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成人本位、知识本位为主流,注重步调一致、统一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许多形式主义倾向依然存在,过于强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统一,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因此,我们进行了“数学课堂中个性化学习的研究”的探索,在个性化学习的目标、环境营造、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构建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个性化学习数学的评价体系、从我们研究、探索的情况来分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学习,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2、情,培养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同时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认为只有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求,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依托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对传统数学教学弊端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个”,都是有能力学习的,然而综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解式的授课方式

3、还大量存在,教师只是把学生看成是无底的米桶,一股脑地往里灌、挤、压,只到塞满为止。传统教育的划一性、封闭性、机械性否定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体差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学生学得没有个性,没有主动性,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2、对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把素质教育定义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培养具有健康丰富个性的创造性人才。要进行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就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

4、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国内外对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国外:美国:拍尼赫斯女士创建了一种彻底的适应个性的教学方法-道尔制教学法,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不同的教材,以发展其个性。     德国 :提出自由学习,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形式、学习地点、组织形式和接受帮助的自由。    

5、60;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各学科个性化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4、我校确立该课题的研究     我校确定进行“数学课堂中个性化学习的研究”的探索,旨在把教学回归真实自然的状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既是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反思,也是对面临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回应,更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6、 (1)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应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

7、征的,这种学习过程是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对学习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自我选择,才会获得最好的效果。三 、核心概念界定  所谓“数学课堂中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个性为基础,以内在需求为核心,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相对自主地选择适当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从教的角度讲,就是“因材施教”,从学的角度讲,就是自主创新的学习,注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个性,按各自的个性来学习。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目前的数学作业设计,无论是教

8、材中出现的,还是相关的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大多数是千篇一律的机械、重复式作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中得不到体现和尊重,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压力和疲劳,极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取考试高分的同时,并没有在思维训练和能力形成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一些平时比较调皮、思维灵活的孩子,在低年级时的成绩并不是太理想。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他一部分学生的学业随着知识的难度上升呈下滑趋势时,他们的成绩却保持着“不倒翁”的态势。究其原因,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分孩子很多时候不仅仅满足于教师教给的方法,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新解题方法国内也有部分省市地区的学校在个性化作业设计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江苏省溧阳市

9、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深圳市某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五、研究内容、研究假设研究内容 1、中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2、中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作用及方法、策略。研究假设:现阶段,中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一刀切”的局面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对完成这种千篇一律的作业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驱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六、研究内容 与目标1、营造个性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的环境,强调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友善与合作

10、,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是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这一首要目标的基本条件。     (1)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每一个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     (2)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学习习惯:认真“听”的习惯,仔细“审”的习惯,勤于“思”的习惯,勇于“辩”的习惯,力求“新”的习惯,善于“问”的习惯,客观“评”的习惯,灵活“用”的习惯,独立“做”的习惯,经常“动”的习惯。  

11、;  (3)布置个性化的学习场所 2、确定个性化的数学学习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以其独特的个性存在,统一的学习目标必然抹杀学生的个性。学习目标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各样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我们主要研究了以下三种方式:    (1)了解学生差异,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    (2)实行“双目标制“,学生自主确定个性化学习目标。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领域设计一个课时、一个阶段、一个学期的基础性目标和倡导性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基础、心理需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学

12、习目标,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时间、速度来完成,同时也允许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3)以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为依托,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学习目标。 3、优化个性化的数学学习内容。 由于学科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如何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成为一个难点。我们设想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学科内容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来帮助学生选择确定个性化的数学学习内容。    (1)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选择,可以学或不学,多学或少学,先学或后学,快学或慢学。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个性有差异,他们对学习内容必然

13、会有所选择。    (2)在一个年级中打破班级的界限,建立学生选师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师学习不同的内容。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个性可分为基础达标型、拓展延伸型、提高发展型。 4、选择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方法。 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    (1)自主探索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

14、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自主学习主要的实施策略有:  a、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b、独立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部门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c、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

15、方法、途径。  d、实践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2)体验学习。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课堂上注重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彻底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去经历数学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主要从三方面研究:在情境中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应用中体验。如在认识了1120各数后,让学生随意抓一把黄豆猜猜有多少粒,让学生体验他的一把黄豆有几粒,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3)合作学习。它最有助于使学生处于“放松的警觉状态”,经过独立思考,

16、合作实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看到的不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于是他有话就说,并且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形成良好的讨论模式,提高效率。而不至于因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而造成群体的认知偏差,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4)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自身周边自然现象、自身生活、社会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其出发点在于,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数学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该具

17、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    (5)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在数学课上,教师可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允许并指导学生寻 找相关的网站,通过网络寻找有意义的、感兴趣的、相关的数学知识去学习,通过各种 游戏来巩固新知。在个性化的网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仿佛找到了一位针对自身特点进行教学的“老师”,有侧重点,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5、设计个性化的数学作业。 (1)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尝试性作业(自学教材,查阅资料,初步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一定的练习);  开放性

18、作业(答案不唯一,算法多样化的作业);   自选性作业(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并具有挑战性的习题);发展性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收,再完成一些加深、拓展练习)。    (2)设计专题作业:操作类(学习了时分的认识后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调查类(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调查统计,并据此作出某些判断),收集类(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收集生活中的大数)    (3)撰写数学日记: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

19、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体现一种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二)形成“数学课堂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体系 个性化学习的评价,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应一改过去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法,力求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1、评价的原则: (1)、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评价标准,有进步、有提高、有发展就应表扬和鼓励。 (2)、强调评价者的多元化,学生自己、同学、家长、教师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人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其中以学生自我的评价为主。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做到诊断性、形成性、

20、和终结性相结合,突出个体差异,强调自我评价。      2、评价的形式: (1)小组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有机会互相解释所学的知识,有机会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小组评价应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防止那些不善于言辞的学生被挤在外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的原因,也不要包办代替,要最大限度地来满足全体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让他们按小组就问题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使思路变清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自我评价。 让学生进

21、行自我表现评价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 (3)对评价的再评价。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找出差距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有所提高”是课堂学习评价的一个基本模式。再评价有助于提高评价的质量水平和价值。3、评价的途径:七、研究对象及范围数学学习中的“争章夺星”。学段章、星的设置评价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 (一)概念章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学及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

22、意义。 (3)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图形 (4)能辨认长方形、正文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5)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 (7)体会认识面积单位,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8)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计算章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5)对质量、时间

23、,长度以钱单位的简单换算。 (三)操作章   (1)能通过操作各种学具解决计算上的问题,以及其他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和图形进行分类。 (4)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的图形。 (四)运用章 (1)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4)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5)能灵活运用不

24、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6)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7)会用简单词汇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合作章 (1)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2)与他人一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3)对一些简单的事件发生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4)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5)善于、乐于与他人合作。 (六)态度章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积极参与。 (2)当遇到困难时,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能及时发现改正错误。 (4)能努力完成教师交代的教学任务。

25、第二学段 (4-6年级)    (一)概念章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万、亿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会比较大小。    (3)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5)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6)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6、(7)通过丰富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二) 计算章    (1)口算百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三)操作章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

27、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4)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5)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画一个轴对称图形。    (6)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    (7)有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8)会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选择合适

28、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9)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四)运用章   (1)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    (4)根据具体问题,会求平均数,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五)合作章  

29、  (1)与他人合作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2)与他人合作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3)与同伴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4)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借助数学语言与同伴交流。       (六)态度章 (1)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对周围与数

30、学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能积极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困难,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不断的进步。    (4)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八、研究思路方法1.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参阅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吸取前人研究的成功经验,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2)调查法:通过对现阶段数学作业设计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作业需求,为个性化作业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个性化作业使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个性化作业设计

31、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价,及时纠正研究过程中的偏差。(3)访谈法: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的访谈,了解个性化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及时而深刻的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4)对比观察法:对研究初期、中期、后期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的形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对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得出一个普遍性的、较为客观的结论。(5)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学生和教师建立个案,通过个案研究,整理出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活动中的典型例子,为研究结论的获得提供事实依据。2、技术路线以个性化的数学作业

32、设计为载体,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最终目的,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为主要评价指标,以形成丰富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和得出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这一结论为阶段性成果,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实施研究。九、研究计划及步骤第一阶段:准备工作(2011年1月2月)。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拟写课题研究申报书。经过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思考,觉得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的症结之一是学生对千篇一律的作业感到厌烦。如何使学生作业能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确定把中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作为我校的数学研究课题。第二阶段:现状调查(2011年2月2011年 3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现阶段中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学生对数学作业需求普遍情况,学习借鉴前人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大方向。第三阶段:设计尝试(2011年3月2011年4月)。对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进行大胆有益的尝试、探索。这些尝试可以包括:1、层次性的作业设计(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