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1页
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2页
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3页
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4页
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台州学院附属小学(临海市大洋小学)陈春仙【内容摘要】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互动的学习,并且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呢?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的研究:一、学生无效或低效互动的现状透析。二、教师无效或低效互动的教学行为的现状透析。三、师生互动的策略。师生互动的策略包括时空互动的策略时空共有、材料互动的策略内容共创、情感互动的策略情感交融、过程互动的策略意义共生、互动评价的策略成功共亨。四、生生互动的策略。包括生生之间的互看、互说、互辩、互帮和互问。五、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技巧倾听、解读和评析。六、实验成效分析。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确信数学课堂有效互动

2、的策略研究,能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关键词】 有效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互动”,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技能与思维的方法,才会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传统的被动、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

3、式仍居主导地位。机械操练、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观念和做法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自主探索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某些教师即使重视让学生自主探索,也常由于经验不足或调控能力不佳,在考虑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同时,没有考虑是否有效。在组织合作交流时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但是学习效率低下。学生交流流于形式,无效或低效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标准的公布和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如郭子平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详细阐述了我们教师在改变学生学习

4、方式时应该怎么做。陈庆宪老师的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数学也从创设氛围、提高效率和设计材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数学。诸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索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但关于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互动、怎样的互动才有效以及如何评估的研究却很少见。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互动的学习,并且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呢?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人:陈春仙成员:林法炉 殷红梅 叶伟斌 李海燕 冯尚钗 许玲月 李慧英 应敏二、研究基本思想1、课题界定(1)

5、“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2)“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狭义的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与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本课题的“互动”就是指教学交往,是指课堂教学这一社会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借助课程内容这一主要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

6、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前者是指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的交往活动,主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后者是指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往活动,主要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3)“策略”一词最早见于人物志。人物志·接识中说:“术谋之人,以思谋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可见,策略就是计策方略,是人们经与事物的多次交道所获得的“知己知彼”(行为)体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行动计策或谋略意识。本课题中的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它包括师生有效互动策略和生生有效互动策略。(4)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是指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和对话教学理论,在调查师生低

7、效或无效互动的基础上,探讨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方式,以此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研究目的和价值通过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3、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是学生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是学习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文本)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等方面的品质。所谓交

8、互作用,是教材对学生有影响,学生对教材也有影响。文本即教材,有时不仅指教材,学习者是学生,这个交互作用是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观认为操练式的学习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有效学习,我们讲的有效学习主要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是发展学生创新性的学习。(2)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洋溢着关爱和协调的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成效最佳。如果教学的时间能够充分用于课程学习,课堂管理的机制能致力于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那么,就能提高学习的成效。因此,教

9、师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3)“教学对话原理”。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依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对话教学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为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这种师生间

10、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是对话双方彼此之间的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这种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它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使师生的认知、思想工作、情感在互动、交往中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享双方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互相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11、,丰富教学内容,寻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5)从学习的规律看: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地吸收之中,只有当学生自身需要时,有接受的动机时,他才有可能十分投入地获取,才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为之付出努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活力,使学生能动地利用为他提供的各种条件,完成内化吸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也只有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他的意志品质、情感、心理、个性等才有可能随之得到全面发展。三研究的过程设计我们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在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的无效和低效现象,探索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策

12、略。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我们将重点定位在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上。整个研究过程应用到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处理 确定四(4)班为实验班。对象确定以后,用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研究分析学生无效或低效的互动行为和分析教师无效或低效的互动调控教学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再让实验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计划、研究者、协作教师到课堂听课,按计划观察记录教学过程,搜集有关的课堂教学资料,课后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最后确定有效互动的策略。然后在实验班施加实验因子,实验后再作测试、统计,加以纵向比较、分析。为了使在课堂观察中搜集到的教学资料真实可靠,

13、系统、深入、具体地揭示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与缺陷,从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互动的有效性,上课教师必须保持教学的自然状态,真实地表露自己的行为,不要害怕暴露问题。研究效果的检测 分三种形式进行:(1)运用调查法检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2)运用观察分析法分析实验后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变化。(3)运用测试法检测学生当堂学习效果。四、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一) 学生无效或低效的互动行为的现状透析。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和学生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见附件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存在着以下几点无效或低效的互动行为。1、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我们调查发现,在67的课堂教学

14、中,学生间的交往所占的时间仅为13.5,且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学生个体的单向交往,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乏。2、合作交流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1)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互助合作。在合作学习时,你只管说你的,我只管说我的;你只管做你的,我只管做我的。说完了,做完了,合作也就完了。(2)交流时忽视倾听,小组汇报的仍为指定发言人自己的看法。经过小组交流,别人对他有什么帮助,他从中吸收多少,有效地利用了多少来,都无法显现,交流成果仍属个体行为。这种现象占100%(3)“小权威”一统天下,学习困难生依赖盲从。少数人讨论,多数人“搭车”,没有思维碰撞,达不到集

15、思广益。(4)讨论时不能围绕重点,却在枝节问题上争吵,耗费时间。3、生生互动时(包括与文本的对话)缺乏辨析、质疑能力。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获取知识常用“拿来主义”,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推动和创造。剖析以上诸多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1、教师更新理念不到位,认为“退居二线”,学生放任自流,就是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指导合作不得力;把握小组合作契机不恰当;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度不充分,面不广泛;留给小组合作时间不充足。3、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薄弱。(二)教师无效或低效的互动行为的现状透析。首先我们通过课堂听课,对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做了观察、记录;再结合平时的观摩课、调研课、示

16、范课、评比课。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影响数学课堂中师生及生生互动的主要因素。1、师生对话时,满堂问答。即教师讲解得多,学生说的少,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师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据调查,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数在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总次数中占91.3,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它类型行为的比重分别仅占0.9、3.4、与4.4。2、语言的随意性比较强。有些教师上课的语言、提问几乎不经思考,不讲目的性,爱问就问,爱说就说,提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是“有没有”“对不对”“是不是”的简单陈述。

17、语言比较单一,基本都是“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是这样想的”、“好的”的循环反复。教师问题的设计没有促使思维的真实碰撞。4、情境创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缺乏典型性、思考性,并滥用多媒体。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时,用了10分钟才进入主题。造成了一些面对全体学生的活动和练习不能得以有效落实,不能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某位专家曾说过,数学课应有数学课的特色,不要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而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5、课堂气氛紧张,“对话”不自由。虽然好多老师上课中注意表扬学生“真棒”、“真聪明”,但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待学生不能令老师满意的回答时做得很不够,或显出不耐烦的表情,或不

18、理睬该生,让优生来代替回答,让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心存畏惧,提心吊胆,不敢畅所欲言。6、材料组织和提供过于单一、片面。大部分材料都是教师一手提供,很少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7、缺乏高超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存在着大量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如有的学生已经能将许多知识说出,但教师还是不放心,重新按自己的思路教学一次。(三)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师生有效互动是指教师或学生将所欲传送的种种信息,借助各种媒介,传达给对方,并发出预期的反映结果;由此反映结果再反馈给对方,从而形成良性的反馈循环系统。师生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积极地参与,主要是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另一方面是教师

19、的行为。互动的关键是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和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环境。为此,我们确立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是:1、时空互动的策略时空共有时空共有指的是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时间和空间。在此空间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热情诱导。师生互动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师生怎样营造互动的空间呢?为此,我们的策略是:(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和学生拉近距离,学生不再“

20、仰视”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互动的空间,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的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和学生换一下角色”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时就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解题思路。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

21、织和引导。如:“×老师,你能将你的相法说给大家听听吗?”“×老师讲的话,大家听明白了吗?”“如果不明白,谁愿意再当老师到台上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俨然一位有经验的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甚至用学具演示,到黑板上板演,以期让台下的学生更理解自己说的意思。通过和学生换角色,课堂气氛更融洽了,学生的学习更投入了,学习的效果也最好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效互动的课堂里需要有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创设一种自由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尽量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学生交流讨论

22、,提倡学生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教师要坚持做到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出智慧火花;想议就议,议出是非曲直;想问就问,问出心中疙瘩;想画就画,画出正解解法。哪怕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教师都应发挥主导作用,在错误中发现闪光点,纠正错误,在错误中成长。学生才不用害怕因为说错而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了,在如此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学得更快乐了,也最容易迸发创新的火花。(2)建立新的课堂学习规则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打破旧的规范的同时,必须建立新的规范,即比较开放、比较宽松的规范。“别人在发言时我们要怎么办?不是等待,不是插嘴,而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仔细分析,吸收有效的成份,指出不足之处。“自己想

23、发言时要怎么办?”积极举手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做到条理清楚。“合作学习时自己应做什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要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清楚,纠正别人的错误时要诚恳。“遇到问题时要怎么办?”找到适合的时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请同学帮忙;或请教师帮助;或自己解决。“动手操作时怎么办”收拾学具动作要快,要倾听教师的指导,操作时要先思考再操作,然后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新的课堂规范的建立,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有序学习,从而提高师生、生生互动的效率。我们可以看到,在时空共有里,老师努力促进互动空间的开放,“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和学生互换角色”、“让

24、学生展示自我”。学生也意识到我与他人,尤其是老师是平等的学习者。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人格的舒展和自由、思维的活跃与激荡、创新潜能的迸发和拓展。2、材料互动的策略内容共创“内容共创”是指在学习材料的处理上师生能够共同创造出适合学习的内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益。它包括预设材料的共创和生成材料的共创。预设材料的共创策略:设立“信息发布台”,让数学贴近生活。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和环境。”但光靠教材上提供的或老师提供的资料,有时也有点枯燥乏味。于是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墙角设立一个“信

25、息发布台”。“信息发布台”搜集和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的情景及数据。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将一些数据或材料提早公布在上面。如“学校组织踢键子比赛,三年级去了15人,四年级去了30人,五年级去了35人。”搜集资料的方式可以是集锦,也可以是摘录或者是一些书签。搜集的内容可以是身边的事物,参加活动的数据,报刊杂志上的摘录以及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等等。如,世界名山的高度,世界有名的河流长度及地球与水星之间的距离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到期中或期末时评比一下哪些学生发布的信息最多、最有质量。学生对这小小的“信息发布台”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他们通过“信息发布台”,不但培养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

26、也为课堂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探究材料。这个“信息发布台”成为师生有效互动的天地:教师从学生提供的材料里寻找并选择那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提炼成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材料,供学生探究。学生从老师或同学提供的材料里吸收了营养、开阔了视野、激活了认识。真正实现了学习内容的互动。生成材料的共创策略:学生提供生成资源,教师捕捉过程资源,让材料动态生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指出“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生命载体”。因此,教师除师生共同预设材料外,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生成过程中的材料共创。活用生活资源。生活

27、资源到处可见,只要教师留心观察,就地取材,切入教学,定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激活学习的思维热情。如教学“分数意义”,可把学生的人数,身边物体的个数当作资源,然后让学生说出一些分数。教学归一应用题时创设口算比赛活动,取出数学数据作为教学资源。捕捉过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识的误区,也会出现创新的思想火花。这过程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有些是无法预设的。这就为教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这个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捕捉住过程资源,根据学生的真实需要随时作出调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28、师生互动。比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当揭示了“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一概念”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还有三个数的比呢。”师说:“你举例说说看”。生说:“金龙鱼广告不是说1:1:1的吗?”这种“节外生枝”的事,使课堂顿时议论开来,于是教师及时地捕捉住这一生成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形成了本节课的高潮。最终学生自己明白了1:1:1它并不是一个比,而是表示三种物质的份数关系。从而更加明白了比的意义。3、师生情感互动情感交融情感交融是指在情感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上流露出来,为学生所察觉、感受;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表现出来,为教师心

29、神领会。彼此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形成情感回路。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忽略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而且由于教学方式、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造成学习效率明显低下。为了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师生情感的互动成为意义共生的有效条件。为此,我们的做法时:以境生情。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情感,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客观事物满足个体需要,产生正情绪,如快乐;不满足个体需要,则产生负情绪,如痛苦。要

30、使学生产生快乐情绪,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去克服,生发快乐的情绪。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发展。以情生情。所谓“以情生情”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教师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绪。另一种是以学生的情感影响教师的情感。两者互相作用,共同促进师生情感的流动。师生体态语言的运用。它包括眼神的运用、面部表情的运用和手势的运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可以有效地交流大量的情感信息。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他们会露出紧张的眼神,而教师微笑的眼神,能使学生感

31、到温暖;镇定的眼神,能使学生感到安全;信任的眼神,能使学生感到鼓舞;当学生分心时,他们的眼神会游离不定,教师用眼神去注视他们,他们就会回到学习中来。教师和学生达到心灵相通。从学生的表情中,教师可以感知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样的,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中去。微笑的表情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地投入学习,严肃深思的表情能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手势使用得当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点和活力。如学生举起双手拍拍自己的双肩,并说:“我真棒”。增强自信心。没叫到的学生用手来摇动等等。幽默语言的运用。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艺术境界,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参与学习。当学生发表见解语

32、言结巴、词不达意时,使用幽默语言,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时,使用幽默语言进行适时、适度评价,激发学生的价值观,获得成功的享受。当学生违纪时,使用幽默的故事或语言,让学生心悦诚服。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的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魅力。教师要以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一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得到较好的发挥,易使学生得到满足而产生快乐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又会影响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快乐情绪,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导致师生共乐的教学气氛,促进师生有效地交流、互动。4、过程互动的策略意义共生意义共

33、生指的是在动态生成性的课堂里,教师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发展。而学生作为一个“学者”、“思者”和“问者”,就要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让过程充分展开,真实而又透明,从而使方法在不断的互动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得到提升。问题探究是意义共生的“利兵锐器”。而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又是问题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重视让学生在问题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不

34、断地生成意义。那么在问题探究时师生、生生是怎样互动的呢?我们是这样做的:教师提供预设的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意义生成。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一般都缺少问题情境,趣味性和挑战性都很少,不能激起学生火热的思考。因此,教师可将这些封闭性的问题改编成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或补充,使其成为探究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从而让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再创造”。问题情境可以创设在引入阶段、新知阶段,也可以在运用阶段创设。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在新知展开阶段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提出问题。 4分钟相遇张华家 李诚家张华每

35、分走50米 李诚每分走60米师:谁能根据线段图叙述图意(故意省略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生:张华走了多少米?李诚走了多少米?两家相距多少米?两人每分钟共走了多少米?相遇时张华比李诚多走了多少米?师:能解决吗?请你挑选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来解决。学生有效操作,教师引导提炼,促使意义生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我们必须做到:首先做好操作活动前的“三准备”材料准备。为学生准备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还应考虑制作的材料的颜色和大小等因素。同时,准备的材料要有利于学生的操作和探究。如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每组的学具不

36、但有两个完成一样的三角形,还应多放一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问题。知识准备。要使学生在操作活动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准备,才能使他们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如在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前,必须有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策略准备。(1)建立健全的操作常规。它包括课前如何准备学具,课中如何倾听教师的指导,如何收拾学具等。(2)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指导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操作演示法、操作过程个别指导和多媒体模拟指导等等。(3)把握恰当的时机。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动手去做,要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想一想如何去做,这样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养成先思考再实

37、践的科学态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相互研究的过程中相互暗示,提高操作的自信心。其次做好操作活动中的“三重视”。重视指导。我们主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这种“自主”并非不要教师的指导,因为学生在毫无目的的“瞎乱”操作中是不会有新发现的。但要注意教师指导不等于把最简捷、最简单的方法、结果直接告知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要侧重于方法、策略的点拨。重视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光要重视质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明白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处、公式的推导过程处

38、、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如“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可不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来推导公式呢?”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不论是与学习有关的还是无关的、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有价值的还是滑稽可笑的,我们都应高度重视,从而保护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提高他们继续探索的积极性。重视反馈评价。反馈评价是对学生操作活动的分析、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反馈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自己整个操作过程的一种描述,也可以是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概括与归纳。评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同桌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要求全体学生通过倾听同

39、伴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更是有意识地鼓励、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在组织学生操作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加强指导,才能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有效交流,教师引导总结,促使意义升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表现在是否全员参与上,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人人有“活干”,没有旁观者。其次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为了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使生生之间真正互动起来,我们采取以下三个策略。第一恰当把握交流学习的时机。产生疑难

40、问题时与人交流:这种交流可以起到释疑、解难的作用。在辨析知识时与人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使学生明确事物的本质特征、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一题多解时与人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总结概括时与人交流:此时的交流有利于在总结概括时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科学地总结归纳。第二做好四个准备:角色准备。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不但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还要善于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学生在心理上才会有更在的自主空间,思维才能敏捷,讨论才能真实有效。问题准备。为了使讨论更有效,有必要在讨论前做好问题准备。问题准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课前提问课上

41、讨论。二是即兴提问即兴讨论。观点准备:在讨论前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人带来的挑战性及与他人分享思想的快乐。四、技巧的准备: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必须做好合作的技巧的准备。包括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插嘴;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清楚;纠正他人的错误要诚恳等。第三采用合作互动记录本,有效地改变存在于合作交流中的低效现象。合作互动记录本的具体内容如下:合作互动记录本记录人: 日期:课 题讨论问题发言内容具体做法:记录人、日期在课外填写,讨论问题在提出来后及时填写,发言内容由每位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先写在草稿上,再由记录人在课外将每人的观点收集好粘贴

42、在发言内容处。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然后由汇报员汇报,记录人、汇报员轮流安排。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交流时,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当学生的思路与他人重复时,必须引导与众不同;当学生的思路偏离教学重点时,必须引导转向;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必须进行点拨指导。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把内容、要求交代清楚;当学生在学生合作学习之中,

43、应加强巡视,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辅导学习困难生;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应引导学生进行反馈、整理与提升。我们可以看到,在合作的氛围中,生生对话迅速生成。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老师在这里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意义共生里,教师不但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资料的提供者,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点燃者、整体活动进程的灵活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和判断者。学生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了出来,充当了“问”者、“论”者、“思”者等角色,同时还承担组织部分学生间共同活动的任务。4、互动评价的策略成功共享

44、成功共享指的是在动态生成性的课堂里,通过师生的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达到有效互动的最优化效果。它不仅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促进教师的发展,使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为了促进互动的有效性,在成功共享里,我们的做法是:“我成功了”学生自信的摇篮为了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通过探索,我们在课堂学习总结的五分钟里,设置了“我成功了”的自我评价,通过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的

45、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具体是这样做的:确定评价内容。数学课堂自我评价表我成功啦评价内容你能让几颗星星亮起来遇到会的问题,我都举手了。我能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能和伙伴合作学习。我能倾听老师讲课、同学发言我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评价方法:课堂总结时,学生针对评价内容填写表格。填表说明:你认为做得很好亮3颗星;你认为做得一般亮颗星星;你认为还需要努力不亮星星。一星期后学生把自己的成绩汇总给老师,老师及时公布学生的表现情况,全班同学通过后即可,如有不同意见可全班同学合议后更改。然后记入“优点银行”。“优点银行”学生成功的摇篮为了促进互动的有效性,我们以“把优点存起来”的方式来

46、反映学生成长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信”是我们设置“优点银行”的宗旨。“提倡纵向比较,拒绝横向比较”是我们操作“优点银行”的原则。“优点银行”是一本崭新的练习本,封面由学生仿照银行存折的特点自行设计,方式是“把自己的优点存起来”,内容是多方面的,有能够自觉订正作业、作业正确率高、上课积极思考、遇到我会的问题我都举手了、能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能倾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能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以及最满意的作业、最有创见的解法、最精彩的发言讨论等等。优点“入库”,得经过教师审核。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一个星期审核一次,把名副其实的优点“存入”,盖上红红的五角星。优

47、点以自存为主,教师、家长或者同学发现了你的优点,可以帮助存起来。这样,学生又学会了肯定别人的长处。为了使自己的“银行存款”越来越多,学生们努力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评价,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更重要地是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让孩子在形成性评价中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态度,这也是现代人文精神教育观的体现。教师的策略是:“反思集”教师成长的摇篮由于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会一帆风顺有喜、有忧、有失败、有成功。为了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教师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反思集”,里面记录了自己教学生涯中比较成功的一些课、失败的一些课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等等

48、。记录反思集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反思的内容。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这节课的特色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教学成功等等。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

49、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如“哪一个问题设计不到位不科学,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合作不到位”等等。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第二:反思的主要方法质疑反思。质疑是人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课后,我们可这样反思:“这样设计合理吗?”“这样处理是最佳的吗?”有质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发展。换位反思。课后

50、,教师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思考,对于形成融洽、和谐、平等的氛围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好处的。对比反思:有比较才有区别。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经常听平行班老师的课,或听名师的课,或听录像课,并以此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评议反思。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经常请同行来听课,并请别人来评议你的教学,指导其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的。在成功共享里,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进步。教师也通过自己的反思,不断地成长着。师生实现共同发展。(二)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策略。在数学课堂里,如

51、果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生生之间的互动,那么交流也只是单向的。因此,我们要重视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我们的策略是这样的:1、架起看台,让学生“互看”。“互看”指看别人表演或表现,看别人演示或演算,看别人的作业或其他。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或表现,使学生得到启示。在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常因为时间问题无法迅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时如果组织学生相互看一看,瞧一瞧,能让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控教学。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求路程时,我就设计了一个表演的看台:找两名学生表演两人合作走一段路的情况,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是怎么走的?从中领悟相遇问题的

52、运动方向、运动时间和运动结果,同时也通过表演感悟到两人相遇时时间是相同的,两人走的路程和就是这一段路。从而为新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铺设平台,让学生“互说”。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应铺设一个平台,让学生“说”,充分调动“说”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一要做到教给学生表达说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说完整话、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来培养表达能力。二要做到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如,解题思路让学生讲解、探讨结论让学生归纳、内容总结让学生概括。三是要创设说的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人说,其他同学听的方式,也可采用组内互相说的方式。小组成员可以围绕学习

53、内容,相互启发,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表现,发表见解,使课堂中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由一个老师变成几十个老师,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也以相遇问题求路程为例,当学生表演后我让学生互相说说刚才两位同学表演的过程: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两人相遇。通过“说”,理解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3、构筑舞台,让学生“互辩”。“理不辩不明”,争论与辩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似向平静的水中投入一粒石子,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个有吸引力的话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倾听,促进学生信息加工,促进学生内化、整理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筑一个舞台,让学生在知识的混淆处、概念的模糊

54、处、学习的重难点处“互辩”。也可以让学生利用错题进行“互辩”。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让学生之间“互辩”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4、搭建平台,让学生“互帮”“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的知识都不一样。针对这种差异,教师正好搭建这样一个学习平台,让学生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平时学生作业马虎的情况,在班上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个数学诊所,并采取自愿的方法选出一位同学担任诊所所长,负责批改每天的课后作业,并帮助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辅导他们得出正确的

55、答案。所长轮流当,逐周更换。一年来,实验班学生已兴起了一股互帮互学的学习热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一天天成长起来,不仅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主体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能力。5、创设平台,让学生“互问”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是“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自己要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外,还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互相提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题的时机可以是新知探索阶段,如“通过自学,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可以互相提问,互相解决?”或者说“通过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也可在“改错”练习时让学生互相提问题,如

56、“看了这道错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甚至可以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互相提问题,如“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互相提问吗?组与组、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相提问题,是一种直接的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在学生讲述中,教师不时地或引发,牵出新的话题,或补充,使其更趋完善。这样的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充分凸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在学生的“互看、互说、互辩、互帮、互问”中,教师是一个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和判断者。为学生的学而服务,为生生有效互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五)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技巧。师生有效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倾听、解读、评价”1、倾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吸收

57、。倾听时要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的基本要求是专注而耐心。“专注”要求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耐心”要求内心平静,不打断对方的话语。学生学会倾听,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提问“他的话你听懂了吗?”或“你也会像他这样说吗?”2、在倾听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让学生来“解读”同伴的意思,比如经常提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他说的对吗?为什么?你觉得这样的回答可以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调整,在“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情感、智慧的火花也在交流中碰撞。3、在“倾听、解读”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参与评价,即“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只有学生在课堂中做好了“倾听、解读、评价”,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互动的,才是真正面向全体、全体参与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展开,课堂才会真正在“对话、沟通、交流”中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真正说是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五、实验的成效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