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参数整定试验--李维涛_第1页
PID参数整定试验--李维涛_第2页
PID参数整定试验--李维涛_第3页
PID参数整定试验--李维涛_第4页
PID参数整定试验--李维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ID参数整定实验在过程控制中,PID控制器(PID调节器)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 种白动控制器。在模拟过程控制中,PID控制算式为:u(t) =Kp( e(n) M' e(i) 早 e(n) - e(n - 1)】+u0 Ti i _0T几个重要PID参数对系统控制过程的影响趋势: 增大比例系数P一般将加快系统的响应,在有静差的情况下有利 于减小静差,但是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有比较大的超调, 并产生 振荡,使稳定性变坏。 增大积分时间I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增 加,但是系统静差消除时间变长。 增大微分时间D有利于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超调量减 小,稳定性增加,

2、但系统对扰动的抑制能力减弱。一般PID整定方法有以下几种:一. 实验试凑法所谓实验凑试法是通过闭环运行或模拟,观察系统的响应曲线, 然后根据各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反复凑试参数,直至出现满意的响应, 从而确定PID控制参数。试凑法是工程控制中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在凑试时,可参考以上参数对系统控制过程的影响趋势,对参数调整实行先比例、后积分,再微分的整定步骤。(1) 整定比例控制 将比例控制作用由小变到大,观察各次响应, 直至得到反应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2) 整定积分环节 若在比例控制下稳态误差不能满足要求,需 加入积分控制。先将步骤(1)中选择的比例系数减小为原来的 50 80%,再将积分时间置

3、一个较大值,观测响应曲线。然后减小积分时 间,加大积分作用,并相应调整比例系数,反复试凑至得到较满意的 响应,确定比例和积分的参数。(3) 整定微分环节若经过步骤(2), PI控制只能消除稳态误差,而动态过程不能令人满意,则应加入微分控制,构成 PID控制。 先置微分时间Td=0,逐渐加大Td,同时相应地改变比例系数和积分 时间,反复试凑至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和 PID控制参数。二. Z N 法Z-N法又叫做临界比例度法,是目前使用较广的一种整定参数方法。实验步骤:1) 把调节器的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断开,比例度置较大数值,把系统投入闭环运行,然后将调节器比例度Kp由大逐渐减小,得 至帐界振荡过程

4、。这时候的比例度叫做临界比例度Kpcnt,振荡的两个波峰之间的时间即为临界振荡周期Tn.2) 根据Kpcnt和Tn的值,运用表1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出调节器 各个参数Kp Ti和Td的值。3) 根据计算结果设置调节器的参数值。运行之后,即可得到响应 曲线。控制器KpTiTdP0.5 KpcntPI0.45 Kpcnt0.85 TnPID0.6 Kpcnt0.5 Tn0.12 Tn表1三. CH C法c-c法也叫做动态特性参数法,就是根据系统开环广义过程(包括Wv(s).被控对象Wo(s)和测量变送Wm(s)阶跃响应特性进行近似计 算的方法在调节阀Wv(s)的输入端加一阶跃信号,记录测量变送器 W

5、m(s)的输 出响应曲线,根据该曲线求出代表广义过程的动态特性参数(t -过程的滞后时间,T-过程的时间常数,K-平衡终值)。然后根据 这些参数的数值,分别应用表2相应公式计算出调节器的整定参数值控制器KpTiTdPT0/2(K0PI0.9T0/2(K03rPID1.2T0/2(K0 i)2t0.5 T表2下面以一阶(Gps=q?)、二阶(Gps=(s.12s七)和三阶(Gps=J )控制对象说明,分别在P、PI和PID三种控制器作用S 1下的不同。1. P控制器.控制对象为Gps=m时: .试凑法根据上文讲到的由小到大,两边夹近的方法确定Kp=2.9。 .ZN法 由上文所讲方法,断开微分积分

6、环节,调节比例度Kpcnt=5.39346,使其得到如图1所示响应曲线:1.81.61.41.210.80.60.40.20-0.2051015202530t图1求得Tn=3.65。由表1经验式可得 Kp=3.24。 .C C法 由于是一阶控制对象,直接可知,K0=1 , T0=3, =1 由表2经验式并微调可得Kp=3。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2所示:1.41.2 /一Z N 法0.2011111300510152025t图2(2).控制对象为GpS=(s+ Ls+i)时: . 试凑法 根据上文的方法,逐步试凑,得到可观曲线。此时 Kp=1.6。 .Z N法 同理上文,调节比例控制器,使曲

7、线达到等幅震荡,如图3所示,此时Kpcnt= 3.7656。1.81.61.41.21|<0.80.60.40.20-0.20102030405060708090100t.图3由图求得Tn=5.55。根据表1经验式,可得Kp=1.88。 .CC法由上述所讲,给控制对象加一单位阶跃信号,由图求得 =1.5T0=4.2 K0=1.根据表2经验式可知 Kp=1.4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5所示:图5.控制对象为 Gps=一1一 时: .试凑法同上所述,得到Kp=1.1 .Z-N法同上所述,得到等幅震荡曲线如图6所示,此时Kpcnt=2.4978。1、6._IIIIIIII1侦一-1.2 .-1

8、-"!一"V-0.8 -t y y0.6-: !0.4 r :' 1 ; 1 | : :' : :! i 、 : ! i : : i i "0.2 -I0 -T-0.2 1111111110102030405060708090100t由上图求得Tn=6.87。根据表1经验式可知Kp=1.2 .CHC法 同上所述在示波器中得到单位阶跃信号如图 7所示1._,.,IpI.<I1;|I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L0 1:E1r1E11012345678910t图7由上图求得

9、个1.73 Tn=3.798 K0=1,由表2经验式可知,Kp=1.09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8所示:图82. PI控制器.被控对象为 Gps=3s1时: .试凑法 如前所述,改变比例和积分环节,可以影响曲线的超调量,Kp和Ti作用相反。试凑可得,Kp=2.1,Ti=3.7。 .Z N法根据中的数据,由表1经验式可得,Kp=2.5,Ti=4.6。 .C C法 根据中的数据,由表2检验式可得,Kp=1.4,Ti=3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9所示:1.41.210.8 y0.60.40.2Z N法试凑法0051015t图9被控对象为gps=(s+1;2S+1)时:202530 .试凑法 如前所述

10、,经试凑得,Kp=1.5,Ti=4.3 .Z N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 1经验式可得,Kp=1.7,Ti=4.7 .C C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 2经验式可得,Kp=1.3,Ti=4.5。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10所示:图10.被控对象为 Gps=一1 时:S 1 .试凑法 如前所述,经试凑可得,Kp=1.2,Ti=5 .Z N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1经验式可得,做修改可得,Kp=1.9,Ti=2.7,Td=0.6OKp=1.4,Ti=5.86。 .C C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2经验式可得,Kp=1.15,TI=5.2。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

11、11所示:1.41.210.8 y0.60.40.2Z N法试凑法CC法102030t405060图113.PID控制器控制对象为GPS=3S 1 .试凑法 如前所述,试凑可得,Kp=3.2,TI=3.5,Td=0.2 。.Z N法 根据中的数据,由表1经验式并稍做修改可得,.CH C法 根据中的数据,由表2检验式并稍做修改可得,Kp=3.6,Ti=3.5,Td=0.3 。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12所示:图12.被控对象为 Gps= $ £ .试凑法 如前所述,经试凑得,Kp=2.1,Ti=2.7 , Td=0.6。 .Z N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 1经验式并稍做修改可

12、得,Kp=2.26,Ti=2.8,Td=0.6。 .C C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2经验式并稍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13所示:1.510.5Z N法试凑法CC法0 051015202530t图13.被控对象为 Gps=一1 时:S 1.试凑法 如前所述,经试凑可得,Kp=1.1, Ti=2.5 , Td=0.6 .Z N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1经验式可得,Kp=1.5, Ti=3.4, Td=0.82 .C C法 如前所述,根据中所得数据,由表 2经验式可得,Kp=1.32, Ti=5.2, Td=0.865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曲线如图14所示:1.4y0L051015202530图14总结:反应曲线法是通过系统开环试验,得到被控过程的典型特征参数之后,再对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因此,这种方法适应性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