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移动通信网络的演变与发展_第1页
第1章移动通信网络的演变与发展_第2页
第1章移动通信网络的演变与发展_第3页
第1章移动通信网络的演变与发展_第4页
第1章移动通信网络的演变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变与发展11 移动通信基本概念11 1移动通信及其特点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进行的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能随时随地,迅速可靠地与通信的另一方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交流”,不仅包括双方的通话,还包括数据、传真、图象等通信业务。 正是因为移动通信能让人们随时随地,迅速可靠地与通信的另一方进行信息交流,为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供了可能,因而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进展。到20世纪80年代,移动通信已成

2、为现代通信网中一种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手段之一。移动通信与其它通信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电波传播条件恶劣在陆地上,移动体(如汽车)往来与建筑群或障碍物之中,起接收信号是由直射波和各反射波多径叠加而成。由于多径传播造成的瑞利衰落,电平幅度起伏深度达30dB以上。 2具有多普勒效应 由于移动台在运动中,所以产生多普勒频移效应,频移值fd与移动台运动速度v、工作频率f(或波长)及电波到达角有关,即(1.1)多普勒频移导致附加调频噪声。 3干扰严重由于移动通信网是多电台、多波道通信系统,因而,通信设备除城市噪声(主要是车辆噪声)干扰外,电台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较为突出。所以,抗干扰

3、措施在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中显得很为重要。 4接收设备动态范围大 由于移动台的位置不断变化,接收机和(基站)发射机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导致接收机接收信号电平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接收设备具有很大的动态范围。 5需要采用位置登记、过境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技术 由于移动台不停运动的特点,为了实现可靠而有效的通信,必须采用位置登记和频道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技术。 6综合了各种技术 移动通信综合了交换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输技术。7对设备要求苛刻移动用户常在野外,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对其设备(尤其对专网设备)要求相对苛刻。 移动通信系统按用途、频段、制式、入网方式等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和区域分,可

4、分为陆地、海上、航空移动通信系统;按经营方式或用户性质分,可分为公众网(简称公网)、专用网(简称专网);按基站配置分,可分为单区制、多区制、蜂窝制;按与地面固定网连接方式分,可分为人工、半自动、全自动;按信号性质分,可分为模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按多址方式分,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等;按用户的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的方法可分为三种工作方式:单工制(simplex)、半双工制(half duplex)、双工制(deplex)。112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移动通信按照用户的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的方法分有三种工作方式:单工制(simpl

5、ex)、半双工制(half duplex)、双工制(deplex)。 单工制分单频(同频)单工、双频(异频)单工。同频单工 同频是指通信的双方,使用相同工作频率(f1);单工是指通信的双方的操作采用“按讲”(push to talk,PTT)方式。平时,双方的接收机均处于守听状态。如果A方需要发话,可按下PTT开关,发射机工作,并使A方接收机关闭。这时由于B方接收机处于守听状态,即可实现由A至B的通话;同理,也可实现B至A的通话。在该方式中,电台的收发信机是交替工作的。故收发信机不需要使用天线共用器,而使用同一副天线。这种工作方式移动台之间可直接通话,不需几辗转接。其优点为:设备简单;移动台之

6、间可直接通话,不需基站转接;不按键时发射机不工作,因此功耗小。缺点:只适用于组建简单和甚小容量的通信网;当有两个以上移动台同时发射就会出现同频干扰;当附近有邻近频率的电台发射时,容易造成强干扰。为了避免干扰,要求相邻频率的间隔大于4MHz,频谱利用率低;按键发话,松键受话,适用者不习惯。异频单工是指通信的双方使用两个不同频率f1和f2,而操作仍采用“按讲”(push to talk,PTT)方式。由于收发使用不同的频率,同一部电台的收发信机可以交替工作,也可以收常开,只控制发,即按下PTT发射。其优缺点与同频单工基本相同。在无中心台转发的情况下,电台需配对使用,否则通信双方无法通话。故这种方式

7、主要用于有中心台转发(单工转发或双工转发)的情况。所谓单工转发,中心转信台使用一组频率(如收用f1,发用f2),一旦接收有载波信号即转去发送。所谓双工转发中心转信台使用二组频率(一组收用f1,发用f2;另一组收用f3,发用f4),任一路一旦接收有载波信号即转去发送。由于使用收发频率有一定保护间隔的异频工作,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从而可用于组建有几个频道同时工作的通信网。半双工制是指中心转信台使用一组频率,而移动台采用单工制。半双工制的优点是:移动台设备简单,价格低,耗电少;收发采用不同频率,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移动台受邻近电台干扰小。其缺点是移动台仍需按键发话,松键受话,使用不方便。由于收发使用不同

8、的频率,同一部电台的收发信机可以交替工作,也可以收常开,只控制发,即按下PTT发射。在中心台转发的系统中,分台必须使用该方式。双工制是指通信的双方,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即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听到对方的话音,无需按PTT开关,类同平时打市话,使用自然,操作方便。双工可分频分双工(也称异频双工)和时分双工(也称同频双工)。异频双工制的优点:收发频率分开可大大减小干扰;用户使用方便。缺点是: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总是处于发射状态,因此功耗大;移动台之间通话需占用两个频道;设备较复杂,价格较贵。在无中心台转发的情况下,异频双工电台需配对使用,否则通信双方无法通话。同频双工采用时隙双工技术,目前在无线

9、通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采用,如PHS(PAS,即“小灵通”)及无绳电话系统等等。同频双工最大的优点是频率利用率高,无需申请配对频点。11 3移动通信体制 移动通信系统按其经营方式或用户性质可分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和公共移动通信系统。按服务区域覆盖特点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容量的大区制,另一类是大容量的小区制。1.1.3.1大区制移动通信网 大区制就是在一个服务区域(如一个城市)内只有一个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并由它负责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如图1.l所示。 通常为了扩大服务区域的范围,基站天线架设得都很高,发射机输出功率也较大(一般在200W左右),其覆盖半径大约为305

10、0km。 但是因为电池容量有限,通常移动台发射机的输出功率较小,故移动台距基站较远时,移动台可以收到基站发来的信号(即下行信号),但基站却收不到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即上行信号)。为了解决两个方向通信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在适当地点设立若干个分集接收站,如图1.l虚线所示,以保证在服务区内的双向通信质量。 在大区制中,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在服务区内的所有频道(一个频道包含收、发一对频率)的频率都不能重复。譬如,移动台 MSl使用了频率fl和f2。那么,另一个移动台 MS2 就不能再使用这对频率了,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相互串扰。因而这种体制的频率利用率及通信的容量都受到了限制,满足不了用户数量急剧增长的需

11、要。图1.l大区制移动通信示意图大区制的优点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主要用于专用移动通信网,或用于用户较少的地域,如农村城镇,为节约初期工程投资,可按大区制设计考虑。但是,从远期规划来说,为了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要,提高频率的利用率,就需采用小区制的办法。专网的最大功能要求是调度,专网经历了一对一的单机对讲系统,单信道一呼百应系统及选呼系统,后来又发展到多信道多用户共享的专用调度系统。集群(Trunking)移动通信是传统的专用无线调度系统的高级发展阶段,是专用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随着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交换技术的飞速发展,专用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与公共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相象,如

12、Motorola的iDEN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其本身就是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上加上了调度功能。1.1.3.2小区制(蜂窝)移动通信网小区制就是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无线小区(Cell),每个小区分别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区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同时,又可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小区之间移动用户通信的转接,以及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的联系。譬如,可以把图1.l中的服务区域一分为七,如图1.2所示,由于形状酷似蜂窝,小区制常俗称蜂窝网(Cellular)。每个小区(半径为2km20km)设一个小功率基站(BSlBS7),发射功率一般为520W,以满足各无线小区移动通信的需要。随着用户

13、数的不断增加,无线小区还可以继续划小为微小区(microcell)和微微小区(毫区picrocell),以不断适应用户数增长的需要。每个小区的半径按需要决定,目前小的有1km3km,有的城市为500m。小区制的最大特点是实现网内的频率复用,这大大地提高了频率的利用率,有效地解决频道数量有限和用户数增大的矛盾,被视为移动通信史上的一次革命。而且由于基站功率减小,也使相互间的干扰减少了;此外,无线小区的范围还可根据实际用户数的多少灵活确定,具有组网的灵活性。公用移动电话网均采用这种体制。 但是这种体制,在移动台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小区转入另一个小区时,移动台需要更换工作频道。无线小区的范围越小,通话

14、中转换频道的次数就越多,这样对控制交换功能的要求就提高了,再加上基站数量的增加,建网的成本就提高了,所以无线小区的范围也不宜过小。目前,无线小区半径一般为5Km左右。 当基站采用全向天线时,基站覆盖区大致是一个圆。当多个无线小区彼此连接覆盖整个服务区,可以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来近似。能全面覆盖一个平面的正多边形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三种。在这三种小区结构中,正六边形小区的中心间隔和覆盖面积均最大,且重叠区域宽度和重叠区域的面积最小。这意味着对于同样大小的服务区域,采用正六边形构成小区所需的小区数最少,所需频率组数最少,各基站间的同频干扰最小。由于小区采用了正六边形小区结构,形成蜂窝状分布,

15、故小区制亦称蜂窝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对基站进行选址和分配信道组的设计过程叫做频率规划。图1.2 小区制(蜂窝)移动通信网1.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我们将重点介绍公共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公共移动通信系统,即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系统结构如图1.3所示。一个交换区由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ervice Switching Centre)、一个或若干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有时几个MSC合用一个V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Equipm

16、ent Identity Register)、鉴权中心(AuC, Authentication Centre)、操作维护中心(OM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e)、基地站(BS, Base Station,简称基站)和移动台(MS, Mobile Station)等功能实体组成。MSC对位于其服务区内的MS进行交换和控制,同时提供移动网与固定公众电信网的接口。MSC是移动网的核心。作为交换设备,MSC具有完成呼叫接续与控制的功能,这点与固定网交换中心相同。作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又具有无线资源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例如移动台位置登记与更新、越区切换等。

17、为了建立从固定网至某个移动台的呼叫路由,固定网进入移动网的那个接口MSC称为关口MSC(GMSC),由该GMSC查询有关的HLR,并建立至移动台当前所属的MSC的呼叫路由。HLR是用于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库。每个移动用户必须在某个HLR中登记注册。HLR所存储的用户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用户参数的信息,例如用户类别,所提供的服务,用户的各种号码、识别码,以及用户的保密参数等。另一类是有关用户当前位置的信息,例如移动台漫游号码、VLR地址等,用于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 HLR AuC PSTN MS BS MSC MSC VLR 图1.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VLR是存储用户位置信息的动

18、态数据库。当漫游用户进入某个MSC区域时,必须向该MSC相关的VLR登记,并被分配一个移动用户漫游号(MSRN),在VLR中建立该用户的有关信息,其中包括移动用户识别码(MSI)、移动用户漫游号(MSRN),所在位置区的标志以及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这些信息是从相应的HLR中传递过来。MSC在处理入网出网呼叫时需要查询VLR中的有关信息。一个VLR可以负责一个或若干个MSC区域。EIR是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EIR实现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AuC鉴权中心是认证移动用户的身份以及产生相应认证参数的功能实体。AuC对任何试图入网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接入网中

19、并得到服务。OMC操作维护中心是网络操作维护人员对全网进行监控和操作的功能实体。1. 15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早期的移动通信主要使用VHF和UHF频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VHF/UHF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 从VHF/UHF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来看,主要是在视距范围内,一般为几到几十公里,而且电波覆盖可控,比较适合移动通信。 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 天线长度决定于波长,移动台中使用最多的是/4的鞭状天线。例如,当频率为150MHz时,约为50cm;450MHz时约为17cm,900MHz约为8cm,便于移动,携带方便。 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工业火花干扰及天电干扰等属脉冲干扰,随着频率增高,干

20、扰幅度越小。从而使工作在VHF/UHF频段设备,可以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获得较好的信噪比。目前,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均使用800 MHz频段(CDMA),900MHz频段(AMPS、TACS、GSM),并开始使用1800MHz频段(GSM 1800),用于微蜂窝(Microcell)。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使用更高频率(2 GHz频段,即1885MHz2025MHz和2110MHz2200MHz,其中1980MHz2010MHz和2170MHz2200MHz用于移动卫星业务(MSS)。同时,引入无线局域网(WLAN,2.5GHz,5.2GHz)用于高速数据传输。1.2 多址方式1.2.1 移动通信系

21、统中的多址方式 多址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滤波问题。许多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同一频谱,然后采用不同的滤波器和处理技术,使不同用户信号互不干扰地被分别接收和解调。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了使信号仅在要求通信的两者之间传输而不影响其它用户,就必须选用适当的天线和多址方式。 空间滤波采用的是定向天线阵,以增加需要方向上的信号和减轻其它方向上的干扰。目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都利用了扇形分区来减少相邻蜂窝共用信道造成的干扰。多址方式的主要有4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其中FDMA被最早采用,而CDMA则是刚刚被用到蜂窝移动通信中。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22、FDMA、TDMA、CDMA和SDMA: (1)FDMA 应用这种多址方式的主要蜂窝系统有北美的AMPS和英国的TACS,我国这两种制式都采用过,其中TACS占绝大多数。所谓FDMA,就是在频域中一个相对窄带信道里,信号功率被集中起来传输,不同信号被分配到不同频率的信道里,发往和来自邻近信道的干扰用带通滤波器限制,这样在规定的窄带里只能通过有用信号的能量,而任何其它频率的信号被排斥在外。模拟的FM蜂窝系统都采用了FDMA。 (2)TDMA 应用这种多址方式的主要蜂窝系统有欧洲的GSM、北美的DAMPS(IS-136)和日本的PHS。所谓TDMA,就是一个信道由一连串周期性的时隙构成。不同信号的

23、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时隙里,利用定时选通来限制邻近信道的干扰,从而只让在规定时隙中有用的信号能量通过。现在使用的TDMA蜂窝系统实际上都是FDMA和TDMA的组合,如GSM数字蜂窝系统就是先使用了200kHz的频分信道,再把它分成8个时隙(全速)或16个信道(半速)进行TDMA传输。 (3)CDMA 当前应用这种多址方式的主要蜂窝系统有北美的QCDMA和欧洲爱立信的BCDMA。所谓CDMA,就是每一个信号被分配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扩频,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伪随机序列里。在接收机里,信号用相关器加以分离,这种相关器只接收选定的二进制序列并压缩其频谱,凡不符合该用户二进制序列的信号就不被

24、压缩带宽。结果只有有用信号的信息才被识别和提取出来。 (4)SDMA 空分多址主要通过空间的隔离或天线技术来获取地址的复用。如目前BS最常见的采用定向天线组成不同的扇区,卫星天线采用点波束实现相同频率信号的复用。在目前智能天线技术商未大量商用之前,SDMA主要和其他三种多址方式配合使用。智能天线技术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未来将得到大量使用。1.2.2 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多址方式的频谱效率 在FDMA蜂窝系统中,频谱效率取决于每赫兹带宽信息比特率和频率复用系数。美国模拟蜂窝系统AMPS将分配的频谱分成30kHz带宽的许多信道,并使用窄带FM调制,每30kHz一条话路。由于干扰,

25、同一频率不能在每一小区中重复使用。为提供可靠的通话质量,载干比(C/I)需要18dB或更高。根据推算和经验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C/I值需要在频率复用系数为1/7时才能达到。频率复用系数是表示相同频率被复用的数目。因此得到的结论是:每个小区中必须占用210kHz的频谱才有一条话路。通过减小小区面积增加小区数,虽然从理论上能取得任意高的话路容量,但必须增加设备费用;此外,由于小区覆盖范围减小,也增加了基站间的切换次数。切换次数的增加将导致两个坏处:一是容易掉话;二是加重了交换机的负担。 TDMA频谱效率的计算基本上和FDMA相同。由于目前被认可的频率复用准则和模拟系统相似,我们可以算出对于D

26、AMPS,每个小区必须占用70kHz的频谱才有一条话路。换句话说,它的容量是模拟AMPS的三倍。同样可以算出,GSM的系统容量约是模拟TACS的两倍。 CDMA频谱效率的算法和上面两种制式不太相同,因为上面两种制式每条话路占用的频谱宽是一定的,只要频率复用系数一定,每个小区的话路容量就确定下来。而CDMA是通过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用户的,所有用户都共用一个频率。决定CDMA系统容量的主要参数有处理增益、所需的Eb/N0值、话音激活系数、频率复用效率和扇区数目等。而且即使上述参数都确定,容量还要受具体的地理环境、背景噪声、外部干扰等条件的影响。所以,在CDMA中,每条话路所需占用的频谱宽度是不确定

27、的。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QCDMA的容量可达到AMPS的8至10倍,即每个小区中只占用20kHz的频谱就有一条话路。 目前的CDMA蜂窝系统实际上也都是FDMA和CDMA的组合。因为处在同一载频的CDMA用户共用同一频率,所以它的频率复用系数可以被看作是1,但由于受邻近小区中用户的干扰的影响,CDMA实际的频率复用系数应为2/3。CDMA系统的高容量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它的频率复用系数远远超过其它制式的蜂窝系统,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它使用了话音激活技术。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2030年代:警车无线电调度电话(AM调幅),使用2MHz频率。20

28、世纪4050年代:人工接续的移动电话(FM调频),单工工作方式,使用频段为150MHz及450MHz。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概念。20世纪60年代:自动拨号移动电话,全双工工作方式,使用频段为150MHz及450MHz。1964年美国开始研究先进移动电话系统(IMTS)。20世纪7080年代:AMPS、TACS分别在美国、英国投入使用。使用频段为800/900MHz(早期曾使用450MHz),全自动拨号,全双工工作,具有越区频道转换,自动漫游通信功能。频谱利用率,系统容量及话音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人们把它称为第一代移动通

29、信系统。其主要技术是模拟调频、频分多址,主要业务是电话。代表这一系统的有美国的AMPS(1979年首先在美国芝加哥开通),英国TACS(属AMPS系统的改进型,两个系统的主要差别见表1-1,1983年投入商用),北欧的NMT-900(1981年投入商用)等。模拟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不能与ISDN兼容、保密性差及移动终端进一步小型化、低功耗、低价格的难度大。20世纪90年代:典型有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窄带CDMA(IS-95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卫星移动通信,称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系统构成上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无多大差别。不同的是 ,它在几个主要方面如:多

30、址方式调制技术话音编码信道编码分集接收技术等采用了数字技术。目前国际上已进入商用和准备进入商用的数字蜂窝系统有欧洲的GSM、美国的DAMPS(原IS-54,目前用IS-136,)及日本的JDC。21世纪初: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标准化,并逐步走向市场。主要有基于窄带IS-95 CDMA技术的宽带CDMA技术的cdma2000、基于日本无线工业广播协会(ARIB)支持的纯W-CDMA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UTRA两个独立建议的W-CDMA、由我国提出的时分同步CDMA(TD-SCDMA)等第三代(3G)系统(IMT-2000)陆续开始投入使用。其中第三代(3G)系统使用频段为188

31、5-2025MHz,2110-2200MHz,全球统一标准。表1-1 AMPS制式与TACS制式的主要差别项目AMPSTACS工作频段(MHz)MSBS BSMS825845870890890915935960频道间隔(kHz)3025话音频道调制峰值频偏(kHz)±12±9.5控制信号传输速率(kbit/s)108控制频道调制峰值频偏(kHz)±8±6.4在使用的150MHz、450MHz、900MHz三个频段的具体收发频率间隔分别为:15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5.7MHz,45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10MHz,90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45M

32、Hz。分析上述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半个世纪内,移动通信的发展是慢的,应用范围也不大。近30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在技术进步和业务增长方面都是十分惊人的,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限制被突破。在半导体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程控交换及微机处理与控制技术未得到发展与广泛应用之前不可能有现代蜂窝移动电话的出现与商用。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的流动性和工作场所的流通性,人们需要在移动过程中获得信息交换;另一方面是使更多的人具有承受移动费用的能力。另外,频率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有效利用也是促进移动通信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表1-2列出了

33、全球目前已投入运营或已制定标准的低功率系统的主要参数。表1-3列出了全球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数字蜂窝系统的主要参数。 表1-2低功率系统的主要参数系统名称DECTPHSCT-2CT-3(DCT-900)PACS应用时间/年19931993198919901994多址方式TDMA/FDMATDMA/FDMAFDMATDMA/FDMATDM/TDMA/FDMA工作频率 (MHz)1800-19001895-1907864-868862-8701850-1910上行1930-1990下行或1920-1930双工方式TDDTDDTDDTDDFDD或TDD射频信道间隔(kHz)172830010010003

34、00/300调制方式GFSK/4QPSKGFSKGFSK/4DQPSK手机发射功率(最大值/平均值)250mW/10mW80mW/10mW10mW/5mW80mW/5mW100mW/25mW语音编码(kbit/s)ADPCM32ADPCM32ADPCM32ADPCM32ADPCM32每个射频载波的话音信道数124188 表1-3 数字蜂窝系统的主要参数系统名称GSMDCS-1800IS-54IS-95PDC(JDC)应用时间/年19901993199019931991多址方式TDMA/FDMATDMA/FDMATDMA/FDMACDMA/FDMATDMA/FDMA工作频带(上行) (MHz)

35、(下行)935-960890-9151710-17851805-1880869-894824-849869-894824-849810-8301429-1453940-9601477-1501双工方式FDDFDDFDDFDDFDD射频信道间隔(kHz)20020030125025调制方式GMSKGMSK/4DQPSKQPSK/4DQPSK手机发射功率(最大值/平均值)1W/125mW1W/125mW600mW/200mW600mW语音编码(kbit/s)RPE-LTP13RPE-LTP13VSELP7.95QCELP8VSELP11.2每个射频载波的话音信道数8(16)8(16)3(6)软容量

36、3(6)信道速率(kbit/s)270.833270.83348.61.2288Mc/s4214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状况我国移动通信是从军事移动通信即战术通信起步的。民用移动通信发展较晚,大致分为早期、74系列、80系列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中主要用于公安、邮电、交通、渔业等少数部门作专网用,1974年才开放了四个民用波段,制定了通用技术条件,开始研制频道间隔为50kHz和100kHz的74系列产品。1980年制定了频道间隔为25kHz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环境要求等部颁标准,开展了80系列设备的研制。我国公众移动通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在广州、上海率先采用

37、900 MHz TACS标准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开通了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它一经面世,就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并迅速发展到全国各省。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翻番,发展速度之快,世人瞩目。至1996年已基本建成一个覆盖全国(除台湾省以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大部分地市县和部分重要县镇的全国移动通信网。该网采用的设备主要由摩托罗拉系统(称A网)和爱立信系统(称B网)组成。1995年元月1日实现了A网和B网两系统内的分别联网自动漫游。1996年元月1日实现了A网、B网两系统的互联自动漫游,从而真正实现了“一机在手、信步神州”。随着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普及,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于2000年起开始封网

38、,并逐步退出中国电信发展的历史舞台。将频段让给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94年4月中国联通的成立,打破了邮电“一统天下”的局面。联通决定采用技术先进、设备成熟、具有国际自动漫游功能的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组建全国第二个公众移动通信网。1994年9月中国电信也采用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组建中国电信全国公众数字移动通信网。从1994年9月至1995年底短短一年多, 中国电信就有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业务,并采用中国七号信令完成联网自动漫游。2000年4月20日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

39、中国移动”),主营移动业务。在发展GSM的同时,我国积极跟踪CDMA技术的发展。美国TIA的IS-95的双模式CDMA标准以Qualcomm的方案为基础,系统带宽为1.25MHz。信息产业部确定由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经营IS-95 CDMA数字蜂窝系统。2002年初,中国联通CDMA网已正式对外放号,二期工程完成后,CDMA网的系统容量从原有的1500万户增加到3500万户,将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目前,中国国内最主要的移动运营商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未来潜在的第三代移动运营商可能还包括固定公司和若干家新增的运营商。1.5 移动通信信道结构信道是通信网络传递信息的通道。作为移动通信网,为了

40、传递话音和其它控制信号,需要使用很多信道,包括无线信道和移动通信网与市话网之间的有线信道。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信道通常有两种类型:业务信道(TC)和控制信道(CC)。一、 业务信道(TC) 在目前以通话为主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业务信道就是话音信道(VC),主要用于传递话音信号,它的占用和空闲是受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控制和管理的。在MSC中保存有一张所有信道和它们状态的表格.状态包括:空、忙、阻塞等。当一条话音信道空闲时,基站话音信道单元发射机关闭;而当一条话音信道被占用时,发射机打开; 当一条话音信道空闲时,但存在干扰电平并超过一定的值,该话音信道不可使用,应暂时阻塞。这些动作全根据

41、MSC或BSC命令完成.通常每个无线小区分有几十个话音信道。在话音信道中,平时除传递话音外,还传递一些其他信息,如检测音(SAT)、数据、信号音(ST)。1、 检测音(SAT) 在模拟蜂窝系统中, 检测音(SAT)是指在话音传输期间连续发送的带外单音。MSC通过对SAT的检测,可以了解业务信道的传输质量。当业务信道单元发射机启动后,就会不断在带外(话音频带为3003400Hz)发出检测音(5970Hz、或6000Hz、6030Hz).SAT由BS的业务信道单元发出,经移动台MS环回。2、 数据 在一定情况下,在业务信道上还可传递数据。例如,在越区切换时,通话将暂时中断(模拟蜂窝系统中一般要求限

42、定在800ms之内),可利用这段时间在业务信道中,以数据形式传递必要的指令或交换数据。3、 信号音(ST)信号音为线路信号。它是由移动台发出的单向信号。例如,在寻呼MS过程中,如果BS收到MS发来的ST,就表示振铃成功。在切换过程中,原BS收到MS发来的ST信号,则表示MS对切换认可,它是带内信号。一般在0300Hz之间。二、 控制信道(CC)一般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用于寻呼,上行信道用于接入,信道中只用来传递数据。在每一个无线小区内,通常只有一条控制信道。所以一个中心激励的基站,配备一套控制信道单元;而一个顶点激励的基站(通常是覆盖三个扇区小区)应配备三套控制信道单元。1、 寻呼 当移动用户被

43、呼时,就在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发起呼叫移动台信号,所以将该信道称为寻呼信道(PC)。2、 接入当移动用户主呼时, 就在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发起主呼信号,所以将该信道称为接入信道(AC)。在控制信道中,不仅传递寻呼和接入信号,还传递大量其它数据,如系统的常用报文、指定通话信道、重试(重新试呼)等信号。1.6 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的频率配置我国无线电委员会分配给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如表1-4所示。表1-4 我国无线电委员会分配给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系统或使用部门上行频率(MHz)下行频率(MHz)中国联通CDMA825835870880中国移动GSM室内分布系统885890930935中国移动GSM

44、900890909935954中国联通GSM900909915954960中国移动GSM18001710172018051815中国联通GSM18001745175518401850从表1-4可以看出,原来分配给中国移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ETACS(上行880890 MHz,下行925935 MHz)和TACS(上行890905 MHz,下行935950 MHz)频段由于模拟网的退网,已用于中国移动GSM900和GSM室内分布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00-900 MHz频段)收发频差为45 MHz。对于450 MHz 专网, 收发频差为10 MHz。 对于150 MHz 专网, 收发频差为

45、5.7 MHz 。以联通GSM为例, 6 MHz带宽, 收发频差为45 MHz,信道间隔200kHz, 即200kHz一个频点,共30个频点。除去工作频点首尾各一个保护频点,共28个频点。对于模拟蜂窝系统,不同设备的信道间隔不同。北美为30kHz如AMPS系统的信道间隔为30kHz;西德为20kHz;日本、英国、北欧和中国都是25kHz, 如TACS系统的信道间隔为25kHz。对于不同的数字蜂窝系统,信道间隔不同。如GSM信道间隔200kHz,每个信道8个时隙;D-AMPS信道间隔30kHz, 每个信道3个时隙。1.7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分析 在移动通信的无线网设计中,解决无线覆盖区和无线电

46、干扰是两大难题。对于微蜂窝结构的无线网来说,解决无线电干扰可能比解决覆盖区设计更困难。在移动通信网内,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同频道干扰、邻频道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和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等。1.7.1 同频道干扰所有落在收信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干扰信号(非有用信号)称为同频道干扰。由于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以相同的频率及方式进入接收机中频通带而无法避免或滤除。在设台组网中,防止同频道干扰的基本措施是通过基站站址布局(即保持同频复用距离)、合理的覆盖区设计及频道配置,使满足同频道干扰保护比指标。1 同频道干扰保护比指标接收机输出端有用信号达到规定质量的情况下,在接收机输入端测得有用射频信号

47、与同频无用射频信号之比的最小值,称为同频道干扰保护比。对于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其同频道干扰保护比指标规定如下:(1) 静态同频道干扰保护比对于模拟通信系统,3级话音质量其下限信噪比为14dB,按照有关体制规定S/N20 dB,如果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之比为8 dB,则出现干扰时,S/N由20dB下降到14dB。所以,为了维持3级话音质量下限,静态同频道干扰保护比要求8 dB。对于4级话音质量其下限信噪比约为25dB,按照有关体制规定S/N29 dB,因此,为了维持4级话音质量下限,静态同频道干扰保护比要求12 dB。GSM系统要求静态同频道干扰保护比要求9 dB。(2) 同频道干扰概率 同频道干

48、扰概率规定为10%。(3) 考虑衰落影响、干扰概率及静态射频保护比后的同频道干扰保护比 当有快衰落和慢衰落时,通常的做法是在静态同频道干扰保护比(P)上加上同频道干扰余量(ZP),即:P+ZP(dB)。表1-5列出干扰概率为10%时的P+ZP值。 表1-5 干扰概率为10%时的P+ZP值话音等级P(dB)ZP(dB)P+ZP(dB)L=6dBL=12dBL=6dBL=12dB三级话音质量8145228225308四级话音质量121452282653482 同频道复用保护距离系数在蜂窝网中,使两个同频小区保持必要的距离是保证同频道干扰保护比达到指标要求的主要办法。在全向基站区,同频道复用保护系数

49、由图1.4定义。为满足表1-5的同频道干扰保护比指标所需要的系数可由式(1.2)计算,其结果列于表1-6。 P+ZP = 40 log (1.2) 式中:D/r为同频道防护比。表1-6 同频道复用保护距离系数D/rP+ZP(dB)225308265348D/r47735689 图1.4 同频道复用保护距离系数1.7.2邻频道干扰工作在k频道的接收机受到工作于k±1频道的信号的干扰,即邻道(k±1频道)信号功率落入k频道的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邻频道干扰。解决邻频道干扰的措施包括:(1) 降低发射机落入相邻频道的干扰功率,即减小发射机带外辐射;(2) 提高接收机的邻频道选

50、择性;(3) 在网络设计中,避免相邻频道在同一小区或相邻小区内使用,增加同频道防护比。1.7.3互调干扰在专用网和小容量网中,互调干扰可能成为设台组网较关心的问题。产生互调干扰的基本条件是:(1) 几个干扰信号(A、B、C、)与受干扰信号的频率(S)之间满足2A­B =S或A+B ­C =S条件;(2) 干扰信号的幅度足够大;(3) 干扰(信号)站和受干扰的接收机都同时工作。互调干扰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两类。1. 发射机互调干扰一部发射机发射的信号进入了另一部发射机,并在其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与输出信号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组合干扰频率,对接收信号频率与这些

51、组合频率相同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称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减少发射机互调干扰的措施有:(1) 加大发射机天线之间的距离;(2) 采用单向隔离器件和采用高Q谐振腔;(3) 提高发射机的互调转换率耗。 2接收机互调干扰当多个强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前端电路时,在其非线性作用下,干扰信号互相混频后产生可落入接收机中频频带内的互调产物而造成的干扰称为接收机互调干扰。减少接收机互调干扰的措施有:(1) 提高接收机前端电路的线性度;(2) 在接收机前端插入滤波器,提高其选择性;(3) 选用无三阶互调的频道组工作。3 在设台组网中对抗互调干扰的措施 (1)蜂窝移动通信网 由于需要频道多和采用空腔谐振式合成器,只有采用

52、互调最小的等间隔频道配置方式,并依靠设备优良的互调抑制指标来解决互调干扰。(2)专用的小容量移动通信网 主要采用不等间隔排列的无三阶互调的频道配置方法来避免发生互调干扰。表1-7列出无三阶互调的频道序号。由表1-7可见,当需要的频道数较多时,频道利用率很低,故不适用于蜂窝网。表1-7 无三阶互调干扰的信道组需用信道数最小占用信道数无三阶互调信道组的信道序号信道利用率341,2,475%471,2,5,71,3,6,757%5121,2,5,10,121,3,8,11,1241%6181,2,5,11,16,181,2,5,11,13,181,2,9,12,14,181,2,9,13,15,18

53、33%7261,2,8,12,21,24,261,3,4,11,17,22,261,2,5,11,19,24,261,3,8,14,22,23,261,2,12,17,20,24,261,4,5,13,19,24,261,5,10,16,23,24,2627%8351,2,5,10,16,23,33,35.23%9461,2,5,14,25,31,34,41,46.20%10561,2,7,11,24,27,35,42,54,56.18%1.7.4阻塞干扰 当外界存在一个离接收机工作频率较远但能进入接收机作用于其前端电路的强干扰信号时,由于接收机前端电路的非线性而造成对有用信号增益降低或噪声增

54、高,使接收机灵敏度下降的现象称为阻塞干扰。这种干扰与干扰信号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干扰越严重,当于干扰电压幅度非常强时,可导致接收机收不到有用信号而使通信中断。1.7.5近端对远端的干扰 当基站同时接收从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距离d2)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要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A(距离,)的到达功率,若二者频率相近,则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就会造成对接收距离站远的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的干扰或仰制,甚至将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淹没。这种现象称为近端对远端干扰。 解决措施:一是使两个移动台所用频道拉开必要间隔;二是移动台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PC),使所有工作的移动台到达基站功率基本一致。由于频率资源紧张,几乎所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对基站和移动终端采用APC工作方式。 1.8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规划1.8.1 等频距分配法 在小区制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同信道干扰问题已在分群时考虑,保证有足够的防护比,而邻道干扰的问题则在信道分配时应加以考虑。等频距分配法按频率等间隔分配信道,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邻道干扰。若需要M个信道,将其分为N个信道组,则每个信道组中有M/N个信道,而N个信道组的信道序列可以由以下确定: K+jN, K=1,2,3,N;J=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