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贴检测规程_第1页
医用输液贴检测规程_第2页
医用输液贴检测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阳光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用输液贴检验规程医用输液贴检测规程1用途:该产品主要应用于输液过程输液导管、针柄的固定和输液穿刺部位的保护。2使用的检测设备、仪器及工具:2.1电子称(无纺布、白硅纸均匀度检测)2.2温湿度表(环境要求检测)2.3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管、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1ml移液管、洗耳球(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2.4天平、镊子、表面皿(白硅纸吸水性检测)2.5 2000g± 50g辊轴、2000g砝码、实验板、加载板、生化培养箱、秒表(输液贴胶带持粘性检测)2.6初粘性测试仪、钢球、清洗剂(乙醇)和擦拭材料(脱脂纱布)(输液贴胶带初粘性

2、检测)3使用的原材料及检测方法3.1包装袋包装袋外观检测,检查包装袋外观平整干净、印字清晰,无破口,无污物。3.2白硅纸3.2.1 白硅纸外观检查观察白硅纸卷材是否干净整洁,纸面是否有斑点、异物,纸面无破口、油污。3.2.2 白硅纸规格检测直接用游标卡尺测量厚度,从上中下截取10cmX 10cm无纺布,称重,重量应为40土 2g。3.2.3 白硅纸均匀度检测分别从白硅纸卷材上上中下截取10次10cmx 10cm无纺布料,称重,计算偏差。白硅纸防粘面检测用力揉搓纸硅面,再揉搓手指,看手指是否变滑、用标准检测胶带粘取白硅面,然后透过光源观察粘取部分于四周的白硅纸光泽上是否有差异。3.3吸水垫3.3

3、.1 吸水垫外观检查吸水垫卷材外观无异物、干净整洁、卷材无破口、油污。3.3.2 吸水垫吸水率检测3.3.2.1 试验器材及样品3.3.2.1.1 天平,分度值为 0.01g。3.3.2.1.2 镊子,长度为 10cm。3.3.2.1.3 250ml 烧杯3.3.2.1.4 吸水垫。尺寸 2cmx 2cm,三块。3.3.2.2 实验步骤3.3.2.2.1 将烧杯盛上水,水面不低于1cm。3.3.2.2.2 用天平称量吸水垫的重量,记为 M,3.3.2.2.3 使敷料层面向下,平放在室温的水面上,1min后用镊子轻轻夹住一角,提出水面,停留10s (停留期间不得抖动)。然后称其重量,记为M。3.

4、3.2.2.4 用同样的方法测定 3块吸水垫。3.3.2.3 数据处理按下公式(1)计算吸水量X,取三次平均值。M2-M1X = X (1)M 1式中:M为干燥吸水垫的重量,g;M2为吸水后吸水垫的重量,X为吸水垫的吸水度。3.4包装盒341 包装盒规格检测用钢尺直接量取包装盒规格长140 土 5 mmx宽60 ± 5mn¥高100 土 5mm包装盒外观检查包装盒上应该有以下标志,并应清晰、记录准确。产品名称,内装数量;生产单位名称;产品注册号和本标准号;生产批号、有效期和灭菌日期;产品说明书;产品规格。3.5无纺布胶带持粘性检测沿粘贴在被粘物上得压敏胶粘带长度方向垂直悬挂

5、一规定重量的砝码时,胶粘带抵抗位移的能力 为持粘性。持粘性用试片移动一定距离的时间或者一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表示。3.5.1 试验装置3.5.1.1 试验架 由可调水平的底座和悬挂、固定试验板用的支架组成。试验架应使悬挂在支架上的试验板的工作面保持竖直方向。为保证温度控制,可选用生化培养箱。3.5.1.2 试验板和加载板 试验板的规格为3.5.1.3 辊轴 重量为2000 ± 50g3.5.2 实验步骤3.5.2.1 用擦拭材料擦拭试验板和加载板,用干净纱布擦干3.5.2.2 在温度23C± 2C、相对湿度 65%± 5%勺条件下,按规定尺寸(胶带规格为60mn&#

6、165; 25mm,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试验板25mm加载板45mm,用辊轴以约 300mm/min的速度在试样上滚压 3次。3.5.2.3 试样在板上粘贴后,应在温度23C± 2C、相对湿度65%± 5%的条件下放置20min,然后将试验板垂直固定到试验架上,轻轻用销子链接加载板和2000g ± 50g的砝码,置于生化培养箱内,记录起始时间。生化培养箱控制温度为40-70 C。3.5.2.4 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脱落的时间。3.5.2 无纺布胶带初粘力的检测3.5.2.1 定义初粘性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

7、触时,胶粘带对物体的粘附 作用称为初粘性。3.5.2.2 原理:将一钢球滚过平放在倾斜板上的胶粘带粘性面。根据规定长度的粘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钢 球尺寸,评价其初粘性大小。图1泉斗跖滚硃裝冒3.523测试设备:3.523.1 初粘性测试仪(如济南铭威检测生产的CNY-1)3.5.2.3.1.1 倾斜板:以厚约 2 mm的玻璃板覆在厚约 7 mm的钢板或者铝型板上组成倾斜板。两 极间可衬入毫米座标纸,作为安放试样、调节钢球起始位置的标记。3.5.2.3.1.2 放球器:放球器应能调节倾斜板上的钢球起始位置,释放钢球时,对球应无任何附 加力。3.5.2.3.1.3 支架:支架用于支持倾斜板,并可在0

8、60°范围内调节板的倾角。3.5.2.3.1.4 底座:底座应能调节并保持装置的水平状态。3.5.2.3.1.5 接球盒:接球盒用于承接板上滚落的钢球,其内壁衬有软质材料。3.5.2.3.2 钢球:以GCr15轴承钢制造、精度不低于GB308- 77钢球规定的0级、直径为 1英寸的32种钢球,可作为测试用钢球。钢球按其英制直径的32倍值编排球号。测试时应使用球号连续的一组钢球。钢球应存放在防锈油中。有锈迹、伤痕的球须及时更换。3.5.2.3.3 聚酯薄膜:采用符合 JB 1256 776020聚酯薄膜规定的厚度为0. 025mm的薄膜。其长度约为110mm宽度比试样约宽 20 mmo

9、3.5.2.3.4 清洗剂和擦拭材料:3.5.2.3.4.1 消洗剂:消洗剂可采用化学纯的丙酮、乙酸乙酯、酒精等适宜的溶剂。3.52342擦拭材料:采用脱脂纱布等柔软的纤维织物作为擦拭材料。这类材料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3.5.2.3.5 测试条件:3.5.2.3.5.1 试验室温度为 23± 2 C,相对湿度为 65± 5%。3.5.2.3.5.2 制备试样前,胶粘带应除去包装材料,互不重迭地在 5. l条件下放置2h以上。3.5.2.3.6 试样:试样宽度为1080mm长度约 250mm除去最外层 35圈胶粘带后,以约300mm/min的速度解开卷状胶粘带(对片

10、状制品则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每隔200mm左右裁取一个试样,取4个以上。试样拉伸变形较大时,允许有不大于3 min的停放时间,使其复原。取样时不允许手或其他物体接触试样测试段。3.5.2.3.7 测试步骤:3.5.2.3.7.1 准备工作3.5.2.3.7.2 将斜面滚球装置调至水平位置,除特殊规定外,将倾斜板的倾角调到30°。3.5.2.3.7.3 用蘸有清洗剂的脱脂纱布,擦洗玻璃表面和聚酯薄膜的两面,再用纱布擦干净。3.5.2.3.7.1 将擦去防锈油的钢球,放入盛有消洗剂的容器内浸泡数分钟,取出洗剂和纱布反复清洗擦拭,然后再用干净纱布擦拭干净,清洗后的钢球,应用干净的竹(

11、木、骨) 制镊子等工具央取。10U (>LM» (JMUCR)+二-_-£<按图2所示,将胶粘带试样粘性面向上地放置在倾斜板上。在规定部位覆上聚酯 薄膜作为助滚段。助滚段应平整,无气泡、皱折等缺陷。助滚段以下100mm范围为测试段。3.5.2.3.7.6 用胶粘讲将助滚段两侧及试样下端固定在倾斜板上。必要时,也可以用胶粘带沿 测试段两侧边缘加以固定,使试样平整地贴合在板上。3.5.2.3.7.7 用慑子把钢球夹入放球器内,调节放球器的前后位置,使钢球中心位于助滚最起始线上,在正式测试前,一个试样允许作多次试测,但应调节放球器的左右位置,使钢球每次滚过的轨迹不重合

12、。试样宽度大于25 mm时,以试样中央25mm宽的区域为有效测试区域。3.5.2.3.7.8 预选最大钢球3.5.2.3.7.9 轻轻打片放球器,观察滚下的钢球是否在测试段内被粘住(停止移动逾5s以下)。从大至小,取不同球号的钢球进行适当次测试,直至找到测试段能粘住的最大球号钢球。3.5.2.3.7.10 取上述最大球号钢球和球号与之衔接的大小两个球,在同一试样上各进行一次测试,以确认最大球号的钢球。3.5.2.3.7.11 正式测试,取3个试样,用最大球号钢球各进行一次滚球测试。若某试样不能粘住此钢球,可换用球号仅小于它的钢球进行一次测试,若仍不能粘住,则须按7. 1. 47. 3重新测试。

13、测试结果3.523.8.1 测试结果以钢球球号表示。3.5.2.3.8.2 在3个试样各自粘住的钢球中,如果3个都为最大球号钢球,或者两个为最大球号钢球,而另一个的球号仅小于最大球号,则测试结果以最大球号表示;如果一 个为最大球号钢球,而另两个钢球球号仅小于最大球号,则测试结果以仅小于最 大球号的钢球球号表示。4工艺流程图第6页共9页北京阳光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用输液贴检验规程5岗位质量关键点及检测方法5.1 成型切片过程因为分裁时加入新的原材料吸水垫卷材,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吸水垫外观的自检,保持分裁刀口干净无异物、锋利、不粘胶,记录分切记录、分切轴标号、设定的米数、分 切轴数、设定的带宽

14、。此过程胶面重新暴露空气中,应注意操作时间尽量迅速,减少胶面暴露 时间,尽量减少对胶带粘性影响。因1片装输液贴此过程后就成为成品,注意自检输液贴规格,注意输液贴切口平整光滑、输液贴袋密封性。上输液贴胶带时注意剥离胶带分裁成宽度为15mm第8页共9页北京阳光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用输液贴检验规程10mm 10mmB勺3条胶带,注意分切号的胶带边缘整齐无毛边,敷吸水垫到15mm宽的胶带,注意居中对齐,分切边缘整齐无毛边,敷离型纸宽度为40mm宽,检查离型纸分切边缘整齐无毛边,3条胶带间隙是否一致均匀,背切口未断裂。包装纸检查切口是否平整。巡检过程检查输液贴胶带的切口是否整齐,白硅纸、无纺布胶带是否

15、粘合住,无纺布胶带3条带宽是否规范为15mm 10mm 10mm三条带宽之间的间隙是否一致,吸水垫是否放在了宽为 15mm的胶带条正中位置,敷合是否严紧,吸水垫切口整齐,规格为13mm长,检查长度。操作台干净整洁、分切刀口锋利、无粘胶;如果为 1片装输液贴胶带此过程已装入小袋,检查小袋封口状 况。专检过程 因为此过程胶面再次暴露在空气中,因此亦须进行持粘性、剥离强度检测,此过程后 输液贴胶带已为成品,所以在此步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此过程胶面暴露在空气中,应尽量减 少暴露时间,以免影响粘性。5.2 装盒 此过程注意检查下后打印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是否清晰、准确。输液贴是否一 致码放、数量

16、准确。并贴上标签。巡检过程抽查3盒输液贴装载数量、外观打印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是否清晰、准确。 5片装得输液贴抽查 5片装袋5个,看内装数量是否正确。5.3 装箱过程输液贴方向一致码放,数量正确,并粘贴生产合格证。5.4 捆扎过程 捆扎为据包装箱两边各 11cm土 1cm,顺便再次检查确认下包装箱、包装盒上所打印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是否一致,正确5.5 消毒过程 灭菌时,温度和湿度要求很重要,当温度低于35 C或相对湿度低于 25%寸,达不到灭菌效果,即使延长灭菌时间也无效。加EQ必须先微开钢瓶阀,再开箱体阀,使EO充分汽化后进入箱体,切忌加药过快,以保证气化效果。当箱体进行5

17、次置换后,确保箱体压力为零的情况下,关闭门封充气开关并吸门封,再将开门旋动开门开关开门。环氧乙烷灭菌操作必须按照操作 规范操作,随时有人注意压力表。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为直接接触或吸入,环氧乙烷 气体能刺激呼吸道,灭菌操作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环氧乙烷液体若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睛 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当空气中的含量为3%80%寸,就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所以必须保证消毒车间的通风状况、绝对禁止接触明火,灭菌 环境必须保证所有开关为防爆开关、所有灯具为防爆灯具。专检过程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环氧乙烷灭菌效果检测。(见6.1、6.2 )6成品全性能检

18、验方法6.1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环氧乙烷的残留量应不大于10g/kg。6.2比色法测量环氧乙烷残留量6.2.1 比色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述6.2.1.1 紫外-可见分光广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 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方法。6.2.1.2 一般情况下,紫外可见分光广度法遵循朗伯比尔( Lambert 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如下:A=lot (1/T ) =ECL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C为溶液浓度L为光度长度622原理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二醇,乙二醇经高碘酸氧化生成

19、甲醛,甲醛与品红-亚硫酸试液反应生成产生紫红色化合物,通过比色分析法可求得环氧乙烷含量。测定方法6.2.3.1 溶液的配置6.2.3.1.1 O.1mol/L盐酸:取 9ml 盐酸稀释至 1000ml。6.2.3.1.2 0.5%高碘酸溶液:取高碘酸0.5g,稀释至100ml。623.1.3 硫代硫酸钠溶液:取硫代硫酸钠1g,稀释至100ml。623.1.4 10%亚硫酸钠溶液:称取10.0g无水硫酸钠,溶解后,稀释至 100ml。6.2.3.1.5 品红亚硫酸试液:称取 0.1g品红,加入120ml,热水溶解,冷却后加入10%亚硫酸钠溶液20ml,盐酸2ml置于暗处。试液应无色,若发现有微红

20、色, 应重新配制。6.2.3.1.6 乙二醇标准贮备液:取一外部干燥清洁的50ml容量瓶,加水约 30ml,移取0.5ml乙二醇,迅速加入瓶中,摇匀,精确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即为溶液中所含的重量,加水至刻度,混匀,按式(1)计算其浓度:C= W*1000/50式( 1)式中:c乙二醇标准贮备液浓度,g/L ;W溶液中乙二醇重量,g6.2.3.1.7 乙二醇标准溶液(浓度C仁CX 10-3):精密移取标准贮备液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6.2.3.2 样品试液制备6.2.3.2.1 试液制备应在取样后,立即进行,否则应将试样密封于容器中保存备用。6.2.3.2.2 将试样截为约 5mm长

21、碎块,称取2.0g置于容器中,加0.1mol/L盐酸10ml,室温放 置1小时。实验步骤6.2.3.3.1 取五支纳氏比色管, 分别加入0.1mol /L盐酸2ml,再精确加入 0.5ml、1.0ml、1.5ml 2.0ml、2.5ml乙二醇标准溶液。另取一支纳氏比色管,精确加入0.1mol/L盐酸2ml 作为空白对照。6.2.3.3.2 于上述各管中分别加入 0.5 %高碘酸溶液0.4ml ,放置1小时,再分别滴加硫代硫酸 钠溶液至出现的黄色恰好消失(除去剩余的高碘酸)。再分别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 0.2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ml,室温放置1小时,于560nm波长处以空白液作参比, 测定吸

22、光度。绘制吸光度-体积标准曲线。6.2.3.3.3 精密移取样品试液 2.0ml于纳氏比色管中,按 步骤操作,以测得的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液相应的体积。6.2.3.4 数据处理按式计算样品中环氧乙烷相对含量:Weo=1.775V1 C1 式中:Weo单位产品中环氧乙烷绝对含量,mg/kg ;V1标准曲线上找出的样品试液相应的体积,ml;c1乙二醇标准溶液浓度, g/L。6.2环氧乙烷消毒效果检测每批产品必须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效果检测。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为指示菌,以布片或厚滤纸片(0.5 x 1.0cm2)为载体,每片菌量为5 x 105106个(灭菌时)或104个(消毒时)。 在环氧乙烷剂量为 600± 30mg/L,54 C ,相对湿度60%杀灭90%微生物微生物所需时间 D值为2.6 5.8min。于最难杀灭处上层布放于对角线里中外三点,中层两点,每点平行2片生物指示剂,布放于各点的外包装内。消毒检测标准:消毒后回收菌片,连续培养(37C) 7天无菌生长,可报告消毒合格。同时设阳性对照。6.3医用输液贴外观、数量检测医用输液贴表面应平整、洁净、无破损,医用胶带、吸水垫和隔离膜不得有脱离现象。输液贴中 包盒上后打印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必须和外包箱上得一致并且必须准确、无误。中包 输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