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中心简介1_第1页
育成中心简介1_第2页
育成中心简介1_第3页
育成中心简介1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育成中心定义Business incubators1. 育成中心是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创业与成长的触媒,育成中心提供利用空间、融资、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咨询,以及共同的支援服务等,以协助业者渡过创业期可能面对的各种难题。 育成中心最终极之目标在于培育成功的企业,使其脱离育成中心的呵护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营运。这些毕业的企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对振兴地方与全国经济景气,以及实现独创性技术的商业化有其指标性的意义。(美国企业育成协会 1,1993 )2. 育成中心( Business incubators ),也被翻译成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初创型小企业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支持性综合服务, 使其

2、成长为成熟企业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育成中心以协助企业成长,降低创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将创造出成功的企业, 实现财务资助和独立经营为最主要的目的。 (维基百科)3.育成中心( Incubation Centers )是以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及协助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场所, 藉由提供进驻空间、 仪器设备及研发技术、协寻资金、商务服务、管理咨询等有效地结合多项资源,降低创业及研发初期的成本与风险,创造优良的培育环境,提高事业成功的机会。 (台湾大学育成中心)4. 育成中心是一个创新设施,藉由负担得起的出租空间、共享设备、商业服务与咨询以及专门技术与管理的援助, 营造可引导创业与早期成长的整

3、体培育环境,降低技术商品化的风险,减少企业初期创业的压力。 (袁建中, 1996)5. 创业育成中心提供空间,软硬件设施,支援服务系统及专业人员,达成协助中小科技新创事业及科技创业人员孕育技术及发展营运, 促进技术开发运用及产业升级目标。(工业技术研究院, 1996)目的:? 催生更多健全且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并协助经营有成的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生产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与大企业共同发展经济。?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都能带来积极的影响,如: 创造就业岗位和财富、培养一个社会的创业氛围、 科技成果转化、 带动当地经济、建立或高速增长当地产业集群、商业创造与规划、 鼓励妇女和少数民族创业、 为由大公司部

4、门成为独立分公司及一个公司分开成为两个或几个独立的公司提供机会、振兴当地社区。功能:? 减轻创业及创新研发过程的投资费用与风险, 增进初创业者及创新研发者的成功率。? 协助产业孕育计划、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 引导研发成果商品化。? 提供产学研合作场所。? 提供测试服务、加速产品开发。? 辅导企业有关人才培训、资金筹措、信息提供及营运管理之咨询服务。1 美国企业育成协会(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ion Association; NBIA )成立于 1985 年,由 SBA 美国联邦中小企业厅(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补助其营运费

5、用并提供信息支援。 NBIA 是采取会员制的营运的方式,其成员包括美国及其他地区的育成中心、创投公司、经营顾问、政府官员、以及学界人士等。整体服务项目:? 空间与设备1. 提供进驻空间及办公设备。2. 提供共享实验设备、机械仪器与公共设施。? 商务支援1. 提供营运咨询服务。2. 规划专业训练及实务专题。3. 协助宣传展览与推广。4. 提供投融资信息或引介创业投资公司。? 行政支援1. 提供共通性秘书行政。2. 协助新创公司之设立登记、商业登记或工厂登记。3. 指导撰写营运计划书。4. 协助申请各界相关辅导资源。5. 协助建构各项对内或对外合约。6. 软、硬件管理与维护。7. 门禁安全之管理。

6、? 技术及人才支援1. 高级专业人力之投入。2. 提供技术移转服务。3. 促进科技研发单位合作及结盟。4. 支援技术人力。? 信息支援1. 引介各项专业顾问。2. 搜集政府相关辅导体系与政策之信息及办法。3. 协助搜集产业、市场信息或技术信息。4. 提供专业团体如同业公会、专业学会、协会及地方性工业策进会等组织之合作网脉。5. 促成企业经营发展之策略联盟,以及育成企业间市场、营销、通路、融资、集资等合作机会。6. 建立与地区性产业环境之互动关系。二、育成中心的类型1. 育成中心的类型, NBIA 将其划分为五类:1) 公立或非营利性 ( non-profit )创业育成中心: 由政府与非营利组

7、织所支持, 其目的在于追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创造税收以及营造出人力架构均衡的社福国度。2)学术性 ( academic-related)创业育成中心:由大学或学院提供本身设施,希望经由研究机会增加教授、毕业生以及研究团队商业化的契机。3) 混合性( hybrid )创业育成中心:由政府、非营利性组织以及私人共同组成,通常由政府提供经费补助与资源,私人则着重在专业知识的建构与资金取得的协调上。4) 私营性( private )创业育成中心:此类型通常由投资公司以及不动产经营者所组成,主要利益来自于房屋租金、 技术应用、 技术移转、 以及经由产业与商业的发展所创造的不动产利益。5) 其他类型

8、创业育成中心: 由非传统性的资源所支持,例如艺术组织、印地安部落、教会等。2. 国内学者的分类: (适用于我们)1) 由政府主导设立育成中心: 有关土地之取得、 育成中心的建物设备等设立相关事项均由政府出资,例如:南科育成中心。2) 由各公私立大学主导育成中心之设立:利用大学现有之技术与软硬件设备设立育成中心,辅导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台大等学校。3) 由民间出资设置育成中心: 由民间主导育成中心之设立, 并以企业型态经营, 例如明水创业育成中心。4) 由财团法人设置育成中心: 利用财团法人现有之设备、 技术资源提供设立育成中心, 例如工研院创业育成中心、金属工业中心创新育成中心。3. 按照功能分

9、类:1) 提供实体的空间设备,如房舍、仪器设备等2) 一般商业行政服务,如行政管理、电话、影印等事项3) 专业咨询服务,如法律、会计、市场信息、专业技术等4) 管理营运的协助:撰写商业企划、教育训练等。4. 按照服务分类:1)综合性育成中心综合性的育成中心服务的种类包括有实体设备功能、管理支持功能、 技术支持功能、 财务获得功能、法律协助功能、关系网路协助功能共六大类。2) 专业性育成中心专业育成中心针对 特定产业领域的企业 提供专业孵化服务, 包括专业技术人才、 专家技术咨询、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等, 还拥有专业技术平台的支持, 能够为特定领域的项目孵化提供研发、测试、中试等专业化的实验平台,是

10、育成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组织形式。专业育成中心内聚集的是一批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通过信息的交流,逐渐形成一个创新群落,在创新中发挥集群优势。3) 特定创业对象的育成中心不同方面的创业者,在创业时所需要提供的服务有所差异,所以出现了针对特定创业者服务的育成中心建设, 大学科技园 就是典型的针对大学创业者的育成中心。大学科技园强调大学与企业、 社会的对接, 强调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大学与工业间的技术转移和产品的商业化,可以减少大学科研工作的盲目性,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率,对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已经日益显现,并受到世界各国政

11、府的重视。此外,面对生产型企业创业者和小众市场的创业者也有着相应的育成中心。国内育成中心现况目前国内所设立育成中心型态包括学校型、政府型、财团法人型及民间型。自民国86年起,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运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公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为照顾广大中小企业而促成国内创新育成中心机制,截至 2011 年 8 月止,全国共有131所育成机构,其中获经济部中小企业处( 以下简称中企处) 补助已达99 所育成中心,中企处并辅导设立4 所直营育成中心包含,南港软件育成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南科创新育成中心以及高雄软件创新育成中心,其中已累计培育5,113 家育成企业, 其中并累计培育新创企

12、业逾 1,800 多家,种种之绩效显示出育成政策的良好培育成果。案例分析历史育成中心这一正式的概念起源于美国。1959 年,约瑟夫 ? 曼库索在纽约州的贝特维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育成中心。 31956 年,贝特维亚地区最大的企业, 大型设备制造商 Massey Ferguson 公司倒闭,破产后仅留下一栋闲置的综合大楼以及大量的失业工人,当地的失业率迅速窜升至 20以上。此时,曼库索家族创办的曼库索商业发展集团接手了闲置的大楼,由约瑟夫 ? 曼库索任经理。 曼库索在管理中发现传统的经营模式很难重振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力,于是他将大楼分隔成许多个小单元,分别承租给不同的小企业,并共享办公场地。曼库索

13、还向承租的企业提供融资、 咨询等服务来促进承租企业的成长。一次他偶然间从楼内一家养鸡企业活蹦乱跳的小鸡中得到灵感,将这种经营模式命名为育成中心。 1959年,约瑟夫? 曼库索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育成中心一一贝特维亚工业中心,在最初的五年间,该中心为这一地区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431980 年代,育成中心开始在美国本土快速发展并经英国和欧洲传向世界,欧洲的育成中心最早出现在 1960 年代的英国。 1970 年代,澳大利亚(1972 年)、亚洲( 1974 年)分别出现了第一个育成中心。1980 年代,斯堪的纳维亚(1982 年)和德国( 1983 年)也相继成立了育成中心,育成

14、中心也出现了创新中心(innovationcentres )、企业苗圃( pépini ères dentreprises)、科技园( technopoles/science parks)、创业中心(中国大陆地区)、育成中心(台湾)等多种形式与名称。据美国育成中心协会(NBIA)估计,全球范围内约有7000 家育成中心。 6 以集成企业资源为目的的虚拟科技育成中心是育成中心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虚拟育成中心跳出了区域的限制,现已推广至世界各地。美国本土的发展美国是育成中心的发源地,但从 1959 年首家育成中心诞生于美国之后,直到 1970 年代末之前育成中心在美国本土一直未受

15、到外界的广泛重视,截至1980 年美国本土的育成中心总数只有 12 家,且大都集中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中部和中西部地区。1980 年代,育成中心的运营模式开始受到美国联邦政度的重视,特别是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 ( SBA)的重视,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大力推广,育成中心在美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121990年,北美的育成中心数量达到了 400 家。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部分育成中心建设过于盲目,1990 年代前期美国的育成中心发展出现了停滞。 但随着风险资本的引入,使得育成中心内的初创企业得到了更有效的帮助与资本的投资,育成中心开始企业化运作并且出现了创业孵化集团,美国的育成中心在1990 年代

16、后期迎来了第二轮的高度发展。到 2002 年美国的育成中心总数达到了1000个左右,其中有 15%属于营利性育成中心。2005 年,北美洲的育成中心帮助了超过27000 家企业, 创造了超过 10 万个就业岗位,收入170 亿美元。 132006年 10月,北美的育成中心总数超过了1400 个。2010 年 12 月 3 日,美国六个新建的育成中心在该国最大城市纽约破土动工,首个位于布朗克斯区,叫做阳光布朗克斯育成中心(Sunshine NY Bronx),14是由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 NYCEDC)与主要为曼哈顿地区创业公司提供场地的阳光套房公司(Sunshine Suites )联合创建的

17、。 美国育成中心发展较好的地区还包括纽约州的特洛伊、芝加哥、洛杉矶、 费城、圣何塞、亚特兰大等新经济产业发达,商务成本高,年轻人才聚集的地区。12由于美国的创新体系是以企业为主体,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优秀的管理者会选择直接创办企业,致使许多美国传统的育成中心面临着吸引人才难的问题,育成中心所能得到的政府扶持也十分有限。引入西欧获成功西班牙卡塞雷斯省普拉森西亚市商会的育成中心西欧的育成中心主要是依靠政府机构引导的, 是在美国本土快速发展后传播过去的。 欧洲最早的一批育成中心建于 1960 年代的英国,是一些大学研究园对创业者进行技术上的帮助,比如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剑桥大学等。51970年代初期

18、,育成中心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创新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流行于西欧各国之间。1980年代中期起,欧共体结构型基金机构(Community Structural Funds)开始扶持育成中心,遍及整个欧洲。1990年代,欧盟开始向各国及各地区业界和投资方推广育成中心作为培育创新和创造就业手段的潜能,大量国有资金的投入使得育成中心在欧盟地区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在西欧与创业孵化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已十分成熟,大学创办育成中心是其一大特色,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力。据2002年欧盟的一项调查统计,该年西欧拥有900 个育成中心。英国是欧洲最早建设育成中心的国家,但在1980 年代之前数量很有限。1980 年代撒切

19、尔夫人执政时期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将中小企业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之大学数量增加使得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减少,大学科学园区开始赋予了育成中心的功能。1997 年,英国财政部统计,英国共有25 个育成中心。 1998 年,贸易工商部、金融保险机构、阿斯顿大学、阿斯顿大学科学园等六家机构出资共同成立了育成中心的全国性组织英国企业孵化中心( UKBI)。 2005 年,据英国企业孵化中心(UKBI)的统计数据该国的育成中心数量已经超过了 250 个。在英国对不同特点的中小企业分类支持,对研发型中小企业通常采用优惠政策将其引入育成中心中,由科技园区和育成中心进行培育,对其他自主创业的企业主则由当

20、地企业局( LEA)和商务部提供支持,以大学为主体创办的育成中心则有大学提供各类扶持。1983 年,德国第一个育成中心柏林创新中心(BIG)的成立,此后德国近200 个城市建立了类似的育成中心。 1980 年代末,德国的大学开始使用育成中心来培育初创企业,并作为促进研究成果商业化的方式。1990 年,西德和东德合并,政府鼓励用育成中心推进东部经济的发展,所以德国大部分的育成中心建在原来的东德。育成中心在德国经历了促进产业调整,到培育创新和创造就业的手段,再到技术转化的助推器的三个阶段,育成中心功能的强化和与社会需要的紧密联系促使德国的育成中心发展呈欣欣向荣的局面,目前德国是欧洲育成中心最多的国

21、家。 在德国, 除少数例外,创新中心主要是公共基金支持和建立的。创新中心要求所有进入中心的企业在3-6 年内实现自负盈亏并迁出中心。新企业在中心的最初三年, 可能得到政府的资助,个别企业还获得了其投资所需经费的80%的政府资助。 19法国的育成中心实际为创新项目的育成中心,孵化过程是从提出创意开始,经实验室研究,成果完成,到引入外部资金的投资,并成立公司为止的过程,孵化期从6 个月到 23 个月。孵化项目成立公司以后离开育成中心,可前往到企业苗圃或者科技园发展。法国的企业苗圃(p pinires d entreprises)是真正培育初创企业的地方,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育成中心,平均培育时间为2

22、-3 年。为促进科技创新与研究成果产业化,1999 年 7月 12日法国出台了创新与研究法,以帮助科技人员创业和研究成果实现价值转换,育成中心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法国有的育成中心有国立、私立、半私立、 企业苗圃等多个种类,各育成中心之间也形成了网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亚洲的繁荣亚洲集中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全球育成中心总数的三分之一都在亚洲地区,而中日韩三国的育成中心发展尤为繁荣。育成中心也已成为亚洲各国振兴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 2001 年 5 月,亚洲区域性的育成中心组织,亚洲育成中心协会(AABI)成立,在亚洲地区推广育成中心项目与合作,现已有18 个国家与地区加

23、入。日本政府从政策上支持创业,1995 年颁布促进中小企业创造性事业活动临时措施法,1997年颁布推动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报告,1998 年颁布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新事业创出促进法 、中小企业有责法 ,2000 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又设立了企业孵化设施补助金, 使得日本非营利性育成中心与营利性育成中心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日本政府为育成中心开启一站式服务, 提供引进人才和社会关系的渠道,并设有扶持创业的专门机构,由中小企业厅与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负责。日本育成中心协会(JANBO)则是日本第一个支持创建新企业的全国性机构,协会与核心成员机构、大学、 技术转化机构、企业界合作在主要城市建立了地区性

24、的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支持服务,包括实施育成中心经理的培训计划、召开研讨会和年会、组织有关调研和统计、开展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育成中心基本上是科技型的,以支持创新企业为主,主管部门为科学技术部。 1987 年 6 月,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是中国首个育成中心。中国的育成中心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初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服务, 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企业家和专门人才,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25、分。除此之外还有服务于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为主的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主要服务于境外技术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及创业者在中国境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国际育成中心、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 国家大学科技园 这三种形式的育成中心。中国的育成中心最初均为非营利性质的, 此后商业性育成中心也有所发展,国有和民营大中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跨国公司均经在中国创建了育成中心。韩国的育成中心直到 1993 年才出现,韩国商工资源部开始推广育成中心计划并配合四所大学创建育成中心, 科技部推出科技业育成中心计划又科学技术研究院( KIST)负责执行。 1995年,韩国各地区开始建立区域性的育成中心,由各地方政府配

26、合。亚洲金融危机后,众多专业技术人才从破产的大财团中分离出来,新兴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此,韩国政府在 1997 年 8 月颁布了支持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特别措施法案。该法案实施以后,韩国政府支持大学和研究所建立被认定的孵化中心,几乎每一所大学和研究所都有了自己的孵化计划,育成中心得以迅速地在韩国发展。1996 年 4 月,中华民国经济部正式通过 鼓励公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要点,开始实施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育成政策。由此,台湾各地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逐步建立起来。这一政策的出台与中小企业辅导体系建设相配套,运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经费,鼓励与辅导公民营机构,包括各级政府

27、、学术机构、技术研发机构、公营事业及民营企业,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 整合专业技术、 人力、信息与实务经验, 培育中小企业或个人进行创新或创业,加速台湾产业升级。 在香港, 提倡创新及科技发展的法定机构香港科技园,正在筹划一项以科技和设计为本的创业培养计划,旨在协助科技和设计创业者渡过关键的起步阶段。科技园公司筹划了三个创业培育计划,分别为科技,生物科技和设计创业者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其他育成中心育成中心也不是已开发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所独有的,拉丁美洲在1986 年建立了第一个育成中心。 1990 年代,育成中心这一经济模式也传向了中欧和东欧以及广大非洲地区。5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最不已开发国

28、家也有着许多机构财政支持的育成中心,这类的机构也包括了UNIDO 和世界银行等。 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UNIDO),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各地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创业型企业家培训,并以此来拉动就业,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腾飞。UNIDO创造出一种以全程跟踪方式为企业家创业提供服务的巴林模式,准备推广至中国、中东、非洲的 21 个国家中去,受到了众多国家的关注。武汉 东湖创业服务中心台湾大学育成中心日本韩国西欧名称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创新育成中心因应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提升经济发展政策,计划目标以学校既有之研发技术、实验设备、空间资源及建教合作经验,协助中小企业创新技术产品开发与商品化,建构更良好之中小企业创业环境190 坪的培育办公室空间, 155 个专长实验室, 包括电资、工程、管理、设计学院等十五个系所与材料、自现有资源动化、控制等三个特色中心的三百多位具学术与实务专才研究师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