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环境监测定义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也可表示为用科学的方法监测和测定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特点环境监测的原则:优先监测原则 优先污染物:是指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化学品。 环境监测遵循该原则,就是对优先污染物实行优先监测。v 对环境影响大的污染物v 已有可靠监测方法并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v 已有环境标准或其它依据的污染物v 在环境中的含量已接近或超过规定
2、的标准浓度的污染物v 环境样品有代表性的污染物环境监测的要求v (1)代表性v (2)完整性v (3)可比性v (4)准确性v (5)精密性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被动监测阶段、主动监测/目的监测阶段、自动监测阶段发展趋势: 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微量分析(0.01%1%)向痕量(0.01%)、超痕量发展;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环境标准定义: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定义: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
3、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环境标准的两级: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环境标准的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第二章监测方法分类: (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GB),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为环境监测基 准方法,也是我国环境污染纠纷法定仲裁方法。 (2)全国统一分析方法,又称通用法,尚未成熟,但急需测定。 (3)等效方法(试行法 ,可采用的新技术) ,与前两类方法在灵敏度、准确度方面具有可比性,但需经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 方法成熟,准确度高; 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抗干
4、扰能力(选择性)好。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依水体功能和污染源类型不同而异。通常选择环境标准中要求控制的危害 大、影响范围广、并已建立可靠分析测定方法的项目。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l (1)布设前,应先摸清监测河段内水流出入情况;l (2)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l (3)选择优化方案,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l (4)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 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方便处。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l a.主要出入口、中心区、滞流区、饮用水源地、鱼类产卵区和游览区。l b.主要排污口汇入处,在下游100
5、1000m设15 个断面。l c.湖泊(水库)网格法均匀布设断面,与附近水流方向垂直。河流监测断面种类: 对照断面: 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比和对照作用,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 。 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影响,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河流采样点的设置(1)采样垂线的设置 水面宽 垂 线 数 l 50m 一条(中泓垂线)l 50-100m 二条(左、右近岸明显水流处) l 100-1000m 三条(左、中、右)l 1500m 至少5条等距离采样垂线(2)垂
6、线上采样点的设置 水 深 采 样 点 数 5m 一点(水面下0.5m) 5-10m 二点(水面下0.5m,河底上0.5m)l 10-50m 三点(水面下0.5m,1/2水深、河底以上0.5 m处) l 50m 酌情增加地面水质监测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应根据采样目的来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和频率。一般,在枯、丰、平水期 各采样1-2次。为便于掌握水质的季节变化,一个月采样一次最好。1、 河流饮用水源地:全年不少于12次 长江、黄河干流和全国重点基本站:全年不少于12次 ,每月中旬采样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不少于12次 ,每月一次一般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按丰、枯
7、、平三期,每期采样2次。 2、潮汐河流全年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天涨潮、退潮时采样。3、湖泊、水库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每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一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4、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 5、背景断面:每年一次。 6、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地下水质监测背景值监测点的设置污染区外围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上方 设置 。地下水质监测监测井的布设:(1)点状污染区: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2)块状污染区: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方向
8、上。(3)条(带)状污染区:网格布点法。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地下水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1、每年在丰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测定;四季采样;月采样。 2、每一采样期至少监测1次,饮用水每一采样期监测2次,其间隔至少10天。 3、对有异常情况的井点,应适当增加采样监测次数。工业废水采样点设置(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测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含有此类有害污染物质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2)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测二类污染物(指其
9、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3)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4)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无污水汇入的地方。综合排污口和排污渠道采样点的确定1)在城市的主要排污口或总排污口2)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出口处3)在污水泵站的进水和安全溢流口处4)在市政排污管线的入水处工业废水、综合排污口和排污渠道采样时间和频率 1、一个生产周期内每隔半小时或1小时采样一次,将其混合后取平均值; 2、有规律的废水排放按规律采样; 3、城市排污管道废水,可每隔1小时采样1次,连续8小时或24小时,混合测定平均浓度。采样器具要求:化学性质稳
10、定 不吸附欲测组分 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大小和形状适宜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得到的样品,有时用“时间混合样”的名称与其它混合样区别。综合水样:是指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地表水现场测定项目有:pH值、色度、水温、浊度、透明度、电导率和溶解氧。保存时间:即最长贮放时间 污水:越短越好清洁水样:72h 轻污染水样:48h严重污染水样:12h保存措施1、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2、控制溶液的pH值。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4、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
11、反应速度。 保存容器材质的选择原则1、 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2、 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3、 容器不能与某些待测组分发生反应。4、 测定对光敏感的组分,则水样应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容器清洗原则根据待测项目的要求来清洗容器。1、测定硫酸盐及铬时,不能用铬酸钾-硫酸洗液。2、测定磷酸盐时,不能用含磷的洗涤剂来清洗玻璃容器。3、测定油和脂类的容器不能用肥皂洗涤。4、细菌检验时,容器清洗后还要做灭菌处理。水样预处理的目的:使欲测组分达到测定方法和仪器要求的形态、浓度,消除 共存组分的干扰。主要方法:水样消解、富集和分离。 水样消解目的:破坏有机 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欲测元素氧化成
12、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 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富集与分离常用的方法:过滤、挥发、蒸 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层析、低温浓缩等。 真色: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表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水的色度(colority)一般是针对真色而言。铂钴标准比色法(或铬钴标准比色法)适用于: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稀释倍数法 适用于: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用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总残渣、总可滤残渣、总不可滤残渣总残渣(包括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测定方法:取适量(50ml)振荡均匀的水样于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蒸汽浴或水浴上蒸干,移入103-105度烘箱
13、中烘至恒重,蒸发皿增加的重量即为总残渣。总可滤残渣:过滤后的水样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 Suspended Substance,SS):水样经过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1、分光光度法 (最低3度)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及高浊度水2、目视比浊法(最低1度)适用于:饮用水、水3、浊度计测定法透明度:铅字法、塞氏盘法、十字法汞:常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变为二价汞。用盐酸羟胺还原过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腙溶液,与汞离子生成橙色螯合物,用
14、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用碱溶液洗去过量的双硫腙,于48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镉的方法:l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l 2.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l 3. 示波极谱法 l 4. 阳极溶出伏安法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分光光度法和新亚铜灵萃取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阳极溶出伏安法。砷测定方法:新银盐分光光度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原理:在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作用下,五价砷被还原为三价砷,并与新生态氢(由锌与酸作用产生)反应,生成气态砷化氢(胂),被吸收于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AgD
15、DC)-三乙醇胺的三氯甲烷溶液中,生成红色的胶体银,在510nm波长处,以三氯甲烷为参比测其经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磷的测定步骤:(一)预处理1、总磷:取混合水样强氧化分解(过硫酸钾消解法、硝酸硫酸消解法)。2、可溶性正磷酸盐:0.45um滤膜过滤,取滤液。3、可溶性总磷:上述滤液强氧化分解。(二)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溶解氧(DO)、COD、BOD测定原理与方法 PPT208-260 第三章土壤背景值定义: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土壤背景值的表达方法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土壤环
16、境容量:指土壤既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土壤污染物,又不致使土壤生态系统遭受危害,在一定时间、一定土地面积内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限度。污染土壤样品采集1、土壤采样特点 采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往往大于分析误差,要格外注意样品的合理代表性 。2、采样点布设 多点采样并均匀混合,有代表性。 布设原则: 1)不同土壤类型都要布点;2)在一定区域面积内,要有一个采样点。根据土壤污染发生的原因考虑布点多少,污染重,布点密。 3)在非污染区的同类土壤中布设一个或几个对照采样点 。布点(布点图形见幻灯):放射状布点法 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17、。 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采样深度 视监测目的而定: 1)一般污染状况:015cm或020cm表层(或耕层)土壤。 2)对植物或农作物的影响:耕层地表以下15-30cm处;根深的作物,50cm处。 3)污染物垂直分布:沿剖面层次分层取样。每个剖面采集A、B、C三层土样。过渡层(AB、BC)一般不采样。用新鲜土样测定:游离挥发酚、铵态氮、低价铁等不稳定项目。风干作用:易混合均匀,重复性、准确性较好。土样预处理目的:使样品进入可分析状态,并保证样品中的待测成分全部转为可测状态。土样消化的作用:破坏、除去土壤中的有机物溶解固体物质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
18、污染物的分离与浓缩作用:1、消除干扰。2、使被测成分浓度达到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范围。负作用:使操作步骤增加,时间延长,加入试剂增多,增大了污染与误差来源。 常用方法:沉淀、萃取、离子交换、电解、蒸馏等;层析分离。土壤的绝对干重:土样在105下干燥至恒重时的质量。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连续测定 PPT100-106 由于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土壤物理化学性状(pH、Eh 等)差异,造成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形态的复杂和多样性。金属不同形态,其生理活性和毒性均有差异,其中以有效态和交换态的活性、毒性最大,残留态的活性、毒性最小,而其他结合态的活性、毒性居中第四章n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
19、中的有害物质。n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覆盖全部监测区: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2)污染源较集中,主导风向较明显时,应以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3)工业集中地区多取点,农村可少些(4)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多取点,少的地区可少些(5)超标地区多取点,未超标地区少些现场设点要求n 监测点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30°采样口周围自由空间夹角270度。n 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影响;避开树木和吸附力
20、强的建筑物。n 采样高度:距地面0.50-1.80米(通常1.5米),人的呼吸带布点方法(布点图形见幻灯)(1)扇形布点法适于:孤立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上风向应设对照点。(2)同心圆布点法即射式布点法。适于:多个污染源集中(3)网格布点法适用:污染源分散且较均匀。(4)按功能区布点将监测区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后,在各功能区布点。适用:区域性常规监测。采样时间分为:短期采样长期采样(连续自动采样)间歇性采样:监测时间范围内分次采样,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污染物取值时间数据有效性规定SO2、NOx、NO2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TSP、PM10、P
21、b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SO2、NOx、NO2、CO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8 h的采样时间TSP、PM10、B(a)P、Pb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SO2、NOx、NO2、CO、O31小时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Pb季平均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F月平均每月至少采样15 d以上植物生长季平均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1小时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采样方法(一)直接采样法n 适用于: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灵敏度高。n 测得的结果:
22、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二)富集(浓缩)采样法n 富集(浓缩)采样法: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n 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情况。n 测得结果: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n 采样方法: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液体冷凝法、自然积集法等。溶液吸收法 适用于:采集气态、蒸汽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吸收液的选择原则:n 1)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n 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n 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
23、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n 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并尽可能回收利用。填充柱阻留法(固体阻留法)固体阻留法优点:可长时间采样;对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物质都有较高的富集效率;待测物质稳定时间长SO2和NOX测定方法n 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100um的固体和液体气溶胶。(0.1100um)可吸入颗粒(IP):一般指0.110um粒径的微粒。降尘(dp10um)和飘尘( dp10um )。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监测危险废物: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和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危险废物的特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其他
24、毒性采样:a. 根据固体废物批量大小确定应采份样;b. 根据固体废物的最大粒度确定份样量;c. 根据采样方法,随即采集份样,组成总样,并认真填写采样记录。第六章 生物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定义:应用各种检测手段测定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以便及时掌握被污染的程度。浓缩系数定义: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的比值,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一)生物浓缩(生物富集)n 定义:生物机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n 用浓缩系数表示。(二)生物放大n 定义 污染物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叫生物放大。(三)
25、生物积累 随生物生长发育,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大的现象。三、生物半衰期 (一)定义 由于新陈代谢作用,污染物在机体或器官内的量减少到原有量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生物半衰期:T1/2。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n 与吸收污染物的途径,作物品种,污染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n 一般分布规律和残留含量的顺序是:根>茎>叶>穗>壳>种子植物样品的采集(1)样品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代表性:采集代表一定范围污染情况的植株为样品。 典型性:所采集的植株部位要能充分反映通过监测所要了解的情况。适时性: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药、施肥前后,适时采样监测。(2)采样小区内布点方法 梅花
26、形布点法(对角线五点采样)交叉间隔布点法(平行间隔采样)平均样的获得 果实、块根、块茎、瓜类:切成4或8块,取每块的1/8或1/16混合成平均样。 粮食、种子:混匀,平摊,用多点取样或4分法缩分得平均样。鲜样用于测定: a、植物体内容易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 b、动植物的营养成分或品质。生物污染监测的意义1、较早发现污染,并初步判断类型及程度2、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污染历史3、能够综合反映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4、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5、发现生物污染,防止对人类的食物污染。6、研究和预测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第七章噪声污染监测噪声的叠加:若LP1=LP2,则总声压级:LP = LP1+
27、10lg2 LP1 + 3(dB) 若LP1LP2 ,查表法或查图法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城市交通噪声监测方法第八章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保证执行质量保证计划的最终目的1、提供满足监测目的且合乎质量要求的数据。2、将由于仪器故障及各种干扰影响导致数据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五性” 。化学试剂纯度的表示方法n 痕量和超痕量分析及某些高灵敏度的仪器,应在超净实验室中进行或使用。n 超净实验室中空气清洁度常采用100号。n 清洁度是根据悬浮固体颗粒的大小和数量多少分类的。试验室用水准确度: 定义:特定条件下所获得的分析结果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的符合程度。 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
28、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 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评价方法:用某一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据其结果确定准确度; “加标回收”法: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 /加标量· 100%精密度: 定义: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 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表示方法: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较常用的是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 常用术语: 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灵敏度 定义:分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 描述方法: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
29、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 表示方法:实际工作中,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空白试验 定义:又叫空白测定。是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试样测定完全相同,并同时进行。 目的:了解分析中的其他因素,如试剂中杂质、环境及操作进程的沾污等对试样测定的综合影响,以便在分析中加以扣除。校准曲线Ø 定义: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它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Ø 分类: 工作曲线: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完全相同 标准曲线: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略,如省略样品的前处理。 检测限定义: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
30、以从样品中检测出的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测定上/下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小浓度或量; 方法运用范围:某一特定方法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最佳测定范围:即有效测定范围,系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最佳测定范围方法适用范围。质量控制图的编制:以一个控制样品,用一种方法,由一个分析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析,累积一定数据(达到规定的精密度、准确度),以其结果分析编制控制图。质量控制图的使用:取每份(或多次)平行的控制样品随机地编入环境样品中一起分析,根据控制样品的分析结果,推断环境样品的分析质量。上控制限(UCL)上警告限(UWL)上辅助线(UAL)中心线(CL)下辅助线(LAL)下警告限(LWL)下控制限(LCL)图8-1 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预期值:图中的中心线目标值:图中上、下警告限之间区域;实测值的可接受范围:图中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均数控制图§ 编制:用同一分析方法在短时期内多次(20次)测定某一控制样品,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中心线:总均值§ 上下控制限:§ 上下警告限:§ 上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鲜配送与冷链仓储管理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场地租赁及赛事运营管理服务协议2篇
- 2024皮鞋品牌代理权购销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科技公司股东退股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猫咪宠物保险代理合同2篇
- 2025年跨境电商项目监控与管理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投资合作合同6篇
- 二零二四年医疗器械研发合同
-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
- 立项报告盖章要求
- 2022年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 被执行人给法院执行局写申请范本
- 主变压器试验报告模板
- 安全防护通道施工方案
- 视觉元素对心理感知的影响
- 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柴油供货运输服务方案
- 110应急联动预案
- 光伏发电监理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