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减负时代教师角色新谈-安家中学_第1页
后减负时代教师角色新谈-安家中学_第2页
后减负时代教师角色新谈-安家中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减负时代教师角色新谈“减负”终于落地开花了,学生、教师稍稍可以喘口气了。可是,接踵而至的5+ 2<0的世界性难题, 增加了我们的担忧。 这个世界性难题是这样的:一个星期 5 天学习,两天休息,一个学期中 5 个月的学习, 还有两个多月的假期。研究发现, 用前 5 天或 5 个多月的良好习惯获取的成果, 很容易在 2 天或 2 个多月不良习惯彻底葬送, 最后只能得到 0 的结果或负结果。在此难题的驱使下,减负似是“减”学生之“负” ,实是“负”教师之“重” ,教师感受到是一种既喜且忧的复杂心情。后减负时代,教师面对的挑战是相当艰巨的。基于此,我认为,教师要完成以下角色的转变:一、教师要成

2、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引路人很多学校把“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或“三个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作为办学理念,彰显了以生为本的思想。一所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安全感, 更要给学生幸福感, 给学生的成长注入难以忘却的快乐。 在高考指挥棒下,大多数学生找不到幸福的方向, 教师的职场压力也与日俱增, 重压之下, 幸福的期望被碾压的粉碎。今天,不少国家把国民幸福指数( CNH用作检视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试问,能否把学生的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学生动态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参数呢?用幸福感去创造生活、 去改变学习, 颠覆不科学、 不合理的学习、 生活方式。 作为教师, 我们首先要成为

3、幸福的教师,才能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 与他们相知相伴, 才能为他们指点迷津, 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学生生活在年轻的世界中失去了应有的色彩,落入恶性循环怪圈之中。高中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关心自己的个性发展与人生设计,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秉承服务人生的终极取向,为学生的人生规划献计献策,建构学生的人生蓝图。二、教师要成为合格公民的化身在社会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公民,在学生眼中,教师应该是合格甚至优秀的公民,学生对教师的期待是很高的, 可如今, 多数教师具有的素质或修养可能与合格公民的要求之间,还有一段路要走。作为合格的公民,也就是要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权利义务意识、法制意识、科学理

4、性精神和道德意识的每个层面的统一,今天的教师在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责任的同时,要背负着更多的责任, 扮演着多重角色。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言行,更要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学生的视界里, 教师是他们模仿的优秀的角色之一, 只有成为一 个合格乃至优秀的公民,才能经得起学生的评价,才能让学生信服地接受。三、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学习是人的生存的第一需要。 大部分学生不能真切地感受到终身学习的价值, 他们或许能从身边的某些人身上或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中, 隐约捕捉到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但是还未内化为自觉行为,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表面。在资讯发达今天, 如何接受新知识?如何提升信息整合能

5、力?这是考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 对知识的追求与获取比对知识的占有更为可贵,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部分知识, 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知识还要好些。 客观地说, 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很难传授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渔” 。终身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就是通过不间断地学习, 服务于学生,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教学实际, 更好地做到教学的统一。通过终身学习,构筑精神的巢穴,雕刻生命的禅床,获得成长的情绪体验。四、教师要成为纯粹的思考者我在这里使用的是“思考者”一词,而非“思想者” 。若用“思想者”的表达方式,务必有很多人把“思想者” 与理论家相等同起来。实际上, 教师的职

6、能与理论家的角色是相去甚远的。当下, 大部分教师存在的接近理论的观念, 基本上是对他人成果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复制,没有进行彻底的消化、整合,没有生成纯粹自己的东西, 就会轻易地陷入无休止的重复中。所以,今天我们很难看到有个性的教师。减负后, 教师可以从一定的时空中解放出来, 增加了独立思考的可能性, 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依靠自身的思想深度与想象力来支撑,教师要急切地来一个“华丽的变身” ,从教学实践者向一个纯粹的思考者转变, 在转变的过程中, 我们能更深入地思考诸如这样的问题: 我们的知识储备是否能满足教学实际?学生的群体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学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语)也许,教师的角色从来都不是陌生的;也许,教师的职业从来都是令人向往的。时过境迁,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师”的时候,已然还有更多的追求,还有更多的升腾。每位教师都是“教师”的诠释者与缔造者,不同的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