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孔乙己教学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主题。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鲁迅先生一生总共创作了33篇小说,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 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 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

2、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二、解题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六、提示与思考 

3、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 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七、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 1社会原因。2自身原因。八、理解小说主题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九、理清小说的线索 以“我”(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生活片段构成小说情节。使故事显得真

4、实亲切,使情节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十、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 十二、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十三、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300字左右。课后反思:6、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2.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3.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4.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5.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

5、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二、资料助读: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

6、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

7、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2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

8、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六、布置作业: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课后反思&

9、#160; 7、变色龙教学目标:1.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3.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4.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5.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6.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教学重点: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说起眼下一些人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

10、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二、资料助读: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

11、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疏解字词。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3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4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学生梳理、概括,多媒体展示 5学生合作探究: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6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12、。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1角色分配:2要求尽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3学生分组试读。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五、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3)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六、深读,体会小说手法: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

13、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展示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3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小说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八、

14、布置作业: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课后反思:8、热爱生命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4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教学重点诵读,领会主人公的

15、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二、资料助读杰克·伦敦简介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疏解字词。  2.教师提示小说情节: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

16、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思考: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学生筛选、概括,教师点拨:4学生重点研渎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探究: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清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5学生联系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中探险家斯科特归途覆没和荒岛余生(笛福)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深入领会小说的深刻意蕴。四、研读,体验延伸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2学生有感情诵读全文,体验反思生命价值。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只要心中生命的意念还在,只要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