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生物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生物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生物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生物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生物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1.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内容内容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二、生物安全相关标准和法规二、生物安全相关标准和法规三、实验室的安全级别三、实验室的安全级别四、危险性评估四、危险性评估 2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指为了避免各种有害生物因子造成的实验室生指为了避免各种有害生物因子造成的实验室生物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物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

2、全防(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护 。 2003 年年9月新加坡实验室月新加坡实验室SARS病毒感染事件病毒感染事件 2003年年12月台湾实验室月台湾实验室 SARS感染事件感染事件 2004年国家疾控中心病毒所实验室年国家疾控中心病毒所实验室SARS感染感染事件事件3生物安全生物安全 在在39213921例实验室相关感染中,对导致感染例实验室相关感染中,对导致感染的原因分析发现:的原因分析发现: 低于低于 20%20%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明确的,与已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明确的,与已知的事故有关;知的事故有关; 8080的报告事例原因不明,但经后来研究分析的报告事例原因不明,但经

3、后来研究分析不明原因的感染与实验室工作人员暴露与感染不明原因的感染与实验室工作人员暴露与感染性气溶胶有关。(旋涡震荡、超声震荡、匀浆性气溶胶有关。(旋涡震荡、超声震荡、匀浆处理、高浓度培养物的摔落和溅出、移液吹打、处理、高浓度培养物的摔落和溅出、移液吹打、注射器操作等)注射器操作等)4生物安全生物安全 20%20%明确的感染事故中。明确的感染事故中。 80% 80% 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 20% 20% 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导致感染最多的导致感染最多的4 4种实验室事故种实验室事故溢出和溢出和泼洒泼洒针头和注射器针头和注射器锐器、碎玻璃锐

4、器、碎玻璃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咬伤或抓伤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咬伤或抓伤5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二、生物安全相关标准和法规二、生物安全相关标准和法规 1983 1983年年WHOWHO第一版第一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 19931993年年WHOWHO发表了第二版发表了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2nd 2nd edition) editi

5、on) 2002 2002年年WHOWHO又发表了又发表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第二版的网络修订版二版的网络修订版 20042004年正式发布了第三版。年正式发布了第三版。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6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2004年年8 8月月2828日日 修订版)修订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2004年年1111月月2727日)日)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7生物安全生物

6、安全卫生部配套法规卫生部配套法规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0052005年年1212月月2828日,日,20062006年年2 2月月1 1日实施)日实施)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8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国家的生物安全相关标准国家的生物安全相关标准GB19489-2004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求GB50346

7、-2004 GB50346-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术规范WS 233WS 2332002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9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1 1、生物因子、生物因子(bio-agents):(bio-agents):一切微生物和生物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活性物质。 2 2、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pathogens): : 病原体是能致病的病原体是能致病的生物因子,包括能够引发人和动物、植物传染生物因子,包括能够引发人和动物、植物传染病的生物因子,主要指致病微生物。病的生物

8、因子,主要指致病微生物。 3 3、生物气溶胶、生物气溶胶 (bioaerosol) (bioaerosol) : 气溶胶是指气溶胶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 0.001-100m0.001-100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体系。分散相含有生物因子的气溶胶。分散相含有生物因子的气溶胶。10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4 4、生物危害、生物危害 (bio-hazard)(bio-hazard)和生物危险和生物危险 (bio-risk)(bio-risk):生物危害是由生物因子形成:生物危害是由生物因子

9、形成的伤害。生物危险的伤害。生物危险 (bio-risk) (bio-risk) 是伤害概是伤害概率和严重性的综合。率和严重性的综合。 5 5、生物安全(、生物安全(biosafetybiosafety):避免危险生):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实验室生物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分为一级防护(屏障)和二级防安全防护分为一级防护(屏障)和二级防护(屏障)护(屏障)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物安全生物安全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三

10、、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1 1、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等级分类、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等级分类 a a、危害等级、危害等级1 1级(低个体危害,低人群危害):不级(低个体危害,低人群危害):不 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 和寄生虫等因子。和寄生虫等因子。 b b、危害等级、危害等级2(2(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以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以 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 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文化的病原体。实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文化的病原体。实 验室感染

11、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 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12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c c、危害等级、危害等级3 3(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原体。d d、危害等级、危害等级4 4(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高个体危害,

12、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物间传播的病原体。13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分为实验室可以分为1 1、基础实验室一、基础实验室一 - -级生物安全水平级生物安全水平2 2、基础实验室一、基础实验室一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二级生物安全水平3 3、防护实验室一、防护实验室一 三级生物安全水平三级生物安全水平4 4、最高防护实验室一、最高防护实验室一 四级生物安全水平四级生

13、物安全水平 根据操作不同危害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根据操作不同危害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程序来决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及程序来决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14生物安全生物安全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水平分级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水平分级1 1、一级防护屏障: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装备等构成、一级防护屏障: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装备等构成 的防护屏障。的防护屏障。2 2、二级防护屏障:设施结构和通风系统等构成的防护屏、二级防护屏障:设施结构和通风系统等构成的防护屏 障。障。3 3、生物安全水平分级:根据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和采取

14、的、生物安全水平分级:根据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和采取的 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 4级。级。 15生物安全生物安全菌毒种及阳性标本管理菌毒种及阳性标本管理 菌毒种及阳性标本的管理应按照有关病原微生菌毒种及阳性标本的管理应按照有关病原微生物保管权限的规定进行。物保管权限的规定进行。 菌毒种保存菌毒种保存 菌毒种分发、使用菌毒种分发、使用 菌毒种开启、传代、销毁记录菌毒种开启、传代、销毁记录 菌毒种及阳性标本运输菌毒种及阳性标本运输 16生物安全生物安全BSL-2BSL-2基本生物安全设备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器应选择立式或高压灭菌

15、器应选择立式或台式不排气(产生的蒸汽被回收)的,放台式不排气(产生的蒸汽被回收)的,放置在置在BSLBSL2 2实验室内,或门外。实验室内,或门外。 离心机安全罩:离心机安全罩:不需要离心机安全罩。不需要离心机安全罩。 洗眼器:洗眼器: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内容,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安装洗眼器。如果需要洗眼确定是否需要安装洗眼器。如果需要洗眼器,则应安装在器,则应安装在BSLBSL2 2实验室内靠近出口实验室内靠近出口的地方的地方17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个人防护个人防护 1 1、眼睛、眼睛、 2 2、头面部、头面部、 3 3、躯体、躯体、 4 4、手、手 5 5、足、耳(听力)

16、、足、耳(听力) 6 6、呼吸道、呼吸道18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 1 1、眼镜(安全镜、护目镜)、眼镜(安全镜、护目镜) 2 2、口罩、面罩、防毒面具、口罩、面罩、防毒面具 3 3、帽子、帽子 4 4、防护衣、防护衣 ( (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群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群) ) 5 5、手套、手套 6 6、鞋套、鞋套 7 7、听力保护器等。、听力保护器等。19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BSLBSL1 1实验室实验室 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

17、手套。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20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 BSL BSL2 2实验室实验室 除符合除符合BSLBSL1 1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用过的工作服应先消毒,然后不得穿着外出。用过的工作服应先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统一洗涤或丢弃。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

18、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物安全生物安全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备)。22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管理 如果缺乏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多如果缺乏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多么高级的实验室硬件设施,都难以发挥其安全么高级的实验室硬件设施,都难以发挥其安全作用。作用。 与发达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