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第十三讲思维_第1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三讲思维_第2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三讲思维_第3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三讲思维_第4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三讲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维表现形式最高级、最难把握的心理过程;以某种算最高级、最难把握的心理过程;以某种算法或规则对符号或概念进行一定操作法或规则对符号或概念进行一定操作概念形成概念形成判断判断推理推理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决策决策思维的研究方法行为测量行为测量出声思维出声思维建构认知模型建构认知模型行为测量运用各种指标对被试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和运用各种指标对被试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估,推断思维过程评估,推断思维过程观察数据:笼统的对被试行为进行观察,观察数据:笼统的对被试行为进行观察,不对因变量作明确规定不对因变量作明确规定行为指标:规定因变量指标,进行观察记行为指标:规定因变量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录观察数据观察数据桑代克

2、(桑代克(19111911):尝试错误说,以猫为被):尝试错误说,以猫为被试试苛勒(苛勒(1913-19171913-1917):顿悟说,以黑猩猩为):顿悟说,以黑猩猩为被试被试行为指标:时间、正确率行为指标:时间、正确率波斯纳(波斯纳(19731973)酝酿实验:)酝酿实验:f问题:将四个三环的链子结成一个圈,打开一个问题:将四个三环的链子结成一个圈,打开一个环花环花2 2分钟,接一个环花分钟,接一个环花3 3分钟(分钟(1515分钟)分钟)f设计:被试间设计设计:被试间设计f自变量:酝酿时间,自变量:酝酿时间,0 0、1515、3030分钟分钟f因变量:被试解决问题的百分比;解决问题所花因

3、变量:被试解决问题的百分比;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费的时间f结果:自变量效应显著结果:自变量效应显著出声思维定义:将解决问题或推理的思路用言语报告出来。定义:将解决问题或推理的思路用言语报告出来。步骤:步骤: 1 1、预训练,使被试能进行出声思维、预训练,使被试能进行出声思维 2 2、给被试一个思维作业,用出声思维方法来完、给被试一个思维作业,用出声思维方法来完成成 3 3、实验者在出声思维过程中不应提问,但可询、实验者在出声思维过程中不应提问,但可询问问 4 4、将言语报告整理成文字材料,分析被试思维、将言语报告整理成文字材料,分析被试思维的过程和特点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分析问题行为图问题行为图f

4、由两部分组成:由两部分组成:(1 1)知识状态,某一具体时刻被试所知的)知识状态,某一具体时刻被试所知的关于该思维作业的全部信息;(关于该思维作业的全部信息;(2 2)操作,被试每次用来改)操作,被试每次用来改变知识状态的手段。变知识状态的手段。f制图:方框表示知识状态,箭头表示改变知识状态的操作,制图:方框表示知识状态,箭头表示改变知识状态的操作,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f密码问题(密码问题(newell&simonnewell&simon,19721972):):用从用从0 0到到9 9的数字分别的数字分别代替这些字母并要求算式计算正确,已知代替这些

5、字母并要求算式计算正确,已知d d=5=5一个被试的问题行为图一个被试的问题行为图评价评价优点:量化、掌握被试思维的全过程优点:量化、掌握被试思维的全过程缺点:缺点:f仅反映了被试意识层面的内容仅反映了被试意识层面的内容f言语报告可能会影响被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言语报告可能会影响被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f可信程度问题可信程度问题建构认知模型建立理论模型来揭示某一思维过程的心理建立理论模型来揭示某一思维过程的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机制和内部表征实施步骤实施步骤 1 1、先验模型阶段、先验模型阶段 2 2、实验验证阶段、实验验证阶段 3 3、模型完善阶段、模型完善阶段例子:概念结构的原型说例子:概念结构

6、的原型说rosch(1975):概念是以原型(prototype)来表征的,原型和维量的紧密结合形成了概念。实验验证:f建立语义范畴实例代表性常模f范畴匹配实验:“麻雀麻雀”、“知更鸟麻雀”、“知更鸟苹果”;范畴启动(鸟)与无启动条件;启动会加快代表性高的项目的反应,延缓代表性差的项目的反应模型完善:原型是由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决定评价优点:f演绎法,与归纳法补充f有利于揭示思维的本质及内在心理机制缺点:f先验模型有时不可靠f有时难以找到具体的方法验证先验模型思维研究的领域概念形成问题解决推理决策概念形成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单元。概念形成是最基本的思维过程。布鲁纳等(1956)假设检验说:人在概念

7、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储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之后对假设进行检验,如果得到正确反馈,会继续延用这个假设;否则会舍弃这个假设。寻找其它假设,直到某个假设被反复验证为正确时,概念就形成了。实验验证人工概念实验实验材料:图形卡片,在四个维度上变化形状、颜色、数目和边框,每个维度三个水平(81张卡片)实验步骤f事先规定人工概念的特有属性:如绿色方形f实验中,首先取出一张肯定实例,并告诉被试这是肯定实例f要求被试从卡片中选择属于这个概念的其它实例,主试给予反馈,直到被试形成概念四种策略f同时性扫描:同时形成多个假设进行检验f继时性扫描:一次检验一个假设f保守性聚焦:每次选取一张

8、与焦点只有一个属性不同的卡片f博弈性聚焦:一次改变多个属性问题解决思维的普遍形式是问题解决。当我们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开始了思维活动。两个火车站相距100km,某天下午2点,两个火车头相向开出。一个火车的速度为60km/h,另一个火车的速度为40km/h,当火车头开始行走时,一只鸟突然出现在第一个火车头前面而向第二个火车头飞去,当鸟到达第二个火车头时,它又立即以原来的速度向第一个火车头飞去,鸟以80km/h的速度在两个火车头之间来回飞。问:在两火车头相遇时鸟飞了多少公里?功能固着: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它方面作用的现象。绳子问题盒子

9、问题(东克尔,1945)f控制条件:盒子是空的;100%f功能固着条件:盒子分别装着蜡烛、火柴、图钉;43%f中性条件:盒子装着其它物品;14%推理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逻辑学家把推理分成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inductive inference):即从具体的事例上升到一般的原则;演绎推理(deductive inference):即从一般原则得出关于具体事例的结论,其主要形式为三段论。相对而言,归纳推理总是从有限数量的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的原则,其结论具有不肯定性;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一般原则推导出来的,其具体结论是肯定性的。关系推理的研究关系推理:以“大于”、“恰好”和“在

10、之后”等关系的逻辑属性为基础的推理两维空间推理f单一分布问题:茶杯在碟子右边,盘子在碟子左边,叉子在盘子前面,匙子在茶杯前面,叉子和匙子之间有何关系?f伴有效回答的多分布问题:茶杯在碟子右边,盘子在茶杯左边,叉子在盘子前面,匙子在茶杯前面f伴无效回答的多分布问题:茶杯在碟子右边,盘子在茶杯左边,叉子在盘子前面,匙子在碟子前面。心理模型预测:从单一分布到伴无效回答的多分布问题,难度递增演绎推理的形式规则理论:预期相反;单一分布的问题需要做更多的推导,如对盘子和茶杯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byrne等(1989):单一分布问题回答正确率是70%;有效回答两分布问题是46%;无效回答两分布问题是15%;证

11、实了心理模型理论的预期内容与推理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f“四卡片选择作业”(沃森): 在实验中,给被试看四张卡片,卡片的一面写有字母,另一面写有数字;主试给被试提出一个规则:“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要求被试说出为证实这一规则的真伪,必须翻看哪些卡片。结果发现只有4%的人作出了正确选择(翻看卡片a和7);46%的被试认为应该翻看卡片a和4f如果把卡片的内容换成被试熟悉的内容,被试正确选择的比率就会明显升高。例如要证实的规则是:“若有人喝啤酒,则该人的年龄必超过19岁”。结果表明,采用这种与被试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有

12、高达74.1%的被试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格瑞格斯)。决策决策:在分析所获得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决定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研究决策不同于其他学科研究决策。第一,心理学研究决策策略,人们为什么用这种策略而不用那种策略来解决某一问题。第二,概率论是心理学研究决策的出发点,是研究问题的框架,而心理学则研究人们的判断怎样常常违反概率论的。第三,心理学研究决策者的心理品质对决策的影响,强调人的主观方面对决策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决策策略真实的决策存在非逻辑的成分:启发式策略代表性启发法: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f23个人,生日分别分布在不同日子中的可能性大,还是至少包括两个有同一天生日的人的可能性大f一个

13、城市里有两家出租车公司,85%的蓝车是一家公司的,15%的绿车是另一家公司的。有一辆出租车涉及夜间一场车祸并逃走了,有目击者称他看见的是一辆绿车。测试发现该目击者在夜间分辨蓝车和绿车的时候80%是正确的;20%的次数蓝绿部分。闯祸车是绿车的可能性有多大?很多被试认为是80%,忽视了绿车的出现概率;根据贝叶斯定律,绿车闯祸的概率是0.41f可得性启发法: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如字母k的位置f调整启发法: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40320 87654321=?“2250” 12345678=?“512”期望效用理论:“完全理性”,决策者选择期

14、望效用值最大的备择方案。f期望效用值:e(ai)=pju(sj)f两家公司提供了两份工作,初始工资相同,在公司1工作第一年工资增长20%的机会是50%;在公司2工作第一年工资增长10%的机会是90%降水概率预报例子:仓库物资保护fp是降水概率f保护物资的期望值=p(-2000元)+(1-p)(-500元)f不保护物资的期望值=p(-5000元)+(1-p)(0元)f保护物资的期望值大于或等于不保护物资的期望值时,采取措施是合算的fp14.3%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卡内曼等(,卡内曼等(19791979)回避损失:损失的效用要比等量收益的效用得到更大的权重。回避损失:损失的效

15、用要比等量收益的效用得到更大的权重。f实验实验1 1:由于受到市场化的威胁,某公司的领导人遇到了一个两难问题。他必:由于受到市场化的威胁,某公司的领导人遇到了一个两难问题。他必须采取一些行动,否则公司的须采取一些行动,否则公司的3 3个制造厂就得倒闭,所有的个制造厂就得倒闭,所有的60006000名雇员失业。名雇员失业。现有两个备择方案。现有两个备择方案。 方案方案1 1:执行该方案可以保存一个工厂,保留:执行该方案可以保存一个工厂,保留20002000名雇员。名雇员。 方案方案2 2:执行该方案有:执行该方案有1/31/3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的三个工厂和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的三个工厂和60006

16、000名雇员,名雇员,但是但是2/32/3的概率是全部工厂倒闭,的概率是全部工厂倒闭,60006000名雇员全部失业。名雇员全部失业。f实验实验2 2,方案如下:,方案如下: 方案方案1 1:执行该方案必定损失:执行该方案必定损失2 2个工厂,损失个工厂,损失40004000名雇员。名雇员。 方案方案2 2:执行该方案:执行该方案2/32/3的概率是损失全部的概率是损失全部3 3家工厂和家工厂和60006000名雇员,但仍有名雇员,但仍有1/31/3的概率没有任何工厂倒闭,也没有雇员失业。的概率没有任何工厂倒闭,也没有雇员失业。 结论:被试表现出回避损失的倾向。当收益逐渐增加时,价值增长很少,

17、而结论:被试表现出回避损失的倾向。当收益逐渐增加时,价值增长很少,而当损失增加时,价值却降得很快。当损失增加时,价值却降得很快。参照效应f问题1:假设你现在已经有1000美元,除了你所拥有的之外,现在你可以在下面两项中选择一项。 方案1:一定可以得到500美元。 方案2:50%可能获得1000美元,50%可能一无所有。f问题2:假设你现在已经有10000美元,除了你所拥有的之外,现在你可以在下面两项中选择一项。 方案1:一定可以得到500美元。 方案2:50%可能获得1000美元,50%可能一无所有。人们一般依据某一参照点来定义价值,而非依据纯价值进行决策。捐赠效应f实验情境: 第一组被试每人

18、一个杯子 第二组被试什么都不给 第三组被试可以选择要杯子还是要等量的钱f结果: 第一组被试期望以不低于7.2美元的价格卖出杯子 第二组被试则期望以2.87美元的价格得到杯子 第三组被试对杯子的估价是3.12美元对于获得本不属于自己财产的东西,人们倾向于给予高的评价。思维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界定人工智能的成果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人工智能的界定图灵测验为计算机模拟思维过程是否有效提供标准:模拟游戏,三个参与者,计算机、人和一个询问者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f 强人工智能将人脑与计算机完全匹配:硬件匹配;软件匹配f 弱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以检验原有思维理论的确实性。人工智能的成果逆向工作与逻辑理论家f逆向工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从问题的目标状态退到起始状态。 如已知矩形abcd,求证:边ad=边cbf逻辑理论家-历史上第一个模拟人解决问题的计算机程序(newell, shaw & simon,1956):成功证明了大量数学定理。手段-目的分析与通用问题解决者f手段-目的分析-发现问题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不断地分出若干个子目标。例:河内塔问题f通用问题解决者-启发式的人工智能系统,成功验证了手段-目标分析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一部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在反应标准上的局限性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