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见证取样监管平台_第1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见证取样监管平台_第2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见证取样监管平台_第3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见证取样监管平台_第4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见证取样监管平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见证取样监管平台作业指导书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目录1、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2、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3、作业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4、作业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4.1更新检测验证端及检测软件错误!未定义书签。4.1.1使用三和公司的检测软件错误!未定义书签。4.1.2使用非三和公司的检测软件错误!未定义书签。4.2验证样品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4.3关联二维码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5、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检测机构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版 本v1.0文件编号1、目的通过规范检测机构收样时的作业程序,规范收样员收样时样品验证操作,并就如何使 用检测验证端进行样品验证以及

2、如何在检测软件绑定样品信息作指导。2、适用范目适用于检测机构收样员或样品录入员o3、作业准备(1) 检测验证端更新到最新版本。(2) 检测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3) 二维码扫描设备。4、作业程序4.1更新检测验证端及检测软件4.1.1使用三和公司的检测软件(1) 更新检测检测验证端到最新版本,并配置好相关信息;(2) 更新检测软件到最新版本。rr最新版检测验证端请在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登录页面【常用下载】中下载或联系三和 公司的客服人员获取,联系电话:转8018或8030o4.1.2使用非三和公司的检测软件请贵机构技术人员联系三和的客服人员索要相关的接口地址和开发文档。4. 2验证样

3、品信息(1)收样员收到工地送来的样品时,先检查样品上的二维码是否已损坏,根据二维码的 损坏情况判定样品是否可能出现调包现象;(2)登录最新版的检测验证端,点击页面底部的“二维码扫描”扫描,如下图所示;(3)通二维码扫描设备扫描样品上的二维码获取取样信息(也可以直接录入涂层区上面的那组数字,然后点击“获取见证信息”手工获取取样信息),网络畅通时,如果现 场见证信息已通过手机端成功上传,验证端即能成功调用现场定位的图片信息,同 时将见证信息入库,如下图所示:rqe3nt 财 at陛而yg哗见碰 ttizh: * g t«:侑古zj 触|,历史s |町以m闩仪h二mw ,皿以旱jg入hww

4、»3皿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或手叶wwo录入二维码内容获取取样信息iff£c9: sxawowwtxeiss«:秀村苍二£“8盘岫分)mw«rxs£*9: nmxmwm弗gflu:£础h «e荟敏分)bttva:mwwkrr安装验证端的客户机必须能够连接外部网络。(4)如果觉得样品可疑或收到的样品与照片上的样品信息不符或者样品的涂层区己损坏, 则刮开涂层区,输入涂层区上的验证码到验证输入框,点击“验证”进行样品验证,如下图所示。rodvrwu/ia嵩输入涂层区的验证码验证逼否 l '现场见证时的样品t涂层区

5、的验证码经过加密算法生成,与对应的二维码一一对应,以确保每组二维码和验证码的唯一性。当输入未被验证过并且与验证码与二维码一一对应时,系统会提示验证通过,否则提示验证不通 过。(5)根据收到的样品与获取的样品图片进行比对、验证码验证等方式,选择相应的状态, 点击“确认”按钮确认样品状态,如下图所示。rodi emasatl *证碎:miff i t«:验证样品状态bttva:mttwkrr样品状态包括:符合、可疑和不符合。4. 3关联二维码信息(1)样品验证通过后,收样员登录检测软件进行收样信息录入,同时在“见证信息组号” 输入框中输入“二维码见证记录”单中的样品组号,然后存盘,即可完成收样信息和见证(二维码)信息的关联。如下图所示。(2)将收样信息与二维码信息进行关联后,按平常操作进行检测软件的相关操作即可。至此,检测机构对现场见证样品收样的作业程序已经结束。如果需要继续对现场见证 的样品进行收样检验操作,重复4. 2至4. 3操作即可。5、注意事项(1)最新版的检测验证端程序,请到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登录页面底 部点击【常用下载】进入的页面()下载或直接联系三和的客服人员获取,联系方 式:转 8018 或 8030o(2)收样信息与现场取样的二维码进行关联时,原则上依据一组现场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