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生用书1野茉莉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和深红色。(1)研究发现野茉莉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b1白色、b2浅红色、b3粉红色、b4红色、b5深红色),复等位基因彼此间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为进一步探究b1、b2b5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科学家用5个纯种品系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则b1、b2、b3、b4、b5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若b1对b2为显性,可表示为b1>b2,依此类推)。自然界野茉莉花色基因型有_种。(2)理论上分析,野茉莉花色的遗传还有另一种可能:花色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请据此
2、分析一株杂合粉红色野茉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3)若要区分上述两种可能,可用一株_品系的野茉莉进行自交。若_,则为第一种情况;若_,则为第二种情况。(4)野茉莉叶片颜色有深绿(DD)、浅绿(Dd)、白色(dd),白色植株幼苗期会死亡。现有深绿和浅绿野茉莉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请计算F2成熟个体中叶片颜色的表现型及比例_。解析:(1)纯种白色花×纯种浅红色花F1为浅红色花,说明浅红色对白色为显性,即b2>b1;纯种粉红色花×纯种红色花F1为红色花,说明红色对粉红色为显性,即b4>b3;F1红色花×纯种深红色花F2深红色花,
3、说明深红色对红色为显性,即b5>b4;F1浅红色花×F1红色花F2粉红色花红色花11,说明粉红色对浅红色为显性,即b3>b2。综上可知b1、b2b5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b5>b4>b3>b2>b1。5个复等位基因,则纯合子的基因型有5种,杂合子的基因型有5×4÷210(种),共15种。(2)根据题意可知表现型有5种(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则杂合粉红色野茉莉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若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色(1AABB)红色(2AaBB2AABb)
4、粉红色(4AaBb1AAbb1aaBB)浅红色(2Aabb2aaBb)白色(1aabb)14641。(3)若要区分上述两种可能,可用一株浅红色野茉莉进行自交。若子代全为浅红色或子代为浅红色、白色,则为第一种情况,若子代出现粉红色则是第二种情况。(4)深绿野茉莉和浅绿野茉莉进行杂交得到F1(1/2DD、1/2Dd),则D的基因频率3/4,d的基因频率1/4,让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DD(深绿)3/4×3/49/16,Dd(浅绿)2×3/4×1/46/16,dd(白色,死亡),因此F2成熟个体中叶片颜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深绿浅绿96。答案:(
5、1)b5>b4>b3>b2>b115种(2)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深红色14641(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浅红色子代全为浅红色或子代为浅红色、白色子代出现粉红色(4)深绿浅绿962野生型果蝇(2N8)的眼色是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以上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内四分体为_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为_个。基因型为Aa的果蝇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Aa的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2)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
6、是暗红眼,说明眼色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3)现有一只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如果测交后代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如果测交后代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如果测交后代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解析:(1)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出现,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无四分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的数目也加倍,因此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为4个。基因型为Aa的果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7、的细胞基因型应为AA或aa,出现了一部分基因型为Aa的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根据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可排除基因突变)。(2)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每个隐性的突变群体,只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因此果蝇眼色共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3)由于测交是杂合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假设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是Aa,则后代为Aa和aa,比例为11,依此类推。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眼占1/2,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眼占1/4,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眼占1/8,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答案:(
8、1)04(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2)3(3)暗红色眼占1/2暗红色眼占1/4暗红色眼占1/83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表。现有一个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以下问题:基因组成表现型等位基因显性纯合杂合隐性纯合Aa红花白花Bb宽叶窄叶Cc粗茎中粗茎细茎(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种基因型,其中红花植株有_种基因型。(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与N杂交,F1中红花、窄叶、中粗茎植株占_。M自交后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中
9、的纯合子占_。若M与N数量相等,则M与N自由交配后代中,粗茎中粗茎细茎_。(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1所示,则M×N,F1表现型及比例为_。(4)若M×N,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11,请在图2中绘出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解析:(1)该植物种群内基因型共有3 × 3 × 327(种);其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 × 3×318(种)。(2)AaBbCc与aabbcc杂交,F1中红花、窄叶、中粗茎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即AaBbCc、AabbCc,其中AaBbCc占1/2 &
10、#215;1/2×1/21/8、AabbCc占1/2 ×1/2×1/21/8,因此,F1中红花、窄叶、中粗茎植株占1/4。AaBbCc自交,后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类,即A_Bbcc、A_bbcc,其中A_Bbcc在后代中占3/4×2/4×1/43/32、A_bbcc在后代中占3/4 × 1/4×1/43/64,则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在后代中一共占9/64;后代红花、窄叶、细茎植株中纯合子为AAbbcc,占后代的比例为1/4 ×1/4 ×1/41/64,因此,后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中纯合
11、子占1/64÷9/641/9。若M与N数量相等,则该种群中基因C和c的频率分别为1/4和3/4,自由交配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则后代中CC(粗茎)的频率为1/4 ×1/41/16、Cc(中粗茎)的频率为2 ×1/4×3/46/16、cc(细茎)的频率为3/4×3/49/16,因此,后代中粗茎中粗茎细茎169。(3)AaBbCc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bC、Abc、aBC、aBc四种,比例为1111,则AaBbCc与aabbcc杂交,F1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四种,表现型分别为红花窄叶中粗茎、红花窄叶细茎、白花
12、窄叶中粗茎、白花窄叶细茎,比例为1111。(4)根据M与N杂交,后代只有Aabbcc、aaBbCc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1,可知M只能产生Abc、aBC两种配子,这说明M的体细胞中基因A、b、c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C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答案:(1)2718(2)1/41/9169(3)红花窄叶中粗茎红花窄叶细茎白花窄叶中粗茎白花窄叶细茎1111(4)如图4保加利亚玫瑰(2n14)是蔷薇科蔷薇属小灌木,为观赏花卉,花瓣可提取精油。已知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现用白甲、白乙、淡
13、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回交),F2表现为2白1淡粉1粉红。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绘制保加利亚玫瑰的基因组图谱时需测定_条染色体;图示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2)保加利亚玫瑰花色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4)若将实验3得到的F2
14、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5)现有纯种的白色保加利亚玫瑰和纯种的粉红色保加利亚玫瑰,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淡粉色植株,请完成下列问题。大致过程: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_的植株,然后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_,用_溶液处理得到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的植株,从中选出开淡粉色花的植株即可。育种的遗传学原理:_。解析:(1)该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7条染色体,绘制该植物基因组图谱时需要测定7条染色体。图中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2)根据实验2的F2中性状分离比为1231(9331的变形),可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对基因
15、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实验2的F2表现型可判断: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4)实验3中F1的基因型为AaBb,则回交的后代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若为AaBb和Aabb,则AaBb自交,后代F3的基因型有 A_B_(白色,9/16)、A_bb(白色,3/16)、aaB_(淡粉,3/16)、aabb(粉红,1/16),Aabb自交后代F3的基因型有AAbb(白色,4/16)、Aabb(白色,8/16)、aabb(粉红,4/16),因此,后代F3中白色淡粉粉红(9348)3(14)2435。同理,如果F2中
16、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自交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5)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品种,需要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题干中的纯种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让AABB与aabb杂交,获得AaBb的后代,然后对AaBb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即可以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最后从各个纯合子中筛选出所需性状的个体。单倍体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1)7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2)遵循(3)aaBB或AAbb(4)白色淡粉色粉红色2435(5)AaBb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染
17、色体变异5如表表示果蝇三个纯合品种的性状和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其中“野生型”的翅型、眼色均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性状野生型残翅白眼基因aXb(1)翅型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研究伴性遗传时,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是与_。(2)让中的雌性与中的雄性杂交,在 25 条件下培养,F1均为长翅红眼,则F1的基因型为_。(3)将上述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F2中残翅白眼果蝇占_。若在37 条件下培养,发现F2中残翅个体比例高于理论值。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温度改变直接导致性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为验证该结论,请选用F2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解析:(
18、1)从表格可以看出,残翅、白眼均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野生型的长翅、红眼均由显性基因控制。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研究伴性遗传时,应选用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即所选亲本应为与。(2)由于均为纯合品种,F1均为长翅红眼,据此判断中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中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长翅红眼雌蝇)、AaXBY(长翅红眼雄蝇)。(3)让F1的雌雄个体交配,F2中残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理论上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由于37 的培养温度高于25
19、 ,所以,残翅比例上升可能与温度的变化有关,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用F2中的残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在25 条件下培养,子代中会出现长翅果蝇。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2)AaXBY、AaXBXb(3)1/16用F2中的残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并在25 条件下培养,子代中会出现长翅果蝇6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表现型比例及雄果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1)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2)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上
20、,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3)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若干,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_。解析:据图分析,灰身、黑身这对性状在子代的雌、雄个体中均存在,说明这对性状位于常染色体上,再依据形成的子代中灰身黑身31,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Bb。直毛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有出现,而分叉毛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由此可以推断控制直毛与分叉毛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后代中雌
21、果蝇无分叉毛,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可推出亲本的基因组成是XFXf×XFY。答案:(1)BXF、bY或bXF、BY(2)X染色体直毛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有出现,而分叉毛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由此可以推断控制直毛与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相关;因为子代雄果蝇中有直毛和分叉毛,所以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3)1/315(4)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
22、染色体上7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病是_染色体_性遗传病。(2)5号的基因型是_,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_号。(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4)若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3死亡,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_。解析:(1)由5号、6号正常,生下9号女性患病,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2号患病、
23、5号正常可判断出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由2号患乙病可知5号的基因型是XBXb,由9号患甲病可知5号的基因型是Aa,因此5号的基因型是AaXBXb。8号的基因型是aaXBXb,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号。(3)7号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9号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对于甲病,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3,正常的概率是2/3,对于乙病,患病的概率为1/4,正常的概率为3/4。因此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3×3/42/3×1/45/12。(4)7号的基因型为AaXbY,且含有基因a的精子
24、会有1/3死亡,9号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对于甲病,7号产生的配子中A占3/5,a占2/5,9号的基因型为aa,故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5,正常的概率为3/5;对于乙病,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4,正常的概率是3/4,因此7号与9号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3/5×3/49/20。答案:(1)伴X隐(2)AaXBXb02(3)1/35/12(4)9/208人类的甲型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字母h表示;粘多糖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俗称蚕豆黄)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粘多糖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可用字母A或a表示,蚕豆黄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可用字母E
25、或e表示。如图为甲、乙家族通婚的遗传系谱图,通婚前,甲家族没有粘多糖病致病基因,乙家族没有蚕豆黄病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1)2没有蚕豆黄病致病基因,则甲家庭中的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为什么?_。(2)在人群中,平均每2 500人中有1位粘多糖病患者,6产生含粘多糖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是_,代的5号与6号再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3)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2_,5_。解析:(1)由甲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中1和2不患蚕豆黄病而2、4患有该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而
26、73;2没有蚕豆黄病致病基因,故该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两种遗传病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从乙家族的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粘多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粘多糖病的发病率是1/2 500,所以该致病基因(a)的频率为1/50,正常基因(A)的频率为49/50,6表现正常,其为杂合子的概率(2×1/50×49/50)/(2 × 1/50 × 49/5049/50×49/50)2/51,则产生含粘多糖病致病基因的配子的概率为1/2×2/511/51。5基因型为Aa的
27、概率为2/3,所以代的5号与6号再生一个患粘多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2/51 ×2/31/153;关于血友病,6的基因型是XHY,5的基因型是XHXh,所以他们再生育一个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为1/4,所以5和6再生育一个患两种遗传病孩子的概率1/153 ×1/41/612。(3)2患蚕豆黄病,且不患血友病,又由于甲家族没有粘多糖病致病基因,所以其基因型是AAXeHY。5本身不患病,但其父母是粘多糖病的携带者,又由于乙家族没有蚕豆黄病致病基因,所以其基因型是AAXEHXEh或AaXEHXEh。
28、答案:(1)不遵循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1/511/612(3)AAXeHYAAXEHXEh或AaXEHXEh9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鳞片不规则覆盖于一部分表皮上),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均为完全显性),且基因型为BB的个体胚胎致死。让两尾单列鳞鱼作亲本杂交,F1中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请回答:(1)假设A、a和B、b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鱼鳞的遗传遵循_定律。亲本中单列鳞鱼的基因型是_,F1中正常存活的无鳞鱼的基因型是_。F1中胚胎致死的个体基因型有_。(2)假设A、a基因位于常染
29、色体上,B、b基因位于下图中X、Y染色体的区段上。正常存活的无鳞鱼的基因型为:雌鱼_,雄鱼_。请画出该对无鳞鱼相互交配产生F1的遗传图解。解析:(1)由于控制鳞片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该鱼鳞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基因型为BB的个体胚胎致死,且双亲为单列鳞鱼的杂交后代的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故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F1中正常存活的无鳞鱼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Bb,F1中胚胎致死的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2)根据题意,B、b基因位于图中X、Y染色体的区段上,说明Y染色体上也存在B或b基因。故正常存活的雌性无鳞鱼基因型为aaXBXb,雄鱼基因型为aaXBYb或aaXbYB。遗传图解的绘制要写出: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亲本、配子、子代的基因型,P、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材插图智能设计美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齐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公交及地铁出行的时空动态影响及适老化建成环境优化研究
- 二零二五版文化艺术用品采购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投资定金监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运输节能减排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炉渣清洁生产采购技术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压供电线路维护服务协议范本3篇
- 2025版个人退股协议书: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股东退出协议4篇
- 深圳2025年度厂房租赁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安全评估师雇佣合同标准版3篇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欠电费合同范本
- 《学习教育重要论述》考试复习题库(共250余题)
- 网易云音乐用户情感画像研究
-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 工作违纪违规检讨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