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咏怀古迹》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咏怀古迹》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咏怀古迹》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咏怀古迹》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咏怀古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咏怀古迹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奭在杜臆杜臆中有很好的解中有很好的解释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入朝见妒者,千古

2、有同感焉。焉。”一、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

3、恨之情。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2、这首诗塑造的主人这首诗塑造的主人公是谁?公是谁?3、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1、昭君怨恨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读、昭君怨恨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读到的?请结合诗句分析。到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环珮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思念故乡的幽怨。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二、分析内容二、分析内容2、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

4、寿鸣不平,写过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妇女充斥后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君的悲剧是由元帝

5、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3、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的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统治者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昏庸造成的。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明确: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族

6、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据后汉书后汉书记载: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

7、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也足以摧折人心! 4、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赴”字用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5、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

8、的何在?幅图画,目的何在?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6、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不同意。常

9、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这个“窈窕红颜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这么一个

10、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试分析该联中“独独”的表达效果。的表达效果。“独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

11、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三、鉴赏诗句三、鉴赏诗句 “环环珮珮空归月夜魂空归月夜魂”中的中的“空空”如何理解?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空”字,将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千载琵琶

12、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论。” “怨恨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琶声! 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三)题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

13、人的情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咏怀”二字不符?二字不符?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昭君昭君 诗诗人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悲昭君以自悲也自悲也”小结: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

14、山之奇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怨恨”做铺垫,最后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相似,寄寓思乡之情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的感慨。 总结:总结: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

15、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借古以喻今,或或借古以讽今借古以讽今之作。之作。 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间的连接点。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鉴赏咏史诗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弄清史实)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体悟感情)悟感情)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这种态度用什么

16、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分析技巧)西施滩西施滩 崔道融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似有不平声。 西施西施罗隐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据注:据史记史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17、,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学以致用:、两首诗都针对、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两首诗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手、两首诗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诗的三、四句作简要分析。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诗的三、四句作简要分析。崔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崔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诗写出了罗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意较深。浣纱春水

18、急,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西施若解倾吴国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同样是同样是“昭君出塞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怨恨”的昭君,而在唐的昭君,而在唐张仲素张仲素王昭君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羊绕塞多。”明明莫止莫止昭君曲昭君曲:“但使边城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19、”这两首诗中,却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的这两首诗中,却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的确,昭君出塞功不可没,正如翦伯赞所言:确,昭君出塞功不可没,正如翦伯赞所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昭君成了一个昭君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然前往的巾帼英雄。 迁移扩展迁移扩展李白李白王昭君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

20、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道,天涯去不归。”白居易白居易昭君词昭君词:“汉使却回凭寄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明明 妃妃 曲曲王安石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21、只有年年鸿雁飞。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王安石明妃曲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是咏昭君最好的诗,的诗,好在立意新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写昭。这诗前半部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顾“无颜色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神,即“意态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

22、肉。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二句成为千古绝唱。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就是说,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呢?宫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3、南北南北”者即中外。者即中外。 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性问题,虽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性问题,虽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和亲事却非和亲事却非”的论点高得多了;而白居易的的论点高得多了;而白居易的“黄金何日赎黄金何日赎娥眉娥眉”则简直不象话。则简直不象话。 有关王昭君的故事既载史籍,流有关王昭君的故事既载史籍,流传也广,自汉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作传也广,自汉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作品颇多,但主旨不是悲王昭君之流落品颇多,但主旨不是悲王昭君之流落塞外,就是责毛延寿之贪赃弄奸。王塞外,就是责毛延寿之贪赃弄奸。王安石却不取此想法。他认为安石却不取此想法。他认为杀毛延寿杀毛延寿实属冤枉实属冤枉,因为像明妃这样的绝代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