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三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1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三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2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三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3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三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4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三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突破一 鉴赏人物形象学案三专题讲练高效集训,夯实基础得高分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从近年考试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鉴赏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包括画面、意象和意境)、鉴赏事物形象。突破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

2、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思路导引】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标题中的“怀古”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方式?答: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词中的“一片神鸦社鼓”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答:词人通过对敌占区民众祭祀佛狸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敌占区民众文化心理认同变化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暗示了作者要通过怀古抒情,借古讽今、借古伤己。3抓描写,把握

3、形象词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自我形象?答:4研典故,理解形象词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表现了怎样的词人形象?答:表现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词人形象。 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但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因而情感悲愤的词人形象。【整合答案】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

4、势的变化,表达了词人的担忧,表现了词人收复中原的不变决心;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回顾拓展】下列教材中的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诗歌人物形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柳永的雨霖铃、李商隐的无题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游子怀亲、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缠绵悱恻考题示例 透析考题,知能迁移 阅读下面

5、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答:鉴赏用语规范:句式参考:本词刻画了(扣题目)形象(扣格式);词语选择:忧国忧民、无人赏识、磊落高洁(扣关键词)。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

6、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跟踪快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颔联刻画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答:饱尝流离之苦、思念亲人、担忧国家局势的诗人形象。“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

7、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解析:“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诸弟隔”表明诸弟长期分离,被战火阻隔,从而表达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天涯”表明飘零之苦,“一身遥”抒写孤独之苦,“涕泪”抒写飘零之悲苦难抑而落泪。据此即可分析出诗人形象。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8、,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答: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

9、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的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整合答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描写的是自然景物,“参差十万人家”描写的是人文景物。“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表达了作者对杭州自然人文景象的赞美之情。【思路导引】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要把景物特点描绘出来,写出诗人的心境天净沙秋思中的

1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答:2景物意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予以赏析。答: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萧瑟的景象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厉。3景物意象要结合背景分析李贺诗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人背景进行赏析。答: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

11、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悲凉肃杀的战场景色,对志在报国之士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却是报国无门。【答题建模】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回顾拓展】填一填:下列教材中诗歌名句,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特点?诗歌名句意境特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自在飞花轻似梦,

12、无边丝雨细如愁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考题示例 透析考题,知能迁移 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注】饷田:到田间送饭。“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答: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时,首先应将颈联用现代汉语简单地翻译出来,然后再结合诗

13、句中的具体意象等进行赏析,写出其所描绘的乡村场景的特点。人们酿酒迎接新一年的社日,祈求丰收,一直忙到夕阳落山才结束;暮色中传来了捣衣的声音,极富生活气息。描写了祥和、忙碌的乡村生活场景。鉴赏用语规范:句式参考:这两句描绘了(扣题目)一幅场景(扣格式)。词语选择:忙碌而祥和、暮色渐浓、平旷的田野(扣关键词)。跟踪快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

14、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解析: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由此而发,前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山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答: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山图: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

15、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解析:前四句集中写秋天的景色。“秋景堪题”,是总写,是对秋景概括的赞美。以下三句,各自以绚丽的色彩展开对秋景的描绘,远处的红叶,近处的黄菊,通过青翠的松径联结成一个立体的完整画面,层次清晰,色彩绚烂,和谐宁静,秋意盎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秋景是为了抒写其超脱、隐逸的情怀。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的两

16、个关键要素。高考设题的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于谦的石灰吟塑造了石灰石怎样的形象?它寄寓了作者什么深意?答:【整合答案】(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思路导引】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中刻画了胡马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诗歌描绘了胡马的不凡骨相,雄奇体态,勇

17、往直前,骁勇善战,义干青云。使读者不仅欣赏到胡马体形的俊健,更为它所呈现出的精神感奋不已。诗歌句句写马,又处处关人,以健马暗喻勇士,诗人的豪迈之情跃然纸上。2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小松)诗中刻画了小松怎样的形象?诗人刻画小松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答:诗歌刻画了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形象。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身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

18、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刻画了蝉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诗歌刻画了蝉居食高洁,但是露重霜浓翅难举,大风多起声难闻的形象。诗人以蝉自喻,表达了蒙冤受屈,有志难伸的愤激之情。【回顾拓展】下列诗歌所咏物象的特征如何?其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句物象特征思想感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浮云长。(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 剪雪裁冰,一身傲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顽强不屈亭亭而立,节节而高正直、不屈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生性淡泊傲寒不凋坚贞不屈孤兰

19、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兰) 天下真花独牡丹。(牡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芳草自怜淡泊高洁高洁美好娇艳多姿,雍容华贵富贵吉祥美好生命力强,生生不息顽强不屈素雅清纯美丽,幽香沁人心脾愁思清露高声对高风亮节的追求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树杪:树梢。题目:同样是描绘山

20、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答:运用意象:晓行巴峡运用“浣女”“鸡鸣”“水国舟市”“山桥行人”等意象,描写了巴峡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呈现出安乐祥和的山乡之景。郦诗运用“猿鸣”,杜诗运用“玉露”和“枫树”的意象,通过描写凄婉的猿声、秋天的霜露以及草木,烘托出凄凉萧森的氛围。抒发情感:王诗中表达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情绪幸得巴峡山水之美、离愁别绪得以宽慰。全诗哀而不伤,并不消沉。郦诗和杜诗渲染出凄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愁苦悲伤的情感。解析:分别分析诗句所用的意象,然后进行比较。抒发情感主要包括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等,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泪沾裳”,远离亲人,涉险至此。鉴赏用语规范:句式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