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册半期诗歌鉴赏复习2021-04-14 23:24:05 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基础训练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受.答:“凄凉地”、“二十三年”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2、这首诗虽含哀痛,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答:“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叹身世、惆怅哀痛之情;但他对将来并不扫兴,坚信“沉舟侧畔” ,必定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 ,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3、以下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不正确的哪一项(a)a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
2、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芜的地 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说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受贬居的痛楚,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示意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期,又说明白世态的变迁,以及回来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如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 “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4、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c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
3、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受,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如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连续向胜利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决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激励;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世事沧桑、亲朋凋谢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示意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间景;6、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
4、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画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答: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出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繁荣昌盛的景象;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你怎样懂得这两句诗?答: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8、这首诗虽含哀痛,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简要分析;答:“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叹身世、惆怅哀痛之情;但他对将来并不扫兴, 坚信“沉舟侧畔” ,必定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 ,终究
5、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9、“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中的两个典故, 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示意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间景;10、选出对诗意懂得错误的一项(b)a 这首恃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爽,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到将来,情调由低沉到昂扬;b诗的首联,作者直率地倾诉了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剧烈不平,渲泄了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c诗的尾联是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顽强不拔的气概;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给后人以莫大的启发和激励;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对水调歌头.明月
6、几时有一词赏锡有误的哪一项(b)a. 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月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宠爱;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向对离人的祝愿;在词人眼里, 月圆人团聚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期,千里共蝉娟”,说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愿;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三、赤壁(唐杜牧)1、我们学习了很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爽漂亮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妙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2、试
7、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答:诗句的含义是假如老天没有刮东风助周郎胜利的话,唯恐东吴的命运就不会是这样了,历史将会被改写;作者认为时势造英雄,历史上英雄的胜利有肯定的机遇;并以此来表达了自己虽有绝世才华,却生不逢时,表现出了一种怀才不遇之感;3、全诗最出色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谈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 是由于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仍有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 信任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四、过零丁洋 (文天祥)1、诗中其次联运用比如手法,将国家命运
8、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如破裂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如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答:这一句采纳直抒胸臆的方式,说明白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表达了他的民族气节;3、颈联中的“惶恐” “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答:这一句的第一个“惶恐“和“零丁”表示地名,其次个“惶恐“和“零丁”表示作者的心情,用一语双关,表达对抗战局势的担心和对自身境况的自怜和哀怨;4、“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运用比如修辞
9、;“风飘絮”形容国力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如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国家山河支离破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担心,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5、对“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懂得不正确选项(d)a. 这两句用了比如,把破裂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b.这两句是对偶, “山河破裂”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c.宋朝国力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受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巨危亡的形势;五、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10、答:本诗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孤独封建士大夫形象;2、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哀痛;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1、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当的哪一项(b )a 、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与友人去处;一个“望”字暗寓惜别之情;b、 颔联是对友人的劝慰,既是惜别,又是宽慰,惜别中表现了诗人阔大胸襟;c、 颈联以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哲理来送别好友,令友从倍感暖和与激励;d、 全诗语壮情深,表现了诗人宽敞胸襟、真挚友情及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2、赏析有误的哪一项(c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11、;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其次句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伴侣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 抹眼泪;3、选出以下对诗句懂得不当的一项(d)a 首联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比,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b颔联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和恳切的态度,字里行间自然显露出一种爱护关注语气;c“海内存知己,天际如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天各一方,但不必哀痛,海内有知心的伴侣,即使远隔天际,也像是近邻一样;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说,在分手的歧路上,我们因离别而哀痛,就像那些青年男
12、女一样地别泪沾巾;3“海内存知己,天际如比邻”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始终受人宠爱,被人引用?答:这两句诗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痛,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它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劝慰和激励;七、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1、写送别情形的诗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2、在南朝宋代诗人中, “大谢”指谢灵运,“小谢”指谢朓;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哪一项( d)a 、一、二两句包蕴了作者对时间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呈现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
13、襟;c、五、六两句,上句赞扬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显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d、最终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舍弃对进步抱负的追求,显示出躲避现实的消极颜色;4、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懂得不正确的哪一项(b)a 、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此诗开头两句呈现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连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呈现出另一番天地; 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抱负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 猎取自由的期望寄托在明朝
14、,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5、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愁;6、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很多烦忧.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如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答:示例一: 逸兴、 壮思原来很不简单说清,而诗人用 “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如很形象,很详细,使人简单懂得;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如“举杯销愁”,使人更剧烈地感受到了诗人抱负与现实的冲突不行调和,内心更加忧愁
15、苦闷的心情;诗的最终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熟悉?答:李白的抱负与现实的冲突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 而且, 只能找到 “散发弄扁舟” 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八、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请说出理由;答:或:“波涛如怒” ,波涛汹涌澎湃似乎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2、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哪一项(a a.“如聚”
16、,山峰集于潼关之状; “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b.“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叹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忆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d.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怜悯;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概雄浑,感情深沉;3、你是怎样懂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答: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庞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 中 遭 殃 的 也 是
17、 人 民 ; 4 、 下 面 的 选 项 理 解 分 析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d)a. 这 是 一 首 元 代 散 曲 ,“ 山 坡 羊 ” 是 曲 牌 名 ,“ 潼 关 怀 古 ” 是 曲 的 标 题 ;b. “山河表里潼关路”句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壮,地势险要的特点;c. 曲 中 的 “ 聚 ” 赋 予 静 止 的 峰 峦 以 动 感 ,“ 怒 ” 表 现 出 汹 涌 澎 湃 的 情 态 ;d. 曲 子 表 达 了 作 者 的 伤 感 悲 愤 之 情 , 主 要 原 因 是 “ 宫 阙 万 间 都 做 了 土 ”;5、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答:一个“聚”字和一个
18、“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咆哮的气概;6 、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哪一项(a)a.“如聚”,山峰集于潼关之状; “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寓兵家必争之意;b.“望西都, 意踌蹰” 写作者驻马远望、感叹横生;“西都 ” 即 长 安 , 曾 经 是 好 几 个 朝 代 的 都 城 , 可 作 者 眼 前 只 剩 下 一 片 凄 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忆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d.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怜悯;立意精辟, 主题深刻, 气概雄浑, 感情深沉;九、终南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性附睾炎患者的护理
- 开发项目股权质押合同
- 建筑防水责任合同
- 商标合作开发合同(2篇)
- 工作地点变更合同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课件
- 临时搬家工人合同
- 伊利公司供应链管理
- 如何把书做成课件
- 中国教育梦培训
- 2025-2030中国集装箱化和模块化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腐新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三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智能传感器研发-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举办科普月的活动总结(3篇)
- 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关于鸿沟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