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式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初中生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 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即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这 就要求我们不仅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所有这些只有通过探究式教学才 能得以更好地实现。关键词:探究式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初中生物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 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 (2013) 09 (c) -0037-01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智力的门户,人类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绝大多数是靠 观察获得的。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生物教学的
2、一项主要任务, 它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性、目的性、思考性和求实性上。1. 1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因时、因地 向学生提出发人深省的冇趣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 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后,容易 形成植物细胞非圆即方的错误概念,为了纠正这个错误,我及时引导学生 思考“植物细胞的形状都这样吗? ”随后,我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含有伞藻 的水溶液,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是陌生的酷似小树的伞藻细胞,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來了,并且产生了想知道“植物细胞还有别 的形状吗? ”的强烈欲望。他们在显徼镜下又观察到了多
3、种形状的植物细 胞,绘制了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平面图。并通过查阅资料,明白了细胞形 状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形式,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而提高了他 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1.2目的性观察的冃的性是指明确观察什么,达到什么h的。明确了观察的h的 性,不仅可引起观察者的兴趣,而且能把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 要方面上去。要抓住事物的木质特征,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只能是一 般的感知,不能称为观察。例如,在种子的萌发一节的教学中,我事 先给学生布置发豆芽的实验,将学生分为两组,对第一组的同学提出明确 要求,要求他们观察最先萌发的是种子的哪一部分,对第二组的同学不做 任何要求。上课时让他们分别宣布
4、各自的观察结果,得到的是不同的结论, 第一组是“发根豆”,而第二组则认为是“发芽豆”。由此引起他们激烈的 争论。这时,我将实物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仔细看看到底是“发根豆” 还是“发芽豆”,最后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通过这个实验从一个侧面教 育了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只有进行有h的的 观察才是冇效的观察,而无意识的观察常常导致“视而不见”的结果2操作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的操作能力是生物教学应培养的特殊能力它主要包扌舌: 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设计和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进行观 察、记录和対数据的处理及分析能力等。探究中的操作能力只能在探究实 验中得到训练和培养。因此,我尽
5、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同时给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引导。例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 验屮,我将实验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结合教学重点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设计探究方案,同时让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为什么要用三个试管?(2) 一号、二号试管中的馒头为什么要切碎?(3) 为什么取唾液时要漱口,取唾液一定要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 吗?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4) 为什么实验一定要在370°c的温水中进行?第二步:学生具体操作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认真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因为 在实际操作过程屮,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不及时纠正会 导致整个探究
6、活动的失败,其至发生危险。同时对学生的探究适时的点拨 或提醒,以便达到预期的探究效果。第三步: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按照实验小组针対各自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分别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把 共性的问题综合起来全班一起讨论,并概括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进而得 出结论。这样,以学生的动手实践为主,提高了他们的探究实验操作技能。而 学生的探究活动又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进行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 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把传授知识、培养操作能力融为一体,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教师在牛物探究教学中冇意识培养学牛独立 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启迪
7、学生的创新思 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3. 1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创建性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内在联系,而但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冇的思维成果,它是 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因此,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逐 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式。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 的影响”这一活动中,我首先启发学生思考:从鼠妇生活的环境看,对鼠 妇生活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进而层层深入的提出:为什么教材中只 探究“光”这种环境因素,能不能只用一个探究方案同时探究两种或多种 环境因素对鼠妇的影响?若想探究,需如何改进探究方案?学生对此进行 了激
8、烈的讨论。这样的探究式教学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极 大的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3.2培养创造性学习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屮积极的探索者。在探究教学过程屮, 让学生不仅关心探究结果,更关注整个探究过程;不仅消化课木知识,还 应分析新ih知识的内在联系,敢于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因此,培养 创造性学习习惯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例如,在“观察蚯蚓”的探究 实验中,强调耍始终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日的是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我为了鼓励学生冲破教材的束缚,同时避免简单的说教,就用“我们能否 用实验来证明这一点”激发学生创造热情。课下他们果然创造性的做了大 量实验:有的把植物油涂抹在蚯蚓的体表;冇的把蚯蚓放在干土里;还冇 的把他放到盛满水的水桶里;还有的直接把他放到干燥的吸水纸上,真是 应有尽有。经过他们反复的探究实验,终于总结出:“蚯蚓确实是通过体 表黏液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來完成呼吸的,一旦体表干燥或与空气隔绝就会 窣息死亡”等结论。这一实践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智力潜能得到开发,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学习的 习惯。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确实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