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_第1页
项目六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_第2页
项目六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_第3页
项目六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_第4页
项目六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任务一 安全填埋技术分析一、基本知识 1、填埋目的(1)使废物与生态环境尽可能隔离开来,阻断填埋场内废物及其产物与环境的联系通道;(2)不使外部环境中水分等物质进入填埋场,引发处置废物产生化学、生物、物理等变化,导致产生渗滤液以及填埋气体;(3)避免产生的渗滤液与填埋气体释放到环境中废物屏障系统对危险废物进行预处理如固化/稳定化,降低废物的毒性或减少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密封控制系统也称人工屏障系统,是指利用人工措施将废物封闭,使废物渗滤液通过屏障的概率最小化,其效果取决于密封材料的品质、设计水平、施工质量以及运行中的控制地质屏障系统包括场地的地质基础、外围和区域综合地质技术条件。地质屏障防护作用

2、大小,取决于地质介质对污染物质的阻滞性能和污染物在地质介质中的降解性能。2、三道屏障系统3、填埋场功能贮留功能隔水功能处理功能基本功能利用自然地形或人工修筑形成一定的空间,将一定量的废物贮留在其中,待空间充满后封闭,恢复该地区的原貌。主要功能一方面防止废物中水分及降水进入后产生的渗滤液进入周围环境;另一方面防止外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等进入填埋场。安全填埋场一般不考虑一方面由于安全填埋场本身填埋的主要是无机物,另一方面运行中一般尽量避免填埋层中发生任何反应,尽量避免水、气等二次污染物。4、填埋场分类 按构造类型分类衰减型 半封闭型 封闭型安全填埋场 按填埋方式分类山谷型 平地型(地上式、地下

3、式、半地下式) 按填埋废物分类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生活垃圾填 埋场、安全填埋场5、填埋场组成安全填埋场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与鉴别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控制系统填埋气体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应急系统公用工程预处理系统渗滤液收集与排出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雨水集排水系统地下水集排水系统6、进场废物要求 1、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害成分浓度低于表6-1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4、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 2、必须预处理后入场填埋的废物(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6-1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7.0和12.0的废物;(3)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4)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5)液体废物 3、禁止填埋的废物(1)医疗废物;(2)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二、

5、安全填埋场选址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选址准则: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和地方危险废物管理规划;2、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要求;3、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4、气象条件;5、对地表水体的保护;6、对居民区的影响;7、对场地地质的要求;8、交通方便,运距合理三、衬层系统 1、衬层系统主要功能 (1)将渗滤液封闭于填埋场之中,使其进入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止其渗透流出填埋场之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2)控制填埋场气体的迁移,使填埋场气体得到有控释放和收集,防止其侧向或者向下迁移到填埋场之外; (3)控制地下水,防止其形成过高的上升压,防

6、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导致渗滤液量的大量增加2、衬层系统组成过滤层排水层保护层防渗层保护排水层,过滤掉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态和半固态物质及时将被阻隔的渗滤液排出,减轻对防渗层的压力,减少渗滤液的外渗可能性对防渗层提供合适的保护,防止防渗层受外侦办影响而被破坏通过铺设渗透性低的材料来阻隔渗滤液于填埋场中,防止其迁移到填埋场之外的环境中,同时也可以防止外部的地表水进入填埋场中3、衬层系统分类 (1)单层衬层防渗系统垃圾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渗滤液收集系统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人工合成防渗膜地下水收集系统地基单层衬层防渗系统垃圾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渗滤液收集系统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土

7、工织物保护/分离层人工合成防渗膜地下水收集系统地基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2)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压实黏土衬层 (3)双层衬层防渗系统垃圾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地下水收集系统地基双层衬层防渗系统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垃圾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地下水收集系统地基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4)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第一层压实黏土衬层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第二层压实黏土衬

8、层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4、衬层材料用于填埋场作防渗衬层的材料可分为人工合成有机材料、无机天然防渗材料、天然与有机复合防渗材料三大类。 (1)黏土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被称为黏土。黏土衬层应包括两类:自然黏土衬层 具有低渗透率、富含黏土的自然形物,其渗透率应小于或等于110-6110-7cm/s。 人工压实黏土衬层 基本上是由自然黏土材料经过人工压实而成。压实的目的是将松散不均匀的黏土压实成均匀分布、低透水性的黏土层。广泛应用于衬层与覆盖层系统。 (2)人工合成材料 目前已经应用的聚合物防渗膜有很多种,主要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氯化聚乙烯(CPE)、异丁橡胶(EDPM

9、)、氯磺 化 聚 乙 烯 ( C S P E ) 、 乙 烯 丙 烯 橡 胶(EPDM)、氯丁橡胶(CDR)、热塑性合成橡胶、氯醇橡胶等。其中HDPE是目前适应废物范围最广、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渗膜,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对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抗腐蚀能力、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焊接特性、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可制成各种厚度、0.53.0mm、不易老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填埋场衬热地、最终覆盖、污水池衬垫、废物处理设施、沟渠衬垫等。 1)对HDPE膜的性能要求密度、熔流指数、炭黑含量、HDPE原料、膜厚度、抗穿能力、拉伸强度和渗透系数等。2)对HDPE防渗层的铺设要求3)对HDPE复合衬层下垫层的要求4)单

10、HDPE复合衬层的结构设计5)HDPE双衬层构造设计要求6)HDPE膜的锚固设计 (3)土工无纺布土工无纺布是相对较薄、有弹性的一种聚合材料。美国材料测试中心对这一专门术语有如下定义:“土工无纺布是一种用于土壤、石块、土或其他材料用一定技术聚合而成的平面状产品,作为人造工程结构或系统的一部分”。 种类 1)土工织物材料 2)土工织物网格材料 3)土工膜材料 4)地聚合黏土衬层 5)土工管 6)地混合材料 7)地泡沫材料 8)土工膜单元 基本功能 1)隔离 2)加固作用 3)过滤作用 4)排水 5)水阻挡层或水控制 6)保护 某填埋场防渗结构 调节池防渗结构四、渗滤液控制系统 1、来源(1)降水

11、入渗 主要来源(2)外部地表水入渗(3)地下水入渗(4)废物水含水率(5)覆盖材料中的水分(6)有机物分解生成水 2、产生量影响因素 区域降水及气候状况;场地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填埋废物性质与组分;填埋场构造;操作条件等 3、水质特性(1)受废物组成、性质影响大(2)总溶解固体含量高,特别是含盐量高(3)重金属离子浓度高 4、影响因素(1)废物组成(2)填埋场结构(3)废物预处理(4)入渗水量的影响5、渗滤液产生量计算 (1)水量平衡法Q=P+W+D+G-EQ年产量,m3/年;W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 m3/年(由垃圾量、垃圾成分确定);P降雨产生的渗滤液量, m3/年(由集雨面积和日降

12、雨量确定);D地表水渗入量, m3/年(根据覆盖材料、地面地形来确定);G地下水浸入量(通过地质勘探确定)E蒸发蒸腾量(可通过植物水分消耗量确定) (2)经验公式法Q=1/1000CIAC浸出系数,一般在0.20.8之间;A填埋面积,;I降雨量,mm/d;6、渗滤液控制系统 达西定律 q=KH/LAq渗透量; K渗透系数;H水头损失; L水力流程;A渗透面积;降低q的三种方法:选用渗透系数低的衬垫(降低K值);减少水头(降低H值);增加衬层厚度(加大L值)。通过低渗透性材料(如HDPE、PVC等高分子聚合材料和压实黏土)和一定厚度的组合来完成这一作用 通过渗滤液控制系统的适当设计、施工和维护来

13、控制水量与水头,方法有两个:一是防止雨水、地下水进入填埋场(雨水、地下水集排水系统);二是及时顺畅地排出场内渗滤液(渗滤液集排水系统)。 渗滤液控制系统包括:渗滤液集排水系统(即渗滤液收集系统,通常由导流层、收集沟、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孔管、潜水泵和调节池等组成)、雨水集排水系统、地下水集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1)导流层导流层的目的就是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液收集管内(包括主管和支管),导流层铺设在经过清理后的场基上,厚度不小于300mm,由粒径4060mm的卵石铺设而成,卵石也可用碎石代替。(2)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 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断

14、面通常采用梯形,铺设于场轴线上的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50m设置支沟,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 多孔收集管按照埋设位置分为主管和支管,分别埋设在收集主沟和支沟中,管道需要进行水力和静力作用测定或计算来确定管径和材质,其公称直径不小于100mm,最小超度应不小于2%,材质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预先制孔,孔径通常为1520mm,孔距50100mm,开孔率2%5%左右,安装时,管道开孔部分应朝下。 多孔收集管还包括垂直收集部分。在填埋区按一定间距设立贯穿危险废物块体的垂直立管,管底部通入导流层或通过短横管与水平收集管相接,以形成垂直-水平立体收集系统,通常这种立管同时也用于

15、导出填埋气体,称为排渗导气管。(3)集水池及提升系统集水池位于垃圾主坝前的最低洼处,以砾石堆填以支撑上覆废物荷载,全场的垃圾渗滤液汇集到此并通过提升系统越过垃圾主坝进入调节池。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多孔管和提升泵,提升管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典型尺寸是DN800mm,通常使用斜管提升方式。(4)调节池主要作用是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平衡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差异,为渗滤液处理系统提供恒定的水量,同时也可对渗滤液水质起到预处理作用。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如条件允许体积应尽可能大,一般情况下应可贮存3个月以上的渗滤液。(5)雨水集排系统雨水集排水系统应从场内场外两个角考虑,主要有

16、以下措施:山谷型填埋场上游应设置雨水排水沟,且应根据地形设立,绕过填埋场排入下游;周边雨水集排水沟渠可设在填埋场四周、道路外侧、四周斜壁或与上游雨水沟建在一起。根据清污分流的原则,填埋区宜设立分区独立排水系统,将填埋区的渗滤液和未填埋区的未污染雨水分别排出;在较深的填埋场中,可在坡面上设置排水渠;填埋场作业单元应设置临时防雨设施(6)地下水集排系统地下水集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系统应由砂石过滤材料包裹穿孔管构成的暗沟组成,在管沟下部应铺设混凝土管基,管道四周应用砾石覆盖;沿水流方向布置干管,在横向上布置支管;排水 能力设计应有一定富余,管道直径应不小于200mm;系统应进行永久维

17、护。(7)渗滤液处理渗滤液是盐类和有机物质合成的混合体,由于垃圾多元,成分多变,渗滤液不能在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净化。生物法; 厌氧生物处理:UASB及其改进工艺、厌氧生物滤池等; 好氧生物处理:SBR、稳定塘、生物转盘等; 通常情况下,对含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渗滤液,采用厌氧+好氧的处理工艺来处理。化学处理法 混凝沉淀、化学氧化等吸附物理处理法 反渗透法、超滤、氨吹脱;热处理脱水蒸发、焚烧六、填埋气体的产生与导排 1、填埋气体 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分解作用下产生了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含少量氮气、硫化氢、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氯氟烃、乙醛、甲苯、苯甲吲哚类、硫醇、硫醚、硫化甲酯的气体,统称

18、为填埋气体(LFG)。 2、影响填埋场气体产量的因素(1)填埋垃圾的总量和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2)垃圾中含水率、营养成分、pH值、温度等环境条件。 3、填埋气体危害 安全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量虽然不大,但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也是有害的。填埋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会对空气造成毒性,而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存,增加温室效应,此外,填埋气体容易聚集迁移,引起垃圾填埋场以及附近地区发生沼气爆炸事故。还会影响地下水水质,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地下水的硬度和矿物质的成分。 4、填埋气体的导排方式及系统组成(1)主动导排(2)被动导排在填埋场内铺设一些垂直导气井或水平盲沟,用管道将这些导气井或盲沟

19、接至抽气设备,将填埋场内的气体抽出来。特点:气体导排效果好; 抽出的气体可直接利用,具有经济效益 运行成本较大。系统组成:抽气井、集气管、冷凝水收集井和泵站、真空源、气体处理站以及检测设备等。 (2)被动导排 不用机械抽气设备,填埋气体依靠自身的压力沿导排井和盲沟排向填埋场外。特点:无运行费用; 排气效率低; 对环境污染较大。系统组成:集气井或沟、集气管 5、填埋气体收集方式(1)横向水平收集方式(2)竖向收集方式竖井向上收集 根据经验,集气井的影响半径在4050m左右;布设间距为100m,井深为填埋场深度的75%80%,不能超过90%。竖井向下横斜向收集方式 6、填埋气体处理气体净化和回收;

20、废气燃烧;发电六、填埋工艺 1、区域法 2、壕沟法 3、综合法 4、填埋工艺原则(1)减少裸露填埋作业面(2)分层压实(3)控制污染源头(4)提前规划填埋工艺七、最终覆盖层 1、最终覆盖层作用 控制水进入填埋场,使渗滤液产生量最小化; 控制动物或病媒,防止将疾病传入生态系统; 避免公众与废物的直接接触; 控制空气释出避免造成火灾以及对填埋场组成系统的破坏; 控制气体流动避免降低大气环境质量; 控制填埋废物进入环境; 控制地表径流; 抵御侵蚀作用; 控制废物飞扬; 减少有毒臭味; 改善当地景观;2、最终覆盖系统的组成(1)植被层 作用:减少侵蚀;降低雨水入侵;强化蒸 腾作用,使顶层吸收的水分进入大气。(2)生物阻隔层 防止洞穴动物和植物根系破坏防渗层,通常采用粗粒材料如卵石和粗砾石。(3)排水层 由多孔、砾石材料,土工网或土工复合材料组成,收集和排出入渗降水。 (4)防渗层 由土工膜、土工合成黏土衬垫、压实黏土或混合材料组成,是对入渗降水的最后阻抗。 (5)气体收集层 由多孔砂石和砾石以及气体收集管组成,收集填埋场迁移出的填埋气体。在主动气体收集系统存在的情况下,覆盖层中气体收集层则无需设置。 (6)基础层 避免不均匀沉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