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_第1页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_第2页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_第3页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_第4页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徐艳平(衢州学院中文系,浙江 衢州324000)摘 要: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其动词能否重叠并不完全取决于句中的核心动词,也会受句式和其它成分的制约。整体来看,把字句动词重叠后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较强的劳作性、宾语为受事宾语、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明确的目的性。关键词:动词重叠把字句句子层面特点一、问题的提出陆俭明先生曾在90年代现代汉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词重叠句:(1 )甲 把马刷刷!把衣服洗洗!把文章改改!把白薯煮煮! 把作业收收!把报纸看看!把面包烤烤! 把书念念!把被子晒晒!(2 )乙 *把马骑骑!*把衣服买买! *把文章写写!*把白薯运运! *把作业交

2、交! *把报纸借借! *把面包吃吃! *把书还还!*把被子卖卖!同样是“把”字祈使句,甲、乙两组句子的基本格局相同(1990) 文中列举了两组把字动把酒热热!把裙子熨熨! 把桌子挪挪! *把酒喝喝!*把裙子穿穿!*把桌子送送!,但甲组句能说把房子修修!把黑板擦擦!把车锁换换!*把房子盖盖*把黑板扛扛*把车锁拆拆! 乙组句不能说。1为什么?自陆俭明先生提出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问题以来,这一问题得到语法学界的高度重也有人试着对这视,不少学者都在论文或著作中把它作为尚待解决的重要语法问题来对待,问题进行解释。高平平(1999)从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凡是能表示一定动作行为的并能够持续、 重复的动词

3、都可以重叠;反之,凡表示非动作行为、不能持续重复的动词或表示一定量的动 词,一般不能重叠使用。”姜守旸(2000)从受事宾语的处置结果明确与否进行了解释。于洪 亚(2008)认为把字句动词重叠的限制条件是:“1、把后的名词必须是与动词组合的能够单说的自由语素,2、名词与重叠动词组合后要能产生某种预期的结果,或者至少要发生 某种变化。”他们的解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原因就在于以往对这 一问题的研究仅仅是针对动词或宾语进行探讨,都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着手的,而忽略了句式的影响和制约,缺乏全局的研究思路。正像周国光先生(1999)在提到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问题时所说的:“两组句子中的动

4、词都是重叠形式,但是有的可以重叠,有的不能重叠。为 什么?是否与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如果有关,那么决定能否重叠的语义特征是什么?就目前的研究来说,还没有提取出相应的语义特征给以比较满意的解释。”二、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我们认为,一个句子能否成立并不仅仅取决于其核心动词,也会受到句式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那种只对动词进行分析就希望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沈家煊先生(2006)曾指出:“一个句式是一个完形(Gestalt),只有把握句式的主题意义, 才能解释许多分小类未能解决的语法现象,才能对许多语法现象做出相应的概括。”句式语法理论也认为,意义决定形式,同时形式也

5、会对意义产生制约作用,每一种语法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语义内涵,对一种语法形式的选择也就意味着对其特有的语义内涵的适应和映现。这种从整体出发分析问题的思路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实际上,试看下面的例子:(3)a、把被子晒晒!b、*把太阳晒晒!(4)a、把草拔拔!b、*把牙拔拔!(5)a、把毛衣拆拆!b、*把车锁拆拆!以上三个例子中,a、b两类句子都是祈使句,核心动词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宾语不同。由此可见,句式具有整体意义。 把字句中动词的重叠不仅受核心动词的限制,也会受把字句句式和其它成分的制约。有些动词虽然在把字祈使句中不能重叠,但在一定语境下却能够在其他把字句中重叠:(6)a、*把她和女儿嚼嚼!b、没

6、有他,北平能把她和女儿全嚼嚼吃了。(离婚)(7)a、*把脊背压压!b、张培轻轻地把周大勇的脊背压了压,说:“不要急,部队是要全部撤走!”(保卫延安)一个句子的语义是由若干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出来的,并非是某一个词的单一作用。同样,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表面上看仅仅是核心动词的问题,而其实质却并不仅仅是动词层面的问题,而是句子层面的范畴。 因此,要想深入探讨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句子层面进行分析。三、把字动词重叠句中的动词1、核心动词表现出较强的劳作性动词用法词典从现代汉语词典 中选取动词共1328个,注明可重叠的动词为 679 个。可以进入把字句的重叠动词有225个

7、,占可重叠动词的 33%,我们加上从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得到的部分可重叠双音节动词,共得到能进入把字句的重叠动词237个。其中,单音节动词为189个,占总数的79.7% ;双音节动词为51个,占总数的20.3%。我们对这 237个动词进行了统计分析,大致其分为四类:借助手或工具类:把皮剥剥把瓜子炒炒把蒜捣捣把裤子缝缝把裤腿放放把种子筛筛把碗刷刷把豆腐烧烧把扣眼锁锁把手抬抬把车子修修把香菜腌腌言说告知类:把报纸念念把课文背背把情况说说把他的事迹宣传宣传和身体有关的:把眼闭闭把身子往后靠靠把身子缩缩就进去了脑力综合类:把吊车往上升升把工作调调把数目核对核对把事情安排安排在这些动词中,有173个是需要

8、借助手或其他工具来完成的,如剥、补、炒、抄、剁、缝、糊、捡、剪、抹、切、筛、晒、收、锁、烫、易V、修、收拾、修理、拆洗、布置等;有18个是通过嘴巴来完成的言说告知类,如说、讲、读、念、背(诵)、宣传、广播、透露、传达等;有4个是跟除手之外的身体部位有关的,如闭、靠、缩、摇;有42个是依靠大脑或综合的协调来完成的,如减、降、升、算、压、安排、整治、扩充、商量、考虑等。统计结果表明,需要借助手或其他工具来完成动作的动词高达73%,有17.7%是需要借助大脑或身体的综合协调来完成的,这些动词在能进入把字句的重叠动词中具有极大优势。在把字句中,它们基本上体现的是人的劳动行为,通过工具、手的体力劳动或大

9、脑身体的综合劳动,使宾语实现了向预期状态的转变。从原型理论来看,任何一个语法范畴都是非匀质的,占据数量最多的实例往往体现了该范畴的典型性特征,是该范畴的原型,而数量较少的实例则可能处在该范畴的边缘地带,体现了其非典型性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把字动词重叠句的基本特性是其劳作性。另外,我们还对动词用法词典中的例句进行了统计,共得到把字动词重叠句 58例。其中有53例是需要借助手或工具完成的劳作性动作行为,而且大部分是需借助某一工具来 完成的工具类动词;有2例是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有关的;还有3例是其他类,参看下表:类型数量所占比例实例和手有关的5391.4 %把黄瓜切切和身体其它部位有关的23.4 %把

10、眼闭闭其它35.2 %把火气压压统计结果显示,实例中和手有关的劳作性动词也是以绝对优势出现的。91.4 %的比例再次证明了劳作性是把字动词重叠句的基本特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该类把字句排斥休闲性动作行为,因此,带有轻松休闲意味的“骑骑马、喝喝酒、吃吃饭” 一般不说成“把马骑骑、 把酒喝喝、把饭吃吃、把花养养”。2、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根据我们对动词用法词典和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进行统计的结果,可以进入把 字句的重叠动词有 237个。而在这些动词中却很少见到给予、索取类意义动词的身影。 我们认为,给予、索取类意义动词的极少出现,说明把字动词重叠句有一种排斥“益损”意义的 倾向。请看以下例句:(8)

11、 *把衣服买买!*把被子卖卖!(9) *把报纸借借!*把书还还!(10) *把桌子送送!*把作业交交!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典型的给予和索取类动词几乎都不能进入把字动词重叠句。给予和索取类动词反映的是给予者给予被给予者某物或索取者从被索取者获得索取物,强调的是一种得益或损失。从配价的角度看,给予、 索取类动词属于三价动词。而把字句对三价动词的 限制要远远大于二价动词。在把字动词重叠句中, 这一特点体现得更加明显,二价动词在该句式中占有绝对优势,能够重叠的三价动词仅限于宣传、广播、透露、传达等部分告知类动词,而告知类动词能使抽象的消息、情况、话语从一方到另一方,但消息转移后,原持有者还仍然保持其所有

12、权,因此,这类动词虽然属于三价动词, 但它们和作为三价动词典型的给予、索取类动词又有所不同,这也可能是该类动词得以进入把字动词重叠句的原因。这样看来,陆俭明先生所举例子中的 “收”好像是个例外。但综合把字动词重叠句中的“收”类动词(收、收集、收拾)来看,我们认为把字动词重叠句中的“收”和“索取”义的“收”并不等同。后者是索取者主动向被索取者索取某一物体,强调被索取者有直接损失,如“他收了我一百元押金”;而前者主要强调把分散的东西“集中”,通过劳动性动作,使宾语从凌乱或分散的状态转变为整齐或集中的状态,对他人并没有直接的损失或者并不强调这种损失。如“把衣服收收!把作业收收!把架子上的东西收收。”

13、因此,我们认为该句式中的“收”属于二价获得义动词而非三价索取类动词。四、把字动词重叠句的宾语1、宾语为受事宾语。(11 )你们把他的先进事迹广播广播。(动词语法词典)(12) 你先到厨房,把晚饭的菜看看,告诉厨房一下。(雷雨)(13)他对着窗户照了半晌,终于发现左下角还有一疙瘩豌豆大的烟末没挖下来,便把挖耳勺的头弯了弯,小心伸进壶口里去。(鼻烟壶)(14) 俺这儿做两三年工,积点钱,替俺娘把坟修补修补。(孙瑜,武训传)把字动词重叠句要求宾语为受事宾语。动词用法词典中出现的58例把字动词重叠句,其宾语无一例外都是受事。相对来说,有一种强烈的排斥其他类型的宾语的倾向:如对象宾语、结果宾语、原因宾语

14、、目的宾语、谓词性宾语等。(15) 冬天让孩子们到外面晒晒太阳,很有好处。(施事宾语,动词语法词典)(16) 车书记本来打算昨天到咱们这儿来,想见见风兆丽和团委的干部。(对象宾语,蒋 子龙选集)(17)她这么一句,倒把我怄笑了,没词可说,指指地上:你瞧你砸这一地东西。(处所宾语,过把瘾就死)(原因宾语,王朔,许爷)(目的宾语,动词语法词典)(谓词性宾语,王朔,顽主)(18 )咱们也享受享受鬼子的待遇。(19 )你也该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习。(20)我不过是没事去凑凑热闹。(21)等我把大师兄请回来,商量商量怎么办。(复杂谓词性成分宾语,神拳)以上例句都不能变换成相应的把字动词重叠句。(例句16-2

15、1摘自于李姗的 动词重叠式 研究)有些重叠动词的宾语范围比较宽,例如“商量”一词,既可以带体词宾语也可以带 谓词宾语,但只有带受事宾语时才能进入把字动词重叠句。而在前面所提到的例(3)中,例3a的宾语是受事,3b的宾语是施事。这样即使把字 句的核心动词相同,例 3b “把太阳晒晒! ”依然不能成立。值得注意的是把字动词重叠句有一种特殊的受事宾语。在“把脚跺跺、把头摇摇、把手搓搓”这类句子中,宾语好像是动作的施事,但这类句子和“把辣椒剁剁、把瓶子摇摇、把衣服搓搓” 一样,动作的施行者是一个整体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受大脑控制的局部的肢体。此,我们可以把这类句子的宾语当作特殊的受事宾语。2、宾语具有自立

16、性。张伯江先生提出了把字句宾语应具备自立性特征。自立性指的是事物先于行为而存在,而不能是动作行为的结果或者随着行为的进行而成为事实的东西。虽然有个别学者认为自立性不具有普遍性,但我们非常赞同这一提法。 在带有动词重叠的把字句中,宾语对自立性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21)把文章改改!(22)把房子修修!(23)把衣服洗洗!*把文章写写!把房子壬壬I盖盖!*把衣服买买!左侧的例子中“把”字的宾语都是先于动作而存在的,右侧的例子中“把”字的宾语“文7#,虽然章、房子”则都必须在动作行为进行之后才能成为现实。对于右侧例子中的“衣服” 它在动作“买”发生之前也客观存在,但事实上,在动作“买”发生之前它只存

17、在于商家, 对于动作发出者来说在买到之前并没有成为现实。语义上的自立性使得把字句排斥结果宾语:把字句谓语有一种使用“去除”意义动词, 排斥“获取”意义动词的倾向。因为只有先于行为存在的事物才可以做去除性处置,而通过行为才能获得的事物是无法处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把衣服脱脱! ”,而一般不说“把衣服买买!把作业交交!把报纸借借!把裙子穿穿!” 五、句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句式具有整体性,一个句子能否成立,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句式要求的所有语法语义条件, 有一个条件不满足, 整个句子就很难成立。语言是以交际为目的的,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交 际双方必须知道交际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可行性和目的性,否则句子就很难成

18、立。 从语用方面,把字动词重叠句要求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在祈使句中这一特点就更加明确。(24)a、把饭嚼嚼!b、*把她和女儿嚼嚼!c、没有他,北平能把她和女儿全嚼嚼吃了。(25)a、把新棉被压压!b、*把脊背压压!c、 张培轻轻地把周大勇的脊背压了压,说:“不要急,部队是要全部撤走! ”祈使句表示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做或不做某件事。听话人在执行说话人的意愿之前,必 须清楚地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在(24)、(25)中,a例的表达意图非常明显,作为听话人,任何一个智力健全的人都能明白句子的意思;b例中的意图比较模糊,使得听话人不能领会说话人的意图而去执行,因而不能成立。在(24c)中,虽然是在一个假设环境

19、中,但拟人化的“北平”对宾语的处置非常明确,“嚼嚼吃了”。(25c)中张培的动作有试探包裹轻重和安慰的作用,目的性也是明确的。 在b例中不能成立把字动词重叠句,在c例中脱离了祈使句的限制却成立了,表面看好像是在一般陈述句中,动词的重叠条件更加宽泛。实际上是由于 句子的表意目的明确而致。而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例(4)、(5)中,a例中“把草拔拔、把毛衣拆拆!”的意图明确,句子成立。b例中“把牙拔拔、把车锁拆拆!”句子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不能使听话人完全明白并完成指令,因而不成立。六、结语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知,把字句中的动词能否重叠不仅受核心动词、宾语的制约,还受把字句句式和其他语义条

20、件的影响。因此,表面上的动词重叠问题实质上整个句子中若干语法语义条件相容的问题。整体来看,把字动词重叠句中的核心动词表现出较强的劳作性, 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宾语要求是受事,并具有自立性,句式整体表现出明确的目的性。参考文献:1 陆俭明.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J.语文研究,1990, (4 )。2 周国光.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 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 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 语言研究,2000, (1 )。4 高平平.谈“把”字句中的动词叠用J.汉语学习,1999, (5)。李 姗.动词重叠式研究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孟 琮 等编.动词用法词典J.北京: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