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与旋覆花_第1页
芥子与旋覆花_第2页
芥子与旋覆花_第3页
芥子与旋覆花_第4页
芥子与旋覆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芥子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 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 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阳光,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忌贫瘠、低洼和积水环境。 味辛,性温。归肺经。 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芥子别名 芥菜子(出自孙天仁集效方) 青菜子(出自分类草药性) 黄芥子(出自中药志) 白芥子、辣菜子、白芥、 胡芥、 蜀芥、炒白芥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芥Brassica juncea(L.) Czern. 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

2、。简称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即可得。药材 种子类圆球形,直径11.6毫米,种皮深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红棕色。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表面现微细网状纹理,种脐明显,呈点状。浸水中膨胀,除去种皮,可见子叶两片,沿主脉处相重对折,胚根位于2对折子叶之间。干燥品无臭,味初似油样,后辛辣。粉碎湿润后,发生特殊辛烈臭气。以子粒饱满、大小均匀、黄色或红棕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39克。外用适量。【宜忌】肺虚咳嗽及阻虚火旺者忌服

3、。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久嗽者忌用。【选方】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 治上气呕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并治脐下绞痛。(千金方)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芥子一升,细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涂颔颊下。(圣惠方)治关节炎:芥末一两,醋适量。治阴证伤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调贴脐上。(生生编)治大人小儿痈肿: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千金方)治肿及瘰疬:小芥子捣末,醋和作饼子,贴。数看,消即止,恐损肉。(补缺肘后方)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三两,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圣惠方)治耳聋:芥子捣碎,以人乳和,绵裹内之。(千金方)治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孙天仁集效方)毒副作用 芥子油或芥子硬膏用于皮肤,如果时间过久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发泡甚至化脓,此时即使停药,愈合也较慢,此因芥子油已被吸入皮肤,停药后仍继续发挥作用所致。芥子油对粘膜刺激性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