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_第1页
关于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_第2页
关于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_第3页
关于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_第4页
关于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    周国庆摘 要:随着我国路桥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过渡段施工技术作为路基桥台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为达到工程施工目标,实现道路交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过渡段施工方式选择,规范施工工艺,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为路桥工程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关键词: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一、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道桥事业发展。如何延长桥梁工程使用寿命、确保施工质量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作为桥梁工程施工的

2、重要内容,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为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规范施工工艺。1、设置搭板一般情况下,设置搭板长度为5m,小桥涵搭板、中桥的搭板长为58m,大桥搭板长度为812 m。依据实际沉降差的大小来确定搭板的总长,是成功防止桥头跳车的重要技术措施,其有效地解决刚柔过渡的问题,搭板应与桥台连接处标高一致。而与路面连接端则高于设计标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坡度大小根据路桥之间的沉降差而定。此法的关键在于考虑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前提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反向坡度。增加搭板厚度能显著地增大搭板抵抗弯拉应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果不设置搭板,则应对台后填筑作周密设计和认真施工,对填料和压实应

3、有更高要求,或采用专门的结构措施,具体做法在台后填筑和地基处理中加以论述。2、台背填筑对整个台背填筑从地基开始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采用砂性土、砂砾、碎石土填筑,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必要时用石灰或水泥进行稳定处理,也可采用半刚性材料填筑,以此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同时相应提高压实度要求。土工合成材料加固台背路基可以有效地控制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自然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但地基为软基时,应先预以加固处理。台背回填处的压实宜选用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压实厚度宜薄,一般应在1015cm范围内。在材料选择上,应选

4、用易于压实的材料。台背回填土最好能与相邻路基同体施工,若确实不具备同体施工条件的则必须逐层加宽至少 10cm成倒台阶施工,严禁直上直下填筑台背填土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因路面结构层和桥面结构层施工不同步,在标高控制上产生误差为增强桥面结构层强度,将原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变更为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并向桥头两侧各延伸10cm,并同时在40m范围内用1%的纵坡进行调整。在路桥过渡段,配合设置桥头搭板,对路基的压实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3、地基处理作为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桥背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对路桥过渡段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软基处理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有换土法、超载

5、预压法等,这些方式应用可以对地基性能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还可以有效对路桥的承载力进行提高,降低沉降差等。选用桩基础作为在软土地基上桥台修建的主要形式。假如在相对较厚的软土层进行高路堤的修筑,由于回填材料的质量软土会出现向侧边挤压的现象,进而给基桩施加较大的力,造成水平位移或转动现象出现在桥台。这种情况下,将对支座、伸缩缝等造成损坏,同时还会对桥面或桥台造成损坏。为防止不正常位移情况的产生,必须对回填材料减轻,以此对侧向流动的强度起到抵抗的作用。4、台背排水台背路基填筑前,在原地基土拱上亦设置泄水管或盲沟。在基底上,先作必要的处理。然后填筑横坡为3%4%的夯实粘土形成土拱,再在土拱上挖成双向坡的地

6、沟(地沟尺寸一般宽为4060cm,深为3050cm)。在台背后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可用油毡或下垫尼龙薄膜上盖油毡)。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孔的硬塑料管(塑管直径一般不小于locm,其上小孔孔径为5mm,布成梅花形,间距控制在locm以內)。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或桥头锥坡外。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层填筑台后透水性材料,直到路基顶面。横向盲沟的设置与上相同,取消泄水管,以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填筑地沟(加大粒径碎石)。用土工布包裹盲沟出口处,并对其作必要的处理。有时视需要可在台后填方中设排水垫层。孔隙压力增大时有渗透出路,不会由于地下水和潜水在底层的积

7、聚,而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垫层的厚度为12m,并要高过原地面不少于0.5m,使地基沉陷后,原地面和地下水位不高过垫层。桥台背面应设置防水涂层以避免渗水对结构物的侵蚀。对于回填区顶面与底面排水,回填表面应夯实并设置截、排水设施,必要时表面予以封闭,以减少地面水下渗。当回填范围较大且表面渗水较多时,应沿回填区底部原地面设置横向水平渗沟或透水管,渗沟或透水管水平间距一般为12m,排水管管径1015cm。二、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1、为确保能够有效控制路基桥台过渡段工后沉降,选择填料极为关键。于普通地基土而言,应选取高强度、变形小的级配粗粒料进行填筑施工,此类材料性能良好,易控制,只有具有适当

8、的分层厚度,既能符合高压实要求,能够对路基自身压缩性尽可能减小,是确保过渡段刚度及变形过渡均匀的重要依据,同时沉降问题也能有效控制。针对软土路基,不仅要做好加固地基工作,同时还要把填料自身压缩性有效减小,达到对地基竖向加载作用及桥台水平压力有效降低的目的。为此可选取,轻型填料。在集料选择时应根据施工要求做好各项试验工作,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规定,要求在10%以下控制碎石压碎值,在2%以下控制有机质含量。2、纵、横向排水应合理设置在过渡段内,为避免施工过程中有流入雨水,如积水问题已经存在,排水措施可选取挖沟或通过水泵排除。在填筑过渡段前期,应将泄水孔设置到原地基土拱上。避免路基基底出现自然排、汇

9、水点反渗问题。3、场地平整工作需在施工前进行,要求将施工现场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技术交底工作应在施工前进行,需对设计意图、要求加以明确。在施工前期详细查看地质情况,对现场施工进行及时指导。而下层面处理作业应在摊铺上层前做好,要求先将污染物清理干净,如泥土洒落到表层等,随后拉毛下层层面,并将拉毛出现的碎屑清理干净,做好洒水保湿工作,以确保上下层间连接紧密。施工过程中,可将过渡段、相近路堤与锥体看做一个整体,也就是按照一致的水平分层高度进行过渡段、路堤连接碾压面填筑施工。需在规定范围内控制过渡段填筑偏差。三、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路桥施工质量要不断提高。在桥梁路基施工过程中,特别对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有着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如果过渡段施工方法选取不当,不但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甚至出现地面沉降问题。为此,必须重视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桥梁工程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1 王友平. 冻土地区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产生机理及冻害防治技术研究d. 兰州交通大学 2015.2 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