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价值论_第1页
边际效用价值论_第2页
边际效用价值论_第3页
边际效用价值论_第4页
边际效用价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边际效用价值论维塞尔和庞巴维克边际效用理论的最初形式是由以杰文斯、 门格尔和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持有边际效用思想 的一批学者提出来的, 他们分别独立地从效用的角度直接研究了财物的价值问题, 得出了各 自非常接近于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观点, 从而为最终形成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打下了必要的理 论基础。后来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源和主要规律一文中率先使用了边际效用一词, 随后庞巴维克在其著作 资本实证论 和维塞尔在 自然价值 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有关边 际效用的问题, 才使得这种理论更加趋于完善并广泛流传。 所以在分析边际效理论时, 维塞 尔和庞巴维克是比较有权威性的代表, 我们就以他们俩人的著作来分析边际效用

2、价值论的内 容。从总体上来讲,边际效用理论不但坚决肯定了效用的意义,而且态度和目的更加明确, 把效用看成是决定价值的惟一因素, 进而想通过量度效用来直接衡量价值。 这就像杰文斯所 说的那样:“反复的思考与研究,使我得到一种颇有几分新奇的意见。即:价值完全定于效 用。”1 对此维塞尔在自然价值一书中作了更详细的说明:“这个新理论是从下列旧命题出发的,即财物的价值来自财物的效用, 或者,换一个说法, 来自财物所保证的需要的满足。 可是,人们要发现价值定律,就一定要先懂得需要定律。如今,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这 样一件事实: 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 即使在一定的经济状况下, 对同样东西的需要却有十分

3、不同的强度, 视通过财物的使用而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程度而异。 但是, 由于财物的使用决 定于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数量, 财物数量便对需要的估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从而对价值本身 的来源有决定性的影响。 ” 2维塞尔提到的需要定律是由戈森总结出来的, 后被称为戈森需要饱和定律。 戈森在其著 作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 中认为:“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满足同一种享受, 那么这同一种享受的量就会不断递减,直至最终达到饱和。” 3 在享受过程中还有这样的特征:“如果我们重复以前已满足过的享受,享受量也会发生类似的递减;在重复满足享受的 过程中, 不仅会发生类似的递减, 而且初始感到的享受量也会变得更小

4、, 重复享受时感到其 为享受的时间更短, 饱和感觉则出现得更早。 享受重复进行得越快, 初始感到的享受量则越 小,感到是享受的持续时间也就越短。 ” 4 这一特征通常也被称为效用递减规律或戈森第一 定律,对于一个人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来讲,情况确实如此。正像维塞尔在自然价值 一书中解释的那样: “人人晓得对食物的欲望随着需要的逐渐满足而减低,直到最后达到我 们称之为饱和点'的时候,在一定时间内欲望就完全消失,而且还可能变为它的反面,构 成伤食或作呕。 ” 5由此可以看出, 对财物的满足程度和其数量关系是有联系的。 这种联系也是非常具有现 实意义的, 因为少了会需求不足, 多了就会产生不

5、必要的浪费。 不过问题在于, 我们该怎样 定量地分析其中的联系呢?当然, 既然效用是惟一的因素, 所以边际效用论者都直接从需要 即效用的角度开始分析其中的关系。在国民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 门格尔最先给出了一个表示不同物品的需要等级和需要 程度的分类表: 6IVVw10 9 8vrnk x3 2 12 115 4 3 2 14 3 2 13 2 12 11在资本实证论书中, 庞巴维克对这个表作了一些修改,并给出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7i n109 98 87 76 65 54 487 76 54 4vnvrnIXX对于其中的数据庞巴维克是这么解释的: “在这个图式中,罗马数字表示需要的各不同 种

6、类,其重要性由i递减到X。 i表示最迫切的种类, 如饮食需要;V表示一般重要的种类, 如烈性酒的需要;而X表示可以想像得到的最不重要的种类。” 8表中的空缺表示某些种类的物品由于技术上的分割的原因,所得到的需要也许是不连续的。其程度的区分是:“阿拉伯数字 10 到 1 表示在不同种类的需要中出现的具体需要和需要的程度,它们的等级如下: 数字 10是指可以想像得到的最重要的需要,数字 9 是指次要的需要,余类推,最后一个数 字 1 则指可能发生的最微不足道的需要。 ” 9单就某一种物品来讲, 这说明处在第一位次上的单位物品对一个人最有用, 之后随着位 次的递减其重要性 (效用) 也将跟着递减。

7、这与戈森定律的意思是一致的, 也很容易从事实 中得到证明。例如,对一个进餐者来讲,第一口饭和最后一口饭肯定会有某种不同的意义。 针对不同种类物品的分级, 这种表示方法同样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就像庞巴维克认为的那样: “所谓需要的分级, 可以指需要种类的分级, 也可以指需要程度 (即个人对需要的具体感觉) 的分级, 而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我们按照需要对人类福利的重 要性来分类,那么可以毫无疑问地说,饮食的需要将放在第一级,衣、住的需要稍差一些, 烟草、烈性酒和音乐等所满足的需要将放在更次要的地位, 而装饰及其类似品所满足的需要 就要放在极不重要的一级了。 ” 10 庞

8、巴维克还进一步解释了这种观点: “没有一个人会愚蠢 得用尽自己所有的资源来满足微不足道的、 可有可无的需要, 从而使自己的必要需要反而得 不到满足; 相反的, 每一个人都会谨慎地使用他所有的资源, 首先满足他最重要的需要, 其 次满足次要些的需要, 再次满足第三级的需要, 依次类推; 他总会这样来安排, 即当所 有高一级的需要都已满足,而且还有一些剩余的时候,才满足比较次要的需 要。” 11事实就是如此,所以维塞尔有充足的理由认为: “所有财物的用处'财物所提供 的全部效用归根到底是对需要的满足, 而财物价值来自它的用处的见解可以确切地表述 为:价值是以财物所提供的对需要的满足为根据。

9、 ”12 也正因为此,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需要的价值的大小视需要的种类而定, 而在同一类中, 它又视以获得的满足的程度而定。 13假设我们有3个都处在第I级中的物品, 很显然处在第一位次上的物品对我们的满足程 度最大, 其价值就相当于 10,处在第二和第三位次上的价值就相当于9和 8。用维塞尔的话表示就是:“两件完全相同的财物之一在价值上等于那一类财物的效用尺度上的第二度价值。 按同样条件, 三件财物之一便具有第三度的价值; 四件之一便具有第四度的价值; 简单地说, 在一批同类财物中,不拘那一件财物一般地具有最后一个效用或边际效用的价值。”14假设这 3 个物品的价值分别是 10、9、

10、8,那么它们的总价值该怎么计算呢,是否是简 单的累加之和(即等于 27)?维塞尔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证明,而是直接认为: “不仅两件财 物之一具有第二度效用的价值, 而且两件中每一件都具有这一价值, 随便挑选那一件都是这 样。”15 依此计算的结果就是 24,平均就是 8。这可以概括为: “一句话,一批同类财物的 供给的价值等于其边际效用乘其件数之积。 ”16 庞巴维克也表示了与此相同的观点: “一件 物品的价值, 是由现有的同样的一些物品所能满足的一切需要中、 最不迫切的那一具体需要 (或部分需要) 的重要性来衡量的。 因此, 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 也不是它的 平均效用, 而是它的最

11、小效用, 即这件物品或类似它的一件物品在具体经济情况下合理使用 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用。 为了避免重复这种详尽的说法虽然这些说明必须详尽一些才能 正确我们将仿照维塞尔把这种最小效用处于经济上所容许的边际的这一效用 叫做这物品的边际效用。 因此, 决定价值量的规律, 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达: 一件物品的价 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 ”17依照这种计算方法,假设物品都属于第I级,那么从1到10的不同数量物品的整批价值就应该分别如下: 18物品数量:12345678910效 用:10987654321整批价值:10182428303028241810很明显, 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整批物品的总价值也将

12、增加; 但当进一步增加时, 其总价 值反倒趋向减小了。 这是有背逻辑一致性的常理的, 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如果价值与效 用成正比的话, 那么是否意味着随着物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反推出其总效用也必将减少 甚至为 0。例如:可以认为水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其边际效用和价值都趋向0,但其效用和总效用以及总价值都异常之高。 维塞尔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并通过引进一些别的概念试图 解释这一问题。但这很勉强,始终也没法说明“总享受” (累加效用)到底与价值是什么关 系并该怎么衡量。其实这又牵涉到价值悖论的问题, 边际效用论者也没有把效用的实际意义完整地表达出 来。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方法只能解释处在最“边际”位

13、次上的物品的效用和价值必然如此, 但不能由此说明前面位次上的物品也具有这种一致的结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 边际效用论者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效用用某种独立的可信的 数值量化过, 只是根据数量增加后的物品其增加部分的效用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将逐渐减小 的事实 (效用递减规律) 把这种变化用分级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证明边际 物品即增加部分的物品的价值或许如此。 正因为这种规定没有牵涉到有关总效用和总价值的 问题, 所以在用个别的结论反推到整体上时必然要出现纰漏。 当然, 后来在主流的经济学教 科书中都用累计的方法计算整批物品的总效用, 而在计算总价值时仍然用 “边际效用乘其件 数之

14、积”的方法。 19 这么做只解决了总效用的问题,但还是没法说明为什么有时数量多反 倒没有数量少的总价值高。例如,根据维塞尔的计算,既然 1 个物品的总价值与 10 个物品 的价值是相等的, 2个与 8 个的关系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可否用 1 个去换 10个或者用 2个 去换 8 个呢?很显然拥有 10 个和 8 个的人绝不愿这么交换,这反映出他们的总价值肯定不 等;或者反过来说,因累计效用不等其总价值也未必相等。针对不同的物品, 用边际效用的方法计算出的价值就更不合理了。 例如, 不论是按照门 格尔给出的分级表还是按照庞巴维克给出的分级表,假设第X类的物品是钻石,当只有一单位时其价值就只有 1,

15、这并没有把钻石的价值总是很高的事实体现出来。边际效用理论正是 在计算价值方面存在着问题, 所以常被指责为其方法实在是太主观了。 这正像维塞尔不得不 承认的那样:“没有人能够把他自己的对于货币以及对于财物的货币价值所作的个人估价同 他自己分离开来, 而应用到别人身上。 没有人能够说服一个商人答应自己以一半的价格来购 买一种商品, 仅仅向他证明, 自己付这一半的价格比有些人付双倍价格还要难。 也没有人一 个商人能够按双倍的市场价格出售一件商品, 仅仅因为他能够证明: 为了使他能够满足他的 最迫切的需要,双倍的进款是他所必需的。 ”20那么边际效用的分析方法是否毫无用处呢, 价值就真的与效用不相关吗

16、?事实显然并非 如此, 这只能说明边际效用理论还不够完善。 其实我们可以这么试探着解决有关效用与总效 用、价值与总价值的问题,看看是否更有道理。我们重新划分一下物品的级别,其数据如下:In出wV屮vn忸IXX101010101010101010109999999998888888877777776666665555544443 3 32 21之所以这么划分,我们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如果第I类中的是饮食、 第n类中的是穿衣、 第川类中的是住房、第w类中的交通”等等直到第x类的是钻石,对于一种标准的已经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生活水平来讲, 可以认为这十类物品都应该需要, 缺了哪样都不完美, 因此 他们的

17、效用也就处在同一起平线上。对于整批物品,比如第I类的物品, 其总效用就用直接累加的方式计算,可得到如下数据:物品位次:12345678910效用:10987654321累加效用:55545249454034271910有了累加效用之后, 我们就用累加效用与所累计数量之比作为计数价值的公式,其不同种类的单个物品的价值可计算如下:物品种类:Inm w vvnvrnIXX物品数量:10 98765432 1单个价值:5.5 66.5 7 7.5 88.599.510这意味着多总要比少有更多的用处;这种降低正反映出了物品的有用程其结果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实际上效很明显,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将不断

18、增加, 同时, 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 度递减的意思。 要是这么计算, 用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 而“程度” 因此可以认为价值就代表了效用程度的大小。 值就是效用与数量之比。如果认为边际效用就是物品的效用程度,其单个物品的价值将降低,各种关系就都一致了,定是个比值, 价值与效用程度的关系是一致的,效用程度应该用效用与数量之比求得, 因此价 显然边际效用论者的论证方法就等于在计算价 值之前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把价值按递减的方式规定好了; 递减的意思是正确的, 但具体的数 值要由计算得出而不能任意规定。 要是事先规定了, 这就像变戏法一样,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 “没有”与“有”的逻辑关系,实质上还是“有”与“有”的直接关系。正是这种多少有些 重复论证的方法使得我们不能深究“帽子”里的具体情况,即基本概念要“有意” (实则是 无意的)保持不清不楚的状态,否则戏法就会露底。假如我们真的能够把效用量化, 即寻找出饱和点的物品数量涵义, 而数量显然又与生产 有关, 那我们就可以把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