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PPT课件_第1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_第2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_第3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_第4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中间认知构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直接表现或对应于现实世界,而是有一个中间的认知构建(Cognitive Construction)层次,将语言表达(Expressions)和现实世界(Reality)联系起来。在这个认知中介层,人面对现实世界形成各种概念和概念结构。现实世界通过这个认知中介层“折射”到语言表达上,语言表达也就不可能完全对应于现实世界。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实世界中墙角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我第1页/共77页 们无法划出一条界线来确定墙角的范围,但是在语言表达上我们仍然说“一个墙角”和“在墙角里”,这是因为在认知上我们把墙角“视为”一个有边界的事物,“墙角”因此是一个“有界

2、”概念。这个“视为”现在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识解”(construal)。螟蛉之子(: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蜾蠃是一种寄生蜂,常捕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第2页/共77页 2“心寓于身”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按照这种观点,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这种经验用“体验”称之最为恰当。例如,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

3、体验到“里”和“外”的概念对立,通过不断地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第3页/共77页 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心寓于身”还有一层意思是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要受人类身体构造的制约,例如人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体视网膜的生理构造决定的。人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识是最基本的参照点。例如“人心向背”、“门脸儿”、“报头”、“山脚”、“圆心”这样的词语表明,前后上下中这样的空间概念是从“脸、背、头、脚、心”这些身体部位引申出来的。一切都是从人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第4页/共77页

4、 这种认知观跟“身心分离”的认知观相对立。按照“身心分离”说,心智和思维独立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也不受人类身体(如知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任何限制。人的心智和思维就是通过逻辑规则操纵一些抽象的符号,就像计算机操纵抽象的符号一样。这些符号跟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直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这就是符号的全部意义,或者说符号的意义跟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无关。如对方位词“前”“后”“上”“下”同时表时间的认识。第5页/共77页 坚持“认知语言学”基本假设的人特别反对“身心分离”说,说这一假设将人降格为计算机这样的机器,没有切身的体验,没有想象力,思维和推理只是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这些受批评的人反过

5、来批评“语言能力依附说”,说这一假设将人降格为动物,看不到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因为一般认知能力是动物也具备的。但是在我们看来,两相比较,将人看作由动物进化而来总比将人降格为无生命的机器较为合理。第6页/共77页 3语言不是一个独立模块 认知语言学是对生成语言学的反动。“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依附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语言能力的发展跟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汉语跟英语一样存在“辩论就是争战”(Argument is war)这样一个隐喻,例如有这样一些词语: 论战 争论 辩护 论敌 抨击 打笔仗 理论战线 唇枪舌剑 舌战群儒 入室操戈 大张

6、挞伐 人身攻击 批评的武器第7页/共77页 这表明,我们不仅用争战来谈论辩论,我们在实际辩论中就是有胜有败,把辩论的对方视为敌手,我们在辩论中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争战这个概念支配的。因此,通常认为是一种特殊语言现象的“隐喻”其实不仅仅是语言行为,而是一般行为,受一般认知能力的支配。同样,“转喻”作为一种语言能力也跟一般认知能力分不开。说“回到原单位,看到的尽是新面孔”,用“新面孔”而不用“新四第8页/共77页 肢 ” “新躯干”来转指“不熟悉的新人”,那是因为人一般都是靠观察脸相而不是靠观察别的身体部位来识别人的。语言能力在人的心智中并不自成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依附于一般认知能力。因此这

7、一假说不妨称作“语言能力依附说”,跟“语言能力独立说”相对立。按照“语言能力独立说”,语言能力在人的心智中自成一个独立的部分,语言能力并不依附于一般的认知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有本质的差别。第9页/共77页 4句法不是一个独立模块 “认知语言学”不仅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模块,在语言内部,句法也不构成一个独立模块。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沈家煊正负颠倒和语用等级说明,在极性词语(如下面例子中的“一”、“最难的”等)表达周遍意义时,由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或由否定句变为肯定句(称为“正负颠倒”)后会出现三种异常:(1)句法不合格(标为 *),(2)语义上失去周遍义(标为 ?),(3)语用上不合适(标为 #)。第

8、10页/共77页 (1)一字不识 *一字识 见一个爱一个 *见一个不爱一个 (2)最难的题他也会做 ?最难的题他也不会做 最便宜的他也买不起 ?最便宜的他也买得起 (3)连看电影也不感兴趣 #连看电影也感兴趣 连民办大学也想上 #连民办大学也不想上第11页/共77页 这三种异常其实有一条统一的认知原则贯穿其中,那就是:否定极小量等于否定全量,肯定极大量等于肯定全量。 沈家煊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讨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副词“还”: 小车还通不过呢,就别提大车了。 平面几何还不会呢,就别提立体几何了。第12页/共77页 沈文指出,这个“还”具有语用意义,是在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即说话人认为语境

9、中的一个小句(如“大车通不过”)所提供的信息量不足,而添加“还”的小句(如“小车通不过”)才提供足量的信息。过去认为句法是独立的,句子在句法的基础上作出语义解释,再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得出句子实际表达的意思。这两个“还”字句表明,句法处理本身就离第13页/共77页 不开“还”字的语用意义,语境也不是事先摆在那儿的,而是根据“还”字和整个句式的意义来选择的,例如下面两句分别选择的语境是“旅行方向由东向西”和“旅行方向由西向东”: 开封还没有到呢,就别提洛阳了。 洛阳还没有到呢,就别提开封了。第14页/共77页 再如: (1)脏衣服 *脏糖 白纸 *白手 凉水 *凉脸 香花 *香饭 重担子 *重箱子

10、只有在习惯用某种属性给事物分类时我们才用它们直接修饰名词。 第15页/共77页(2)种树 *种植树 种植果树 还钱 *归还钱 归还钱物 读报 *阅读报 阅读作品 浇花 *浇灌花 浇灌大白菜 砍树 *砍伐树 砍伐树木第16页/共77页 这是因为这种21的韵律结构不合汉语普通重音的要求。(普通重音指的是一个句子在没有特殊语境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重音结构。)汉语的普通重音是在句末的最后一个句法短语中实现的。例如: 他喜欢学习汉语 可见,在表达和理解语句时,句法、语义、语用三者并没有明确的分界,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三者交织在一起。第17页/共77页 5主客观结合的语义学 传统的语义学是一种客观主义

11、的语义学,认为语义就是使语句表达的命题成真的必要充分条件,或称“真值条件”。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概念结构和概念结构的形成过程有直接的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客观上是同一座山,由于人的观察角度的变化就形成两个不同的心理意象。这种观点可以称作“主客观合一”的语义观,跟“主客观分离 ”的语义观相对立。第18页/共77页 “意象”(image)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景由于“识解”方式的差别凸显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等等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印象。举例来说: 姑姑送一只花猫给小莉。 姑姑送给小莉一只花猫

12、。 客观情形都是姑姑把一只花猫送给小莉,但由于说话人观察的方式不同,凸显的部分不同,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意象”,可以图示如下:第19页/共77页 (G=姑姑,C=花猫,L=小莉) 箭头表示“花猫”的转移路径,粗黑线代表凸显的部分,a句凸显的是花猫的转移过程,b句凸显的是小莉对花猫的占有。第20页/共77页 从认知心理上讲,凸显的事物是容易引起人注意的事物,也是容易记忆、容易提取、容易作心理处理的事物。“认知语义学”对概念结构的分析与传统语义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注重概念角色或语义角色的凸显情况。上面已经多次提到概念的凸显,这里再集中举几个例子。英语动词steal和rob,汉语动词“偷”和“抢”在句法

13、上的差别如下: 第21页/共77页 Tom stole 50 dollars from Mary. Tom robbed Mary of 50 dollars. *Tom stole Mary of 50 dollars. *Tom robbed 50 dollars from Mary. (2)*张三偷了李四 *张三把李四偷了 *李四被张三偷了 张三抢了李四 张三把李四抢了 李四被张三抢了 传统语义学在分析语义结构时只分出施事、受事、夺事这样一些语义角色,“偷”和“抢”的语义结构是一样的,因此无法解释以上现象。沈家煊说“偷”和第22页/共77页 “抢”用“概念结构”取代“语义结构”,用“概念

14、角色”取代“语义角色”,“概念角色”有凸显与不凸显的差别: “偷” 偷窃者 遭偷者 失窃物 “抢” 抢劫者 遭抢者 抢劫物 黑体代表凸显的概念角色。遇到偷窃事件,失窃物是注意的中心:一个人在公共汽车上被偷了钱包,人们首先问他丢了多少钱。而遇到抢劫事件,遭抢者是注意的中心,人们首先关心他的人身安全。 这里的规律是,就角色的隐现而言,非凸显角色可以隐去,即没有句法表现形式;凸显角色不一定可以隐去,要有句法表现形式,例如汉语(2)。第23页/共77页 就角色充当近宾语还是远宾语而言,非凸显角色可以充当远宾语,凸显角色不一定可以充当远宾语,例如英语(1)。认知上的理据是近的事物比远的事物显著。 rob

15、 句 steal 句 语义角色 施事 夺事 受事 语义角色 施事 夺事 受事 句法成分 主语 近宾语 远宾语 句法成分 主语 近宾语 远宾语第24页/共77页(1)还剩半瓶酒呢 只剩半瓶酒了(2)醉把茱萸仔细看第25页/共77页 6典型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 (一)典型范畴 传统的范畴观认为范畴都是离散范畴,每个范畴有自己的“界定特征”,符合某些“界定特征”的就成为某一范畴的成员,反之则不然。“界定特征”为范畴所有成员所共有,因此范畴内部各成员的地位是均等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人建立的范畴,包括语法范畴,大多是“典型范畴”而不是离散范畴。范畴不能靠“界定特征”来界定,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

16、的,一个范畴内部各成员的地位是不均等第26页/共77页 的,有的是范畴的典型成员,有的是非典型成员。例如,麻雀、燕子、喜鹊等是“鸟”这个范畴的典型成员,鸵鸟和企鹅则是非典型成员,“鸟”因此是个典型范畴。语法范畴跟其他范畴一样也是典型范畴。袁毓林汉语词类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一文,以确凿的事实证明,要想找出为这个词类所有而为其他词类所无的语法特征,这实际是做不到的,汉语的词类因此也是典型范畴。 第27页/共77页 这篇文章借鉴认知心理学上的原型理论讨论汉语词的分类问题。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属于同一词类的各个词在语法性质上有程度不同的相似性,其中

17、有些词在分布上有较多的相似性,它们成为这一类词的典型成员,而有些词跟其他词在分布上相似性较少,它们成为这一类词的非典型成员。这也就是说,词类是一种原型(prototype)范畴(典型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语法性质上的种种相似性而概括出来的。 第28页/共77页 A、词类划分的两难局面 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所以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分布来划分词类。由于词的全部分布(total distribration)是很复杂的,其中不少分布是不同类别的词共有的(比如,体词和谓词都可以做主、宾语);因而语言学家通常只选择一两项具有区别意义的分布特征作为分类标准。比如,朱德熙说:“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

18、两类。我们用来划分动词和形容词的标准有以下两项:第29页/共77页 (1)前边能不能加很,(2)后边能不能带宾语。 根据这样的划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形容词和动词分别定义为: (1)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 (2)凡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动词。” 在这里,朱先生没有用严格的分布标准规定谓词的范围。就算谓词的界限是明确的,那么用上面的划类标准能不能把动词和形容词区别开来呢?事实证明是很困难的,因为存在着这样两个语言事实:(一)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受“很”修饰,比如:“煞白、第30页/共77页 冰凉、通红、喷香、粉碎、稀烂、精光”等状态形容词本身已经表示了某种程度,所以不能受程度

19、副词“很”修饰。但是根据上面的定义(2),这些形容词只能划到动词中去。(二)形容词不是绝对地不能带宾语,例如: 红着脸 红了脸 红过脸 空着手 空过手 斜着身子 粗着脖子 粗过脖子 扁着嘴巴 聋一了耳朵 瞎了眼睛 坏了事了 一下子黄了脸 不要脏了我的手 高你一头 大他三岁 忙了你一天 第31页/共77页 根据上面的定义(2),这些形容词就应该划到动词中去。由此可见,关于形容词的定义(1)对形容词内部没有普遍性(即不能概括全部形容词),它只能管住性质形容词,但管不住状态形容词;关于动词的定义(2)对形容词没有排他性,它把动词以外的一部分形容词也划了进来。第32页/共77页 朱德熙说:“名词的语法

20、特点是:(1)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例如:一支笔、三本书、几件事、一种风气;(2)不受副词修饰:*很勇气(比较:很勇敢),*早战争(比较:早打仗),*不青年(比较:不年青)”。朱先生所说的名词是一个比较纯净的类,已经把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排除在外了。那么能不能用上面两个关于名词的语法特点作为划定名词范围的标准呢?事实上是很困难的。撇开“皮肤”、“体育”等零星的一般名词不受数量词修饰不说,整个专有名词这一小类在一般情况下就不受数量词修饰。因此,我们不能说:名词是能受数量词修饰而不受副词修饰的一类词。第33页/共77页 朱德熙把副词定义为“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并且说:“副词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

21、谓语和补语”。事实上,像“很”、“极”等少数副词不仅能作状语,而且还能作补语。例如: 很棒一棒得很极好好极了 可见,上面关于副词的定义偏紧,把“很”、“极”等老牌的副词排除在外了。而且,这个定义对少数只能作程度补语的副词(如:透、透顶)也缺少概括力。第34页/共77页 上面的讨论集中地反映了词类划分的两难局面:一方面,不得不根据分布来给词分类;另一方面,彻底的分布主义的操作路线很难贯彻到底。这在代词这一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纯粹考虑分布,就根本得不到代词这样一个类。因为从分布上看,有的代词(如:你、我、他、什么)接近于体词,有的代词(如:这么样、怎么样)接近于谓词,像“怎么”甚至还能带宾语(

22、如:我能怎么你呢?)。第35页/共77页 B、词类不是特征范畴,而是原型范畴 上文指出朱先生用来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分类标准的几项分布特征并不能真正地把这几类词划分清楚,那么换几条分布特征作为分类标准行不行呢?我们做了各种尝试,结果是:不管你选用什么分布特征作为分类标准,都很难做到真正地把属于同一类的词都划进来,把属于不同类的词都划出去。这就使我们从根本上怀疑:凭两三条分布特征的合取/析取关系能否把词类划分清楚?词类到底是特征范畴还是原型范畴?第36页/共77页 比如,苹果、梨、桃、橘子、樱桃、枇杷、杏子、香蕉、荔枝、菠萝、桑堪、杨梅、草毒、椰子、甘蔗、荸荠、西瓜、西红柿、橄榄都属于

23、水果这一范畴,但是没有一个特征是所有这些水果共同具有的。显然,水果作为一个类,并不是因为每一种水果都具有水果的共同特征,而是因为每一种水果都和其他几种水果有一些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相似性越大的,在这一类事物中越占中心的位置,即成为这一类的典型成员。比如,苹果、梨、桃、橘子等是水果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第37页/共77页 有些事物和其他同类的事物相似性较少,它的典型性就差,即成为这一类的非典型成员。比如,椰子、甘蔗、荸荠、橄榄等是水果的非典型成员。同时,如果某一范畴的非典型成员又和其他范畴的典型成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这种事物就处在两个类的边界。例如,西红柿有

24、时可以称为水果,有时又可以称为蔬菜;它既不是水果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也不是蔬菜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 现在的词类划分工作基本上是以经典的范畴化理论为逻辑背景的。比如,通常认为某一词类的全体成员一定共有或没有某一分布特征,可以用这种具有第38页/共77页 区别性价值的分布特征来给不同的词类下定义;往往希望一类词跟另一类词有明确的界限,并且默认同一词类中的词地位相等,没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别。这种追求简单、整齐的科学理想在实际的词类划分工作中往往行不通,因为词类不完全是特征范畴。在很大程度上词类是原型范畴。比如,尽管找不到一条为形容词所独有、为其他词类所无的分布特征,但还是可以根据“煞白、冰凉、

25、通红、喷香、粉碎、稀烂、精光”等状态形容词跟“白、凉、红、香、碎、烂、光”等性质形容词在分布上的相似性(经常作谓语和补语)把它们归为一类。第39页/共77页 C、词类知识的来源 上文多次提到:单纯利用一两项分布特征作为分类标准可能会把属于同一类的词分成不同的类,而把属于不同类的词划作同一类。这样说多少意味着语言学家是心目中先有了这样那祥的类,然后再去寻找分类标准的。那么在找到分类标准之前,语言学家的词类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与此相似,普通人能正确地遣词造句,能够在不同的组合位置上正确地填上不同的聚合类的成员;这说明他们头脑中确有关于词类的内在知识,那么他们的词类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要回答这个问

26、题,还得从词类的本第40页/共77页 质说起。因为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所以词类知识主要来源于人们对词和词之间在功能和意义上的家族相似性的概括。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一问题。 第一,基于概念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人们倾向于把表示相同、相似的概念范畴的词概括为一类,把它们填入相同的句法组合位置,即把它们当作同一个功能类去使用,从而赋予它们相同的句法功能。比如,人们把“苹果、梨、桃、橘子、香蕉”等表示典型水果的词概括为一类,然后根据不同实体之间的家族相似性,把“椰子、甘蔗、荸荠、橄榄”等表示非典型水果的词也概括进来,一样地填入名词第41页/共77页 这一类词所能占据的各种组合位置。推广开来,因为水果属子

27、事物范畴,蔬菜、食品、衣服、车辆、家具、武器等也属于事物范畴;所以人们会把表示蔬菜、食品、衣服、车辆、家具、武器等概念的词填入表示水果的词所能填的各种分布位置,即把它们也当作名词来使用。当然,这样的类比使用带有尝试性,当基于类比的使用得到别人(社会)承认时,这种用法就会流行开来,成为这个/些词的正常分布;当这种用法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时,说话人就得改正,退回来把这个/些词跟其他范畴的第42页/共77页 词类比使用。比如,“永远”本来是副词,它只能修饰谓词。但是,现在不少人把它当作“永恒”的同义词使用,加上“的”后去修饰名词,例如:“永远的朋友”、“永远的友谊”、“永远的校园”等。如果大家承认这些新

28、用法是合格的,那么“永远”就在副词的功能之外又获得了区别词的功能,成为兼类词。可见,词义对词类的形成和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词的意义只是为该词可能有什么样的用法提供了可能,最终能不能被概括进某一词类,还得看它到底有哪些用法,占据了哪些分布位置。第43页/共77页 第二,基于分布位置的家族相似性。概括、抽象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人们会自觉地把分布位置十分相似的词归为一类,作为一个类来记忆和使用。这些分布十分相似的词成为某个词类范畴的典型成员,成为其他词能否归入该类的参照标准。在确立了典型成员之后,推广一步,把一些跟这些典型成员分布比较接近的词也吸收进来,概括为一类。比如,人们根据表示水

29、果、蔬菜、食品、车辆、武器、衣服、家具等具体事物的词(具体名词)在分布上的相似性,把它们归为一类。然后发现表示观念、事第44页/共77页 件等抽象事物的名词(抽象名词)跟具体名词在分布上比较相似,就把这些词也概括进来,成为一个较大的类(一般名词)。随后,人们发现表示特定事物的名称的词专有名词)跟一般名词在分布上比较接近,就推而广之,把它们也概括进来,形成一个大类(名词)。由于这种类的概括是建立在参照典型进行层层类比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同一类的成员在分布上只是在总体上大致相似,以至于很难找出一条为这一类的全体成员所共有而为其他类的成员所无的分布特征。第45页/共77页 应当指出,普通人基于词的意义

30、和分布的相似性而得到的词类的概念是极其模糊的,因为这种词类知识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关系之上的。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根据明确的标准、用严格的方法来划分词类,说明不同类别的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所以,语言学家划分出来的词类跟一般人常识中的词类可能不同、甚至很不相同。但是,语言学家划分出来的词类不能从根本上否定一般人心目中的词类概念,即 第46页/共77页 不能过分偏离说话人对于词类的语感。比如,普通人认为“很”和“非常”是同一类词,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但是如果语言学家根据“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这一定义把“很”排除在副词这一类之外,这祥做就很不妥当。因为普通

31、人的词类概念来自于词跟词之间的分布相似性,并且普通人的词类概念又会直接影响词在言语中的具体使用。 第47页/共77页 (二)基本层次范畴 汉语的词汇中也存在“基本层次范畴”,例如: 甲:你布兜里装的什么? 乙:水果。 苹果。 国光苹果。 在通常情形下,乙对甲的回答是中间一层的“水果”。在“动物狗京巴儿狗”、“水果苹果国光苹果”、“家具沙发转角沙发”这样的等级中,“狗”、“水果”、“沙发”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第48页/共77页 基本层次范畴是认知上优选的范畴,最引人注目。基本层次范畴最适合人的认知需要,这在心理上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异同平衡:作为基本层次的范畴,其内部成员之间有足够的相

32、似点,而它与其他类别的成员又有足够的相异点。 (2)完形感知:基本层次范畴的各个成员有共同的整体形状,便于作“完形”感知。 (3)动作联系:基本层次范畴总是跟人的特定动作相联系,例如“猫”和抚摩联系,“花”和采摘联系。第49页/共77页 7象似性 语言的结构与人所认识到的世界的结构恰好对应,这种对应具有广泛性和一再性,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这就是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也译作“临摹性”。“认知语言学”注重语言的“象似性”,认为语言的“象似性”程度要比我们过去所想象的大得多。戴浩一论证汉语词序和事件的时间顺序之间具有广泛的象似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时间顺序原则”(PTS)。例如,普通

33、话带“在”的处所状语,“它出现在动词之前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它出现在动词之后表示事第50页/共77页 情过后参与者所处的位置”。 “小猴子在马背上跳”是小猴子先在马背上,然后跳,“小猴子跳在马背上”是小猴子先跳,然后在马背上。现代汉语中表处所的词在动词前后的不同位置,大体上可以用 “时间顺序原则”来解释,尽管也有一些例外。 但是,古代汉语的情况不同,例如“读于室”,“入于室”。两个“于室”一个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一个表示事情过后参与者所处的位置,但都置于动词之后。戴浩一本人也承认“古代汉语不遵循时间顺序原则”。第51页/共77页 为什么先秦汉语不遵循时间顺序原则?是因为古代汉民族的认知方式不同

34、于现代吗?蒋绍愚1999根据谢信一提出的“抽象原则”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谢信一1991指出,语言符号的组合可以根据两种原则。“我们可以把感知或概念上促成的规则成为临摹原则,把以逻辑数学为基础的规则称为抽象原则。”前者“成分的组合和排列比较密切地反映现实世界,而后者则否。”关于这两种原则的关系,谢先生说,“在不同的语言之间,有的可能主要以临摹性为原则,抽象性居于次要地位,有的可能相反。”第52页/共77页 “在同一种语言里有些句子的临摹性可能高于别的句子。”“在一个语言表达特别是句子里,临摹原则和抽象原则是共同起作用的。因为临摹性有限度,为了使符号化完整,必须有抽象性来补充。”蒋先生指出,从古

35、代到今天,汉族人的认知方式并没有变,改变的是动作和处所的位置关系的语言表达,从抽象原则变为临摹原则。第53页/共77页 那么,为什么在动作和处所的位置关系的表达上,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先是用抽象原则,后来又用了临摹原则呢?蒋先生认为这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造成的。用抽象原则组织句子,一般要靠形式标志。汉语缺乏形态,但介词“于”是一个明显的标记。先秦汉语中,“于L”统统置于动词之后,是因为有“于”这个标记的缘故。但到了西汉,汉语的句法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V+(O)+于L”中的“于”可以不要。比较: 投其璧于河(左,僖24) 乃投璧河中(史记,晋世家)第54页/共77页 “于”这个标记的消失,动摇了“

36、于L”一律后置于动词这个“抽象原则”。处所词前置于动词的例子从西汉到南北朝逐渐增多,而且是根据时间顺序原则来排列的。从汉代到南北朝,新兴介词“在、从、到”等逐渐发展,这些介词是从动词发展来的。动词“在、从、到”等组成的处所结构在先秦汉语中就是根据时间顺序原则,或者放在动词前,或者放在动词后,当它们虚化为介词后,依然保持原来的位置。 那么,西汉时“V+(O)+于L”里面的“于”为什么可以第55页/共77页 不要?这是语言系统中另一种变化的结果。在先秦,实体名词和处所名词是不分的: 积土成山(荀子) 藏金于山(庄子) 所以,处所名词必须加“于”才能跟实体名词区分开。到西汉,很多处所名词后头加了F(

37、指上、下、中等方位词),所以不要“于”也可以和实体名词分开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它的独立性。说“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模块”,是说人的语言能力是依附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并不是说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没有自己的独立性。第56页/共77页 张敏认知语言学和汉语名词短语一书集中探讨名词短语中“的”字是否能隐去的规律。例如: 我的爸爸 我爸爸 我的书包 *我书包 一般认为这是“可让渡”与“不可让渡”的领属关系造成的区别,“我”对“书包”的领有是可以让渡的,而“我”对“爸爸”是不可让渡的,这里体现的是距离象似原则。但是汉语里又有如下情形:第57页/共77页 我爸爸

38、*我鼻子 *张三爸爸 牛鼻子 “我”对“爸爸”和“鼻子”的领有都是不可让渡的。张敏论证在汉语里,无“的”和有“的”的名词短语的区别是“称谓性”和“非称谓性”的区别(对汉人来说这是意义重大的)。对人意义重大的个体特质在认知上足够明显,就可以用一个专名来称谓。例如:第58页/共77页 我们学校 *我们学校(=北大)有三千多所。 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有三千多所。 他爸爸 他爸爸(=张三)其实不是他的爸爸。 他的爸爸 ?他爸爸(=张三)其实不是他爸爸(=张三)。 用专名来称谓的概念,其组成成分之间的距离最小。因此,汉语是在更广的范围里体现距离象似原则。这条原则还体现在各类成分充当修饰语的名词短语里

39、,例如:第59页/共77页 她的那件漂亮的白呢子大衣 “她”表领属,事物一般不会随领有者的改变而改变,而会随属性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领有者和事物的概念距离一定比属性远,语义上的这一特征体现在语序上便是表领有者的成分出现在属性成分之前。“那件”表示指称,“漂亮” 表示的是感观感受到的或与心理估价相关的性质、是事物的临时状态;质料“呢子”表示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而表颜色的“白”则介于“漂亮”和“呢子” 之间。第60页/共77页 8转喻和隐喻 隐喻:就是不明说的比喻, 是一种很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语言表达现象。如把时间比作金钱,把生命比作旅程,把某种因果发展关系比作家族前后辈(如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鼻

40、祖)等,人类各种语言活动,可以说都是通过隐喻来体现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上文讲“语言不是一个独立模块”的时候举了一组有关辩论的词语,其中都含有跟战争有关的概念,可见人们是把辩论中的所作所为看作战争的。这种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投射”的认知方式就是“隐喻”。第61页/共77页 例如时间到空间的隐喻。汉语的“前、后、左、右、上、下、中”。 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是运用“概念隐喻”来说明汉语里各种复句表达的语义关系,例如下面三个用“如果就”表达的复句分别属于“行”“知”“言”三个概念域: (1)如果明天下雨,比赛就取消。 行域 (2)如果比

41、赛取消了,昨天就下雨来着。 知域 (3)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言域 “如果”一词引出的充分条件在三个域中的性质可以这样来表述:第62页/共77页(1)行域:p的发生是q发生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2)知域:知道p是我得出结论q的充分条件。(如果知道p,那么我推断q)(3)言域:状态p是我声称q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我声称q)重要的是,“知域”和“言域”的语义关系是从“行域”的语义关系通过隐喻“投射”形成的。这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域还可以用来解释其他许多过去难以解释的语法和语义现象,不仅是解释复句的语义关系。第63页/共77页 “转喻”又叫“借代”,修辞学把它

42、列为一种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转喻好象没有规律,例如我们既可以用部分来指代整体,说“他想找个帮手”,“见到的尽是新面孔”,也可以用整体来指代部分,说“他瞎了”(眼睛瞎了),“电视机烧坏了”(烧坏的是零部件)。但是转喻又不完全是任意的,不是任何一样事物都可以用来指代另一样事物。“壶开了”可以说,指水开了,但是壶坏了不会说成“水坏了”:水变质了,也不会说“壶变质了”。“转喻”虽然不是可预测的,却是有理可据的(motivated)。是解释得通的。第64页/共77页 转喻和隐喻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

43、是概念形成的手段。不同之处在于,隐喻是相似认知模型之间的投射,转喻是两个相关认知范畴之间的转变。隐喻主要是一种理解手段,转喻主要是一种指代手段。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认为,汉语中“的”字结构的“转指”现象实际上也是一种认知上的“概念转喻”。(“X的中心语”中的“X的”统称“的”字结构,不管X是谓词性成分还是体词性成分。“X的”脱离后头的中心语独立并且指代中心语,这叫“的”字结构的转指)。沈文认为,语法上的转指本质上就是转喻,第65页/共77页 是转喻这种一般的认知方式在语法上的体现。转喻有自身的规律,转指规律跟转喻的规律本质上没有区别。针对以下转指现象 (1)经理的(外套) *经理的(身份) (2

44、) 小王的(书包) *小王的(爸爸) (3)词典的(封皮) *词典的(出版) (4)中国的(河流) *中国的(长江) (5)托运的(行李) *托运的(手续) (6)到站的(火车) *到站的(时间) (7)他赞成的(意见) *他提出的(意见) (8)白的(衬衫) *雪白的(衬衫)第66页/共77页 沈先生提出了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 1) 在某个语境中,为了某种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B。 2) 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3) 在这同一“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4) 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须高于B。第67页/共77页 2)中的提到的“认知框架”指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认知框架(右边是相关的转喻/转指的例子): 容器内容(壶和壶中水) 壶开了 整体组成部分(人体和四肢)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领有者领有物(学生和书包) 小王的(书包) 劳作者工具(作家和笔) 他是个笔杆子 物体性状(女孩和胖瘦) 苗条的(姑娘)第68页/共77页 机构所在地(美国政府和白宫) 白宫没有表态 当事行为/经历(宝宝哭) 老哭的(孩子) 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