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复习整理‘_第1页
财政与税收复习整理‘_第2页
财政与税收复习整理‘_第3页
财政与税收复习整理‘_第4页
财政与税收复习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色百度的,黑色ppt上的财政与税收复习题一概念题1财政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运用国家权利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2准公共产品: 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3税收饶让: 亦称"虚拟抵免"和"饶让抵免"。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待遇不再按居住国税法规定的税率予以补征。4累进税率 :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

2、5.社会公共需要: 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它区别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个别需要6.税收抵免 :是指允许纳税人从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税收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企业来自国内外的所得一律汇总征税,但允许抵扣该居民企业在国外已纳的税额,以避免国际重复征税。7. 纳税人: 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是交纳税款的主体。8.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9.科目流用: 指在预算支出科目之间的

3、调入调出而形成的预算资金的再分配,又称“经费流用”。10.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机动的决定和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目标。11.外部效应: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12.复合税制 : 即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税种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13.居民企业: 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14. 速算扣除数:为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减去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之间的差额

4、。15.国家预算: 也称政府预算,是国家(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和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有财才有政。16.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涉及整个财政活动领域,体现了政府财政活动的取向和行为规范。狭义: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17微观财政政策: 是指通过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解决微观经

5、济行为主体的刺激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18. 零税率: 亦称“税率为零”。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个特定环节上的课税对象,以零表示的税率。19. 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征税对象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具体环节。 课税对象 : 又称征税对象或课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必须征税的客观对象,表明国家征税的标的物。 20.挤出效应 21.税收制度 : 它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22.“内在稳定器”效应: “内在稳定器”:指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内在调节机制作

6、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 二简答题1.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P24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相同点: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以征税。不同点:采用起征点减税主要是为了照顾应税收入较少的纳税人,一旦达到起征点,要全额征税;免征额是人人可以享受的优惠措施,纳税人只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纳税,免征额有利于缩小征税面,实现合理负担。现行实践中,较多采用免征额。2.简述税收的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无偿性。税收

7、的固定性。三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具有这三个特征才构成税收。3.简述社会公共需要及内容?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它区别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个别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非加总性。2、无差异性(集中性)。3、代价的非对称性。4、外部性。5、社会剩余产品性。6、整体性。7、强制性。4.简述政府与一般实体之间的区别?1.规模巨大2.具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可

8、以强迫其他实体服从它的意志3.所拥有的资产和所取得的收入是社会公众的共同财产和收入,其支出用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5.简述财政参与调节分配的原因? (不清楚)财政分配已深入到物质再生产的资金供给过程,直接调节生产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也直接制约着社会生产结构。原因是: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积累集聚的规模和速度,而社会主义积累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财政分配形成的,并且通过参与对企业纯收入的分配,又间接地制约企业积累的形成,使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决定分配,分配也反作用于生产。从动态上看未来的生产结构状况,都是社会

9、积累使用方向,即投资结构反作用于生产的结果,所以通过财政分配对积累使用方向的调整,结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企业积累使用的调节,就可以对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生产结构发挥积极的制约作用。6.简述财政收入的来源?社会总产品中的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社会总产品中的V是财源的补充。 有两个方面:直接;间接,如规费等。 补偿价值C。7.简述财政的本质?(一)从财政的现象谈起(二)财政的本质 分配的主体国家 分配的对象社会产品 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内容: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 2.半社会公共需要 3.大型公共设

10、施8.简述纳税人与负税人区别和联系? 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纳税人是指一切履行纳税义务也就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当纳税人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把税款转嫁或转移给他人的,纳税人就不再是负税人,被转嫁或转移的他人才是真正的负税人。在不存在转嫁和转移的情况下,纳税人同时就是负税人。9.简述财政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其重点

11、不是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而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意义,不仅仅是要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经济稳定和发展是相互统一的,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经济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10.简述税源与税本和税收的关系?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税本是形成税收收入的经济基础,指国民经济的生产力,包括人力、资本、土地三个要素及由此结成的生产经营单位等。税本与税源有区别,也有联系。西方财政学者常将税本比作“因”,将税源比作“果”;将税本比作树木的“根干”

12、,将税源比作树木的“果实”,两者的关系为由因生果,由根于生果实、由税本生税源。国家的税收征自税源,不能征自税本。如果征自税本,势将损害国民经济的生产力;生产力损害后,税收收入也没有经济基础。犹如树木的“根干一枯,果实也无从出;果实一缺,税收遂无支给之源”。保护税本是西方财政、经济学者提出的一项税收原则。不过,保护税本是就整个经济而言的,国家在运用税收杠杆过程中,有时也要限制某些经济单位或经济活动的发展。这不仅对国民经济无害,反而对国民经济有利,是保护税本的另一种形式。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

13、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源与税收:税源,顾名思义,就是税收的来源。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11.简述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含义: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用。资源配置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关注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的社会产品结构。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二、调节分配职能含义:指通过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目标。收入分配反映了社会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在社会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

14、额。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三、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含义:指经过财政分配,贯彻国家的经济方针和制度,使经济保持在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充分就业、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和适当的经济增长状况。12.简述零税率与免税之间的差异? 免征增值税:应纳增值税为0,同时不能抵扣进项税额。适用零税率: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适用零税率即销项税额为0,应纳税额=0进项税额。这意味着可以退还税款,或进项留抵。相比之下,适用零税率比免征增值税更实惠。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和免税货物从形式上看均表现为纳税人不纳税,区别在于:一是纳税人销售零税率货物在税法规定具有纳税的义务,但

15、由于规定税率为零,纳税人无税可纳。而免税则指国家根据政策的需要,免除纳税人缴纳税款的义务。二是纳税人销售零税率货物既然有纳税义务,同样具有抵扣税额的权利,从形式上表现为退给纳税人在各个流转环节已缴纳的税款。而免税则规定免除纳税人纳税的义务,同时也规定生产销售免税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即纳税人必须放弃抵扣税款的权利。因此,不应将零税率和免税混为一谈,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13.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关系? P2414.简述超额累进税率与全额累进税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相同点:都是采用累进多级税率,都为比例税率.区别点:一是计算方式不同,二是在临界点超额累时税率计算出来的税额较全额累进更科学更合理.1.在名

16、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而超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15.请举二例说明符合税收的特征但当前未叫税收的收费?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团费、党费)16. 简述拉弗曲线?当国家征税的量度合理时,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当超过了合理量度时,财政收入不仅不会增加,而且由于超过了企业的负担能力制约企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就呈现下降趋势.17如

17、何理解财政政策的手段?财政政策手段是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主要有,税收、公共支出(包括财政补贴)、政府投资、公债等。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

18、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财政信用。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和专项债券,在国外发行政府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对预算内资金实行周转有偿使用等形式。财政立法和执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

19、法的偷税抗税行为等),诉诸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制裁,以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财政监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18如何理解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这种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二是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1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优势是什么?财政政策调节市场需求来改变对货币的需求量,对市场冷热直接产生作用,对各经济领域针对性强。可以直接刺激消费

20、和投资,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的特点。在调节公平分配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货币政策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对市场冷热产生间节作用,针对性弱一些,主要靠市场来调节经济。通过货币供求总量的调整,可以直接调节物价总水平,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调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关系。特别是货币政策操作属于一种经济行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缓和和灵活,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20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是什么? 首先要看企业类型,上市公司与普通企业还有区别,影响的因素也有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的,宏观方面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征管能力。经济发展水

21、平和经济运行质量决定税收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同时经济结构决定税收收入结构;税收制度制定得合理与否影响着税收负担水平,经济政策对税收负担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税收征管水平不同,税收流失程度不同,税收征管效率影响着税负水平。但各因素对税收增长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法定税负率、企业组织形式、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返还政策、企业税务架构、税收筹划能力三 论述题1 试述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的关系?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政府投资性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转移性支出:概念: 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转移支付,不相应地

22、取得商品和劳务。内容: 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功能差别(1)两种支出对生产与就业影响的方式不同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2)两种支出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购买性支出: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较弱的效益约束(3)两种支出体现了财政的不同职能购买性支出: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收入分配职能 2试述财政政策的含义? 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涉及整个财政活动领域,体现了政府财政活动的取向和行为规范。狭义:是政

23、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政策主体即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的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不同,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方面的权力划分亦有所区别。(二)政策客体即财政政策所要调节的对象。如前所述,财政政策可以直接调节总需求,对总供给的调节则是间接的。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即目的,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一致的。概括来讲,是通过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四)财政政策的手段即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公债、等收入工具、财政投资

24、、补贴等支出工具和预算政策等。3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一)含义: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用。资源配置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关注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的社会产品结构。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二) 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 1. 市场不能满足。 2.市场具有盲目性。(三)财政进行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1.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的比例关系二、调节分配职能(一)含义:指通过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目标。收入

25、分配反映了社会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在社会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二)财政参与的原因非物质部门的消费需要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价交换 能力与贡献为标准 垄断势力的存在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三)财政参与的内容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考虑:考虑企业的留存比例 反映:企业的主观努力状况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 体现: 分配原则 三、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一)含义:指经过财政分配,贯彻国家的经济方针和制度,使经济保持在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充分就业、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和适当的经济增长状况。(二)指标 内容:通过国家预算来调节: 当社会

26、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累进税率: 税收增长幅度大于国民收入增长幅度:4. 简述财政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的内容?(同简答9)5. 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配合方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两大体系,它们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一致的,但两种政策又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决定了两者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协调配合。否则,必然会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失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一)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

27、策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为目标,以抑制经济危机,扩大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利息率等工具来扩大信用规模和增加货币供应量。“双松”的配合对于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大的力度是很强的。在社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大量闲置时,这种“双松”的配合往往可以迅速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实现经济复苏。应当注意的是“双松”配合要注意防止扩张过度,如果过大过猛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二)紧缩性财政政策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紧

28、缩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和削减财政支出规模来减少消费和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利息率等来增加储蓄,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大幅度大于总供给时,“双紧”政策的配合往往可以快速压缩社会总需求,减低物价,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如果调控力度过大过猛,也可能造成通货紧缩、经济停滞甚至滑坡等问题。(三)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即“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即“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而松的货币政策,可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两者的搭

29、配实际上是一种平衡的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大体均衡,但是政府开支过大而企业投资欲望不强时可以采用此种配合,以适当刺激企业的投资欲望,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同时紧缩的财政政策又可以压缩政府支出,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四)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即“松财政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即“松财政紧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较高、通货膨胀率较高,但同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支减税等手段,有助于缓解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率;而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这种政策组合

30、的目的在于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不过,如果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四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只是大致在理论上进行的抽象研究。在实际运用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非常复杂。政府采取何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取决于政府对当时经济形势的判断。所谓“相机抉择”最重要的在于“相机”,即对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如果“相机”的判断出现失误,政府宏观调控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6. 试述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哪些? 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一致,

31、分层次的。从短期看,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节,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从中长期看,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收入分配方面的矛盾,促进公平目标的实现。从长期看,通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财政政策目标体系包括: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相对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的公平分配、资源的合理配置等。7. 试述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同1)8. 试从财政收入公平原则谈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节市场分配结果的重要手段,自然应当将公平分配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调节都可以使收入分配向均等化的方向发展。不过,财政调控的目

32、的,弥补市场分配的缺陷和不足,防止收入差距拉大。财政收入分配中也要讲效率,不能把效率与公平简单对立起来答案一:问题:1、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2、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性。3、收入分配不规范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应定位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通过一系列税收和财政支出政策,达到缩小全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目的。为此,需要对现行的财政分配职能进行调整,弥补现行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的缺陷。从财政收入方面, 首先,建立以累进性税收为主体的税收体系。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的构成是:流转税占70% ,其中增值税占 45% 以上;所得税占17% 左右,其中个人所得税占3% 左右;财产税、遗产税、赠予

33、税和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这表明,我国税收结构中具有累进性的部分仅占总税收的3% 左右。如果在这种税制下调控个人收入分配,则对低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将不是由高收入阶层负担, 而是由全体社会成员负担,这实际上难以起到调控收入差距的作用。我国要完善财政收入分配的职能,就应该对税收结构进行改革,尽快设计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进税收方法,同时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和社会保障税等新税种。其次,在完善税种结构基础上,加大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在西方国家,转移支付的主要指向是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主要来源于累退性的社会保障税。低收入阶层主要是接受各种无偿的社会福利项目的援助,如救济、补

34、助等。而中等收入阶层需要的转移支付,则是在现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中, 加大社会统筹的力度,社会统筹的资金应有较大部分来源于各种累进性税收。即使现行模式将来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来源于累进性税收答案二: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在要素分配过程中,劳动收入比例过低。(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过大。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三)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过大、城镇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四)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措施:(一)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例。(二)积极推动农民收入增加,逐步缩小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三)

35、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从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四)消除行业垄断利润,逐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两大政策体系。它们都可以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来促进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相对均衡,进而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降低公债发行额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调节社会总需求方面有着同样的市场功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这种共性说明了两者可以相互配合,具有相互配合的共同基础。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有着相互补充性。例如,在固定

36、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调控社会总需求直接有效,而货币政策相对直接无效,间接有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调控社会总需求相对直接有效,财政政策相对直接无效,间接有效。因此,在不同汇率制度下,把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使用,更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具有各自明显的特性和相互的区别,这种特性和区别则说明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协调与配合。10试述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我国4万亿财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全力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一、短期影响分析1

37、.资金来源方面此次“四万亿”投资计划包括新增中央投资11800亿元,其他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等28200亿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投资计划,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集中和有效利用,以应对这场经济大风暴,给予了世界及我国人民很大信心来战胜金融危机。2.资金流向方面此次“四万亿”计划投资了包括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较大。在坚持老百姓“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一贯原则下,一批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一座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完成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38、建设一步步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按部就班地实施,我们看到了“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受益群体,印证了“重保障、解民忧,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的中国政府作风。在中国的具体背景和全球经济的宏观紧张下,中国政府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以适应这个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通过“四万亿”的财政投资,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强化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教科卫等投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了对消费的促进和需求的拉动,成就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二、长期影响分析1.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毫无疑问,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扩大政府生产性开支以加大基础设

39、施建设有利于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但它的副作用较大,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历来存在不少问题。基于已公布的“四万亿”投资的流向,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的高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第二产业的高增长却令人费解。事实上,贷款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和投资周期较长的行业,如房地产、电力设备、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和机械等,而这些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并且像钢铁、电力、港口这些产能已经过剩的行业,此轮投资也增长了很多。规模巨大的基础建设,如路桥、廉租房建设等,即使其本身不会造成投资过热、重复建设,但势必拉动与其密切关联的钢铁、水泥、煤炭、机械、建材等产业跟随高速发展,甚至超速发展,于是之后又不得不采取降温的调控政策,叫停

40、一大批建设项目、半调子工程,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由此看来,“四万亿”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扭曲了我国的总需求结构,消费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中央政府并不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对刺激消费的各种制度改革不能进一步深入,仅凭区区5500亿的教育、医疗、保障安居工程的支出,想彻底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中国经济得以健康、稳定成长的愿望可能只存在于理论之上。2.对财政和金融秩序的影响如前所述,“四万亿”投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途径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由于投资大量进入产能过剩的行业,其未来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很有可能产生极大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投资的效益、质量得不到保障,财政的良

41、好状况必将不保,而银行系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就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甚至有可能在未来爆发我们自己的“次贷危机”。此外,较长时间的经济不景气对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再融资能力有严重影响,由于地产经济的持续低迷,2008年下半年的政府税收就已经出现了萎缩。从功能财政的角度来说,赤字并不一定是坏事,但长期赤字一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它不仅会影响政府的信用,还会冲击货币和汇率的稳定。另一问题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显著超越了GDP增速。“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货币政策得到一个比较充分的体现,表现在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上。客观来看,高速的广义货币投放量有效地刺激了经济计划的实施,也实现了通货紧缩的逆转,但是另一方面也对最近几年的通胀产生了预期。在全球流动性条件总体十分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内货币增长较快、消费和投资需求明显回升的情况下,通胀压力在近几年持续增长。而国际热钱再次涌入,以楼市和股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运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也使得通胀预期大大增加。3.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以此次“四万亿”投资项目的分配而言,行政的、计划的调配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效率是有目共睹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在市场化改革理念上的一种倒退,对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影响尤为严重。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打击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与市场经济原则背道而驰,同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