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名新闻传播论文范文:试论对少数新闻媒体公信力与责任感的拷问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对少数新闻媒体公信力与责任感的拷问的优 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化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作用,论文片段:考试报名、领取准考证、发放考试合格证书”等“资 质”内的业务。所以,该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可能并未逾越相关机构所 规定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资质”的要求,开展暂未获得“资质”的业 务。试问,上述事实,作为该报道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是否进行了调查 和了解?是否应当、是否有责任调查和了解? 2.评论 作为一 个地级市的主流新闻媒摘要:从曾刊登在某晚报上的某报道为案例入手,在对该报道中有 待查实和值得
2、商榷的部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代社会少数 新闻媒体公信力与责任感的拷问:一是认清新闻媒体承担的社会责 任,维护媒体公信力;二是坚持职业道德,防止角色错位。关键词:新闻媒体;公信力;责任感1002-2589 (2012) 26-0093-02一、案例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体制还不够健全、法律还不够完备 的目前状况依然存在。有些人虽然缺乏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存活的能 力,但又为了保住既得的利益,不惜花重金、通过关系买通新闻媒体 的某些记者对行业竞争者进行缺乏事实依据的攻击;而有些人又因为 禁不起利益的诱惑或是碍于人情,敢于铤而走险,视法律和道德于不 顾。因此,文章将从曾刊登在某晚报上的某报
3、道为案例入手,在对该 报道中有待查实和值得商榷的部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当代社 会少数新闻媒体公信力与责任感的一点深思,并尝试作些讨论。某晚报某版曾刊登一篇题为一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忽悠市民 上当的报道,主要内容是:有两个大学生致电本报热线称,他们参 加了一家叫“甄好(化名)”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宣 称“交600元培训费不包过,交1 200元可以包过。”但实际考试后 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他们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其他打算培训的市民 切莫上当。就大学生反映的“甄好(化名)”培训机构涉嫌欺骗理由, 记者咨询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能力建 设处负责人。据其介绍,他们收到
4、过10多起投诉“甄好(化名)” 培训机构的电话,并且已经对“甄好(化名)”进行查处,责令其立 即停止非法办学行为。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人介绍,心理咨询师 近年来比较热门,不少教师、医护人员、机关公务员、企业管理者、 在校大学生纷纷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上也出现不少鼓吹“包 过、不过不要钱”等“培训机构”,不少市民被忽悠上当受骗。该负 责人提醒市民,我市唯一一家具有心理咨询师培训资质的是好甲(化 名)职业培训学校,市民如果遇到类似“甄好(化名)”非法培训中 心广告招生,可以拨打某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电话xx咨询、举报相 关情况。二、分析与评论1.报道内容中有待查证与值得商榷之处其一,一方面,报
5、道中将“甄好(化名)”用引号表示,在报 纸等正式文字中的含义应为“甄好(化名)”是以一个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的经济实体或是已正式批准登记的组织机构形式存在的。而是事 实上,在某市存在报道中提到的“一家叫'甄好(化名)'的心理咨 询师培训机构”吗?文章调查,事实上在该市范围内并不存在一家名 为“甄好(化名)”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请问,报道中的“甄好 (化名)”所谓何指?所指何意?另一方面,何为“培训机构” ?文 章查阅相关规定和文献资料认为,该报道中提出的“心理咨询师培训 机构”应该是以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为冃的,并符合相应的场地要求和 师资要求,受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批准认证,并取得
6、社会力量办学资 格的经济实体或组织。如果一个机构仅仅是当事双方在平等、自愿条 件下达成的为其提供“授人以渔”式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服务, 便构不成“培训”。因此,“甄好(化名)”的经营行为是否构成“培 训”,需要调查取证,之前草草的妄加定论多有不妥。新闻报道应当 规范、严谨。其二,报道中提到:“有两个大学生致电本报热线称,他们参 加了一家叫“甄好(化名)'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但实际考试 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他们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其他打算培训的市 民切莫上当。”就这一段言论,据文章调查,在该公司参加培训并已 经考试的仅仅有7位大学生,他们是否有上述报道中声称的做法,固 然值得疑问。
7、除此之外,退言之,记者如何确定所投诉之人参加了考 试呢?又如何确定所投诉之人也参加了该公司的培训?这些疑问记 者在报道之前是否向考试相关部门和该公司进行过了解和确认存在 明显的疑点。都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真正弄清事实真 相的报道才更具说服力,也才能真正起到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其三,报道中提到:“'甄好(化名)'进行查处,责令其立即 停止非法办学行为。”就这一段言论,文章调查发现,在报道前,事 实上该公司却未曾受到过来自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或是人力资源与 社会保障局的任何“查处”,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而处罚通知单 又在哪里。文章存在疑问,该报道中的“查处”应当作何
8、解释?其四,虽然报道中强调“我市唯一一家具有心理咨询师培训资 质的是好甲职业培训学校”,但是所谓“资质”是指具有心理咨询师 培训“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接“出据培训合格证书、考试报名、领取 准考证、发放考试合格证书”等工作。而事实,文章调查发现,每一 位去该公司上心理咨询师辅导课的同学都知道,该公司目前开设的心 理咨询师辅导,仅为学员提供传授知识的服务,该公司是严格按照国 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规定的“非学历性职业技 能培训”这一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并没有超越自身权限宣称或承 办“出据培训合格证书、考试报名、领取准考证、发放考试合格证书” 等“资质”内的业务。所以,该公司的经营活动
9、有可能并未逾越相关 机构所规定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资质”的要求,开展暂未获得“资 质”的业务。试问,上述事实,作为该报道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是否进行了调查和了解?是否应当、是否有责任调查和了解?2.评论作为一个地级市的主流新闻媒体,作为一篇仅仅四百余字的新 闻报道,无须仔细推敲,大略间就发现了如相关范文由写此多有失偏 颇之处,实在令人叹息。不难推测,此报道极有可能是在不规范的竞 争性市场条件下的,某些利益相关者不恰当的利用新闻媒体资源进行 的缺乏社会公信力和责任感的报道,有违法律和道德。相信,其结果 和影响对所报道事件当事公司和社会公众的影响都是较大的。文章接 着将从提高新闻媒体责任感和公信力的角度
10、尝试做一些简单的探讨。第一,要认清新闻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媒体的公信 力。媒体是社会的监督者,也是市场的监督者,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规范社会和市场秩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公众的最大期待是希望 媒体能更好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媒体权力的滥用,就会对社会、对广 大受众带来巨大损害。如上述案例中,记者社会责任心的歪曲、对媒 体公信力的滥用,在严重损害广大受众利益的同时,最终也会严重损 害媒体自身的公信力。这是值得所有媒体记者警醒和引以为戒的。第二,要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防止角色错位。市场应该是一 个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环境,一旦具有公共属性的媒体或有社会 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为了追逐利益而介入
11、,就会破坏公平竞争,竞争的 秩序就会被打乱。而作为市场竞争者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这个平台和名 人效应已成为一个主要竞争手段,事实上,角色错位造成的利益绑定 下的所谓“媒体社会监督”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对利益诱惑,媒体应 该保持清醒,时刻坚守职业道德,把持住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新闻媒体和记者,在面对当代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时,除 了应当考虑新闻报道的商业价值外,更应该也有责任和义务争取新闻 报道的真实性。毋庸讳言,媒体用一些“猛料”新闻来吸引公众眼球、 扩大影响力,无可厚非。但是,新闻首先应该是真实的,不真实的新 闻就不是新闻,而是传言、谎言,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不实新闻频 频出炉,是媒体责任心不强
12、、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新闻业不 正当竞争、畸形的利益驱动结下的恶果。在金钱等利益的驱动下,少 数的记者、编辑,明知一些“猛料”是不实新闻,也照播、照登不误。 在受众被愚弄、被戏耍的同时,造假者获得了丰厚的物质酬劳,媒体 则赚足了眼球,实现了 “双赢”或“多赢”。其实,这一现象的背后 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危机。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要赢得公众 的信赖和尊重,就必须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真实”当做第一 要求,用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去抢发独家新闻,吸引读者的眼球。 把道听途说的传闻变成“言之凿凿”的“新闻”,绝不应该是新闻工 作者的能耐。要知道,一旦媒体成了谣言的发散地,打破了与受众之 间最基本的“信任”,恢复的代价将是无法估量的。正如中央电视台 焦点访谈栏目“用事实说话”,每一个媒体和记者都应当谨记和践 行。只有真实的报道、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金融风险分析师(FRM)专题(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供变电系统项目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工学院《计算机在林业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实验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科研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鲁医药学院《中外文化比较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包装材料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总结
- 母亲六十岁生日宴会主持词(7篇)
- 公司前台的工作总结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血管“斑块”的风险课件
- mks spectra介绍残余气体分析仪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课件
- 《抖音生活服务服务商合作手册》
-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目标)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无形资产评估完整版课件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pptx课件
- 修心七要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