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重点_第1页
临床检验重点_第2页
临床检验重点_第3页
临床检验重点_第4页
临床检验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在机体的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有哪些?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为单体。而分泌型IgA(s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为双体、三体或多体。-sIgA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IgA的特点:-参与局部的黏膜免疫-初乳中含有高浓度的SIgA, 自然被动免疫-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参与型超敏反应2、 在乙肝病毒诊断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为那个?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是乙肝病毒存在的直接标志 HBcAg与HBV复制呈正相关

2、 可反映HBV的活动性及复制程度 有助于乙肝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临床意义(1)急性乙肝的诊断(2)预后判断(3)区分慢性活动性或非活动性肝炎(4)暴发型乙型肝炎诊断3、 艾滋病感染窗口期多长时间?2-12周?三个月?4、 临床常用的体液免疫的检测项目有哪些?)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测定SmIg是B细胞的特征表面标志。主要用于检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降低:见于体液免疫缺陷性疾病;增加:见于淋巴白血病、多毛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等。)红细胞-抗体-补体花结形成试验反映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B细胞分化抗原测定CD19 、CD20 、CD22。CD19是最重要的B细胞标记分子。升高

3、见于B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CD19细胞降低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及使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后。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毒性测定5、 肥大反应结果什么情况具有伤寒和副伤寒的意义?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B、C)所引起的急性全身系统性传染病。 抗原含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Vi)三种。利用肥达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 抗体效价“O”>1:80及“H”>1:160具有伤寒诊断意义。肥达氏凝集试验:凝集时抗体效价1:80

4、为阳性6、 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血清中有哪些自身抗体为阳性?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则有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诊断:自身抗体 抗SSA或抗SSB(+)(双扩散法)7、 M蛋白的定义是什么? M蛋白是由浆细胞单克隆性增殖产生的大量结构相同、电泳迁移率一致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巨球

5、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恶性淋巴(MALIGNANT LYMPHOMA),都是以M开头的疾病,故称为“M蛋白”。 M蛋白临床意义: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等;继发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如非淋巴网状系统肿瘤、单核细胞白血病、冷球蛋白血症等;良性M蛋白血症,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率约为3%蛋白电泳:基底较窄、高而尖锐的蛋白峰 IG定量:血清中某一类IG显著升高而其他类IG则显著降低 或维持正常 8、 哪个肝炎病毒是单股复链生物RNA病毒?这种肝病毒和哪种病毒共存下才可以感染病人,感染后产生IgM、IgG

6、 HD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丁肝的临床表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时伴随的HBV感染状态主要针对HDV Ag 、抗HDV总抗体、HDV IgG、HDV IgM9、 HIV病毒抗体测定常规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分别是什么?1)、特异性抗体的测定(感染6-12周)ELISA(初筛)、WB(确诊)隐性感染期、AIDS或相关综合症2)、抗原:p24早期诊断指标3)、T细胞及标志物:细胞总数、CD4、CD4/CD810、 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什么?IgG11、 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什么?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12、 T细胞膜表面具有白细胞分化抗原哪些?13、 乳腺癌相关

7、抗原是什么?催乳素、CA15-3、Her2/neu、BRCA1和BRCA214、 抗核抗体的定义?ANA的经典定义:指针对真核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随着对ANA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针对细胞浆成分的抗体陆续被发现,因此ANA的现代定义:指一组将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蛋白等全部细胞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上面的题不出大题!定义题:1) 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2)什么是M 蛋白? M蛋白是由浆细胞单克隆性增殖产生的大量结构相同、电泳迁移率一致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3)什么是肥达氏反应?肥

8、达氏反应是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免疫凝集实验。4)什么是Touch检查,包括哪些,什么用途?TORCH的含义:T: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R: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C: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O:其它相关病原体(Other agents,梅毒螺旋体、柯萨奇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TORCH抗体的意义:Ø IgM阳性:表示孕妇近期可能有

9、“TORCH”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可能;Ø IgG阳性:表示过去有过“TORCH”感染,对胎儿的影响不大;Ø 双份标本IgG水平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Ø 我国育龄妇女中,约90%左右的人群风疹和巨细胞病毒IgG为阳性。5)肿瘤标志物的含义?肿瘤标志物的概念(tumor marker,TM)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微生物方面的题:1、

10、临床常见的产ESBL的菌有哪些?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中产生。2、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标准,判别的标准有哪些?3、药物在体内酶促反应速率的米氏方程是什么?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速度方程。在酶促反应中,在低浓度底物情况下,反应相对于底物是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而当底物浓度处于中间范围时,反应(相对于底物)是混合级反应(mixed order reaction)。当底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由一级反应向零级反应(zero order reaction)过渡。这个方程称为Micha

11、elis-Menten方程,是在假定存在一个稳态反应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其中Km值称为米氏常数,Vmax是酶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由此可见Km值的物理意义为反应速度V达到Vmax时的底物浓度(即Km=【S】),单位一般为mol/L,只由酶的性质决定,而与酶的浓度无关。可用的Km值鉴别不同的酶。当底物浓度非常大时,反应速度接近于一个恒定值。在曲线的这个区域,酶几乎被底物饱和,反应相对于底物S是个零级反应。就是说再增加底物对反应速度没有什么影响。4、 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有哪些?哪三种?1)纸片扩散法-Kirby-baure(K-B)法2)稀释法-试管稀释法(肉汤稀释法)-平板稀释

12、法3)E-Test5、判定结果未敏感时,是否对敏感的菌株一定有意义?不一定,报告为耐药则临床结果一定是无效的,但是报告为敏感,只能是6、 什么事MIC(最小抑菌浓度)在特定环境下孵育24小时,可抑制某种微生物出现明显增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最小抑菌浓度,用于定量测定体外抗菌活性。肝功能部分:1、 肝功能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答案一:1)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中心站。 2)肝对糖的贮存、分布和调节起重要作用。 3)脂肪的消化、吸收、利用与肝脏密切相关。严重肝病胆固醇会明显下降。4)肝脏是多种维生素贮存和代谢场所。 5)肝脏参与激素代谢过程。6)肝脏具有解毒和排毒作用。7)肝内还有一种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

13、异物的作用。肝脏通过解毒和吞噬作用来保护人体的健康。答案二:肝脏是人体内的最大腺体,基本功能有物质代谢功能,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及胆红素、胆汁酸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一) 代谢功能 蛋白代谢:90以上的蛋白质及全部清蛋白、多种凝血因子都是由肝细胞合成,部分球蛋白也由肝脏合成。糖代谢:肝脏能使血糖浓度保持恒定,同时又是葡萄糖氧化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脂类代谢:参与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维生素及激素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激素的灭活;胆红素、铁、铜及其他金属的代谢等。 (二)生物转化作用 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过程对体内代谢产物及有毒物质进行生物转化,增加其水溶性以

14、利排出体外。(三)分泌与排泄功能肝细胞分泌胆汁, 排泄代谢产物(如胆固醇、胆色素)以及药物、解毒产物。 2、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二)血清蛋白电泳(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四)血浆凝血因子测定(五)血氨测定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查(一)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二)阻塞性脂蛋白X测定三、胆红素代谢检查(一)血清总胆红素测定(二)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三)尿内胆红素检查(四)尿内尿胆原检查(五)胆汁酸检测四、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一)血清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测定(二)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测定(三) 谷氨酰转移酶及同工酶测

15、定五、其他检查 肝纤维化的肝功能检查包括单胺氧化酶、脯氨酰羟化酶,型前胶原N末端肽及透明质酸等的测定。 血清铁常以铁蛋白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黼中,当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时,肝内贮存铁释放入血,血清铁含量升高。 血清铜 肝脏是人体组织中含铜量最大的器官,铜随胆汁进入肠道,肝内外胆汁淤积时,铜排泄受阻,血清铜和血浆铜蓝蛋白同时升高。3、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有何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TP,serum total protein) 是血清所含各种蛋白的总称,包括血清A和G,各占60%和40% 2)白蛋白(A,albulin)为血液中主要蛋白质.由肝脏合成,其半衰期为15-19天,可用

16、溴甲酚绿法测定。3)球蛋白 (G,globulin)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TP-A=G) ,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球蛋白主要是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与机体免疫有关。4)A/G比值 > 1 ,如<1 称A/G比值倒置临床意义:1. 总蛋白 升高1)血液浓缩,见重度腹泻、 呕吐、高热、休克等2)蛋白质合成,主要是G,如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淋巴瘤 2.总蛋白 降低1)血液稀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盐潴留2)各种原因的A降低3.A :下降1) 合成不足,常见肝脏损害(慢性肝病时,A 下降比急性肝

17、炎明显;失代偿期肝硬化低于 代偿期肝硬化)2) 原料不足 长期饥饿、腹泻、消化道肿瘤和 消化不良等3) 去路增加 丢失过多:肾炎、肾病综合征、大量胸腹 水、严重烧伤和失血消耗过多:甲亢、糖 尿病、恶性肿瘤等4.G 上升 1)肝硬化 2)多发性骨髓瘤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湿 性关节炎等 4)慢性感染5.G 下降 合成降低,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 疫缺陷6.A/G比值:A/G比值反映A、G浓度变化的关系,正常值1.5-2.5/1,肝功损害严重时,A下降,G上升,使A/G比值变化,当A/G< 1时,称A/G比值倒置。4、 胆红素在肝脏代谢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有点多

18、,大家省略点抄哈!)(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血中胆红素以“胆红素白蛋白”的形式送输到肝脏,很快被肝细胞摄取。肝细胞摄细胞摄取血中胆红素的能力很强。实验证明,注射具有放射性的胆红素后,大约只需18分钟就可从血浆中清除50%。肝脏能迅速从血浆中摄取胆红素,是由于肝细胞内两种载体蛋白棗Y蛋白和Z蛋白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两种载体蛋白(以Y蛋白为主)能特异性结合包括胆红素在内的有机阴离子。当血液入肝,在狄氏(Disse)间隙中肝细胞上的特殊载体蛋白结合胆红素,使其从白蛋白分子上脱离,并被转运到肝细胞内。随即与细胞液中Y和Z蛋白结合,主是与Y蛋白结合,当Y蛋白结合饱合时,Z蛋白的结合才增多。这种结合使胆红

19、素不能返流入血,从而使胆红素不断向肝细胞内透入。胆红素被载体蛋白结合后,即以“胆红素Y蛋白”(胆红素Z蛋白)形式送至内质网。这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且是可逆的。如果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或者生成胆红素过多,超过了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则已进入肝细胞的胆红素还可返流入血,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Y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由分子量为22000和27.000的两个亚基组成,约占肝细胞胞液蛋白质总量的5%。它也是一种诱导蛋白,苯巴比妥可诱导Y蛋白的合成。甲状腺素、溴酚磺酸钠(BSP)和靛青绿(ICG)等可竞争结合Y蛋白,影响胆红素的转运。Y蛋白能与上述多种物质结合,故又称“配体结合蛋白”(ligadi

20、n)。由于新生儿在出生7周后Y蛋白才达到正常成人水平,故易产生生理性的新生儿非溶血性黄疸,临床上可用苯巴比妥治疗。Z蛋白是一种酸性蛋白,分子量为12,000,与胆红素亲和力小于Y蛋白。当胆红素浓度较低时,胆红素优先与Y蛋白结合。在胆红素浓度高时,则Z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量增加。(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作用肝细胞内质网中有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bilirutin-UDp glucuronyl transferase,BR-UDPGA-T),它可催化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以酯键结合,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由于胆红素分子中有两个丙酸基的羧基均可与葡萄糖醛酸C1上的羟基结合、故可形成两种结

21、合物,即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和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图1111)。在人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主要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占70-80%),其次为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占20-30),也有小部分与硫酸根、甲基、乙酰基、甘氨酸等结合。胆红素经上述转化后称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较未结合胆红素脂溶性弱而水溶性增强,与血浆白蛋白亲和力减小,故易从胆道排出,也易透过肾小球从尿排出。但不易通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因此不易造成组织中毒,是胆红素解毒的重要方式。(三)肝脏对胆红素的排泄作用胆红素在内质网经结合转化后,在细胞浆内经过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作用,运输并排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出。毛细胆管内结合胆红素的浓度远高于细

22、胞内浓度,故胆红素由肝内排出是一个逆浓度梯度的耗能过程,也是肝脏处理胆红素的一个溥弱环节,容易受损。排泄过程如发生障碍,则结合胆红素可返流入血,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增高。糖皮质激素不仅能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促进胆红素与萄萄糖醛酸结合,而且对结合胆红素的排出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可用此类激素治疗高胆红素血症。5、 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有何临床意义?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参考值范围 新生儿 0 1天 34 103 molL 1 2天 103 171 molL 3 5天 68 137 molL 成人 3.417.1 molL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 STB

23、>17. 1但<34.2 molL 为隐性黄疸。34.2171 molL 为轻度黄疸。 171342 molL 为中度黄疸。 > 342 molL 为高度黄疸。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通常< 85.5 mol L, 肝细胞黄疸为17.1171 。 不完全性梗阻为171265 mol L。 完全性梗阻性黄疸通常 > 342 mol L。 3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总胆伴非胆明显增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 总胆伴结胆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参考值范围 结合胆红素 06. 8

24、molL 非结合胆红素 1.7 10. 2 molL 临床意义 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CBSTB<20提示为溶血性黄疸, 20 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 >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结合胆红素测定有助于某些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肝炎的黄疸前期、无黄疸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等,3050患者CB增加,而STB正常。6、 血清转氨酶ALT,AsT,ALT/AST,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血清氨基转移酶 用于肝功能检查主要有2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s,ALT,GP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s ,AST,GOT) ALT与AST在正常血清的含量很低,但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与AST释放入血浆,使血清ALT与AST活性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