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2-234151.(2017课标全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 )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a. 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发展理念的创新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确;新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实践的前进性而不是曲折性,不
2、符合题意;新发展理念对既往发展理念是“扬弃”而非彻底否定,错误。故选c项。 答案解析关闭c-3-234152.(2017天津)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知识,旨在考查获取
3、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服饰佩戴,推断出陶人的身份,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选a项。人们不能随意地创造理想的事物,且材料强调的是认识事物而非改造世界,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们对同一事物存在不同认识以及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c、d两项与材料不符。答案为a项。 答案解析关闭a-4-234153.(2016课标全国)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
4、的发现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 b.c. 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老马的行为只是本能的行为,不是实践活动,故不选。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故舍去。管仲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人能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迷路问题,故选。 答案解析关闭c-5-234154.(2015福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滴水穿石根系沃土敬德保民犬吠非主a.b
5、.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故和应分别放在第一、二位;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故和应分别放在第三、四位。据此可知,应选a项。 答案解析关闭a-6-234155.(2014课标全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
6、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c. 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实践的知识,旨在考查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出通过实践可以把美食这种物质的东西转化成文化意蕴这种观念的东西,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故正确,选c项。物质和意识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有明显的界限和本质区别,并不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故错误,排除。 答案解析关闭c-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物质决定意识1.是什么意识的本质(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7、。它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是什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表述: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怎么办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疑点微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试判断)点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8、,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试判断)点拨:(1)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2)能够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正确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意识。-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意识来源于人脑。(试判断)点拨: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但来源于客观存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2016课标
9、全国)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b.c.d. 答案 答案关闭c-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 -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
10、拨疑点微拨1.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指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具体形态的变化。(试判断)点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指意识能够指导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创造出新的物质具体形态。不能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实践是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必经途径。2.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试判断)点拨: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具有两重性,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2015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
11、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
12、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 -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路分析 -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是
13、什么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1)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怎么办。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求我
14、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疑点微拨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试判断)点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从经验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其实质是唯心主义。-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2015福建)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1)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
15、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图1 图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b. c.d. 答案 答案关闭d-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 -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广深视角广深视角1.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即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2)意识的形成不仅要有人脑,还要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产生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不管什么样的意识(对现象的反映、对本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4)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因而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正确把握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三者的区别与联系-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正确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34-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自驾旅游包车代驾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棚改项目回迁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桉树种植基地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指导文件2篇
- 万科旅游房产买卖合同(2024年专用)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配音演员独家聘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合同规范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创业公司股权激励及期权授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团队旅游数据共享合同
- 2025年度写字楼退租合同(含办公家具设备退还明细)4篇
- 企业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
- 9.1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8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