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走月亮教学设计 史娟【教材分析】走月亮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抒情散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的美好回忆。走月亮是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指的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出去散步、游玩。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给人幸福温馨的感觉。细读课文便会发现文章结构十分巧妙,每段的结构都是先写“我”和阿妈一起看到的美景,然后由此联想起美好的回忆,最后再产生出去某地走走的想法。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进入了如诗如梦的画卷中,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过小溪、来到果园、踏上田埂,似乎听到孩子从内心深处发
2、出的一声声醉人的喃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部编本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来组织单元结构。与此相对应,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美”,语文要素则是“边读边想象,感受自然之美”1。这篇文章着重描写的是月光之下宁静美好的亲子时光,因此,文章中描述的场景以及很多意象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很多体验是其可以体验到或者已经体验过的。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对容易地进入到文本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文,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和情感表
3、达,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作者对话,体会“景因情美,情随景深”写法的妙处,体味文章中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词句积累,并体会“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2.在阅读中体味文字之美,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之美,体味“我”与阿妈亲情之美。3.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的情感,提高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1.找出文章中描写美景的句子,体会散文的魅力和特点。2.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借“走月亮”来表达对亲情的珍惜、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发挥其想象力,将文本内容转化为立体的画面,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感受意境、
4、品味语言的能力,并强化其对于情感的感知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设疑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2.读题设疑。师: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散文。读了课题,你们有哪些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归纳出要探究的问题。)预设:“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感知1.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2.扫除拦路虎。师:课文中的字词你会读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ppt出示生字词:3.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掌握生字、理解新词,并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4.释题。师:读到“走月亮”
5、这三个字,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1:难道真的有人在月球上走路吗?师:你读出了第一层意思,人到月亮上去了。生2:会不会是一种风俗?师:其实你读出了第二层意思,人在月亮下走。还有不一样的吗?生3:在月光下走,还可能是一种别处的美。师:咱们班的孩子从这三个字里就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思考,很好!同学们预习过课文就知道,课文下面的注释已经告诉了我们文中的“走月亮”指的是(生齐读注释。)三、熟读课文1.师:没有了字词这些拦路虎,相信大家会把课文读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指定学生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及时纠错,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6、多读几遍。3.师:要想走月亮,就得先让月亮升起来。月亮是什么时候升起来的?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指定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要求其加上手势,读出第一段中月亮升起时的静谧与美好。)第二课时一、创设意境,抓住文眼1.创设意境。(ppt展示洱海之月及乡村月夜图片并播放配乐。)师(深情):美丽的洱海,远处的苍山,在落日的映照下,神秘美好。渐渐地,月亮升起来了。让我们伴着音乐,一起轻轻柔柔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2.抓住文眼。师: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里,阿妈牵着“我”的小手,“我”握着她温暖的大手,一路有说有笑,来到溪边,走过村道,来到田野,度過了一个温馨的夜晚。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饱含作者的幸福之情。请同
7、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把它划出来。(生快速找出。)师:同学们找得很好。请大家一起来品读一下这几句话。(出示ppt。)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3.体悟与质疑。师:读了这四句,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并配以图片和音乐来导入教学,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走进课文构建的美丽意境中,体味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在整体把握课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并启发学生质疑,带着问题进入全文的学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3二、研读词句,赏景悟情1.潜心批注,自主探究。(1)思考:
8、为什么“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反复出现?是什么地方吸引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我”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自学提示:自由朗读第四至七自然段,把作者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内容划出来,写下自己的感受。2.交流分享,感受景美,体会情深。师:同学们划出来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哪些词语的使用让你们觉得很生动?预设一:“细细的溪水,流动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1)引导学生交流:你读着这句话,眼前看到了什么景象?(2)找关键词:哪些字词能突出这个画面的美?(3)品味语言:体会两个“流着”的使用效果,这两个词描绘的画面有什么
9、不同?仿佛让画面动起来。溪水流起来了,花草动起来了,香味也飘起来了。月光也仿佛动起来了。(4)有感情地朗读:试着将这句话多读几次,努力让美的画面动起来。预设二:“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1)引导学生交流: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2)细品词句:体会“可爱”“抱”两个词语的使用效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使画面产生了什么变化?(3)想象画面:“可爱”“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卵石、小水塘、月亮的亲密无间,它们仿佛是幸福的一家人,小水塘就像妈妈一样抱着月亮。(4)教师小结:由月光下的景反观“走月亮”的人,一个“抱”字烘托出了作者浓浓的幸福感。(5)指导朗
10、读: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并积累句子。预设三:“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1)过渡:“我”被小溪吸引驻足,是因为小溪那里留下了我美好的记忆。(2)想象画面: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妈妈在溪边洗衣,孩子在一旁嬉戏的场景),指导学生进行句子练习: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3)教师小结:月光下的小溪承载了“我”快乐的经历,就像胶卷一样记录了“我”幸福的时光,正因如此,这一切在“我”的眼里就显得更加美好。这种触景生情的写法可以达到“景因情美,情因景深”的效果。(4)引读第五自然段:面对眼前流着香味和月光的溪水,一个个温柔地抱着月亮的小水塘,白天和阿妈一
11、起在溪边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牵着妈妈的手,那份欢欣,那份幸福,都汇成一句最幸福的话4“啊,我和阿妈走月亮”预设四:“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1)引导交流: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品味语言:“唱”“跃”“泼剌声里银光一闪”等词,将小动物调皮活泼的样子描写出来了,同时也让静谧的月夜有了一丝声响。这种静与动、静谧与声响的对比,让画面更加生动。(3)发挥想象:其他的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4)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把月夜的宁静读出来。预设五:“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
12、过兔草。”“收了豆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1)引导交流:这些地方又是什么原因吸引了作者和阿妈驻足呢?(2)激发想象,完成句子练习:(3)教师小结:这一切,不仅勾起了“我”温馨美好的回忆,还点燃了“我”对幸福的期待和向往,因为阿爸就要回来了。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给爸爸的禮物成熟了吗?带着这样期待的心情,大家一起朗读第六自然段。(4)教师引读第七自然段:“我”在美好的童年里见证过劳动之后满满的收获。那份甜蜜如飘香的水果缀满枝头,如沉甸甸的谷穗写满希望,“我”在心里快乐地呼喊“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设计意图:重感悟,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感受月夜之美;重想象,激发学生想象,体会“景因情美,情随
13、景深”的完美融合的境界;重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字词,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重表达,让学生说出感悟,补充文字,丰富其情感体验。可见,通过这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更能够领悟到语言表达的巧妙,学会想象,提高对大自然和亲情的感知能力。三、读写结合,升华情感1.引导补白:在这样宁静美好的秋夜,有时候,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ppt出示:2.探究主旨:作者和阿妈一路走,一路回忆,内心洋溢着幸福和快乐。那么,在作者心中留下的最美的画面是什么呢?(1)学生交流:他觉得最美的是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2)想象画面:月亮和星星在天上走着,“我”和阿妈在地上走着。(3)教师小结:美景入眼帘,幸福在心中。在月亮和星星的映照下,
14、“我”和阿妈牵手行走的画面成为“我”记忆中最美的那幅画。(ppt出示教师改写的诗歌并示范朗读。)月亮升起来了,走啊走,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谷穗弯弯的田野,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迎接阿爸回来的石拱桥,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有时给我讲古老的传说,有时我们什么也不讲,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4)感悟文体:同学们,我们读着读着就读出了一首诗,散文的语言就是这么美妙!好的散文能够读成小诗,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3.升华情感:读到这里,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那么
15、多次,去掉几次行不行?(1)学生交流:这样差不多意思的句子反复出现,把整篇课文连起来了。同时,这也在强调一种感情。(2)教师小结:是的,作者强调的这种感情正是母爱。文章中,他反复强调妈妈把温暖留在了孩子的心中,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思念和感恩。4.积累: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熟读并背诵。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又锻炼了其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积累能力。学与用相辅相成,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提升言语智慧。5四、课外拓展,延伸感悟1.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留在你印象中的美景,并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2.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
16、景:这是作者多年以后借着对家乡风俗的描述,回忆起自己和母亲踏月而归的经历,同时也为风俗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美好和浪漫。作者还写了很多其他的优秀作品,如那只红嘴鸥一碗水和花朵说悄悄话等等,同学们可以课后找来品读。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这既是学法的迁移,也是进一步提升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的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6推荐阅读是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通道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往往意犹未尽,此时推介作者的其他作品,便可以扩展课堂教学空间,加深其对课内阅读文本的感悟。【板书设计】如上所示,这样的板书設计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这篇课文的知识结构和行文脉络,同时还兼顾了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审美原则,可谓纲举目张、一目了然。注释: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实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 2025年度美容院美容产品包装设计与生产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休闲观光园开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农用地流转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座套广告媒体监测与效果评估合同4篇
- 2025版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建设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初中语文2022-2024年三年中考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8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
- 医疗行业软件系统应急预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精密板料矫平机 第2部分:技术规范》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光伏发电工程交流汇流箱技术规范
- 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规程
- 小学德育养成教育工作分层实施方案
- 黑枸杞生物原液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