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排烟_第1页
高层建筑防排烟_第2页
高层建筑防排烟_第3页
高层建筑防排烟_第4页
高层建筑防排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层建筑防排烟走廊-前室缓冲区1.和传统前室正压送风相比,走廊前室缓冲区把原来的横向射流变成横向射流和垂向射流的组合,并结合挡烟垂壁,机械排烟等形成走廊里的一个垂向组合,提高了了排烟效率,为逃生者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逃生环境和赢得了更多的有效逃生时间。2.在传统的前室加压送风方式下,大量的烟气聚集在前室门前,当前室门打开时,前期容易进入前室直至楼梯间,当前室门前聚集太多的烟气时,甚至使人们找不到逃生的方向,而在走廊距前室门前形成一个走廊-前室缓冲区,使该区域内烟气浓度大大降低,有利于人们逃生。3.在传统加压送风防烟模式下,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可能导致建筑物下部走廊到前室的门和前室到楼梯间的门

2、关不上,而建筑物上部走廊到前室的门和前室到楼梯间的门打不开,影响人们的逃生。而走廊前室缓冲区则可以减小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这方面这方面的影响。过去对走廊-前室缓冲区研究的不足1.过去走廊-前室缓冲区里的参数(如特征尺寸,空气幕射流角度,射流速度)都是采用试的方法,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2.在设置工况时都是先假定其他参数不变然后讨论剩下的一个参数,根据正交设计这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工况设计缺乏代表性。3.忽略了着火层中性面的影响自己的想法1.空气幕到前室门的距离空气幕到前室门的最佳距离,过去是采用试的方法,分别模拟空气幕到前室门的距离为0m,0.5m,1m,1.5m,2m,2.5m这几种工况,看哪种工

3、况下效果最好,缺乏理论的支撑。流体在流经突扩位置时,会产生漩涡,此时流体可由主流和涡流组成,主流携带涡流一起向前运动,但由于流体与固体产生的粘滞力的作用,当这两种作用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时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涡流区。空气幕既不能离前室门太远,也不能在涡流区里,这将产生一个临界距离附加距离(漩涡区的长度)。附加距离的大小和流体速度,黏度,吊顶到前室门上沿的距离和固体粗糙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拟合出附加距离的数学表达式。经过模拟当吊顶高度为2.5m,前室门尺寸为1.2x2m,门洞风速为0.7m/s时,附加距离的值为2.06m左右,与之前试算法里的最佳距离2m比较接近。2.过去设置工况时,先假定其他的参数不

4、变,然后讨论剩下的一个参数,这种方法缺乏代表性。在前面的基础上加入正交设计,找出最优水平和最佳组合,并能得出各因素影响因子的大小。3.着火层走廊到前室门中性面的研究现阶段的定性研究:a.着火层走廊到前室门的中性面与烟气层的平均温度有关,烟气层平均温度越高中性面越低。b.在走廊中,机械排烟能增加中性面的高度,但随着机械排烟量的增加,对中性面的位置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分析其原因,觉得是因为机械排烟增大的同时,门下部的补风也在增加。c.增加前室加压送风时,中性面位置很难判断,因为这时门中间一段距离流体速度忽正忽负。d.理论上,根据质量守恒,当忽略燃料的质量损失时,补风量=排烟量+烟气溢流量即Mbu=Mpai+Myi,当排烟量等于于补风量时,烟气溢流量为零,即没有烟气溢流,这时只有空气的补入,此时中性面在门的上沿,在单一的着火小室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