃器助燃,使炉膛温度保持在850c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在850950C范围)。52 锅炉满负荷时,

10、各种热工保护及自动装置应全部投运。运行过程中保护装置与联锁未经批准不得解 列。因检验或维修需要解列时,应经有关主管领导批准。53 运行安全检查53.1 运行中应进行定期巡回检查,重点检查热工仪表、自动化装置、承压部件、各种阀门、支吊架、炉墙、膨胀指示装置、垃圾进料系统及主要辅机的运行情况。532 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对暂时无法消除的安全隐患,应加强监控,采 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待具备条件时立即处理。533 操作人员从观测孔检查炉内燃烧工况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54 正常运行时,其内部的气相空间高温燃烧区域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烟气温度不应低于850:b)烟

11、气含氧量不应低于6%:c)有足够的湍流强度,确保均匀混合:d)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烟气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不低于2秒。55 运行安全控制551应保证进料槽入口至排烟出口可靠的密封和保温性能,不应有气体和粉尘泄漏。552 保证炉内应处于负压燃烧状态,负压范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53 操作人员应严密监视和记录锅炉各项参数,及时报告、记录锅炉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和异常现象,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554 应根据锅炉燃烧状况调整燃烧空气温度、风室风压、风量、一二次风量配比、给料行程和炉排 速度。555 运行时垃圾供给、锅炉控制、烟气净化等系统应协调配合,避免出现料斗架空、落渣井堵塞等 运行安全故障。556

12、 运行中不应带压对承压部件进行焊接、紧固等作业。在特殊紧急情况下,需带压进行作业时, 应经使用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在采取安全可靠措施后方可由专业人员操作。56 正常运行时锅炉水汽质量应满足GB/T 12145的要求,出现水汽质量劣化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进行 处理。57 锅炉吹灰5. 7.1应定期检查吹灰器管路,按规程定期吹灰。5. 7.2低负荷运行时不宜吹灰,锅炉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吹灰。5. 7. 3吹灰时不得打开检查孔观察燃烧情况。5.8锅炉排污5.ai 锅炉应根据锅水水质确定排污方式和排污量。排污时应加强对锅筒水位的监视和调整,保持锅 筒水位稳定。5.a2 排污应缓慢进行,应严格遵守有关排污安

13、全规定。712承担锅炉改造、重大维修单位应取得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质。使用单位应对其资质进行审查。713锅炉重大维修、改造单位开工前应告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向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714锅炉现场检验、检修工作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1.2 检验、检修前,使用单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并经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确认:a)锅炉的风、烟、水、汽、电和垃圾供给系统已与其它系统可靠隔断,所有转动机械已有防止转动 的措施,并挂上警告牌:b)根据需要搭设的脚手架牢固、可靠,且有防止高空坠落的措施:c)安全照明和工作电源已准备就绪:d)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锅筒、炉膛及烟道等部位已进行充分的

14、通风、换气及冷却,并经气体检测 合格;e)炉膛内灰渣已清扫干净。1.3 检验、检修人员安全1 .3.1进入锅筒、炉膛、烟风道、空气预热器等部件内部时,应穿戴专用工作服和相关防护工具,且外 面应有一名专职监护人员,随时与进入内部作业人员保持联络,确保人员安全。7 . 3.2 所有人员应进行登记,工作结束时应认真清点人员与工具,确认无人员和工具遗留在设备内部 后方可关闭设备人孔门,并加贴封条。1.4 检验、检修人员应按照规定对锅炉主要受热而管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受热而管因高温腐蚀和低温腐 蚀引起的减薄情况。1.5 检验、检修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危及运行安全的缺陷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维修或更换的施工应

15、 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1.6 检修时应对更换的主要材料及备品备件进行检验,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后方可使用。1.7 检修单位应按检修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检修,并做好记录。1.8 锅炉沉积物清洗781检验过程应对锅炉受热而沉积物进行取样测量。沉积物达到DL/T 794规定的高一级参数锅炉垢量时,应对锅炉本体进行化学清洗。782化学清洗前,清洗单位应向检验机构申请清洗过程监督检验。化学清洗过程应严格遵守清洗安全防护要求。7. 9锅炉水压试验过程安全措施应符合GB 26164. 1和相关规定的要求。8锅炉房安全7.1 锅炉房应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工作地点还应配有应急照明。

16、7.2 锅炉房内的通道应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清洁,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得堆放杂物或容 易使人绊跌的物件。7.3 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应铺设牢固且有防滑措施。地面有油水、泥污时 应及时清除。8. 4工作场所的井、孔、坑、洞或沟道,应覆有与地而平齐的坚固的盖板。如因工作需将盖板取下时,应 设置坚固的临时护栏,并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8.1 锅炉房内作业时应遵守安全作业和劳动保护规定,做好安全、卫生防疫工作。8.2 锅炉房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应有防止邻炉发生意外导致伤害事故的措施。8.3 锅炉房、化验室应按规定配置合格有效期内的消防器材和安全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保持完好。DB44/T 161320158.4 辅助燃料储存和供应设施应配有防爆、防雷、防静电以及消防设施。9安全事故处理9.1 使用单位应制定锅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系统设备应定期检查并保持完 好。9.2 发生安全事故时,使用单位应迅速按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9.3 安全事故发生后使用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9.4 查明并消除安全事故原因,具备运行条件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锅炉方可投入运行。9.5 事故处理完毕后使用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