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必修一文言文测试卷班级:姓名:1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以乱易整,不武。 (改变) B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错)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估计)2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 供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 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3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夫晋何厌之有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微斯
2、人,吾谁与归?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晋军函陵驻扎军队B何厌之有厌倦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若毒之乎怨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地位低下D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认为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荆轲知太子不忍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皆白衣冠以送之A、不同,、相同B 、相同,、相同
3、C、相同,、不同D 、不同,、不同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既东封郑 B越国以鄙远 C发尽上指冠 D函封之9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A以其无礼于晋B秦军氾南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古之人不余欺也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秦武阳色变振恐11列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晋军函陵(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而右手揕其胸(刺)既祖(临行祭路神)D进兵北略地(夺取)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1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相
4、同的一项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A. B. C.D.13下列各项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其:以其无礼于晋/失其所与,不知 / 吾其还也B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C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而:夜缒而出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14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毋从俱死也。15下面四个句子中
5、,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1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若入前为寿若属皆且为所虏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 / / / C/B/D/1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今行而无信 图穷而匕首见 丹不忍以己之私以乱易整,不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如因善遇之A不同,不同,不同B 相同,不同,不同C不同,相同,相同D相同,相同
6、,相同18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皆白衣冠以送之ABCD19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都是名词,全都是做状语的一组是()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目眦尽裂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ABC D2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进兵北略地函封之箕踞以骂曰樊於期乃前曰其人居远未来使使以闻大王太子迟之发尽上指冠群臣怪之A / / C / / / BD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1对
7、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敢与忤视忤:逆。B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C诚 能得樊将军首诚:果真。 D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假如没有。22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燕国被欺辱的耻辱也算除掉了。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D素善留侯张良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2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2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
8、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以身翼蔽沛公群臣怪之此其志不在小越国以鄙远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素善留侯张良吾得兄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 / / / B / / / C / / / / D / / / / 25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邻之厚,君之薄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失其所与,不知26选出加横线字解释不当的一项()A微夫人之力(如果没有)B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C又欲肆其西封(扩张)D以乱易整(改变)27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9、是()以其无礼于晋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夫晋,何厌之有若属皆且为所虏群臣侍殿上者沛公安在沛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大王来何操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A / / / / B / / / C / / / /D / / /2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此其志不在小籍吏民,封府库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杀人,臣活之范增数目项王此亡秦之续耳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箕踞以骂A / / / / B / / / / C / / / /D / / / /29选出加横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夫晋,何厌之有(厌恶)既东封郑(使成为边界)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为)顾计不知所出耳(回头
10、看)微太子言(如果没有)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秦时与臣游(游玩)旦日不可不蚤来自谢项王(感谢)沛公不胜杯杓(能承受)?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出)? 失其所与(亲附,结交)A ? ?B ? CD?30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 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项羽没做皇帝, 但司马迁认为他实际上有着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故将其列入本纪。B. 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C. 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
11、)又称车右,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即为此义。D.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室内最尊的座次是东面,“项王、项伯东向坐” ,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3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走基层活动的展开,我跟从这支记者小分队来到了革命老区阜平进行深入采访,小分队所到之处,不惊民,不扰民,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B有分析者认为,美国在西亚所采取的行动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明里是推进民主政治,而实际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以打压伊朗,遏制俄罗斯。C自去年以来,某些大国秉持冷战思维,频频把矛头指向中国,须知,“人 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已不会再屈服
12、于任何压力。D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3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邻之厚,君之薄也D.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失其所与,不知3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图穷而匕首见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顾笑武阳A不同,相同B不同,也不相同C相同,相同D 相同,不相同34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画横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
13、一项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A.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相同B.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不同C.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相同D.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不同35下列每对词语,画横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烛火 / 翠竹郑伯/柏林缒城 / 堕落 B散佚 /游弋戍守/别墅盟誓/萌动C陪伴 / 蓓蕾与会/玉成肆虐 / 肄业 D薄弱 /泊位城阙/乐阕游说/叙说36下面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往)B先生如其指(如果)C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D古之遗爱也(恩惠)3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
14、的一项是()以身翼蔽沛公群臣怪之此其志不在小越国以鄙远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素善留侯张良吾得兄事之项伯杀人, 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 / / / B / / / C / / / / D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2)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3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用,来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2)徐志摩在再别康
15、桥中通过描写,生动的表现出康桥对自己的欢迎,以此表达对康桥的无限留恋。(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4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句子是:,。( 2)荆轲刺秦王 “易水诀别”一段中从“士”的角度侧面展示荆轲出行场面悲壮和激愤的两处是:士皆垂泪涕泣;,。( 3)真的猛士,。4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2)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3)鸿门宴 一文中樊哙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两
16、句话:,。42请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 _ ,_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 _;_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 3) _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_ _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_ (荆轲刺秦王 )( 5)又前为歌曰: 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4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一分)( 1),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徐志摩再别康桥)(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
17、歌,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 )4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 个小题作答。)( 5 分)携来百侣曾游。(沁园春 ·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沁园春 ·长沙)她飘过,像梦一般的,。(雨巷),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记念刘和珍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记念刘和珍君)45补写出下列词中空缺的部分。( 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
18、曰:,。(荆轲刺秦王 )( 3)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4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徐志摩再别康桥)( 3),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 5)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7翻译下列句子(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如今人方为刀俎,
19、我为鱼肉,何辞为?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8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猜测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接纳C拔剑切而啖之啖:吃 D 沛公起如厕如: 往,到49下列句中,画线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秦兵旦暮渡易水50下列画线字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拔剑撞而破之B素善留侯张良C项伯杀人,臣活之D烛之武退秦师51下列各组句中,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臣为韩王送沛公君为
20、我呼入B此亡秦之续耳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C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劳苦而功高如此D.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52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攻为守”。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学习必备欢迎
21、下载5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译文:( 2)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译文: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秦王闻之,大喜。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5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捧着 B群臣怪之怪:责怪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穷:尽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55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轲既取图奉之郑既知亡矣B.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因人之力而敝之C. 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D. 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56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
22、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刻画了荆轲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B文段一开始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皇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刺杀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D由于刺杀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来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5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译文:(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译文:58.
2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58对下列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B诚能得樊将军首C顾计不知所出耳顾:考虑D而右手揕其胸59下列画线字“之”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诚:如果揕:刺例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A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6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 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 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 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4、。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C荆轲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这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D樊将军是因为境遇艰难才来到燕国的,荆轲竟然要取他的脑袋,可见荆轲除了勇敢忠诚的性格,还有心狠手辣的一面。6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王必说见臣,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译文:( 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译文:(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文: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晋侯、秦伯围郑吾其还也。亦去之。62下列句子
25、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C阙秦以利晋阙:削减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6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无礼于晋不求闻达于诸侯 B. 焉用亡郑以陪邻越国以鄙远C. 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D.将焉取之子亦有不利焉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他在郑国官微人轻,在秦晋大兵压境、郑伯自责道歉的情况下,慨然答应出使,表现出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B. 烛之武勇敢无畏,从容对敌。他不顾年迈之躯,夜缒出城。从容去见秦伯,坦言郑国将亡,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创造说服秦
26、伯的契机。C.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 晓之利害。 他先说亡郑对秦无益有害, 再说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最后说晋屡背秦德,不可共事,使秦伯不得不听。D. 烛之武机智善辩,成功使敌退兵。他援古例今,使秦穆公跟郑国订立了盟约,并留下驻兵帮郑国防守,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保全了郑国。6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参考答案1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 “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 项,易,代替;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散乱(的局面)代
27、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B 项,币,礼品;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秦国之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C 项,过,责备;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 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
28、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第七种: 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比如本题, 可以借助句子中的小语境以及该词在句中的位置(从语法的角度)来辨析其意思正误。2 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D 项,“厌” 通“魇”,意思是 “满足”;“微”,意思是“假如没有”课内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主要靠学生识记、积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C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 “能面刺寡人
29、之过群臣吏民者”,其它选项为宾语前置句A 项,正常语序应该是:夫晋有何厌,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 项,正常语序应该是:则未可亲秦也,D 项,正常语序应该是: 吾与归谁?文言文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了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4 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词类活用,A项,名词作动词, 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 “秦军”。B 项,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30、。 D项,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 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 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 A【解析】试题分析: B 项“厌”是“满足” ;C 项“微”是“没有” ; D 项“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6 D【解析】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试题分析: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31、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 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 这类词不是太多, 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A 项古意穷苦一般指无路或是困境窘迫。今义一般指生活窘迫或是生活贫困的人。 B 项夫人,指的是“那个人” 。现在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C 项儿女亲家 / 男女结婚。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 C【解析】试题分析:这一题考查学生对于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掌握的情况。文言虚词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平时要记忆经典的例句。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位置、前后词的词性、固定短语有关。本题只考查虚词“之” 。先对四句话的之
32、进行分析,可知第一、二句都是结构助词,的,而第三句的之是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四句的之是代词,指代荆轲。故选C。【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理解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看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二看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比如本题是要求选出“之”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故可以看虚词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是否一样。根8 B【解析】试题分析: B 形容词做名词用。其余都是名词作状语。【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 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职位, 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联
33、合, 组成什么样的句法联系, 具备了哪些语法特征等等。 重点谈谈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1)名词 +宾语。例如:考古。籍吏民,封府库。 (鸿上宴)注册官吏、百姓,封锁财物仓库。( 2)副词作状语 +名词。例如:汉水又东。 (水经注 ?江水)江水又向东流。( 3)能愿动词 +名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依赖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 4)名词 +补语。例如: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 ( 5)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联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如曰本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
34、议书 )假使说而今什么都不做,只是坚守昔人的旧法,那么我不能接受。9 B【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 被动句、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学生要这些特殊句式了然于胸,平时要结合典型例句来理解记忆。解答本题要对选项逐一分析,最后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A 是状语后置句;C 都是定语后置句;D 是宾语前置句;B 是省略句。而ACD三项都属于倒装句,故选B。【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 、“也”、“者” ;(2)“为”、
35、“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 “受”“见”或组合成“见于” ,“受于”表判断。如: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徒见欺于王” ( 2)“为”、“为所” 、“为所”表判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3)“被”(后起用法, 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动 (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三、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 ?”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 “时人莫之许也。
36、”(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 (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业文南向坐。 ”(史记 ?项羽本纪)。四、定语后置: ( 1)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之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五、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 ”(鸿门宴)。10 D【解析】试题分析: A B C三项中的
37、“夫人、以为、偏袒”都是古今异义词。【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高考考查实词的重点之一,是古今同形异义词。有的词形古今一样,但意义或感情色彩等不同。如“走狗”,古义指奔走效劳的人,是中性词;今义指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是贬义词。 “成立”,古义指长大成人;今义指有所成就或建立组织、机构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有时两个单音节词语恰好在相邻的位置,看起来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语相同,实际上,这些词语形同实异,按照句子结构,它们要拆成两个词。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救国” (指南录后序 ),“行”“为”相邻,貌似现代汉语的“行为” ,其实,“行”
38、是“出行” “行动”,“为”是“是” 。再如“妻子” “地方”“可以”“因为”“祖父”“不行”“突出”“前进”“不过”“十一”等,课本内外,比比皆是。古今词义差异有六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法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11 B【解析】试题分析: B 项,购:悬赏。【考点定位】理
39、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 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B“购”后面连接的是“之金千金”,解释为“收购”显然不能搭配, 可以判断选项错误。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 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 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课内实词的掌握情况。理解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看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二看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比
40、如“以”,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后面是动词或句子,以是连词;三与固定短语有关。12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傍晚,“阙” , 动词使动用法,使受损,“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退”,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词使动用法,使退却。 C 项全是名词活用,所以选 C。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3 C【解析】
41、试题分析: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A 项的“其”分别译为代词, 代指郑国国君; 代词,自己的; 商量语气, 还是, 副词。 B 项“焉”,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哪里;怎么。C 项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而”分别译为修饰连词;转折连词;并列关系。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 A【解析】试题分析: B 状语后置句, C判断句, D 省略句【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
42、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是 * ”结构,判断句注意“者” “也”,被动句注意“为 * 所 * ”结构和“见” “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对用“于”“以”引导15 D【解析】试题分析: D 宾语前置句,其余是判断句。【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
43、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 是 * ”结构,判断句注意“者” “也”,被动句注意“为 * 所 * ”结构和“见” “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 “者”,介宾短语后置句对用“于”“以”引导。16 D【解析】试题分析:动词,做;介词,替、给;判断词,是;动词,含有“祝”的意思;介词,表被动, “被”的意思。【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 注意文言虚词的意
44、义和用法, 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此题均考核课内句子,注意积累记忆。17 A【解析】试题分析: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原因;介词,用。介词,依靠;介词,趁着。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此题均考核课内句子,注意积累记忆。18 A【解析】试题分析:主谓取独结构助词“的”动词“到”代词。【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45、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 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此题均考核课内句子,注意积累记忆。19 C【解析】试题分析:均为名词做状语。【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20 B【解析】试题分析:北, 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北; 函,名词做状语,用匣子;箕, 名词做状语,像簸箕一样;
46、 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走上前; 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远方;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听到; 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迟; 上, 名词做状语,向上;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21 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义。B 项中的“被”在文言文中作为被动关系的很少,一般有如下义项,其一同“披” ,穿着,例句将军身被坚执锐;其二同“披” ,散着,例句屈原被发行吟泽畔;其三“遭受” ,如 B 项,其四施加,例句“泽被后世” 。故选 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2 C【解析】试题分析: C 项应译为:于是拿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考点:翻译文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保密协议范本(适用于咨询行业)
- 2025年度高空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合同书范本
- 2025版国际贸易反担保保证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劳动合同变更及国家安全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综合体运营启动仪式策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综合体安全防护系统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IT行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产品全球代理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宾馆房间租赁及物业管理合同
- 2025年建筑工地安全员岗位聘用及管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腻子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合作协议
- rslogix5000plc手册compactlogix控制器用户手册
- DB11-509-2017房屋建筑修缮工程定案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中医医院“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广州市小学六年级上英语单词(含音标)
- 法兰基础知识.ppt课件
- 无机化学第4版下册(吉大宋天佑)2019
- 煤矿掘进技术员考试卷(答案)(共2页)
- 烤房的发展历史及密集式烤房的建设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 痛性眼肌麻痹(精品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